演了16年戲的王莎莎,還是敗在了臉上,這才是娛樂圈的殘酷

2020-10-23 想吃bala

《演員請就位》第一期,王莎莎和倪虹潔帶著閆妮的女兒出場的時候,胖達不禁感嘆時間過得真快,陪著我長大的《武林外傳》,已經是十五年前的電視劇了。

十五年後,莫小貝依舊沒能成為赤練狂魔,而祝無雙,也不知道有沒有尋得良人。

曾經風流倜儻的白展堂現在變成了「油膩」的中年大叔,在各大綜藝串場,憑藉一個「英子,爹地」重回大眾視野。

佟掌柜現在也在各大電影裡露臉,靠著一部《少年派》,今年還拿了影后獎盃,還在《我和我的家鄉》的單元劇裡當女主,快50歲的人了,還能在鏡頭前大秀身材。

小郭現在也是電視劇圈的大紅人,主演的《都挺好》,成了現象級的熱播劇,以前的「姚大嘴」,現在也成了別有一番風味的美人。

倪虹潔卻好像一直不溫不火的,說她糊了,可她每年都會那麼幾個角色被人記住,《靈魂擺渡》裡的孫尚香,胖達就很喜歡,可很多人對她印象最深的除了祝無雙,就只剩年少無知時拍的幾張婷美內衣模特照了。

本以為王莎莎會成為一個閃閃發光的童星,哪只《武林外傳》的莫小貝之後,王莎莎能被人記住的角色只剩一個《小兵張嘎》裡的英子。

時間之久,變化之快。

給每個人都安排了不同的未來,可王莎莎和倪虹潔好像沒能像其他人那樣,獲得市場的青睞,所以一個被評級為A級,一個被評為B級。

第一期表演中,倪虹潔演了大火的短劇《隱秘的角落》裡的片段,憑著優秀的演技和對角色的情緒的把握,倪虹潔重新獲得了A級,可謂是「一掃前恥」。

而王莎莎就沒那麼幸運了,同樣是選了大熱劇,王莎莎要挑戰的角色是上半年大火的《三十而立》裡的鐘曉芹。

其實,對王莎莎的選擇,胖達是有點擔心的。

畢竟原劇中鍾曉芹的扮演者毛曉彤,是個可愛型的大美女,要知道美女總是會被人優待的,長得好看的人,演技差點也可以被原諒,更何況毛曉彤的演技很好,把鍾曉芹這個角色演得深入人心,罵陳嶼渣男的同時,從沒有一個人怪罪過鍾曉芹。

正式表演是,王莎莎帶了假髮,實話實說節目組都花了這麼多錢置景了,各種家具都完美還原了,甚至連浴缸都搬上臺了,為什麼不能給王莎莎換一個合適的假髮,這個髮型太醜了。

說實話,科班出生的王莎莎演戲就是不一樣。臺詞功底紮實,每句話都能讓人聽得清楚,不像有些小鮮肉演戲,不加字幕我都不知道她在說什麼。

她的演技一如既往的讓人舒服,該有的斷句和情緒都有了,戲中人物的情緒傳達的也算合理,眼神也很到位,憤怒、傷心和聽到男友說到結婚就是為了省心時的荒唐,都有了。

她在舞臺上的一些動作銜接,也是有邏輯的而且是接的上的,一看就是有系統的學過表演的人,才會下意識的編排動作,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她的專業性。

但是,王莎莎的這段表演確實也存在著致命的問題。

她,用力過猛了。

男主和原著裡一樣,是個沉悶的人,沒有過大的情緒浮動,動作也是輕柔柔的,這麼一對比,王莎莎的演的就確實有點用力過猛了。

其實,排練的時候就能看出李智楠接不住王莎莎的戲,王莎莎演的太滿了,李智楠一直努力配合她來演,王莎莎也是一直在降情緒,最終呈現的結果也是不太盡人意。

甚至有網友說,看這段戲才知道毛曉彤有多適合這個角色,看原劇的時候,覺得陳嶼是個渣男,替鍾曉芹覺得委屈,可看了這個片段,甚至有點心疼呢李智楠了。

科班演員最大的缺點就是演戲太過模式化,而王莎莎的表演不僅模式化,還習慣用話劇式的表演方式來呈現角色,她的情緒永遠是滿的,大家都知道,演戲時要有情緒起伏的,如果一直繃著的話,觀眾會看的很累的。

趙薇對王莎莎這段表演的點評,胖達很贊同。

郭敬明這次的點評,胖達也很贊同,王莎莎太會利用之前以往的經驗去演戲了,這對她的演技是沒有任何提升價值的,而且,觀眾會看得很枯燥。

如果不看演戲的畫面,光聽王莎莎的臺詞,我能感覺到她所有的情緒,她的臺詞是沒問題的,問題就是表情跟不上臺詞,聽她的臺詞是種享受,但是看到她的臉,總覺得還有小貝的影子,像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誤入了成年人的世界。

爾冬陞和趙薇都說很喜歡王莎莎飾演的這個角色,莫小貝這個角色的確經典,那時候還未成年的她,和一群大人對戲,完全不佔下風,演出了莫小貝的刁蠻任性,卻不會讓人討厭。

王莎莎最幸運的是遇到莫小貝這個角色,但是這個角色也成了她最大的瓶頸。

說句實話,娛樂圈真的太看臉了。

王莎莎和李智楠的那段表演,雖然不是很好,但至少能看,而李溪芮和孟子義那段讓人尷尬的吵架戲,卻被幾個男導演溫柔以待,覺得演的已經很不錯了,卻被趙薇說太矯情了。

王莎莎是有演技的,只是吃了長相的虧,娛樂圈裡要麼你得美,要麼你得有稜角,長得好看的可以演偶像劇,長得普通但是有稜角的,都去演文藝片了。

而王莎莎呢,要說她醜,也不醜,有些造型也是挺好看的,可惜,大家都覺得她長得有點土氣,這種有特點的長相,沒能往高級的方向靠,導致王莎莎也不能往文藝片去靠。

沒戲拍就去考電影學院,考上了上戲的研究生,畢業後的王莎莎,大家都在期待她能有不錯的作品,可惜,現在已經28歲的王莎莎(對,她已經28歲了),已經很久沒有拍過被戲了。

03年出道,05年演《武武林外傳》被人熟知,王莎莎已經演了16年戲了

被大眾熟知的莫小貝和英子,可能也成了一代人的回憶,05後應該沒人會知道王莎莎了吧。

看臉的娛樂圈,讓一大批有演技的演員少了一些機會,這是市場的悲哀,也是觀眾的遺憾,與其看那些精緻的臉龐,在偶像劇裡紙醉金迷,不如看看這些有演技的演員,演一些好看的生活劇。

王莎莎已經28歲了,在採訪裡她說過,六月份剛演過一個高中生,八月份就接了一部演戲,演過孩子的媽媽。

看臉的娛樂圈,娛樂又現實。

婁藝瀟說,之前的那些標籤她不想摘掉,希望給自己貼上更多的標籤。這對王莎莎來說,談何容易,即使有上戲的碩士學位,系統化的研究過表演,已經比臺上的很多小鮮肉小鮮花專業多了。

可惜,胖達覺得,如果王莎莎很難有機會能接到一部超過《武林外傳》的戲,而且她的外形條件,能接到戲就已經實屬不易了,給自己重新貼上標籤,談何容易。

演了16年戲的王莎莎,能有一個莫小貝被人記住,已經被這些流量演員厲害多了。

能被記住的,才是觀眾喜歡的。

關注Bala,一起吃瓜。

歡迎點讚評論轉發。

相關焦點

  • 演了16年戲的王莎莎,被市場淘汰了嗎?娛樂圈真的看臉才能進?
    但是自從這兩個角色之後,王莎莎似乎就怎麼演過戲了,觀眾對她的印象還是停留在她當童星的時候。近日,王莎莎參加了《演員請就位》,這就是一檔考驗演技的綜藝節目。給小編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王莎莎在《三十而立》中飾演的鐘曉芹。
  • 曹駿被搭檔拖累,王莎莎敗在長相,演三十而已的5位演員全軍覆沒
    如果真要說哪裡不好,那她就是敗在了長相上,娛樂圈是一個競爭特別殘酷的地方王莎莎的戲路註定不會太廣,可若是有機會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提升熱度不會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成功的演一些其她的角色,才能揭掉觀眾心中婁藝瀟這個標籤。
  • 娛樂圈太殘酷!演戲十六年的「莫小貝」,終究還是輸在「臉」上
    娛樂圈太殘酷!演戲十六年的「莫小貝」,終究還是輸在「臉」上在娛樂圈,明星一直就存在許多爭議的話題,《演員請就位2》的出現,更是將明星到底是「流量重要」還是「演技重要」推到了風口浪尖;這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留下的只有網友們自己的揣測。
  • 出道16年,王莎莎還是敗給了自己這張臉
    《武林外傳》的巨大成功對王莎莎而言,很難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因為《武林外傳》,王莎莎收穫了名氣,而且要比一般明星都要高的知名度,但與此同時,「莫小貝」卻嚴重限制了她發展。作為已經長大的「莫小貝」,她挑戰的,是《三十而已》裡鍾曉芹和陳嶼吵架離婚的片段。和劇裡差不多的裝扮,演技不算很驚豔,但不拉胯,尤其是臺詞清晰響亮,聽得特別舒服。
  • 8歲開始演戲的曹駿,最終還是輸在臉上,這才是娛樂圈的殘酷
    作為我國首檔角色競演真人秀節目,《演員請就位》一經播出就反響不俗。本季《演員請就位》中邀請了老戲骨和流量小生同臺飈戲,因此節目播出後更是話題滿滿。如今的娛樂圈如此殘酷又現實嗎?如今的娛樂圈更新換代極快,各種流量人氣小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把「前浪們」齊齊拍在沙灘上,因此再次踏進娛樂圈的曹駿居然成了過氣明星。
  • 演偶像劇被吐槽後,28歲王莎莎演孩子媽,她樂觀態度惹人疼
    這未免太嚴苛。顏值只是演員的加分項,辨識度與演技才是主要,不能因顏值比不上大美女,就否定她的一切。況且王莎莎也直面自己的顏值,她知道自己的水平,所以並沒有刻意去演一位大美女,而是詮釋了一位普通女孩。對女演員來說,這是人生的一道坎,若演了媽就很難再演少女的戲。雖說演員有可塑性,但只要在觀眾心中有了媽媽的形象就很難再回來,就像生了孩子的女演員很難再演小甜劇,反而更容易被貼上各種不友好的標籤。
  • 28歲的王莎莎,成也莫小貝,敗也莫小貝
    但這句話的背後隱藏著非常殘酷的現實,除了莫小貝,王莎莎就再也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王莎莎出演莫小貝的時候才13歲,13歲的她演13歲的莫小貝,幾乎算得上是本色出演,青春期少女本能的叛逆加上被導演調教過的演技,讓莫小貝這個角色成為了無法復刻的經典,同時也讓王莎莎迄今為止,都活在了這個角色的影子之下。
  • 王莎莎演正午陽光新劇,偶像劇女主轉型當村姑
    這部電視劇堪稱童年神劇,王莎莎演的「莫小貝」更是出神入化,和一群戲骨搭戲時,王莎莎絲毫不露怯,演活了「莫小貝」的形象,以至於在很多年以後,人們只要看到王莎莎,第一反應永遠是「莫小貝」。甚至連脾氣暴躁的導演尚敬都稱讚王莎莎:「你們這些大人,還是莫小貝演得最好!」然而起點太高反而意味著以後的戲路更加難突破,在《武林外傳》之後,王莎莎鮮有作品為人所知,《武林外傳》竟成了王莎莎迄今為止的巔峰之作。連王莎莎的微博認證都是:知名演員王莎莎,《武林外傳》莫小貝扮演者。
  • 又因為長得醜上熱搜,王莎莎被長相局限的戲路太窄,未來還能紅?
    王莎莎又因為長得醜上熱搜了,這已經是小編不知道多少次聽到王莎莎因為長相問題被推到風口浪尖上,這對一個女孩子來說其實還挺殘酷的,但是作為一個演員來說,觀眾的輿論也好,角色的挑選也好,未來要演的戲的規劃也好,這都是她不得不面對的。
  • 從童星到遭群嘲,折騰多年的王莎莎,距離上次風光已過去16年
    ,電視劇中鍾曉芹的扮演者是美貌大眼萌妹毛曉彤,而王莎莎這次表演中不管是微表情還是臺詞功底都可圈可點,外貌形象也儘量貼合原著了,但播出後依舊被網友吐槽出戲。然而兩人搭戲幾乎沒有CP感,甚至有網友評論稱:"實在看不下去,感覺王莎莎和李智楠是兩代人"。
  • 靠武林外傳莫小貝出名,王莎莎演偶像劇被罵,娛樂圈真的只看臉?
    01.外貌至上是一種偏見大概《武林外傳》裡鬼馬精靈的莫小貝太深入人心了,所以當王莎莎和帥氣的男演員演偶像劇時,很多人不淡定了。王莎莎和張耀演的偶像劇《愛上鄰家主廚》備受觀眾爭議,不過大家的關注點主要都在王莎莎的顏值上。
  • 被偶像劇拋棄的王莎莎,都開始演媽媽了
    被偶像劇拋棄的王莎莎,都開始演媽媽了娛樂圈是非常現實的一個地方,紅不紅、咖位大不大、有沒有人氣,真的是直接影響自己的事業,和事業未來的發展的。我們看一些明星好像光鮮亮麗收入很高,讓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即,但是一些過氣的明星,不紅的明星,也會淪落到沒有戲拍、沒有收入的「悲慘」境地。
  • 她13歲因「莫小貝」爆紅,演了16的戲,如今卻不溫不火
    不過因為外形王莎莎還是被一些網友稱為「最醜童星」。如今王莎莎還參加了《演員請就位》,雖然表演非常的出色,但是卻還是一直不溫不火。出生1992年王莎莎出生於河北。演話劇磨練演技在考大學的時候,王莎莎還如願以償地考上了上戲的表演系。因為知道自己的外形並沒有那麼的好,所以王莎莎也更加用心磨練自己的演技。在上學期間,王莎莎就幾乎不再接影視劇,而且為了提升演技還跑去演話劇。
  • 曹駿王莎莎無戲可拍 童星為何難翻紅?
    2006年,曹駿為了沉澱自己的表演能力,先後報考了中戲、上戲和北電,卻都遺憾落榜。後來,曹駿才考上了上海市復旦大學視覺藝術學院表演系。在曹駿潛心讀書這幾年時間,娛樂圈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王莎莎在讀書的時候,推掉了很多戲,以至於那段時間和市場脫軌。畢業後參演的作品,也因長相和角色的匹配度而引發熱議。
  • 有演技有學歷的王莎莎,首度演偶像劇女主就被吐槽了
    時隔多年,王莎莎終於有新劇播出了,首度演偶像劇女主的王莎莎,一度還上了熱搜榜,但該劇反響卻一般,甚至還有很多網友吐槽,因為王莎莎的顏值作為偶像劇女主不是很合格。這是一部愛情輕喜劇,講述的是兩對男女因美食結緣,追求愛情和夢想的故事。
  • 童星爆紅如曹駿與王莎莎,長大後卻無戲可演:請不要小瞧顏值
    就像爾冬陞導演評價王莎莎:「莫小貝演的很成功,我也看過那部劇,但是你演戲的局限性太大」。雖然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獨一無二。當得知自己排名最後時,曹駿的臉上充滿落寞,這個成績就像一把尖刀深深刺進他的心窩裡,他擁有萬般不甘,可事實就在眼前。
  • 童星出道被嘲又土又醜,資源越來越少,王莎莎戲路被長相耽誤了?
    感情豐沛,理解也夠深入,節目中,王莎莎的表現可以說十分驚喜。作為一個家喻戶曉的童星,很多人都是看著她的戲長大的。看到她參加這樣一檔綜藝,既驚喜,又惋惜。驚喜的是,從小看她長大越來越好,能在這檔綜藝中再次看到她的身影。
  • 王莎莎:從莫小貝到許開開,雖被罵慘,但走出童星到演員的第一步
    與戲結緣,才是改變她人生軌跡的一次機遇。那個時候,現實生活中的王莎莎,還是顯得清純可愛的,只不過在戲裡掩蓋了這一點。她的少女氣息,跟很多同齡人一樣,青春具有活力。王莎莎小時候在表演上是很有天賦的,作為童星而言即便在角色選擇上有局限性,但是他的演技並不比其他人差。王莎莎的戲路一路走來走得並不順暢,可以說她一直在努力嘗試。她演過女扮男裝的角色,演過傻姑,演過彪悍的小姑娘,這些形象和角色上的改變也是她拓展戲路的一次次嘗試。然而,在這個一切看顏值的時代,王莎莎似乎快要被淘汰了。
  • 《演員請就位》王莎莎、曹駿折戟,學學楊紫,不妨向流量低個頭
    這就導致15年過去,她能夠被觀眾記住的角色還是只有「莫小貝」。王莎莎居然能演偶像劇?!對觀眾而言,這和「黃渤王寶強演偶像劇」沒有太大差別。「莫小貝」濾鏡,但看完一集之後還是表示:看不下去,劇情先不提,偶像劇就該是俊男美女搭配才對。
  • 王莎莎:被全網群嘲「最醜童星」,新劇開局撲街,娛樂圈依然現實
    「消失」多年的莫小貝,最近再一次走進了大家的視野,其參與主演的《愛上鄰家主廚》上映了,效果卻不盡人意,被評價為2020年開局撲街的純愛偶像劇。莫小貝現在居然在演甜甜的戀愛劇,這部新劇一上映就迎來了全網群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