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熱的人其實很可笑,當你無法投入更深的感情時,對方需要融化你,當你熱起來的時候,對方可能已經開始冷了。
在當今快餐式戀愛的時代,網上流傳著這麼一句話:
沒感覺=不是窮就是醜
再考慮考慮=滾犢子
退卻=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
不主動=基本歇菜
慢熱=我在吊你呀你看不出來嗎?
在女生的身上,「慢熱」好像就變成了把對方當成備胎的藉口,變成女生處對象阻礙。
01.我不討厭你,對你挺有好感的
陳旭(化名)在一家公司擔任一個團隊的項目管理工作,平日裡比較忙。在通過婚介中心的介紹下認識了女生小青。在社交平臺上聊了一段時間,覺得女生不錯,是他喜歡的類型,於是周末約她出來見了面。
第一次約她出來,想給她留個好印象,我提前預訂了華爾道夫的下午茶+涵苑的晚餐。那天我的心情很好,因為她說:
「我不討厭你,對你挺有好感的」
之後每周我都會約她出來見面。她住在奉賢,我住在張江,見一面很不容易。我每次為了快點見到她,都是打車去她那裡。
第二次我們在西閔行見的面,我送了她一條項鍊,她看了很喜歡,我也很開心。午餐女生在我沒有注意的情況下提前付了款。我沒有讓女生買單的習慣,從這以後,我都會注意提前付款,沒有再讓她買過單。
日子過得很快,8月中旬,我母親來上海看我,她來見了我的母親,那一天的行程是這樣的:我打車到奉賢接她,再打車回張江見我媽,中午打車到長泰廣場吃飯我買單,下午打車去看電影我買單,看完電影打車去奉賢送她回家。
其實那天我很開心的,因為我媽也支持我和她相處,我覺得這已經成了吧,可是接下來的事情讓我很鬱悶。
02.我比較慢熱,想再接觸一下
七夕情人節,距我們認識已經有兩個月,我感覺漸入佳境差不多已經確定關係了(至少我當時是這麼認為的),但作為男生還是要表白一下。
因為是工作日期間,我和她都請了假,想著選個地方玩一下。我把大眾點評擼了一遍,選不出來玩什麼。然而作為我的女朋友,她就像個甩手掌柜,一切都等著我來安排。對於我來說,情人節是兩個人共同的節日,有點心的女生都會和男朋友一起做選擇。
於是我就有點不平衡了。我問她有沒有把我當成男朋友?她的回答讓我愣住了,不知道還要不要繼續。她說:
「我比較慢熱,想再多接觸一下。」
其實女生都是追求從心的意義和細節,小陳在追求女生的方式給人的感覺就是,代入任何一個女生都可以。在感情相處中,物質是基礎沒錯,但讓兩個靈魂靠近的是精神。
如果一個男生只是在通過物質上的東西來表達愛意,那給女生的感覺是不夠誠意。如果你希望對方參與決定,那你可以主動邀請她或者諮詢她。
03.互相付出,情感交流
A.富蘭克林效應
富蘭克林效應,指的是不再盲目地為對方付出,而是提供對方為自己付出的機會,對方會因為自己的投入以及你的積極回應感到滿足。最經典的應用就是在《小王子》中,小王子對玫瑰的悉心照料,才讓他感受到了他的玫瑰和其他玫瑰相比的特殊意義。
B.情緒價值的吸引
小陳做了很多事情去討好一個人,但是方式真的對了嗎?給TA送禮物、請TA吃飯、看電影,這些很平常的活動其實並不能提供給對方比較高的情緒價值。特別是通過相親認識的情侶,在對方好感度不高的情況下,你需要學會提供給對方最大的情緒價值。在聊天時多跟對方做一些情感上的交流,或者價值觀、人生觀的探討,拉近跟對方的心理距離。
其實很多女孩子所謂的慢熱,其實是在觀望,因為不確定、矜持、害羞、扭捏、多慮等原因。相親不像朋友相處變成情侶,沒有前期的認識基礎,不了解對方,自然不會貿然對一個人很積極。
在追求慢熱型的女生時,如果你沒有一個足夠的耐心,那就請儘早放棄吧。因為它需要一段時間才會被你感染到,才能對你發出熱情的反應,追求的過程雖辛苦,但她愛上了就是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