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記錄的不是熱點,記錄的是我們父輩被走過的路,留給後人些許記憶,以免被遺忘。
——三線備忘·《黑龍江小三軍工紀實》
01題記:一個代號679的神秘醫院
在黑龍江哈爾濱周邊,通河、尚志、阿城、五常境內的白山黑水間,有著如許多的鮮為人知的故事。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黑龍江哈爾濱所轄尚志市的南部山區,葦河林業局東風林場附近曾經有一家帶著代號的醫院:六七九醫院。
很多人說這是一家野戰醫院,畢竟在上個世紀帶著這種代號的醫院都屬於部隊,大家耳熟能詳的北京301,青島401……等等,這些醫院對老百姓來說就是一份信賴和依靠。
我們三線備忘的編者在記錄黑龍江省小三線的過程中,意外的發現在黑龍江小三線建設的歷史上,還有一家代號為679的醫院!
那麼這家679醫院為什麼建立?他的代號又是怎麼由來的呢?
02尋蹤:傳說中的679醫院
第一次聽到「六七九」這個帶著代號的醫院並不是寫東北三線廠時候開始的,而是聽一位黑龍江葦河東風林場的林業三代子弟(爺爺從山東到東北闖關東)告訴三線備忘編者的,說他七十年代出生在那個「六七九」醫院,是當地最好的醫院,現在已經消失,並囑咐我有機會一定要寫一寫。
要寫一家已經消失的帶著代號的醫院,這是何等的困難啊!幸運的是在寫黑龍江小三線軍工廠紀實過程中,又發現了這個代號為679醫院的身影,它原址位於現在的尚志市珍珠山鄉,原國營紅衛機械廠生活區內。
這個醫院並不是傳說中的野戰醫院,建設初期雖然有著備戰的目的,可真正的作用是服務於周邊的黑龍江小三線軍工廠的。
03溯源:679代號的由來
前文說到679醫院是服務於周邊小三線軍工廠的,這些軍工廠到底有哪些呢?這個醫院既然並非是野戰醫院,為什麼會帶著這樣一個讓人誤解的代號「六七九」醫院?
我們三線編者帶著疑問對原9246廠的三線前輩和三線子弟進行了一番了解。
原來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期開始,黑龍江省在尚志的南部,葦河林業局所轄的林區內建立了三個省屬小三線軍工廠,他們分別是:
國營興龍林業修配廠(9246廠)、國營向陽林業機械廠(327廠)國營長林木工工具廠(9229廠)。
679醫院就是為這三個軍工廠配套的醫院,當年為了保密的需要,要給這個醫院起了個代號,於是就直接把9246廠、327廠、9229廠的工廠代號的尾數拿出來,硬生生的形成了一個「679」這個現在追溯起來,更像野戰醫院的代號。
04人員:黑龍江省內的好人好馬
679醫院是因黑龍江省的小三線軍工企業而生的,當年建設的初期屬於省國防工辦,後因建設位置在9246廠(國營興龍林業修配廠,文革期間稱為紅衛機械廠),所以管轄權逐漸交給了9246廠。
當年在「好人好馬上三線」的偉大號召下,地處深山密林的679醫院也是兵強馬壯的時代。
幾位三線老兵工在訪談中向我們編者陳訴到:
因為是為軍工服務,所以從黑龍江省內最好的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黑龍江省醫院、佳木斯市醫學院附屬醫院選派了最好的各科醫生充實到679醫院。如:
外科楊富明是我國援非醫療隊專家,腦外科專家;還有放射科主任劉丙環,牙科主任金文奎等等都是省內很有名的專家!
05變遷:與小三線共浮沉的679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隨著國內國際大環境的變化,小三線軍工廠紛紛走出大山,679醫院也隨著三線廠的遷出而失去了原來的存在意義,最終消失在那片土地中。
在我們三線備忘編者向原黑龍江小三線軍工前輩們求證679醫院的原址時,三線前輩姜叔向我們說到:
我前年去過我們廠的就是,679醫院附近幾乎沒什麼建築物,只有那座橋還在重修的不錯,河道也治理了水流挺通暢。
聽到這些我們編者也不免唏噓不已,一個曾經在當地老百姓心目中如此神秘的679醫院,消失的如此的徹底,徹底到不留一點痕跡。
06寫到最後:回望歷史,誰是大山的主人
當我們佇立城市的燈火中去回望曾經的三線歲月時,我們編者常在想:誰是那片熱土真正的主人?
那裡曾經是林海雪原,後來有了人在伐木;後來我們父輩在那裡打算「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建起了山裡的兵工小鎮。
沒想到幾十年間,軍工廠又走出了深山,回到了城市,留下深山中的廢墟,向世人傾訴我們三線軍工的神秘往事。這也許就是時間偉大的力量,再幾十年那裡也許會成為度假勝地或者徹底交還給大自然,成為深山秘境。
不管怎樣,黑龍江尚志的雞冠砬子,大約不會忘記,曾經的三線軍工廠還有曾經的679醫院。
此文感謝9246廠三線人的鼎力支持與關注!
謹以此文:獻給曾經生活在大山裡的黑龍江三線人#三線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