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商店街」:從工薪族消費區到文化創意園

2021-01-19 記者倪好

日本的商業文化很有特色,除了在世界各地都能見到的超市、百貨大樓,這裡還有獨一無二的商店街。與大型綜合購物中心相比,老一輩日本人吃東西、買東西更喜歡去商店街消費,例如大阪心齋橋、京都錦市場等商店街。

日本商店街有鮮明的特色,店家高度集中且多元化,高大的屋簷、充足的採光、熱鬧的氣氛提供給消費者一個極為舒適的休閒空間。在日本,幾乎每個社區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商店街。不過,日本商店街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它也經歷過低谷,甚至可以說商店街從瀕死的邊緣爬了回來。讀懂了商店街的歷史,也就看懂了日本近代經濟的變化。

商店街的起源:上流消費與下層消費

要說商店街,得從明治時代後期的百貨業發端說起。1904年,日本第一家具有現代風格的百貨公司「三越百貨」成立,其前身是1673年創立的和服商店「三井吳服店」。另一間1611年創業的老店「伊藤吳服店」不甘示弱,也在1910年轉型為百貨公司,成立了松坂屋。

三越百貨

這兩家百貨公司的經營形態完全模仿自世界第一家百貨公司——巴黎的樂蓬馬歇(Le Bon Marché)商場。所謂的百貨公司,發端於十九世紀中期,販賣各種商品的商家聚集在一棟大樓中,以提供給崛起的中產階級一種豐富、舒適、穩定的消費體驗。明治時代後期,和服店的百貨化,以及百貨店的大眾化,是日本進入現代消費社會的標誌。

阪急百貨當年的廣告

日本百貨業除了學習「他山之石」,還結合自身特點發展出了新的經營形態。日本的鐵道公司是私人企業,掌握著百姓上下班通勤的資源,他們為了增加營收,給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務,也開始經營自己的百貨公司,比如著名的「阪急電鐵」就在1947年成立了第一家鐵道公司專營的阪急百貨,其他如「西武百貨」「京阪百貨」等,也都是鐵道公司下屬的百貨公司。這些百貨商店將日常生活中的「行」與「買」有機地關聯了起來,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阪急百貨

實話實說,百貨公司剛誕生的時候,並不是針對普通老百姓的購物場所,它們只針對有一定消費能力的中產階層,於是工薪族的消費就留給了商店街。歷史學者田村正紀在其著作《消費者的歷史:從江戶到現代》裡描述了明治時代的兩種消費形態:中上階層的「奢侈消費」與工薪族的「生存消費」。中上階層流連於百貨公司,追逐時尚,滿足精神上的需求;而一般的工薪階層,如農民、工人,則前往商店街購買生活必需品。

京都錦市場商店街

流通的革新:商店街的誕生和發展

商店街,顧名思義就是一條專門販賣商品的街道。當然,各個國家自古以來有著各種商業區域,比如中國唐朝有「市」,日本平安時代有「町割」。江戶時代,日本出現了一大批具有現代商業區雛形的「買賣區」,例如門前町、宿場町、城下町。真正的商店街比這些町出現得晚一些。

20世紀20年代,商店街初具規模,當時為了整合零售生意,以對抗實力強勁的百貨公司,小商家組織起來,成立了「商店會」,形成消費的「片狀」場所。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商店街受到影響,陷入低潮,但借著日本經濟的騰飛,在20世紀50到70年代商店街達到了發展的最高峰,直至20世紀90年代迎來衰退。

江戶時代的日本街景

20世紀50到70年代商店街的繁榮,被一些歷史學家稱為「日本消費革新」。所謂消費革新,是指在商品消費的發展進程中,以創新的流通方式取代傳統的經營方式,以及由此引發的組織、管理、營銷、消費方式等方面的變革。樂蓬馬歇百貨公司的出現、80年代美國大型超市的出現,以及現在的線上購物方式,都可以說是重大消費革新。

日本消費革新的出現,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戰後人口快速增加、生產力快速發展、消費需求增加,這些因素都加速了商店街的繁榮。一般來說,商店街主要可以分成三類:

近鄰型商店街:距離住宅區較近的商店街,消費者徒步、自行車就可以到達的地方,販賣生活必需品。

典型的商店街

地域型商店街:集群性的商店街,徒步、自行車或是搭乘公交可以到達,販售生活必需品與單價較高的商品。

廣域型商店街:一般設置於鐵路車站附近的商店街,與鐵道公司的百貨公司抗衡,吸引以鐵路為移動方式的消費者。

從商店街的分類可以看出,商店街與區位的聯繫非常緊密。1975年,有統計機構向日本居民發起了一項調查:「你參加商店街的活動是為了什麼?」大多數人回答「與鄰居交流」,其次「為了地區發展」,第三則是「對生活有幫助」,也就是說,人們最早看重商店街的一點是它的社交屬性,這為它的衰退和復興埋下了伏筆。

商店街的衰退和復興

商店街的繁榮似乎如白駒過隙,一晃而過,由於日本經濟的發展,產業與消費形態快速升級,商店街日漸沒落。20世紀90年代前後,泡沫經濟的繁榮景象促使每個人都躍躍欲試想要發大財,因此勞動人口發生了結構改變,年輕人更嚮往大城市的白領生活。白領生活節奏快,更傾向於在大型量販超市一次買齊所有東西,商店街由此受到年輕人的冷遇。

文の裡商店街

90年代的產業變遷造成大量人口從農村轉移到城市,更加便利發達的交通路線,將日本絕大多數地區都併入了大都市生活圈,人們對商店街的興趣被城市商業區所取代。雪上加霜的是地方人口減少與消費能力的減弱,使得商店街更加蕭條,尤其是那些依靠地方日常生活的鄰近型商店街,例如大阪「藤井寺一番商店街」「文の裡商店街」,它們喪失了工薪族消費區的專屬身份,在現代購物方式的衝擊中苦苦掙扎。

文の裡商店街

當然,沒有人希望商店街「死去」。為了復興商店街的繁榮,維持地方經濟的運作,日本有關部門在1998年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投入大量經費維持商店街的營運。雖然政府資金上的補貼並非長久之計,但確實給了小商家們一個轉型的機會和勇氣。一些鄰近型的商店街開始透過一些有趣的方式來進行銷售創新,比如轉型「100元商店街」這樣的低價主題商店街來招攬客源。還有一些商店街,比如大阪的文の裡商店街,則走起了文創路線。

位在大阪昭和町的文の裡商店街,在幾年前發起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商店街振興活動。他們刻意與「標準」的商店街劃清界限,強調周圍居民與商店街店主的合作,致力於把鄰近型商店街本身所蘊含的「感情牌」發揚光大,為周圍的居民提供休息和交流的每日生活空間。

文の裡商店街的海報

前文說過,商店街為周圍居民提供了社交的空間,為了強化這種屬性,文の裡商店街舉辦了海報比賽,讓消費者去和各店鋪的老闆們交流聊天,了解他們在生活中最細微的情感,並用海報的方式把日常生活轉化成幽默的故事。比如一家賣小吃的店,掛出的海報是肉排與可樂餅在互相講笑話,讓顧客一下就抓住了這家夫妻店的特質。這些文創小點子,會讓許多遠道而來的遊客會心一笑,感覺不虛此行。

文の裡商店街

雖然有些海報被批評粗俗、無聊、沒禮貌,但在關西大阪地區則是可以被接受的,挺符合大阪人幽默的性格。他們樂觀地面對商店街衰退的困境,讓好奇的遊客了解了商店街的精神氛圍與堅韌不拔的求生意志,把一條本來以商業為重的街道,變成了文創產業園。當然,不同的商店街有著不同的復興方式,如專攻婦女服裝的、專攻老年人消費的,所有奮力轉型的商店街都值得尊敬,它們用自己的方式扛起了行業復興的大旗。

商店街的意義

商店街是無數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記憶,回顧商店街的誕生、衰退與復興過程,是為了思考商店街的困境與轉型,用「社會—歷史」的角度去詮釋和審視商店街的社會意義。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的社會或多或少跟日本有相似的地方,不少商業區也已經開始面臨衰退與復興的問題,看看日本商店街的失敗與成功案例,或許可以讓我們少走一些彎路,在商店街的復興經驗基礎上,結合我們自己社會的特點,總結出更新、更有效的問題解決方式。

參考資料:

《消費者的歷史:從江戶到現代》田村正紀

《日本文化史》家永三郎

《昭和史》遠山茂樹

相關焦點

  • 南寧東葛路閃現勁爆國潮風格夜遊打卡點——鑫東內街文化創意園!
    隨著南寧市的快速發展,在文化和旅遊全面融合背景的當下,文化創意園和夜遊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可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從早些時候開發的百益上河城到嘉豐文化創意產業園,從南寧三街兩巷到西關夜市街等等,南寧人的夜生活體驗活動越來越豐富,可選性也變得更加多元。當然,最近比較火爆的一個夜遊打卡點,要屬這個充滿勁爆國潮風格的鑫東內街了吧?
  • 文青旅行打卡地:深圳創意園,網紅文化小店聚集一起
    復古黑膠唱片的舊天堂音樂書店,被花草植被纏繞的餐廳,創意設計的巷子裡的咖啡館,或是販賣個性十足的小商店以及一些工作室,這些一系列離不開文藝的建築存在,註定是要成為年輕人的喜愛和追捧。尤其是當文藝元素裡還增加著一些文學氣質的時候。
  • 市區又添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標 南塘國際文化創意園即將投用
    區域優勢:城市名片賦予文化價值  南塘河、南塘風貌街、南塘文化村、白鹿洲公園、莊頭濱水公園……千年南塘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歷史,「印象南塘」已成為溫州極具特色的一張城市名片。它所承載的地方特色文化流派,將自然與人文、文化與旅遊、居住與遊憩、時尚與記憶融合,既是溫州人城市記憶的生活片區,又是外來遊客遊憩的打卡聖地。
  • 到底哪一個是日本最長商店街?
    去日本旅遊出了遊山玩水,那當然還要買買買,今天玩子姐姐就帶大家看看日本最長商店街,有吃有喝有玩,你值得擁有~高松中央商店街高松中央商店街全長2.7公裡,透明的圓頂,讓整個商店街顯得很明亮。還可以不受天氣影響,在這裡隨便逛街。
  • ...浙江省重點文化產業園區、2020年度浙江省文化創意街區、第五批...
    2.公示時間:從2021年1月14日起到2021年1月16日止。)  明月湖文化創意產業園(慈谿市)  寧波市影視文化產業區(象山縣)  寧波民和文化產業園(寧波市高新區)  甬港現代創意園(寧波市高新區)  浙江創意園(溫州市鹿城區)  溫州智慧谷文化創意園(溫州市鹿城區)  紅連文創園(溫州市龍灣區)  瑞安日報電商文創園(瑞安市)
  • SPORT文化創意園|蘇州新晉0元網紅打卡
    SPORT文化創意園彩紅樓梯、韓式小街、Ins風的籃球場、車廂塗鴉、網紅咖啡一店、江南小影院、以及美國街頭重金屬風的金屬火車……還有很多很多驚喜點,每處打卡點分分鐘能秒爆你的朋友圈,總之,羅裡吧嗦說這麼多,抓緊來打卡就對咯!
  • 日本東京人氣商店街BEST10
    來日本旅遊如果有時間的話,一定要去日本人日常生活購物的商店街去轉轉,今兒小編就給大家列舉幾個東京相當有人氣的商店街。
  • 「日本禮儀文化解析」做個有禮貌的旅客:商店街(散步&其他篇)
    ▋【商店街散步】惹人厭範例:突然停止或切換行進路線走回頭路基本上日本的所有交通都是靠左走!在商店街內也是一樣,行人會自動靠左走,加上商店街內人潮多,大家都是按部就班往前進,所以不要把平時逛街的習慣,例如:隨意停止前進或突然想到剛剛經過的店好像不錯,就突然往回走,這樣會對後面的行人造成很大的困擾喔。建議做法:需要變換前進路線或走回頭路時,請先閃到最左側停下腳步,往後看準人潮少點時再切到另一側!
  • 好廣告|《解禁純情》純情商店街又讓人迷惑了
    視頻裡浮誇但不做作的演繹,搭載無釐頭的劇情,營造出了一種日式冷幽默的獨特風趣。純情商店街在撩撥大眾笑點的同時,也巧妙地埋下了懸念。全片反覆提及純情,卻沒有對純情進行任何解釋,恰到好處的留白,吸引著觀眾的好奇心,會讓人不自覺地去了解純情商店街,有助於增加品牌的曝光度和顧客的關注度。早在《解禁純情》之前,純情商店街就讓人迷惑很久了。在
  • 日本商店街為攬客,設計了一組海報,笑到令人噴飯
    日本商店街為攬客,設計了一組海報,笑到令人噴飯 2020-12-07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在充滿人情味的商店街裡體驗邊吃邊逛樂趣丨日本旅行
    商店街的歷史久遠,有記錄顯示商店街最初是在500多年前出現的。當時的日本是一個屬於武士的時代。這些武士們為了振興各自領地的經濟,設置了放寬管制的區域,於是匯集了很多商店,這就是商店街的起源。近年來,隨著大型超市等設施的出現,商店街漸漸失去了往日的熱鬧,但有些商店街通過堅持開展具有當地特色的各種活動並推出代言吉祥物等措施,正在漸漸恢復昔日的活力。
  • 第二季臺灣文化創意園與觀光工廠遊學
  • 從「多元文化」到「創意臺灣」——臺灣文創園區的華麗轉身
    為了順應藝術與經濟結合發展的新趨勢,臺灣文化建設委員會( 以下簡稱文建會) 於1985 年提出「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的概念,這是臺灣文化創意園區總體規劃建設的基礎。2000年,臺灣開始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重點培育的產業之一,其中「文化創意園區」的規劃與建設被臺灣當局列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旗艦計劃。
  • 日本商店街為攬客,設計了一組海報,笑到令人噴飯!
    日本大阪的「文の裡商店街」由於受到周邊百貨公司及便利店的影響生意越來越不好>於是商店街主任決定舉辦一個海報大賽請了關西的大型廣告公司Keita Kusaka來幫忙廣告公司無償接下工作後找來了不少年輕設計師在三個月內設計了200多張海報
  • 大阪8大商店街──逛不完、吃不完、玩不完的超級魅力
    到日本大阪旅行,商店街是必玩重點。商店街文化在日本其他各地,因被大型Shopping Mall和超市搶走了大半生意,多半已沒落成為黃昏產業,只有大阪商店街依然熱鬧繁華。大阪商魂注入每條商店街中,所以大阪商店街總是人潮洶湧,火熱不敗!大阪人熱情幽默、和每個人都可以聊上兩句的個性,做起生意來,也就讓客人感覺到窩心、親切和喜悅。
  • 南頭街道1956數字文化創意園中國風市集開市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明)12月25、26日,在南頭街道1956數字文化創意園,一場中國風主題市集開市,現場展示了10000種國風產品。作為集市主辦方,1956數字文化創意園藉助南頭古城豐厚的文化資源、良好的產業條件,在政府的支持下,搭建文創人才交流平臺和文創產品的創意集市平臺,進一步展現南頭街道現有的優秀文化創意項目、特色文化活動,用文明行動展現「深圳溫度
  • 曾經有過工薪族經歷的日本藝人Top10
    原標題:曾經有過工薪族經歷的日本藝人Top10 佐佐木藏之介 如今在電視螢屏上光彩照人的大明星,也許曾經也是一名苦逼的工薪族(salaryman)。日本媒體近日通過調查,總結出「曾經有過工薪族經歷的藝人Top10」,一起來看看吧。 ①竹內力(22.4%) 在成為演員之前,曾是三和銀行(現在的三菱東京日聯銀行)淡路分行的職員。
  • 郎園國際創意文化節開幕 將舉辦35場大型文化活動
    人民網北京電(記者 高星)9月19日,以「傳承·融合·創新」為主題的第七屆郎園國際創意文化節在石景山的文化藝術園區——郎園park開幕。文化節期間,35場大型文化活動以及惠民文化消費活動將為市民帶來一場文化盛宴。
  • 去日本玩,哪些禮節須遵守?盤點旅客「逛商店街」8大惹人厭行為
    相信大家不是故意要做失禮的舉動,但是來到異國旅遊最好還是入境隨俗,在享受日本旅遊美好的同時,也要尊重他國人民的文化與生活習慣,才能創造雙贏的旅遊氛圍唷!▋逛商店街NG①:走一走突然停下腳步或走反方向基本上日本的所有交通都是靠左走!
  • 愛成都迎大運|城區裡的藝術院落,隱藏在巷子深處的文化創意園
    這兩年的沉澱,園區孕育出了新的文化生命力。一個以融合、孵化、發展為目的的青年文創產業園區,與玉林倪家橋社區採取共融模式,玉林生活美學特色街區就這樣,悄然呈現……圖片\清晨的院子圖片\院子外面的一棵樹院子文化創意園位於玉潔巷3號,是由玉林街道區域內一處老房子改造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