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做個自我介紹,我叫樊樂,是一名自由剪輯師。之前在北京工作6年,現在在西安。我是中國剪輯師社群成員,看到社群裡,很多人想聽紀錄片的剪輯分享。在這裡我就分享一點自己的經驗,僅供大家參考。
(長按二維碼,加入中國剪輯師社群)
我之前剪了一部紀錄片叫《覓非播舍之家》,有600小時的素材,拍攝周期是16年。這個片子剪輯最大的難點是:沒有明確的方向,不知道工作的周期,素材量太大,工作量大,故事講起來有難度。我們用了21個月製作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總結出了「軟體和筆記相結合」的素材管理方法,這是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談到的。
《覓非播舍之家》的片花
一、先說說沒有明確的故事方向
我和導演是第一次合作。接到素材的時候,導演跟我說:我一開始是想拍steve和新瑋建立孤兒院的事,但是後來他們的夫妻關係吸引我,到現在女主人公得了癌症,他們治療癌症的方式又吸引我,所以我也沒有明確的方向!但是我現在還不能停止拍攝,因為故事還在發展,你先做著。拍到啥時候我也不知道。……可以想像我當時心裡的os。
我之前是做電影剪輯的,分工明確,每個工種都很專業,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片子。導演也是做故事片的,對我們來說都是第一次嘗試。儘管沒有方向,但是工作還要繼續,我就用了最笨的辦法開始——通篇看素材!
二、看素材
拿到素材後,文件整理的很亂,有些文件夾嵌套了7-8層。素材各種格式,各種尺寸。因為先後有10幾位攝影師去拍攝,很多攝影師並不是專業的。我就按照文件夾順序開始看素材,每一個文件夾建一條時間線。
三、記好素材筆記
(圖一)
「▲」 表示需要翻譯的英文視頻的文件名,這樣方便把素材挑出來交給翻譯。有時候它也表示空鏡,總之用顏色區分開,找素材的時候很方便。
「★」 表示重點的素材,星星越多就說明越重要。
①——是文件夾的第一層。也是導演「第十一次」交給我的素材(一共給我十四次)。
②——是文件夾的第二層。
③——是文件夾的第三層。
④——也就是紅字部分。是我從素材屬性裡找到的拍攝日期。看素材的時候,上一條時間線是2000年的素材,下一條時間線就變成了2010年的素材。所以我必須把素材時間時間重新找一遍。
⑤——是這條時間線的時長。記下來免得什麼時候不小心,鏡頭丟了、漏了什麼的。也能算出來所有素材加起來的時長。素材格式、大小都不統一,不能拿「T」算。
⑥——是時間線上相對應的標記點。有感觸的就在時間線上打個標記點,然後把時間碼記錄在筆記裡。這樣再次打開時間線的時候,看到標記點再對應筆記就知道這個地方是什麼內容了。粗剪的時候也能很快知道這條時間線上有沒有可用素材。畢竟第一次看素材的感受才是最準確的。
⑦——就是大括號裡的內容。從某時間點到某時間點是一個完整的情節。以及情節帶給我的感受什麼的都先寫下來,作為剪輯的參考。如果有疑問的,回頭找機會問清楚。問完後,有價值的,形成文字寫下來。
⑧——這個頁眉的意思是,第一本筆記至第七本筆記。一開始看素材的時候,沒有兩臺電腦,又不想被打斷,就手寫的(圖二)。手寫之後不方便搜索查閱,又打成了電子稿。當時沒經驗,現在這個方式已經改進了,一臺電腦看素材連同記電子筆記,操作起來很方便。
(圖二)
這樣整理之後,一目了然。對於後面的精剪,節省了大量的找素材的時間。因為素材量太大,看素材周期又很長,我們的腦容量都有限,記600多小時的素材,已經超出了人類的極限!所以這個方法幫了我。
三、看素材用了11個月的時間,寫了20多萬字的筆記。
我把筆記列印出來,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排列了一下。然後又按天、按月、按年裝訂了 一下。裝訂好後,才知道故事的先後順序是怎樣的。
開始梳理筆記,打算先做一個紙上剪輯。
但是這個時候心裡還是蒙的,重要點那麼多,怎麼才能編輯成2小時的影片呢?故事該咋講?方向在哪裡?我怎麼下手?粗剪得用多長時間呢?我一個人能抗住嗎?內心的os很豐富。有很多次都想放棄。後來,為了緩解壓力,就去找人聊天,把這個故事口述下來講給他們聽。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第一,梳理思路,第二,也能看到別人聽故事的反應。
四、按照這個路數,我寫了一個故事發生的時間軸。
參考筆記,最主要是憑著記憶,寫出最打動我的片段,這樣就變成了一個大綱。
五、真正開始動手了
諮詢了幾位有經驗的前輩,有人推薦用AVId,FCPX,PR。前面兩個軟體都不熟,就用PR了。我按時間先後順序做了工程,(圖三)。曾用名叫「愛至成傷」
圖三
六、我把時間線和素材進行了整理
圖四
①——我對2013年4月份的原始素材進行了整理。先把能用的素材挑出來放到一條線上,然後按人物、事件整理出來。(請忽略我的素材是離線的,因為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素材並不在我手上。)
②——我稱這個為「標籤」,按人物和事件一段一段的剪好,精剪時直接整段拿走,很方便。這條時間線是最初的時間線。後面的標籤堆的更多、更細,看起來更雜一點。
七、從粗剪開始,我就和導演一起工作了。
我主要參考筆記來梳理情節點,導演更了解現場的情況,所以她來補充細節。我們剪完一個情節點,反覆看,儘量把每一場內容做精,再做下一場。紀錄片是神奇的,就這樣,故事漸漸「長」起來了。粗剪的時間用了9月。
八、粗剪完,我們開始編排故事
把一場一場戲串起來。沒拍到的內容或者人物的內心獨白,用畫外音來表現。由於前期的準備工作做的非常充足,精剪到定稿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剪完我真的覺得紀錄片和電影差距挺小的。
九:從無計劃的拍攝,到剪輯思路的形成,下期再介紹。
後記:這個過程讓我成長了很多。現在一般的素材量對我來說已經不是事了。遇到片子結構不合理的,敢大膽的調整了,(以前不敢下手)。遇到解說詞或者畫外音說的不合理的,就自己動手改了。《覓非播舍之家》在國外連續獲了9個獎項,感覺像是給我們這個團隊的認可和鼓勵。
獲得2019年國際基督教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第一名
獲得2018年第51屆休斯頓國際電影節白金獎
獲得2018年國際獨立電影獎最佳導演獎——導演黎光
獲得2018年國際獨立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獎
獲得2018年無國界紀錄片電影節卓越獎
獲得2018年孤獨海豹國際電影節官方入選作品
獲得2018年美國獨立電影獎優秀獎
獲得2019年英國威爾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
目前這一版《覓非播舍之家》只剪了145個小時的素材。還有450個小時的素材近期準備開始,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方法,歡迎加入中國剪輯師社群討論,或者加我微信來交流。微信號:lele8513
《覓非播舍之家》獲獎現場
更多精彩直播及活動:
社群直播LIVE:
第➀期:周新霞——送給剪輯師的大實話(加入社群回看)
第➁期:藝術佳作《過昭關》導演霍猛聊剪輯(加入社群回看)
第➂期:張一博《少年的你》剪輯分享(加入社群回看)
第④期:《封神三部曲》剪輯師黃爍問答會(加入社群回看)
第⑤期:小席老師談廣告片剪輯(加入社群回看)
社群活動:
中國剪輯師社群會員心願清單(加入社群,提交心願)
第➀期:拉片《我和我的祖國相遇篇》
第➁期:看周新霞老師直播,寫筆記
第➂期:拉片《少年的你》+讚賞四連
第➃期:拉片《過昭關》+讚賞四連擊
第⑤期:小拉片之第①期搞定搏鬥戲
與大咖一起交流:
中國剪輯師社群有大咖出沒:周新霞(《荊軻刺秦王》《我和我的祖國之相遇》電視劇《潛伏》《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楊紅雨(《白日焰火》《赤壁》)、李棟全(《投名狀》《伊莎貝拉》《如果·愛》)、屠亦然(《泰囧》《囧媽》《大魚海棠》)、孔勁蕾(《三峽好人》《推拿》《南方車站的聚會》)、朱利贇(《進京城》《繡春刀1&2》《一齣好戲》)、李點石(《妖貓傳》《七月與安生》《最愛》)、杜媛(《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瘋狂的石頭》)等老師都是社群會員,就等你來一起交流了。
點擊閱讀原文或長按下方圖片加入「中國剪輯師社群」,全國的優秀剪輯師都在!還有超多幕後案例分享,優惠時間有限,馬上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