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與他的「武俠電影觀」

2020-08-28 冷麵寫手

徐克作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武俠電影中最具代表性的導演,他的成功不僅僅體現於其影片中特效連天的動作畫面以及宏大瑰麗的場景構建,還在於影片背後所具有的獨特風格意蘊。

其中,對於亂世時空的快速定義,鑑於單一故事的張弛化處理及基於儒家文化的隱喻傳承構成了徐克電影風格的本質。

對於亂世時空的快速定義

電影同其他視覺傳媒一樣,其建立在信息同步的同時表現上。在影片中,各個事物關係都要保持某種形式的空間關係。時空作為框定以及展現其整體故事情節風格要素的先決因素,其始終在場,也始終被展現。

在中國傳統武俠電影中,其故事開展的時間與空間背景往往設置在古代,其或是依據武俠小說的時空界定作為展現,或是依據史料記載的歷史實情進行還原。而在徐克的武俠影片中,往往運用開篇的獨白搭配畫面展示直接為觀眾所呈現其內心設定的時間與空間。

他往往將故事的時空背景選自於亂世之中,俠義情腸,江湖相鬥的故事發生往往在動亂時代下更具典型性。

「武林新紀前三十六年前,江湖上曾出現兩次鬼哭神嚎的武林大戰。第一次發生在點蒼山,橫屍三萬,餓鷹蔽日;第二次,武當山下,歷時約半月死傷近十萬...其後,七十二股新興勢力隨之而起,合稱為七十二路烽煙,這就是武林新紀的開始...」

在影片《蝶變》的開場中,一段旁白式的闡述為故事的發展交代明了了時空背景。這段獨白交待明了影片故事開始的時間與空間。在《蝶變》所述故事正式開場前,武林中曾有過兩次惡戰,其時間為武林新紀前三十六年前,空間則為點蒼山與武當山下。此段的交待可視為徐克為影片所框定的時空所做的序言部分。而兩次大戰後,江湖暗潮湧動。伴隨七十二路烽煙的興起,則為武林新紀元的開始。

此段為徐克為影片所設定的時空正言部分,其中時間為武林新紀元,空間則是畫面所呈現荒漠中的沈家堡。時間與空間的清晰界定,使得影片可以將觀眾快速帶入距離現實生活較遠的武俠故事中。管是武林新紀前三十六年前亦或是武林新紀元的開始,武林大戰的背後是亂世的結束,而看似幹戈平息的江湖實則暗流湧動的新紀元,則為亂世的開始。

在隨後武俠影片《新龍門客棧》裡,徐克亦運用旁白式的闡述快速將時空加以界定。

「明朝景泰年間宦官專權...其中以負責情報檢查部門的東廠,最為囂張跋扈」。

據史書記載,明朝景泰年間皇帝政權不穩,東廠太監曹吉祥肆意鎮壓朝中大臣,使得忠臣兵部尚書于謙飲冤被殺。此時影片發生的時間則為明朝景泰年間,故事發生的空間則是影片畫面所呈現的大漠以及龍門客棧。

徐克將故事的時空匹配於亂世之下,也為其影片後續的俠客救孤所埋下伏筆。而在其續集影片《龍門飛甲》中,亦是如此。影片開篇通過解說詞直接清楚的定義了故事發生的時間與空間,即時間為明朝成化年間,空間則亦為影片畫面所展現的沙漠與龍門客棧。

中央集權日益衰落,東廠與西廠爭權奪勢,亂世之中,只得一幫江湖豪傑來管朝廷之事。影片的時間與空間亦真亦假,有些為徐克所虛構出來,有些則依據真實的歷史朝代背景所改編。

但其時空的真假並不影響觀眾對於影片的接受程度,反而開門見山的亂世時空背景設定使得觀眾在「亂」中保持客觀冷靜的認知,增添了對於影片所述故事的認同感,也使得徐克運用旁白快速框定亂世時空的定義手法已成為其武俠片風格本質的先決因素。

鑑於單一故事的張弛化處理

「故事」作為構成電影的七元素之一,其展現手法是決定影片風格本質的基本因素。在過往武俠影片中的故事情節往往比較單一,簡單的故事內容容易被觀眾所接受,符合武俠片一貫展現手法的同時也會使得影片過於平鋪直敘,缺乏韻味。而作為徐克所指導武俠影片裡,雖然其多使用線性的敘述手法,但對於故事內容往往會採取張弛化的處理手段。

「張」即指電影中緊張懸疑的故事情節運用,「馳」則指使得影片裡戲劇化情節的安排。

徐氏武俠片裡往往選取簡單的故事情節作為影片的開端點,同時對隨後的故事情節的張弛化處理使得片中體現出希區柯克式的懸疑意味,而在符合快意恩仇的江湖故事設定的同時,也流露著輕鬆博人一樂的喜劇化趣味。

在影片《蝶變》中,故事以方紅葉所記載的《紅葉手扎》所引發的江湖爭鬥作為開端。書店老闆為印《紅葉手扎》而莫名遭人殺害,田豐為其報仇後卻意外牽扯出「殺人蝴蝶」的故事。影片的開展由簡單事件而起,之後的情節卻是環環相套,影片緊張的敘事節奏隨之而起。田豐與方紅葉聯手深入調查蝴蝶殺人案,卻發現案件的幕後主使沈夫人假扮啞巴僕人,而堡主沈青的真實身份則是天雷四象中的於真。

看似蝴蝶殺人,實則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才是罪魁禍首。影片撲朔迷離,對於「蝴蝶殺人」的主線索展示真真假假,充滿懸疑的故事情節只在最後一刻才向觀眾展開。

同時,在《笑傲江湖》中,影片的開場為絕世武功秘籍《葵花寶典》的遺失,然而卻牽連出一場江湖爭鬥。東廠廠公古今福想要秘密奪回《葵花寶典》已保全自己在朝中地位,華山派掌門嶽不群與東廠千戶歐陽全則想偷奪《葵花寶典》,華山派大弟子令狐衝則代表江湖正義,與邪惡勢力相戰。究竟是誰偷了《葵花寶典》?《葵花寶典》最終又會花落誰家?

影片由一個簡單的故事牽扯出連串的複雜人物關係,為觀眾由簡入繁的觀影體驗中注入一針饒有趣味的「疑惑劑」。

而在影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徐克特意將開場情節布置的驚悚而懸疑。製造通天浮屠的監工誤揭浮屠底座的保護符,接連自焚身亡。恰逢武則天急於登基,狄仁傑奉命調查此事。

「自焚」一說究竟是遭受天譴,還是具有科學依據?影片伊始徐克就為觀眾布下重重懸疑,層層疑惑的拋出也使得影片充滿緊張的氛圍。

然而若是全片均充滿懸疑化色彩不免有些單調,且有悖於觀眾多樣化的觀影心理體驗。徐氏武俠片在緊張懸疑的影片節奏處理中亦加入一些輕鬆舒緩的喜劇化情節,亦做到張弛有度。

在影片《笑傲江湖》中,古今福與左冷禪密謀完殺人策略後,左冷禪自謙稱自己讀書少怕誤了大事,左冷禪向古今福請教何為「葵花寶典」。此時還不及古今福開口,歐陽全在明知」葵花寶典「為絕世武林秘籍的情況下,卻稱其為一本教人摘花種草的園林藝術手卷。左冷禪混跡江湖多年其會相信東廠為了一本失竊的摘花種草手冊大動幹戈,頓時向歐陽全投去嘲諷的眼神;古今福也覺得歐陽全的回答太過低能,向其投去怪罪的眼神。

此時的歐陽全也為自己的回答感到尷尬不已,眼神在二者之間游離閃躲,其對「葵花寶典」的另類解讀與此時的窘態也讓觀眾所忍俊不禁。這樣的情節安排為「葵花寶典」失竊這件嚴肅的事件帶來一絲喜劇效果,極大程度舒緩了影片裡一場江湖惡戰到來之前的緊張氛圍。

除此之外,在影片《龍門飛甲》中,東廠千戶在等待督公雨化田的回到龍門客棧部署戰略計劃,一場血戰一觸即發。然而此時他們等來的督公卻是風裡刀所假扮的。千戶看到風裡刀騎馬而來剛想對暗號時,不想卻被風裡刀搶先說出暗號的上半句:龍門飛甲。此時千戶尷尬的張著口,只得吞吞吐吐的說出暗號的下半句:便知真假。

此後情節中,千戶不明督公身份的真假,受到風裡刀的迷糊自己人打自己人,而觀眾作為上帝視角則將滑稽戲謔的劇情盡收眼底。戰場雖然殘酷無情,快節奏的打鬥畫面比比皆是,然而徐克小小的喜劇化情節安排卻使得影片張弛得當,別有韻味。徐氏武俠片中對於單一故事的張弛化處理手段,也使其成為構成徐克武俠片風格本質的基本因素。

基於儒家文化與江湖隱喻的傳承

儒家文化作為中國文化的主流,孔子所提倡的「積極入世」、「仁」、「義」等理念影響了世世代代的中國人,使中國人的理念中留有一套根深蒂固的傳統價值觀。譬如「情義大於天」、「忠君愛國」、「克己復禮」等。

隨著歷史的推進不斷發展,儒家文化被越來越多的統治者開始利用、扭曲,將其作為統治人民精神世界的思想禁錮工具。明朝年間「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念壓抑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隱忍」的觀念從此植根於中國人的心性中。雖說中國已告別封建社會一百餘年,儒家文化不再被統治者所利用,但對每一個中國人而言,內心多少仍受著千百年來儒家文化的影響,難免會被「忠」「義」「仁」「禮」等道德準則所影響。

而諸如此類的儒家文化,常常交織在一起,奠定了徐氏武俠片風格本質的文化主基調。


在影片《新龍門客棧》中,兵部尚書楊宇軒因向皇上呈交彈劾東廠的諫書而遭報復,除家裡兩個孩子外滿門抄斬。雖東廠勢力頗大,但楊宇軒以國家社稷為主絲毫無所畏懼。東廠督公逼其交出兵權便可饒他不死,不想卻得到楊宇軒的堅決拒絕。

直到楊宇軒承受酷刑臨死,心中仍心念皇上,大罵東廠督公為「亂黨閹臣」。楊宇軒的精忠報國體現了儒家文化中的「忠」,而他的舊部下周淮安則是「義」的代表。其本與東廠毫無瓜葛,但看到他一心報國的老上司楊宇軒慘遭毒手,心中憤懣難平,即便勢單力薄卻也下定決心代表正義與東廠決一死戰。

以周淮安為首的俠客協助其救出楊宇軒的遺孤,鋤強扶弱則為「仁」,而周淮安面對同為俠客的邱莫言,二人雖互相有愛慕之情卻又只能止於「禮」。這些俠客雖然各個武功高強,但卻從不恃強凌弱,而是扶危救世,替天行道。

此外,在徐克的《黃飛鴻》系列影片中,還有儒家「仁者愛人」的思想體現。黃飛鴻武功技藝精湛,但每次與人切磋時都會點到為止。其出手迅猛但心中卻留有仁愛之心,有武功更有武德。

在徐氏武俠影片中,俠客義士們往往均心存仁愛,將其儒家文化的思想貫穿於整個影片之中。

結語

在徐克與他的電影觀中,「江湖」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江湖」一詞的本指俠客所遊走活動的場所。隨著唐代向明清過渡的歷史衍進,江湖的定義也從此前的活動場所衍生為俠客之間交往的行為規範。有俠客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在武俠影片中,江湖即是指人類活動的整個社會;而俠客往往也只能生活在江湖世界中,其具有著較高的自由度,僅需要遵守「江湖規矩」與「江湖倫理」的支配。

觀眾在欣賞影視作品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兩種審美心理審美機制,聯想和移情。

我們在影院所觀看的故事、所獲得的滿足和快感恰恰源於現實生活中的缺憾和匱乏。江湖文化中所體現出的「漂泊」「歸隱」等元素恰好在填補著中國受眾在如今快節奏生活下內心所面對巨大壓力以及渴望歸隱於自己內心伊甸園不再為外界所打擾的奢求。

例如在影片《笑傲江湖》中,令狐衝在經歷《葵花寶典》的正邪相鬥與人物的欲望相爭後,看破紅塵,率眾師弟歸隱山林。他騎馬向前,帶領著眾人回歸華山,這是屬於一份武林文化才所擁有自由與自在。

而在影片《龍門飛甲》中,凌雁秋在經歷的趙懷安與雨化田的最終決戰後,看開紅塵,決定此後不再追逐趙懷安而活,選擇獨自先走一步以放過自己,漂泊於江湖。雖不論生死,一無所有而又心靈富足,這又是何等的灑脫與釋懷。

而江湖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滿足了觀眾的各種心理需求,武俠片中的俠客還有著不同於當今時代的氣質和個性。每個觀眾都有著不同的訴求,卻有一個共同的願望,成為更灑脫的自己。精神和心靈壓抑了太久總要釋放,每一個人都需要一個情感宣洩的窗口。

當人自身受到外界約束「不能為」時,精神都需有所依託。因此,江湖成為了許多人的精神棲息地。

在觀眾看來,徐克影片的魅力正是通過銀幕上的角色與情節使觀眾在置身於本不會存在的江湖世界中,進而對影片人物及故事產生強烈的認同感。觀影時,觀眾混淆了真實與虛幻,其自我想像得以投射在銀幕上,彌補每一個人在現實中的遺憾。

儒家文化與江湖隱喻作為形成徐克影片風格的文化主基調,二者合為一體,也就成為了徐克與他武俠片中的獨特電影觀念。


—END—



相關焦點

  • 香港電影:徐克與他的「武俠情懷」
    他十歲那年便對影視創作展露出濃厚的興趣,他先與朋友租賃攝影機拍攝魔術短片,隨後投身於八米釐實驗電影的探索。一九六六年,徐克舉家搬移香港,三年後進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修讀電視與電影課程,開啟了他的影視求學之路。一九七七年,徐克回到家中。他先以電視編導作為起點,加入TVB電視臺從事導演和監製等工作。
  • 徐克操刀,影帝影后玩命拍,這部經典港片,創造了武俠電影的巔峰
    在香港電影的鼎盛時期,武俠片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魔力。當時,幾乎在每一位導演的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其中,影響最深遠的當屬導演「徐克」。他所創造的武俠世界,在一代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有一部電影完全稱得上是傳世經典,但它骨子裡卻具有「反武俠」的特徵。
  • 《狄仁傑3》四個男演員太垃圾,徐克的「四大天王」應該是他們
    能文能武亦正亦邪——徐克的「四大天王」暑期檔的熱鬧在《藥神》的一路飈紅中掀起了第一輪高潮。七月末,徐克執導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如期上映,同樣引起了不小的話題。大家都知道,在近40年的導演生涯裡,徐克執導了無數經典名片,而其中尤以武俠神怪類電影見長。
  • 他是海歸、他是香港奇幻武俠電影的先驅,他是鬼才導演徐克
    (李安(4次)、張藝謀(3次)、陳凱歌、王全安、謝飛、刁亦男、侯孝賢、蔡明亮,賈樟柯各一次獲獎)大導徐克是導演中的佼佼者,他憑《蝶變》《黃飛鴻》《笑傲江湖》《狄仁傑》等影片締造了一個武俠宇宙,蜚聲海內外,但徐克得過金雞、金馬,金像最佳導演獎,從來沒有得過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的獎項。(徐克在《狄仁傑》系列中說戲。)
  • 徐克武俠電影9個關鍵詞!
    徐克因為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與老道的電影技巧,被圈內人尊稱為「徐老怪」,他的電影中可以梳理出很多關鍵詞,就像一塊塊踏板,讓我們領略了「老怪」眼裡的精彩世界。徐克為了給英雄們找到匹敵的對手,簡直上窮碧落下及黃泉,眼光遍及三千界。邪惡太監曾經是他電影中常見的反角,從《笑傲江湖》中的西廠廠公古天福到《新龍門客棧》中的東廠督公曹少欽,從胡金銓作品中走出的大太監們撐起了徐克電影反角的半邊天。但魔頭們其實也很多樣化,他們不一定要有人形,例如幽泉血魔,他們更不一定要有人性。徐克的電影世界裡忠奸分明,不喜歡惺惺相惜那一套。
  • 徐克操刀,影帝影后玩命拍,這部經典港片,創造了武俠電影的巔峰
    在香港電影的鼎盛時期,武俠片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魔力。當時,幾乎在每一位導演的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其中,影響最深遠的當屬導演「徐克」。他所創造的武俠世界,在一代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然而,在徐克的武俠宇宙中,有一部電影完全稱得上是傳世經典,但它骨子裡卻具有「反武俠」的特徵。
  • 半世紀前,他是華語武俠片「一哥」,李安稱他是「武俠中的武俠」
    今天漫談君跟大家聊聊這位曾經的華語影壇武俠動作片的「一哥」——王羽,是當之無愧的華語影史第一位武俠電影明星。為了要演好片中「雷虎」這個角色,在武師的指導下,悉心苦練武藝,因此在該片的演出頗獲好評。《獨臂刀》也由此成為了第一部票房破百萬的香港武俠電影。導演張徹則搖身一變成了「百萬導演」,和王羽一樣直接封神。
  • 香港武俠電影「武俠造夢者」徐克十大經典電影
    《武術夢想家》徐克十大經典如果金庸是武術的夢織者那徐克是門?武術。盎司?聖潔的悲傷故事傳遍了徐克,發展到今天的驚人作品。電影迷的武術情結也在加深。這是徐克的十部經典武術電影的清單。中國鬼故事香港武俠電影古裝男人和鬼魂的愛香港武俠電影《中國鬼故事》是對同名電影的翻拍, 由邵氏兄弟(Shaw Brothers)
  • 為什麼徐克被稱作「武俠怪才」?
    大家不要被徐克的導演身份所迷惑,其實他還是一位實力派演員,徐克不僅客串過很多電影,還曾經和張耀揚、梁朝偉一起爭奪過金像獎,在《最後勝利》裡出演男二號,入圍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時間回到九十年代,香港武俠電影開始走下坡路。1995年,徐克拍攝了低成本的電影《刀》,渴望像當年那樣重振香港武俠電影巔峰。
  • 豆瓣8.6,國產武俠電影的「豐碑」
    凜冽大漠、西北民風、江湖俠義、精彩武打……構成了一部傳世經典武俠電影。許多年過去了,這座國產武俠片的「豐碑」,仍難被超越。寒江孤影,江湖故人,相逢何必曾相識。2011年12月中旬,徐克執導的3D武俠巨製《龍門飛甲》上映,最終收穫了5.4億票房,僅次於漫威超級英雄電影《復仇者聯盟》(票房5.6億)。
  • 黃霑批評香港電影武俠鬼才徐克極其無理,他是少數敢批評徐克的人
    對於徐克來講,江湖世界其實就是一個個複雜的社會形態,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牽涉到很多社會的元素和條件,正如笑傲江湖裡面講所講: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在徐克的江湖裡面,人是沒辦法匿藏的,對於各種選擇避世的江湖人物來講,退隱只是一個願望,與世無爭,笑傲江湖等這樣的心態,都反映出徐克自己的願望和理想的境界
  • 功夫武俠電影90年:邵氏武俠,李小龍真功夫,徐克翻拍均成經典
    而在楚原的武俠電影世界裡,一方面他的武俠電影也有意迴避張徹漫長的打鬥過程,通過短暫的回合結束過程;另一方面強調布景,加入了桃花、亭閣、宮廷等著重營造武俠氛圍的寫意因素。《笑傲江湖》以1600萬港幣獲得1990年票房第12,雖然排名上被周星馳的喜劇作品甩在身後,但還是讓徐克看到武俠電影潛在的市場。畢竟武俠電影既是徐克巨大的野心,也是其最為擅長的類型。
  • 功夫武俠電影90年:邵氏武俠,李小龍真功夫,徐克翻拍均成經典
    八九十年代香港武俠電影經典,徐克帶領翻拍熱進入八十年代,隨著邵氏電影王國的輝煌謝幕,香港武俠電影也日漸凋零,TVB的武俠電視劇走上舞臺,《射鵰英雄傳》等金庸武俠小說改編的武俠電視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進入九十年代,在經歷喜劇片、黑幫片的相繼黯淡後,徐克以《笑傲江湖》逐漸開啟其武俠復興之路。《笑傲江湖》以1600萬港幣獲得1990年票房第12,雖然排名上被周星馳的喜劇作品甩在身後,但還是讓徐克看到武俠電影潛在的市場。畢竟武俠電影既是徐克巨大的野心,也是其最為擅長的類型。
  • 中國武俠電影「變形記」
    在張徹的武俠電影,總是在江湖理想的風雲傳奇又或者是各類風花雪月的背後,蘊藏著悲劇的價值。在胡金銓的武俠電影中充滿了中國傳統文化與傳統的古典戲曲因素,這使得原本江湖的快意恩仇在音樂的元素下被消解,多了一分溫柔的文人氣質,在他們的身上有著揮之不去的家國情懷。無論是在《大醉俠》還是在《龍門客棧》,胡金銓所關注的一直都是群體意識,他始終是以個體來推動群體的發展,在江湖之中總隱藏著一份黯淡的憂傷與詩意般的狂放。
  • 徐克電影的十五大關鍵詞
    好在此後徐克很快就振作了起來,拍出了「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黃飛鴻,拍出了《新龍門客棧》裡一片孤忠的俠女義士。在「武俠世界」逐漸淪為新世代嬉笑打鬧的活動背景,「大俠」和「俠女」逐漸成為網絡口頭禪的今天,拒絕抽空俠義的內涵,依舊在探索武俠電影可能性的徐克,無疑值得我們敬重。
  • 徐克的想像力,我服
    如果說國產奇幻電影還能讓觀眾有所期待的話,那麼表姐心中的最佳人選,估計也只有「華語電影特效狂人」徐老怪了。  而一直醉心於古裝武俠題材的香港導演徐克,卻選擇逆流而上,他將視角對準了唐朝名臣狄仁傑所在那個波譎雲詭的盛唐時代,拍攝了一部雜糅了武俠探案與歷史奇幻元素的古裝奇案電影。
  • 武俠電影大宗師徐克的四大三部曲,哪一個系列才是你心中最佳
    【武俠電影大宗師徐克的幾大三部曲,除了武俠他還有這些代表作】徐克是華語武俠電影的大宗師,90年代武俠電影最好的時代,香港最好的武俠電影都和徐克有關係。其實,徐克不僅僅是頂級的電影導演,也是一個強勢的監製,更是一個全能的職業電影人。一個優秀的導演是拍出一部部的電影,而作為一個成功電影人,他更擅長把優秀電影做成系列。
  • 「香港電影傳奇」徐克的異想世界之蝴蝶殺人事件
    此後,他遊學美國,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修讀廣播電視/電影課程,1977年回港在TVB做電視劇導演,之後又跳槽去了佳藝,等待一個能自己導演電影的機會。1979年,在製片人吳思遠的支持下,徐克拍攝了電影處女作。希區柯克的《群鳥》裡有鳥類殺人事件,受其影響,徐克就拍了部蝴蝶殺人事件——《蝶變》。
  • 徐克武俠電影世界裡的古裝美女
    徐克武俠電影世界裡的古裝美人,你最喜歡哪一位? ​​​​
  • 為什麼金庸說徐克根本不懂武俠?
    記得有個採訪,金庸先生說徐克根本就不懂武俠,對於電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的評價就兩個字:瞎改!後來還打電話給徐克說:「徐克我與你仍為朋友,但是以後買我小說拍電影還是算了吧!」從此徐克就再也沒有拍過金庸先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