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不容樂觀 歐洲繼續「咬緊牙關」

2020-12-22 青瞳視角

12日,醫護人員在義大利一家醫院的新冠隔離區工作 截至本周早些時候,英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破5萬,12日英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創新高。法國、德國等國12日強調眼下的防疫措施可能延長,呼籲民眾遵守規定。此外,11月12日,擁有4000萬人口的美國人口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亞州成為美國第二個新冠「百萬州」。

英國

「把感染率降下來很重要」

英國12日報告24小時新增新冠確診病例33470例,為該國疫情暴發以來最高;確診新冠病毒後28天內死亡的病例為563例,略低於前一天的595例。

英國衛生部門先前聽取專家意見,修改認定辦法,只將「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後28天內死亡」的病例認定為新冠死亡病例。按照這一統計標準,英國本周早些時候累計死亡病例突破5萬例,排在美國、巴西、印度和墨西哥之後,為全球第五高、歐洲最高。

英格蘭國民保健署高級官員史蒂芬·波伊斯說:「感染率明顯在上升,把感染率降下來很重要,是減少死亡病例和醫療系統壓力的關鍵。」

12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英國新冠感染率10月陡增,月末是月初的2倍。由於疫情反彈嚴重,英國英格蘭地區本月5日開始第二輪「封城」,至少持續至12月2日。

歐洲

封鎖是艱難而必需的選擇

歐洲第二波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多國醫療系統承受巨大壓力,為遏制疫情蔓延,封鎖仍是一個艱難而必需的選擇。

面對洶湧來襲的疫情,德國衛生部長延斯·施潘12日說,今年12月到明年1月的冬季假期,德國人可能無法像以往那樣舉辦大型聚會和慶祝活動。希臘已實施全面封鎖措施近一周,簡訊平臺系統數據顯示,民眾夜間出行申請激增。為避免大批民眾外出加劇病毒傳播,希臘決定從11月13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宵禁。斯洛維尼亞政府12日決定收緊防疫措施,包括再次關閉非提供生活必需品或服務的商店、暫停公共運輸、全面禁止公共場所聚集活動、收緊邊境防疫政策等。

此外,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和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本周發表聯合聲明,說兩家企業合作研發的一款候選新冠疫苗有效性超過90%。但即便順利得到生產批准,兩家企業今年之內生產的這款疫苗也只能供應2500萬人。歐洲眼下的抗疫現實不容樂觀。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所長洛塔爾·威勒說:「今後幾個月,我們依然需要咬緊牙關。」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2日在法國巴黎說,各國不應寄望快速的疫苗研發能應對眼下疫情。「歐洲國家正在努力(抗擊疫情),病毒沒有發生顯著變化,阻止它的辦法也沒變化。」

美國

專家擔憂「節日季」疫情惡化

深陷秋冬季加速惡化的新冠疫情中,美國近日遭遇一個又一個冰冷數據:11月9日,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1000萬,從900萬例升至1000萬例僅用了10天。11月10日,美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逾13萬例(來自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數據),再刷全球紀錄。11月11日,美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逾14萬例(來自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數據),再刷全球紀錄。美國過去7天平均日增確診病例數超過12萬例,再創新高。11月11日,擁有2900萬人口的美國人口第二大州德克薩斯州成為美國第一個新冠累計確診病例破百萬的州。11月12日,擁有4000萬人口的美國人口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亞州成為美國第二個新冠「百萬州」。

美國《大西洋月刊》發起的追蹤全美疫情項目最新數據顯示,本周全美報告的新增確診病例超過87.5萬例;27個州本周新增確診病例數創新高。與上一周相比,本周新增確診病例上升約41%,新增住院病例上升約20%,新增死亡病例上升約23%。

數據還顯示,過去兩周美國累計住院病例數幾乎翻倍,全美47個州報告住院病例上升,目前累計住院病例數超過6.7萬,為疫情暴發以來最高紀錄。該項目此前還說,美國近兩周新冠住院病例數大幅上升、刷新紀錄,表明美國進入了疫情暴發以來最糟糕階段。

展望未來數周,感恩節和聖誕節接踵而至,「節日季」的美國疫情形勢不容樂觀。許多專家擔憂,節日期間本來就有親友聚會的傳統,公眾可能放鬆警惕,近期如果不能加強疫情防控措施,疫情還將持續惡化。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白宮冠狀病毒應對工作組重要成員安東尼·福奇12日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儘管對疫苗這一「援軍將至」表達了期待,但同時也再次強調,美國民眾還是要採取一些「最基礎」的措施才能有效應對病毒傳播,包括強制戴口罩、避免聚集、保持社交距離、洗手等,「這些真能帶來不同」。

美國部分地區日前開始「升級」防疫措施。比如,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11日宣布,自13日起,紐約州所有酒吧、餐廳、健身房應在晚10點前關門,私人住宅室內聚會人數限制在10人以內;同時敦促民眾戴口罩,遵守防疫規定。文並圖/新華社

相關新聞

美媒稱全球三成航線因疫情消失

新華社電 美國彭博社12日報導,持續數十年的航空業繁榮因新冠疫情戛然而止,不到一年內,全球運營航線消失三成。

根據歐艾吉航空國際公司數據,今年1月底時,全球在營航線共47756條,其中超半數在美國、西歐和東北亞地區;截至本月2日,航線僅剩33416條。

澳大利亞東海岸旅遊小鎮赫維灣最後一條直飛大城市雪梨的航線新近被「砍」。新加坡航空公司9月宣布取消一條新加坡直飛澳首都坎培拉的航線後,坎培拉與海外的直航航線「全軍覆沒」。消失的航線不僅侵蝕航空業的經濟影響力,還會減少由航空業提供的全球人員流動和社交機遇,而後者帶來的損失更難量化評估。

根據國際民用航空組織等行業組織撰寫的《2019航空效益報告》,疫情暴發前,全球航空業提供就業崗位約6550萬個,其中超半數與旅遊業相關,對全球經濟影響力估值達2.7萬億美元。

為彌補國際航線停航帶來的損失,不少航企開闢新的國內航線。跟蹤航班實時動態的FlightAware網站數據顯示,美國國內10月底商業航班運量已超過疫情前一半水平。

新加坡國內市場無可拓展,新加坡航空本周早些時候重啟了新加坡直航紐約的世界最長航線。

據主營航空業分析的西留姆公司統計,僅在亞洲地區,本月在營航線中有790條一年前尚不存在,但新增航線遠不足以抵消停運的2279條航線。

美國航空公司執行長道格·帕克10月8日告訴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該企業飛往美國13個城市的航班11月底前將停運。除非獲得更多政府援助,美國部分地區恐徹底斷航。

波士頓諮詢公司的歐洲、中東和北非旅行旅遊業務部門主管迪爾克-馬爾滕·莫萊納爾說,航企會盡力保留能把客流引向較大型交通樞紐的航線,而那些邊際利潤最小的航線最先被「砍」。「今後幾年,一些(利潤)超薄的航線沒理由繼續飛。」

相關焦點

  • 【特稿】英國日增新冠病例創紀錄 歐洲繼續「咬緊牙關」
    2020-11-13 15:52:11 來源: 新華社 舉報   英國日增新冠病例創紀錄 歐洲繼續
  • 英國日增新冠病例創紀錄 歐洲繼續「咬緊牙關」
    按照這一統計標準,英國本周早些時候累計死亡病例突破5萬例,排在美國、巴西、印度和墨西哥之後,為全球第五高、歐洲最高。英格蘭國民保健署高級官員史蒂芬·波伊斯說:「感染率明顯在上升,把感染率降下來很重要,是減少死亡病例和醫療系統壓力的關鍵。」12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英國新冠感染率10月陡增,月末是月初的2倍。
  • 全球抗疫應該正進入揪心的第二階段 這個春天我們必須咬緊牙關
    形勢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全球抗疫應該正進入揪心的第二階段。戰場,也分化為兩大戰場,若干個小戰場。第一大戰場,是中國,主戰場是湖北和武漢。必須看到,經過艱苦努力後,中國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義大利疫情同時還正向歐洲蔓延,希臘、北馬其頓等國都檢出義大利輸出的病例。更讓人揪心的,其實是伊朗戰場,就不說具體數據了,伊朗副總統蘇梅·埃卜特卡、伊朗衛生部副部長哈利等都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伊朗前駐梵蒂岡和埃及大使霍斯羅沙希則因新冠肺炎,於庫姆去世。疫情已經向伊朗指揮中樞擴散,可想而知其嚴重程度。
  • 抗疫,一場歐洲治理的壓力測試
    抗疫,一場歐洲治理的壓力測試沈敏面對英國「脫歐」、美國「退群」、內部分歧嚴重的多重挑戰,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在區域一體化道路上躑躅前進的歐洲迎來考驗其向心力和治理能力的壓力測試。德國被視為歐洲國家「抗疫典範」。雖然聯邦制下各地隔離措施不盡統一,但從政府到民間總體對配合防疫頗具共識,這使德國在第一波疫情中得以較快「拉平曲線」。除了醫療資源發達等優勢,默克爾政府堅持科學應對疫情,對有效防控疫情起到重要作用。
  • 「咬緊牙關」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咬緊牙關,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bite the bullet 咬緊牙關應付,硬著頭皮應付;勇敢地面對 I hate going to the dentist, but I'll just have to bite
  • 咬緊牙關 保持定力
    湖北日報評論員大戰還在繼續在2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恢復,同時湖北省和武漢市疫情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強調要繼續集中力量和資源,全面加強湖北省和武漢市疫情防控。
  • 歐洲時報:法國西南華僑華人總商會助基隆特省抗疫
    (《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向東向西」圖片)   中國僑網5月5日電 據《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向東向西」消息,近日,法國西南華僑華人總商會向基隆特省議會、波爾多市政府 (Mairie de Bordeaux)、基隆特省消防救援局等機構捐贈50000隻外科口罩,助力當地抗疫,得到當地政府和消防機構的讚揚
  • 歐洲德法公共電視臺推出紀錄片講述中國抗疫故事——「中國讓我們...
    2020年10月21日 09:30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李香瑩 歐洲德法公共電視臺近日推出一部題為《新冠肺炎疫情後的武漢》的紀錄片
  • 奉勸英國:認真抗疫吧,別再想著派航母來亞太「散播病毒」
    這不是英國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輸出疫情隱患,早在年初的時候,就有英國學術機構的研究發現:在第一波疫情期間,中國向境外輸出的病例,有據可查的只有一百多,最多不超過二百例;相比之下,美國對外輸出了數萬例,而英國則輸出了十多萬例——到了年底,這一幕再次上演:英國的這個變異新冠病毒,又要對外輸出了,對於好不容易熬過一年的歐洲來說,就是雪上加霜。
  • 歐洲新聞臺播出中國抗疫紀錄片,海外網友:感謝靠譜的中國
    4月27日,近4億國際觀眾觀看了由歐洲新聞臺(Euronews)播放的中國抗疫主題紀錄片《中國抗疫志》。作為歐洲收視率最高的國際新聞頻道,歐洲新聞臺以英、法、俄、葡、西、意、德7種語言播出中國抗疫主題紀錄片,受到國際廣泛關注。
  • 在歐洲抗疫:科羅娜啤酒和疫情下的歐洲眾生群像
    最近,短期的業績壓力給歐洲的航空,物流,旅遊業都帶來了很大打擊。這讓原本以為身處「桃花源」的歐洲人大夢初醒。當今的世界高度互聯,在這場危機面前,並沒有人能獨善其身。因為訂單減少,郵輪公司希望可以在很多短期合同結束之後不再尋找新的短期合同員工,可那些來自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的員工即使合同結束也不願意回國。
  • 歐洲抗疫故事|請收下一萬束鮮花
    歐洲抗疫故事|請收下一萬束鮮花新華社  作者:唐霽  2020-11-18 法國濱海塞納省埃爾伯夫市醫院急救室的醫護人員收到一位不留姓名的人免費送來的
  • 中國以國賓禮表彰抗疫英雄,美國卻折騰專家:福奇還曾遭死亡威脅
    雖然,單日新增已經從曾經的一天7萬下降到了2萬左右,但美國的疫情仍然不容樂觀。在疫情初期,川普對新冠病毒不以為然,還多次嘲諷這就是個小流感,可就是這麼個小流感,已經造成了近19萬美國人的死亡。當中國正在以國賓禮待遇表彰抗疫中的醫護工作者們時,美國堅守在工作崗位的公共衛生專家和醫護工作者們卻依然在過著苦日子,不僅沒有得到認可,還被川普折騰的非常疲憊。
  • 「越是關鍵時刻越要咬緊牙關」
    接下來如何繼續助力打好武漢保衛戰?廣東在武漢這一疫情防控的主戰場獲得了哪些經驗啟示?2月23日,南方日報特派記者專訪了廣東援助湖北武漢醫療隊總領隊餘德文、副總領隊易學鋒。變化規範有序,能力提升自除夕夜出徵至今,易學鋒見證了首批醫療隊接管的漢口醫院病區的明顯變化,他說自己「越來越有信心」。
  • 咬緊牙關 在態勢向好下務求完勝
    一起咬緊牙關前行,病毒必然被戰勝。疫情防控態勢向好,源自于堅持科學攻關。從歷史的時間軸上回看,科學始終是戰勝疫病的最有力武器。病毒是藏匿的魔鬼,之前公眾對它有恐慌,大多是因為對這個敵人的陌生。「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定必勝信念,咬緊牙關,繼續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執行嚴實的方案,要打長期的硬戰,這些,都還將是我們今後一個時期的戰鬥寫實。為了「不負春光不負卿」的美好願景,我們定要務求完勝、以竟全功!
  • 歐洲新聞臺播出這部中國抗疫紀錄片後,西方網友說:感謝靠譜的中國
    4月27日,近4億國際觀眾觀看了由歐洲新聞臺(Euronews)播放的中國抗疫主題紀錄片《中國抗疫志》。作為歐洲收視率最高的國際新聞頻道,歐洲新聞臺以英、法、俄、葡、西、意、德7種語言播出中國抗疫主題紀錄片,受到國際廣泛關注。
  • 水路不通走旱路,黃曉明把《中餐廳》搬到武漢請抗疫工作者吃飯
    其實這件有意義的事就是到武漢請當時的抗疫工作者吃飯!但是在「中餐廳號」到達嶽陽站的時候汛情形勢就不容樂觀了,原本他們是要從嶽陽城陵磯港去赤壁,但因為水位上漲無法繼續前行,所以黃曉明等人只能在嶽陽多呆了兩天,而在嶽陽站的這兩天他們也順利完成了兩萬元淨利潤的任務,只是水位的持續暴漲讓他們的「長江之戀」計劃被迫中止,黃曉明只能請船長和水利專家商量對策!
  • SuperJunior出道15周年,利特:「咬緊牙關堅持了過來!」
    今天迎來出道15周年的SuperJunior,利特:「咬緊牙關堅持了過來!」 咬緊牙關,不肯放棄,迎來了這樣的一天。」同時向粉絲成員和各位工作人員表達了感謝。據悉,Super Junior 2005年發表首張正規專輯《Super Junior 05》,正式出道。
  • 花旗銀行:2021年全球經濟展望不容樂觀
    歐洲發達國家為防控新一輪疫情重新採取的封鎖措施將導致經濟再度衰退。花旗銀行經濟學家表示,新冠疫苗是經濟恢復的「強心針」,但要到2022年才能發揮作用。儘管如此,2021年全球經濟將呈現明顯改善,主要是2020年全球經濟的低基數效應,但形勢不容樂觀。一是經濟活動逐漸恢復,仍存不確定性、不均衡風險。
  • 疫情中的歐洲青年
    學業受阻,在線教育不是萬能藥 隨著疫情在歐洲的進一步蔓延,多國高校陸續開啟了線上授課模式,目前來看,疫情對歐洲高校的衝擊將會持續。英國大學聯盟(UUK)確認,大學秋季新學期採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