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有這樣的一種共識:世界上最完美的人生是住英國房子,吃中國食品,拿美國工資,還有一點就是娶日本女人。說起日本女人,大多數男人都會認為她們賢惠溫柔,就像我們在很多電影裡見到的那樣:照顧好丈夫起居飲食,對孩子也是關懷備至,日本的主婦就是會收拾一切家庭事物。既然說到日本女人,那就不得不說日本的和服。

和服的種類有很多,不僅有男女之分、未婚已婚之分,還有便服禮服之分。男士的和服款式比較少,色彩比較單調,多為深色,且腰帶較細,穿戴也方便。女士和服款式多樣,色彩豔麗,腰帶寬,而且不同的和服腰帶的結法也不同,所搭配的髮型也有所區別。現在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大家都是不穿和服的,主要是女性在一些特別的場合中所穿著,比如成人式、婚禮、茶會等。相比於女性,男性穿和服的場合就更少了,通常都是結婚或一些其他相當重要的場合才會穿著,不過也有部分年紀較大的女性以及極少部分年長的男性作為日常衣裝。


既然女士和服的種類多一些,那這美麗的和服裡面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相信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惑,日本女性再穿和服的時候到底要不要穿內褲呢?拋去傳聞,我們今天就來揭開這層神秘。
和服按正式與否,分為兩大類,即著物和浴衣,前者就是指比較正規的穿著用的物品的意思,後者顧名思義就是洗完澡後穿的衣服。正規和服裡裡外外總共有7層,分量很重,而浴衣只有淡薄的一層,所以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差別。古代穿著和服的時候是不穿內褲的,浴衣也一樣,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還是蠻無奈的,不是不穿,是根本沒有現在女性一般穿的內衣,都是近代才從西方傳進來的,在以前並不存在,所以在那個年代,不是穿不穿的問題,是根本沒有。到了明治維新時期,西方的內衣內褲才湧入日本市場,但出於價格昂貴,日本女人還是不習慣於穿著。那麼,日本女性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穿內褲呢?那就得談到1932年12月東京白木屋百貨的那場火災了,這件事當時一度成為熱聞,被廣泛關注和評論,此處想說明的是從這以後,日本女性開始穿內褲,所以日本女性穿內褲最初的動機是為了防火災,保護生命安全,當然,到現在這已經演變為一種日常習慣。
一種服飾代表著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文化,其實最初和服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服飾,在此後長達2000多年的歷史中,日本人不斷的改造和完善和服,逐漸演變成獨具日本風格的華麗服飾。到了現在這個高度發展的現代文明社會,日本還能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傳統服飾文化,並且不斷的去發揚光大,這種保守的力量確實是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