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1年1月6日,湖人作客孟菲斯,客場挑戰灰熊,比賽一直激戰到了最後一刻。
關鍵時刻湖人的連續失誤,給了灰熊一線生機。比賽還剩1.3秒,灰熊將比分追至92比94,然而為時已晚。湖人發球遭到搶斷,可終場哨聲也響起了。最終湖人以94-92的比分,艱難地擊敗灰熊,繼續雄居西部榜首。
本場比賽,最亮眼的球員非詹姆斯莫屬。決戰時刻,他的三次高難度的中距離投籃,幫助湖人穩住了局勢。
詹姆斯後仰跳投
本賽季的詹姆斯酷愛中距離投籃,即便比賽進行到「刺刀見紅」的時刻,詹姆斯也常常放棄自己最拿手的「突破籃下」這一得分手段,屢屢用「金雞獨立」或高難度後仰跳籃去殺死比賽。
詹姆斯中距離投籃
很多人戲言,三旬「老漢」進化仍在繼續。的確,本賽季的詹姆斯在主動求變。今天,小哥就來分析一下,這種主動「進化」,背後邏輯是什麼呢?
一、豐富自己的進攻手段,為季後賽做準備
我們都知道詹姆斯最可靠的得分手段是強突籃下,這種「搏命」式的打法,與聯盟的趨勢背道而馳。高位擋拆後的中距離投籃和三分線外的出手,成為主要的得分手段。
詹姆斯強打籃下
小前鋒位置上的另外兩位佼佼者—杜蘭特和萊昂納德,他們兩人的得分手段更豐富,三分、突破、中距離都可以信賴,並且在比賽的關鍵時刻,他們都喜歡依靠自己高命中率的中距離投籃,去解決問題。
杜蘭特中距離投籃
喬丹曾說,「最後殺死比賽的,一定是中距離」。雖然這話說得太過絕對,但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季後賽拼的是防守,對手不可能讓你頻頻殺到籃下取分,並且強突籃下這種得分方式,太消耗體力。中距離則是一種比較省體力的得分方式。到了比賽的最後關頭,大家都跑不動,跳不動了,誰的中距離命中率更高,勝利的天平自然偏向他。
萊昂納德的中距離投籃
想在季後賽走得更遠,想讓自己的晉級之路走得更輕鬆,練就一手高命中率的中距離投籃,就很有必要。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本賽季的詹姆斯更多地選擇中距離投籃,是為了豐富自己的進攻手段,為季後賽做準備的結果。
二、為了延長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出的理智選擇
之前在騎士時期,越是關鍵比賽,越打到關鍵時刻,詹姆斯越依賴「強突籃下」這種費體力的方式得分,因此在以往的季後賽賽場,我們常常能看到詹姆斯大口喘氣的畫面。這種高強度的對抗,這種高損耗的打法,對身體的損傷,可想而知。
騎士時期的詹姆斯得分主要來自籃下
雖然詹姆斯的身體素質異常突出,但他畢竟已年滿36周歲。雖然他非常自律,身體狀況一直保持得很好,但誰也對抗不了歲月的侵襲。
何況還有韋德的前車之鑑。韋德的身體素質也是超一流的,巔峰時期各種強殺籃下,各種把身體拋在空中,把球放進籃筐,但是幾次大傷之後,韋德的運動能力大幅下滑。誰又能保證,日復一日地在強突籃下,高強度身體對抗之後,詹姆斯就不會面臨傷病的侵擾呢?
為了延長自己的職業生涯,詹姆斯更多地選擇中距離投籃,也是明智的選擇。
詹姆斯中距離投籃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小哥很高興地看到三旬「老漢」的進化之旅,還在繼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小哥很欣喜地看到進入聯盟多年的詹姆斯,仍在不斷豐富著自己的進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