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人!美國小哥怒懟《紐約時報》「無腦黑」式涉港報導

2021-03-02 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紐約時報》8月21日發布了一條題為「中國如何描繪香港抗議」(How China is framing the Hong Kong Protests)的視頻。

視頻充斥著顛倒黑白的內容,甚至還指責中國媒體「編造新聞」,這讓在中國生活的美國人內森·裡奇(@NathanRich火鍋大王)看不下去了。

為此他製作了一期視頻,逐句揭穿《紐約時報》的謊言↓↓↓《紐約時報》視頻的第一句「無腦黑」介紹就足以讓內森·裡奇抓狂:Foreign influence, terrorism, possible intervention. This is how China is tying to shape the story of what's happening in Hong Kong.外國勢力,恐怖主義,可能的幹預,這就是中國如何「塑造」香港故事的方式。
內森·裡奇困惑不解,「外國勢力,恐怖主義,可能的幹預」都是事實性報導,怎麼就成了「塑造」?
That's the story. We 100% know for a fact there is foreign influence. We know 100% for a fact there is terrorism. And we know 100% for a fact that China is prepared for a possible intervention. What part of this is not correct? Better yet, if you aren't "shaping" this story in this way, what's your agenda? Those are facts. If you don't want to talk about those facts, WHY don't you want to?
這就是事實。我們百分百地確信有外國勢力的影響;我們百分百地知道確實存在恐怖主義;我們百分百地知道中國做好了可能進行幹預的準備。哪一部分是不正確的?換句話說,如果你沒有以這種方式「塑造」這個故事,你的目的是什麼?《紐約時報》不願意談論事實,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實錘文件證明亂港勢力搞「顏色革命」。於是,他就成了《紐約時報》的抨擊對象。

《紐約時報》的報導將鏡頭對準何君堯並介紹稱:「這是與北京關係密切的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
This is Junius Ho, a lawmaker in Hong Kong with strong ties to Beijing.香港本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香港的政客跟首都有密切聯繫難道不正常麼?《紐約時報》的措辭明顯試圖將中國的香港與中國對立起來,其心可誅。內森·裡奇毫不留情地抨擊《紐約時報》帶節奏的表達。Every politician in China has strong ties to Beijing. It's the capital city.
中國的每一位政客都與北京有著緊密的聯繫。這是中國的首都啊!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用照片證實,有外國人參與抗議活動。
《紐約時報》評論稱,何君堯試圖將他們與某種外部影響力聯繫起來。He doesn't need to tie them to outside influence.They ARE outside influence.他不需要「把他們和外界影響聯繫起來」。他們就是受到外界的影響。You are intentionally skewing this to actlike photographs of foreigners protesting is somehow not evidence of foreign influence.你故意歪曲這一點。好像外國人抗議的照片在某種程度上不是外國影響的證據。It's literally foreign influence.And don't get me started on deeper, broader influence like how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funds 「pro-democracy」 movements through NED.不要讓我開始說更深入、更廣泛的影響,比如美國政府如何通過美國民主基金會資助「民主」運動。This is not only proven, it’s literally on their website.

內森·裡奇認為,「沒有人在尋找證據,證據已經在這裡了」。

We have foreigners protesting. That’s interference.
We have the US government directing funding 「pro-democracy」 movements in Hong Kong through NED. That’s interference.美國政府通過美國民主基金會直接資助香港的「民主」運動,這是幹預。We have Twitter banning pro-unity accounts claiming they must be run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at’s interference.推特禁封支持統一的帳戶,聲稱他們肯定是由中國政府運營的,這是幹預。 而針對希拉蕊那條「我與你們同在」的推文,他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一堆空洞的虛擬信號,同時鼓勵暴力和暴動」。他還特別提到了一個推特網友的回覆,忍不住「毒舌」了一把:「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推文回復了。」


《紐約時報》在視頻中試圖歪曲香港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又遭到了裡奇的打臉。

之前,不少中國媒體報導了深圳公安反恐、防暴夏季大練兵,《紐約時報》對此來了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神總結」:「這是民族主義的表現,以防止這場運動蔓延到內地。」 


看到這裡,裡奇直呼這簡直是「瘋言瘋語」,暴露了《紐約時報》對中國的實際情況一無所知。

在裡奇看來,《紐約時報》的這些不實言論已經完全背離了新聞報導的客觀性原則,不能稱之為「新聞」,更像是「反華宣傳」。 


視頻的結尾,他直言:「停止你的反華宣傳,開始報導新聞,《紐約時報》。」The executive editor of New York Times who recently fell into the international spotlight. Dean Baquet was recorded explicitly directing the New York Times to change their reporting focus from Trump Russia to Trump racism. He's been caught explicitly and specifically telling the New York Times what to report on and not report on. 
《紐約時報》的執行主編最近不小心成為國際焦點。迪恩巴奎特在錄音中明確指示《紐約時報》將報導重點從川普與俄羅斯轉向川普的種族主義。他被實錘明確告訴《紐約時報》該報導什麼,不該報導什麼。事件一經披露就成了國際焦點,但《紐約時報》卻對此保持沉默,隻字不提。內森·裡奇抨擊《紐約時報》的視頻一經發布迅速引發了網友熱議:「『NYT式』雙標,歇歇吧!」

和中國日報插畫師一起吃雞啦!

點擊了解

↓↓↓

9月3日下午3點,北京肯德基中國日報主題店要辦中國日報讀者見面會啦!和編輯、記者、插畫師一起吃雞,分享新聞背後的精彩故事。限額30人。

報名連結→點擊這裡找在線客服,回復「報名」即可。

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長按關注中國最大的雙語資訊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美國媒體在涉香港報導上的尷尬
    這篇名為《美國媒體在涉香港報導上的尷尬》的文章,主要內容和觀點如下:   一、美西方媒體在涉港報導和對其它國家報導呈明顯兩面性。   一是體現在報導數量上。fair.org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紐約時報》進行的調查顯示,上述兩家媒體對香港的報導數量、密集程度遠高於對同樣動蕩的智利、厄瓜多、海地等地,儘管過去幾周上述國家傷亡人數和被逮捕者人數明顯更多,事態也更加嚴重。截至2019年11月22日,兩家媒體共刊發737篇涉港報導,36篇涉智利報導、28篇涉海地報導、12篇涉厄瓜多報導。報導的絕對數量某種程度上暗示了其扭曲程度。
  • 《紐約時報》員工想「自我審查」:專人評判敏感內容
    (觀察者網訊)由於在反種族歧視抗議中發表參議員科頓呼籲「派兵」的文章,美國著名報紙《紐約時報》一度遭到各界「圍攻」,刊登此文的行為也引起該報員工的不滿。 當地時間7月31日,代表《紐約時報》1200多名員工的工會發推稱,他們在7月已同公司管理層進行會面,提出了包括「自我審查」在內的一系列「保證多樣化和公平」的意見。
  • 《紐約時報》,居心何在?
    駐港公署發言人敦促《紐約時報》停止為反中禍港分子撐腰打氣針對《紐約時報》近期就香港局勢接連發表一系列失實報導和荒謬言論
  • 動搖國本:《紐約時報》,美國版的赫魯雪夫?
    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近日《紐約時報》卻搞了個「九評總統山」的文章,在文中以激進的口吻怒斥總統山上的四個人(包括雕刻師)都是典型的種族歧視分子,十惡不赦。哈,萬萬沒想到濃眉大眼的《紐約時報》,打算當美國的赫魯雪夫了?在咱們國家的歷史當中,對於這老哥沒啥特別好的評價,畢竟中蘇關係惡化就是他在任時期發生的事情,回家問問老一輩的親戚,估計都會罵上幾句娘。
  • 紐約時報重磅:川普偷漏稅發家致富!川普:他們報導我97%都是壞話!天佑美國!
    衰敗的紐約時報做出了我從來沒有看到過也沒有幹過的事。他們把「金錢的時間價值」的概念用於發表一個過時的,乏味的並被講過很多次的充滿偏見的文章,偽裝成客觀報導實際上不過是誤導人民對我的看法。把這個也算上,這意味著紐約時報關於我的報導中的97%都是壞的。他們還沒有從錯誤預測2016年大選結果的噩夢中恢復過來!Hit piece:虛假或具偏見性信息的文章或者帖子,偽裝成客觀和真實報導,實際上是為了誤導輿論。
  • 手撕外媒涉港報導後,美國博主詳述遭YouTube打壓經歷
    9月15日,《中國日報》發布了其採訪美國知名YouTube博主@火鍋大王內森·裡奇的採訪內容。
  • 熱聞|被點名制裁的美國11人都做了啥?在涉港問題上劣跡斑斑!
    趙立堅宣布,針對美方錯誤行徑,作為反制,中方決定從即日起,對在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美國聯邦參議員盧比奧 、克魯茲、霍利、科頓、圖米,聯邦眾議員史密斯,以及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總裁格什曼、美國國際事務民主協會總裁米德偉、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總裁特溫寧、人權觀察執行主席羅斯、自由之家總裁阿布拉莫維茨實施制裁。
  • 攀爬《紐約時報》大樓的美國人被困5樓外牆,被紐約警方當場逮捕
    10月15日, 周四晚上,紐約警方逮捕了一名美國男子,此前有人看到他攀爬爬曼哈頓《紐約時報》大樓的外牆。在街道上拍攝的監控視頻顯示,這位攀爬者在《紐約時報》大樓的一個角落向上爬了幾層樓。
  • 自製視頻怒懟CNN.......
    然後川普就推特上怒懟CNN「炮製假新聞」一事,引發輿論譁然,報導涉及到的三名名記宣布辭職,更是給此事添了一把火。果真是風裡雨裡,我在推特上懟你吶!那麼這個事具體是怎麼回事呢?這也算新聞?不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麼???
  • 警惕西方對華「無腦黑」
    在當前微博、微信、推特、臉書等新傳播媒介成為資訊獲取主要渠道的背景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無腦黑」值得警惕防範,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必要性日益凸顯。對此,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和分析西方對華輿論抹黑的本質、原因和危害,識別危害公共衛生安全的虛假新聞和謠言,阻擊西方憑藉其全球話語霸權對中國進行輿論「無腦黑」式信息傳染病。
  • 《紐約時報》等要求中國「放手」,外交部:這封信該發給美國政府
    《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可能不太懂這個道理。近日,隨著中方反制駐華美媒措施期限臨近,這三家美媒試圖通過發表致中國政府的公開信的方式來挽回,結果遭到了外交部的「硬核」回懟。在公開信裡,三家媒體依然沒能放下傲慢姿態。他們先是渲染了一番自家疫情報導的「重要性」以及種種「優異成績」,之後又稱自己承受了中美外交爭端的「附帶損害」。
  • 以紮根理論看紐約時報的數位化轉型:讀《紐約時報是如何做新聞》
    從一開始《紐約時報》就定位成嚴肅報紙,講求「客觀報導」,尤其是以國際新聞和闡釋見長。《紐約時報》剛面世,就贏得讀者的喜愛。與當時流行的「故事模式+黃色新聞潮+簡訊息模式」不同,《紐約時報》獨闢蹊徑,尤其喜歡看在長篇大論和報告,這些讓《紐約時報》更是顯眼,「它讓美國人形成了一個堅定的信念:每逢大事,欲求信息之全,非買《紐約時報》不可」。
  • 美高級官員點名《紐約時報》報導假新聞,表示無證據表明俄羅斯與...
    【環球網軍事報導】俄羅斯衛星網6月30日消息,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表示,媒體在報導中指責俄羅斯與塔利班相互勾結,但是美國情報部門沒有這方面的證據,因此也沒有向美國總統川普匯報。
  • 「怒懟天團」劉結一履新國臺辦副主任,引發臺灣巨大震撼
    就是這樣一位被大家追捧的「怒懟天團」男神,最近就要結束聯合國全權大使的工作,去新的崗位。10月11日,國臺辦官方網站公布最新人事任命,劉結一履新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正部長級)。當劉結一履新國臺辦副主任的消息一出,立即在島內引發了巨大的震撼。
  • 美東僑社譴責美國出臺涉港法案和涉疆法案
    中新社紐約12月10日電 (記者 馬德林)美東僑界10日在紐約舉行座談會,譴責美國近期出臺涉港和涉疆法案。來自美東地區200多個華僑華人社團的代表參加座談會。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主席梁冠軍在會上發言說,美國出臺涉港、涉疆法案充分暴露美國政客的雙重標準和在人權問題上的虛偽。
  • 從口述史視角出發看《紐約時報》「悲慟的群像」專題訃聞報導
    但如果將這一類口述史應用於新聞寫作之中,從個體視角出發,能否形成新的新聞報導方式?《紐約時報》關於9·11的專題報導《悲慟的群像》包含有2100多篇新聞報導,這些報導記錄了個體經歷悲劇性瞬間的故事。對口述史和新聞報導之間關係的研究在國內比較罕見。口述史的視角能否拓寬新聞報導的內涵,使之擁有與歷史檔案等同的價值?
  • 耿爽狂甩10個成語怒懟亨特,網友:爽哥好帥,跟著爽哥學成語!
    讀書期間話不多的耿爽,在記者會上金句頻頻、妙語連珠,以他獨有的「耿」言「耿」語、「耿」式笑容徵服了萬千網友。2019年7月3號,對於英國外交大臣亨特的涉港言論,耿爽火力全開,狂甩10個成語怒懟亨特:我已經連續兩天對亨特先生涉港的錯誤言論作出了回應,但他似乎還沉浸在昔日英國殖民者的幻象當中,還執迷於居高臨下對他國事務指手畫腳的惡習當中,仍然不思悔改,繼續信口雌黃。
  •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遇學姐綠箭男朋友,小哥為維護李尖尖怒懟綠箭
    叫學姐和李尖尖籤合同,看把這個綠箭能的,單靠這一點李尖尖可以把綠箭開除無數次了,幸虧學姐只是戀愛腦不是無腦,對他提議絲毫沒有心動還當即變臉說了他一頓。李尖尖工作室要和國外老闆談合同,因為找不到英語好到可以和國外老闆順通交流的翻譯周淼向學姐提議找李尖尖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小哥賀子秋。
  • 外媒熱議「雙節」合一|美國《紐約時報》:「十一」黃金周提振中國...
    外媒熱議「雙節」合一|美國《紐約時報》:「十一」黃金周提振中國旅遊業參考消息網  作者:  2020-10-03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
  • 【紐約時報批美政府疫情應對是越戰後最大失敗】美國《紐約時報...
    2020-10-25 04:05:59來源:FX168 【紐約時報批美政府疫情應對是越戰後最大失敗】美國《紐約時報》22日發表評論文章,引述多方觀點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仍不斷奪去美國人的生命、財產,破壞美國人的生活,這標誌著美國政府的疫情應對是美國在越戰後的最大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