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901型大型綜合補給艦,滿載排水量竟然高達近50000噸,個頭跟航母差不多。是我國自主研製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型綜合補給艦,是專門為中國海軍航母編隊、遠海機動編隊提供海上伴隨補給而配備的。最高航速達到25節,目前已有兩艘服役,而且還在繼續建造中。
在中國海軍正在學習以往美海軍的做法,建造多艘噸位大、速度高的901型大型補給艦為航母編隊提供伴隨補給時,美海軍卻早已經悄然轉變,陸續將它的快速戰鬥支援艦削減至兩艘,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補給能力相對單一、速度相對較慢的油船和乾貨彈藥船,打造出一套與眾不同的二級補給體系。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美海軍經常使用油船和乾貨彈藥船為航母分別提供不同物資補給,未來兩艘快速戰鬥支援艦退役後,美海軍的補給體系將完全由這兩者支撐起來。
那麼,美海軍為何要做出這種轉變呢?
美海軍作為一支徵戰四洋的海軍,為了能夠讓它的艦隊無處不在,美海軍除了在海外建立大量後勤補給基地,也同時打造一支全球最為強大的海上補給艦隊。目前美海軍所有的補給艦都隸屬於軍事海運司令部MSC,由它統一管理、統一指揮,為散布在全球四大洋的美海軍艦艇乃至盟國海軍艦艇提供全方位的補給。
要知道,快速戰鬥支援艦的概念是美海軍提出來並發揚光大的,如今美海軍卻推翻這種概念,轉而撿起以前的補給體系,其背後考量尤為值得注意。是使用快速戰鬥支艦為航母編隊提供補給更好,還是分別使用油輪、乾貨彈藥船為航母編隊提供補給更佳呢?這還真不好輕易下結論。
使用快速戰鬥支援艦提供補給的優勢很明顯:第一,它可以跟上編隊25節的常規戰鬥航速,為編隊艦艇提供伴隨補給。第二就是可以提供綜合補給,可以縮短物資補給時間。當然它的缺點也很突出,主要就是建造使用成本高。
而使用油輪、乾貨彈藥船為航母編隊提供補給的優點也不少:第一就是建造使用成本低。第二就是更加符合航母編隊補給物資需求變化。航母編隊補給需求量很大,但是在不同時期,對補給物資的需求卻有較大的差別。例如在航渡期間,航母編隊對各種燃油有很大需求,對於彈藥補給的需求卻並不高。等到抵達作戰演習區域,展開各種實彈演習後,航母編隊就急需彈藥補給。「供應」級快速戰鬥支援艦雖然大而全,但很多時候裝載物資卻和需求不對應,形成補給能力浪費或者是補給需求缺口。
而用油輪、乾貨彈藥船為航母編隊提供補給的優點一下子就非常明顯了,艦艇編隊各類燃油缺乏時就派出油輪,如果是彈藥缺乏就派出乾貨彈藥船。加上兩者均具備乾貨補給能力,均可以在輪流補給時滿足航母的其他物資補給的需求,相當靈活,足以滿足不同編隊、不同時期的補給物資需求。
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油輪、乾貨彈藥船的航速往往比較低,速度只有20節左右,有時可能無法及時提供補給,另外航母需要進行兩次不同物資補給,花費時間要更長一些,在特殊情況下可能會帶來大麻煩,這也就是為什麼美海軍一直保留兩艘快速補給艦的主要原因。 由於現階段服役的10多艘油船都是在1986~1996年相繼服役的,艦齡即將到期。美海軍早在2015年,就已經啟動新型油船——「劉易斯」級油船的建造項目,建造數量多達20艘。
從中不難看出,美海軍越來越堅定地選擇使用油輪、乾貨彈藥船為航母編隊提供補給的新型補給體系道路。在未來兩艘「供應」級快速補給艦退役後,美海軍全球存在都將主要依靠30多艘「劉易斯」級油船和「克拉克」級彈藥乾貨船的支持,至於這種改變、選擇是對是錯,或許只有時間才能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