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軍校第六期的名將,數量和質量,都超過了黃埔一期和四期

2021-02-23 執識

提起黃埔軍校,大家都知道第一期和第四期出的名將非常多,比如徐向前、陳賡、左權、胡宗南、杜聿明、鄭洞國、陳明仁、關麟徵、黃維、林彪、劉志丹、張靈甫、謝晉元、胡璉等等,個個都是如雷貫耳。

其實,在近代史上,還有一所軍校,有一期出來的名將也非常多,甚至質量比黃埔一期和四期還要高,就是保定軍校第六期。

首先從學制上,保定軍校就比黃埔軍校要正規,比如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們從1924年5月開學,當年11月就畢業了,只學了6個月的時間;第四期也差不多,1926年3月開學,當年10月畢業,只學了7個月,基本上就是速成班。

而保定軍校,則是標準的兩年制,比如第六期,從1917年春開學,到1919年春畢業,可想而知,教學質量肯定要比你學半年好得多。

那麼,保定軍校第六期都出了哪些名將呢?下面就來看看。

首先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葉挺將軍,21歲考入了保定軍校第六期,表現非常積極,還給《新青年》雜誌寫過信,探討中國未來的發展之路。

後來,葉挺擔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獨立團團長,成為北伐名將,後來又參加了南昌起義,全面抗戰爆發後,又成為新四軍軍長,連毛主席都說他是「共產黨的第一任總司令,人民軍隊的戰史要從你寫起」。

在第六期,還有兩位葉挺的廣東老鄉,而且還是同齡人,就是薛嶽和張發奎。

這兩位名將跟葉挺一樣,都出生於1896年,也都考入了保定軍校第六期,當然,也有人考證說,薛嶽並沒有進入過保定軍校,但薛嶽自己的回憶錄都確定過這件事,就不用再討論了。

在近代史上,薛嶽和張發奎的大名一點也不比葉挺低,比如薛嶽,指揮了規模龐大的長沙會戰,被稱為「殺日寇最多的中國人」,也因此被很多人稱為「第一抗日名將」。

張發奎也是響噹噹的抗戰名將,曾擔任第八集團軍總司令、第四戰區司令長官、第二方面軍司令長官,1949年還當過陸軍總司令,地位極高。

而且,在廣東十大虎將中,有九位都是保定軍校第六期學生,即葉挺、薛嶽、張發奎、餘漢謀、李漢魂、蔡廷鍇、吳奇偉、鄧龍光、黃琪翔,個個都是位高權重,什麼戰區司令、集團軍總司令、中國遠徵軍副司令,你當個軍長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另外,還有兩個人跟葉挺有著深仇大恨,就是顧祝同和上官雲相。

這兩人也都是保定軍校第六期學生,跟葉挺是同學,但就是這兩個人,發動了皖南事變,毀掉了葉挺的一生。

皖南事變前,顧祝同和上官雲相還以同學的名義,給葉挺發電說,放心北上,絕對保證新四軍的安全。結果,這兩個劊子手完全不顧同學情誼,悍然發動了皖南事變,給新四軍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

後來,顧祝同繼續受到蔣介石的重用,升任一級上將,還被蔣介石定為「顧命大臣」,繼續輔佐蔣經國。

而上官雲相,晚年卻皈依了佛門,可能也是在贖罪吧。

除了這些名將,第六期還有楊傑、鄧演達、郝夢齡、趙博生、何柱國、周渾元,周毓英、林廷華、陳公俠、呂超、羅策群、黃鎮球、韓德勤等等,至少也是軍長、師長級別。

其中,楊傑被稱為民國第二號軍事家,僅次於保定軍校校長蔣百裡,曾擔任蔣介石的參謀長、陸軍大學校長,出版的《國防新論》《軍事與國防》等著作,是近代名將們必看的教材。

鄧演達曾擔任黃埔軍校教育長、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主任等職,是國民黨中的左派領袖,但可惜後來被蔣介石暗殺。

郝夢齡是抗戰爆發後犧牲的第一位軍長,蔣介石追晉他為陸軍上將,毛主席也盛讚他是「崇高偉大的模範」。

趙博生原是第26路軍參謀長,後來與董振堂、季振同發動了寧都起義,加入了紅軍,擔任紅五軍團參謀長,但可惜在1933年壯烈犧牲。

何柱國從保定軍校畢業後,又考入了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回國後擔任保定軍校教官,抗戰時期擔任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第十戰區副司令長官等職。

看看這些名將的級別,完全壓過了黃埔一期和四期,所以說,保定軍校第六期才是出名將最多的。

來源:《歷史客棧》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相關焦點

  • 出名將質量最高的黃埔四期,除了林總以外,還有哪些名將
    如果評價黃埔軍校哪一期出的名將最多?可能大家都會猜到是黃埔一期與黃埔四期,黃埔一期的名將數量多,黃埔四期的名將質量高,各有各的特色。然而你們知道嗎?出名將質量最高的黃埔四期,除了林總以外,還出了哪些名將?
  • 保定軍校的歷任校長都有誰,軍銜各是什麼,誰最出名?
    提起中國近代的軍校,人們肯定會想到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培養的學生是國共十年對峙、全面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的主力,但是還有一個軍校,它甚至能夠超越黃埔軍校,在中國近代軍事史上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就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保定軍校。保定軍校是中華民國第一所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以培養初級軍官為主要任務。
  • 雖然這將是黃埔生的第六期,但他的成績,卻可以與第一期生相媲美
    ——雨果(法)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458字,閱讀約3分鐘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近代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黃埔軍校出了很多名將,尤其是第一至六期出的名將最多,而且他們都是在蔣介石集團擔任高官,到了六期以後就少了
  • 珍貴的《周至籍黃埔軍校英雄榜》
    中央軍校第七分校十九期畢業典禮 《黃埔軍校第一期至二十三期陝西周至籍學員名錄》黃埔軍校第一期(1924年5月至1924年11月)周至籍學員: 何文鼎(1903-1968)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
  • 黃埔軍校1-23期蔡姓同學錄,蔡家人必看!
    它為中國革命和軍隊建設培養了大批人才,在東徵、北伐和抗日戰爭中譜寫了壯麗篇章,受到億萬同胞的共同景仰,成為一代代中國人引以為榮、肅然起敬的金牌軍校。在黃埔軍校的發展歷程中,基於形勢發展和革命鬥爭的需要,先後開辦了多所分校。
  • 保定軍校: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軍校,將才輩出,蔣介石為知名校友
    從北伐戰爭到日軍投降,國民黨軍隊中高級將領由保定軍校畢業生所擔任的比重依然相當高,最多時候甚至超過50%。除此之外,在當時如火如荼的軍校建立浪潮中,很多軍校十分樂意並且非常希望保定軍校畢業生推進本校軍事教育。
  • 黃埔一期畢業的六位開國將帥,有兩位身份很特殊
    在黃埔軍校中,最珍貴的是一期生。黃埔一期人才輩出,國民黨方面就有大名鼎鼎的杜聿明、鄭洞國等抗日名將。那麼,共產黨方面呢?
  • 看一看我們的開國將帥,有多少人是黃埔軍校畢業的?
    大家都知道,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被譽為國共兩黨將帥的搖籃,培養了許多能徵善戰的革命將領,為東徵、北伐和抗戰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我們的開國將帥,有多少人是黃埔軍校畢業的?
  • 黃埔軍校,90多年來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評價.「原創」
    結束語上說,「黃埔軍校,這個響亮的名字,90多年來牽動著海內外無數中國人的心。是中華民族以武力反抗帝國主義侵略和封建壓迫的體現。為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貢獻。黃埔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看完展覽,真的很感動,多少年來第一次聽到給黃埔軍校這樣的評價。
  • 黃埔軍校著名的「黃埔四兇」都是哪些人?各自結局怎麼樣?
    原標題:黃埔軍校著名的「黃埔四兇」都是哪些人?各自結局怎麼樣?黃埔三傑人盡皆知,他們是指黃埔軍校一期學員中最為突出的三個人物,蔣先雲、陳賡和賀衷寒。而黃埔四兇則是被黃埔軍校右派分子攻擊的左派著名的四位教官,他們在當時都是富有極大愛國熱情的教官。
  • 他既非浙江人,又是黃埔晚輩,為何提拔速度超過所有黃埔一二期生
    的確,畢業於黃埔一期的胡宗南提拔速度快得驚人,他是黃埔畢業生中第1個團長,蔣介石不僅將起家的第1軍交給他,還不斷為其加官進爵,將其一路提拔為西安綏靖公署主任,麾下20餘萬部隊,還立下了攻佔陝甘寧邊區首府及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的大功。
  • 黃埔軍校建校96周年暨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書畫展開展
    為了傳承黃埔精神,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由廣東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廣州市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管理中心、香港黃埔軍校後代親友聯誼會聯合主辦,廣東省兩岸和平發展促進會、清心閣和澳門辛亥、黃埔協進會協辦的「黃埔軍校建校96周年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書畫展」,今天起至7月16日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開展,《<黃埔日刊>資料彙編》首發儀式同時舉行。
  • 【你不知道的萊陽】當年黃埔軍校裡的萊陽人~
    後日軍步兵在飛機大炮、坦克的掩護下,向四0二陣地發起瘋狂進攻,該團傷亡慘重,李胸部中彈,裹傷繼續指揮戰鬥,抵禦二倍於己的日軍,使日軍受到重創,不敢靠近陣地。後因傷口惡化犧牲。與全團官兵一起殉國。1937年他從濟南師範學校畢業,回到老家在一所小學校裡做了兩年校長。七七事變後,無數愛國青年投身於抗日的急流中。1939年,趙為仁也投筆從戎了。當時,國民黨青島市政府及山東省政府行轅都設在萊陽。黃埔軍校在萊陽招生,趙為仁報名參加,隨後被送到設在魯南的省政府部門。趙為仁與新婚才八個月的妻子匆匆告別,沒有想到這竟成了他夫妻兩人的永別。
  • 解密出身於黃埔軍校的解放軍猛將排行榜
    人們早已熟悉共和國將帥的名字,卻並不熟悉在這些熠熠生輝的將帥之星中,竟然有那麼多人出自同一所軍事學校,這就是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由國共兩黨共同創辦,這也就決定了中國共產黨人在軍校中有著堂堂陣容。出身於黃埔的中國共產黨人,後來有的成為中國共產黨著名的政治家、理論家、外交家,更多的成為將帥之星。
  • 史克己 | 保定軍校傳奇 (第一集)
    袁世凱後來同滿清權貴練兵大臣榮祿與慶親王奕劻之間的交集與人脈,袁世凱獲得練兵與創辦軍校的的絕對權力,都與保定籍朝廷重臣李鴻藻關係至深。貴冑學堂學制達到了五年,卻沒有培養出一名在軍事領域裡的將帥之才,而保定軍校早期的幾所學堂裡,吳佩孚、孫傳芳、靳雲鵬、陳調元、孫嶽、齊夑元等,日後都成為了擁兵數萬割據一方的軍中梟雄。辛亥起義,面對熱情有餘,力量不足的南方革命黨,載灃、蔭昌、鐵良等一幹滿清權貴六神無主,束手無策;而袁世凱和馮國璋、段祺瑞和保定軍校師生為主要力量的北洋新軍卻在硝煙和炮火連天裡遊刃有餘,縱橫捭闔,演繹出了一個朝代的更迭。
  • 鄧演達與黃埔軍校(下)
    鄧演達與惲代英關係尤為密切,惲代英是鄧演達的靈魂,鄧演達的許多主意,都是惲代英替他想出的。鄧演達請來著名共產黨人惲代英做總政治教官,實際上執行軍校政治部主任職責。1927年4月2日,鄧演達在國民黨二屆常委五次擴大會議上提議組織土地委員會,並邀請毛澤東、譚平山等參加。在鄧演達的主持下,從4月8日到5月6日間多次召開土地委員會會議、土地委員會擴大會議和專門審查委員會會議。
  • ●今日頭條●天南地北吳姓人 黃埔軍校留英名
    【編者按】「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主要將領出自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軍校在創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是國民政府北伐戰爭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
  • 風雲起:黃埔軍校潮州分校同學錄
    這是黃埔軍校潮州分校第二期同學錄扉頁唯一潮州分校校景影像文獻。如從歷史影響與人物成就說,潮州分校畢業生與本校沒法比。但從同學錄珍稀度上說,潮州分校同學錄與黃埔一期同學錄不差分毫,原因亦是極度稀罕。除耳聞粵省檔案館藏有潮州分校第一期同學錄、還有我所見這冊潮州分校第二期同學錄,目前還沒聽說過哪裡有。
  • 晉綏軍系統中,有沒有類似「楚雲飛」這種,黃埔畢業的高級將領?
    只不過在晉綏軍系統之中,有黃埔資歷的大多不出名,晉綏軍系統中,保定軍校畢業的佔據絕大多數,也有東北講武堂畢業,畢竟黃埔畢業生背後有個蔣介石,閻錫山對這些黃埔軍官,或許都存在排擠的意思
  • 臨行,段祺瑞假挽留,蔣百裡真不走,一句客套話成就近代第一軍校
    這與當時中國的情況截然不同,中國素有"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說法,許多人是生活所迫才去當兵的,所以缺乏榮譽感和責任感,開小差的現象十分嚴重。經過對比,蔣百裡對中國軍隊種種積弊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洞察。後來他擔任保定軍校校長,著意培養優秀的軍事人才,並在各種場合呼籲優秀青年學子投筆從戎,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軍隊的素質。凡此種種,都與他在德國的經歷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