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iPhone11正式發售,教授抱著本月吃土的決心入手了iPhone11系列三款手機,分別是iPhone 11(128G 紫色)、iPhone11 Pro(64G 暗夜綠)、iPhone Pro Max(256G 銀色),第一時間也跟大家分享了開箱體驗,實在是「真香」。
用過iPhone的用戶都知道,新買的iPhone裡除了常規的充電器、數據線、耳機、說明書外,總是會附贈兩張蘋果Logo貼紙。教授特地翻看了說明書,iPhone11中果然也夾帶了兩張貼紙,應該有很多人會跟教授一樣,以為貼紙是貼在手機背部的,但是嘗試之後會發現完全不協調。
向來對成本嚴加控制的蘋果,為什麼捨得多贈送這兩張看起來並沒什麼卵用的的貼紙呢?
1.品牌宣傳
早期,自媒體並沒有像現在這麼流行,為了進行品牌宣傳、加深用戶對品牌的印象,在1977年Apple II發布之前,賈伯斯找了一個叫Rob Janoff 的設計師,給蘋果設計一個新的Logo,並以貼紙形式附贈在Apple II 的包裝盒中。
Apple II是蘋果第一款獲得巨大市場成功的產品,在 70 、 80 年代是蘋果的主要收入來源,附贈貼紙這個特色傳統也就被沿用至今了。
2.西方流行文化
在早期的美國,很多人樂於在日常生活中把自己喜歡的貼紙貼在牆上、書本或者冰箱上,比如喜歡的明星、運動員、卡通形象等,以此表達出他們對某個人事物的喜愛,同時也能體現出自己對生活的熱愛。
正式因為如此,蘋果也緊跟潮流,選擇符合美國民眾喜愛的貼紙形式,即可以讓用戶表達自己對蘋果的喜愛和支持,又可以形成二次宣傳,而且貼紙的成本也非常低,可謂是一舉三得。
3.人文關懷
隨著蘋果公司的Logo不斷變化,從最初的彩虹色到現在的灰色,在產品包裝盒裡放Logo貼紙的傳統一直沒變,不過現在蘋果的知名度已經不需要依靠貼紙來進行品牌宣傳,但卻漸漸成為蘋果公司的品牌特色。
蘋果Logo貼紙已經成為一種標誌性贈品,而送貼紙這個行為也逐漸成為用戶和蘋果公司之間一個不成文的約定,讓雙方建立起一種人文聯繫,強化品牌的人文關懷。
4. 辨別真偽
很多人會將貼紙作為辨別真假iPhone的標準,雖然這並不能作為絕對的依據,但的確也起到了一定的「防偽」作用。如果你購買的新iPhone,包裝盒中沒有蘋果Logo貼紙,有可能是「A貨」,最好進一步去查詢一下真偽啦!
5. 網友的腦洞用法
關於蘋果這個Logo貼紙,網友們都有自己的腦洞用法:
聽說集齊108個貼紙就可以召喚賈伯斯!當然是拿來貼腰上,可以替代一個腎!蘋果還是很為粉絲著想的~朋友告訴我說那個東西攢一百個可以換個愛瘋耳機。我還差8個就攢齊了~貼馬桶蓋上,白裡透白,很有特色。感覺上個廁所逼格都是up up往上漲~貼在衛生間暖色的吸頂燈上,有點apple store的意思貼在了我***主機箱正面Logo上(黑色的),每次有朋友來,乍一看都會驚呼:word天,蘋果主機還有黑的?!自製Apple TV
那麼問題來了,你的蘋果Logo貼紙是在壓盒底還是已經開貼了呢?你是把它們貼在哪裡呢?歡迎留言區分享你的腦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