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忠義到底什麼才叫忠義?忠義又由何而來?

2021-01-08 書派

古代小說往往是中國民族和歷史文化的一個縮影,也是尋找中華文化的重要線索,作為中國古代最為重要的小說之一《水滸傳》相信你並不陌生,裡面有戰爭,有血腥,有勾心鬥角,有人情冷暖,但你可以發現,貫穿整個水滸的,除了上面所講的,還有「忠義」二字。「忠」與「義」可以說是解讀《水滸傳》文學價值的關鍵和意義所在。

「忠」「義」的由來

「忠」、「義」二字原本來源於儒家道德觀念,其本質是對社會的約束,忠是自下而上的附庸和歸屬;而義則是個體情感的連接和義務。

最早將「忠」「義」連綴在一起的漢代蘇武的《報李陵書》,在這封信中:

蘇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願肝腦塗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錢湯鍍,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願勿復再言」.

蘇武為了回報君主的恩典,推孝盡忠的言辭直接道出了「忠義」的本質,在東漢末年以後,「忠義」作為一個詞語就開始頻頻出現了。

同時,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儒家以「禮」為核心的人學等級逐漸開始影響世人,並固化,在封建王權的支配中,「忠義」開始成為了政治品格,進入史書中。

總體來看,從先秦到唐宋,忠義一詞就開始存於廟堂和百姓之中,在封建禮數的薰陶之下,對君主的忠誠,不存私利的行為才能稱為忠義之士,而百姓中如果有人為國家和君父報仇也能成為美談。而這一切都是《水滸傳》中的忠義背景所在,只有理解忠義的內在含義,在能理解《水滸傳》中忠義所體現出的價值。

水滸的忠義

在水滸中,忠義往往是被迫害的對象,比如忠義之心的林衝被迫殺人上梁山,楊志的生辰綱被劫,再到亡命而逃的楊志和魯智深相見,被形容是「人逢忠義情偏洽」。

從政治理性上講,水滸傳中所闡述的忠義是具有破壞性的,作者將江湖中的俠義之情和朝廷忠義相結合,看似矛盾的個體,卻顯露出某些悲情和困惑。

《水滸傳》把黃權神聖的故事,下降到了一群盜賊身上。

如開篇的:「洪太尉誤走妖魔"。

這種戲劇化的手法本就是消解神聖化,這篇小說中出現的忠義,既是意識形態也是本書的基本框架。作為民間倡導的忠義,不在是傳統的理想和道德,而是與人倫道德之中相背離中顯現出的複雜內涵和價值觀,這也是水滸一直受人喜愛的原因之一。

《水滸傳》中的「義」也並非傳統的儒家之義,這裡面所隱含的意思也很多,比如慷慨的仗義疏財,拔刀相助之義,同生共死之義,知恩圖報之義等等,這個義字是出自梁山的本心,也合乎語言的本意。

《周易乾卦》所云:「利物足以合義,貞固足以幹事。」

水滸的忠義是複雜的,也是多變的,它不僅是階層、時代的話語,在其深刻內涵之下,也具有廣泛的探討意義。

相關焦點

  • 論水滸傳的忠義觀,是反對忠義還是頌揚忠義
    《水滸傳》是反對忠義還是頌揚忠義?認為<水滸傳》是反忠義的,其代表者,在古代為金聖歎,在當代為羅爾綱。金聖歎在《貫華堂水滸傳》序二裡,對以忠義稱宋江極力駁斥:「施耐庵傳宋江, 而題其書日《水滸》,惡之至,迸之至,不與同中國也。
  • 自古忠義兩難全,但《水滸傳》卻完美詮釋了忠義的真正涵義
    自古忠義兩難全,但《水滸傳》卻完美詮釋了忠義的真正涵義。書中人物既能將忠義完美結合,也有忠義不可兼備的表現。忠,忠心老實,誠心誠意,義,回報,幫助,正義。忠義多麼偉大呀!《水滸傳》中雖然表現出來的是一次官逼民反的農民起義,但在這部經典名著中,盡情的表露出來了為人忠義行為,對人物的忠義刻畫裡更是極致,入木三分。《水滸傳》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產生於元末明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回體小說。作者是施耐庵。雖說這是一部農民起義為題材的小說,但在我看完這整部作品之後不禁震驚。同時也在施耐庵,有了幾分敬意。
  • 《三國演義》與《水滸傳》忠義觀的相同點,為何忠義難兩全?
    因此可以發現,《三國演義》與《水滸傳》忠義觀中人物的政治追求存在一致性的特點。劉備不同點忠義觀的基礎不同在《三國演義》中,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主要是為了破滅黃巾起義,以上報國家作為基礎;而《水滸傳》中的忠義思想,主要是將「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作為核心,英雄人物的忠義行為體現了較為深層次的社會價值
  • 讀懂「忠義」二字,便能讀懂《水滸傳》隱喻的人情世故、政治哲學
    要解答這個問題,就要弄清《水滸傳》究竟好在哪。明代才子金聖歎曾高度讚嘆《水滸傳》,認為此書能與《莊子》《離騷》《史記》《杜甫詩集》《西廂記》等經典著作相提並論,並將之稱為「第五才子書」。金聖歎評價李逵說:李逵是上上人物,寫得真是一片天真爛漫到底。
  • 忠義(你怎麼去理解這個詞)
    忠義!這個詞在很久以前其實是分開的,「忠」:代表的是盡心替人辦事,是不分對上對下的。「義」:代表的含義就比較廣泛了,本來應該指的是公正,合理,如今這個字多與其它字組合 ,形成一種類似於道德範疇的概括,比如說:忠義,仁義等。那麼現在形成一個詞組的「忠義」二字該怎麼去理解呢?
  • 《水滸傳》暗藏什麼玄機?絕非用「忠義」兩個字可以概括!
    文:立早閒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水滸傳》其實可用現在通俗或流行的角度來看,即第三隻眼,換個角度以更客觀、更全面、更透徹的眼光看其價值觀。僅僅從一百單八將的人物塑造上這點來看,還遠遠不夠。雖書中每個人物都是個性鮮活,栩栩如生,具有常人所不同的鮮明性。
  • 《水滸傳》除了寫滿忠義,這個人還代表著殘暴
    然而,在不斷的解讀與文學作品的剖析中,《水滸傳》中這些人物之間的矛盾點也越來越清晰。比如說,李逵和扈三娘,他們都出身鄉野,背負著殺父之仇,他們之間的思想就會比較統一。而楊志和吳用這樣因為被陷害毀掉了自己的前程,也能夠找到共同的話題。
  • 中國歷史上最忠義的人物,關羽上榜,最忠義的是他!
    中國歷史上最忠義的人物,關羽上榜,最忠義的是他 !關羽上榜,幾千年以來關羽都是「忠義」的化身同時也被譽為「武聖」,忠義兩全,很多人結拜或者電視上黑社會團體都會敬奉他。《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
  • 商偉:《水滸傳》的忠義觀、悲劇性與暴力敘述
    意義產生於衝突,作者以此為依據來重新闡釋《水滸傳》,所以他將這一章的題目定為 「英雄主義的貶値」(deflation of heroism )。不過,以什麼為標準來判定《水滸傳》文本中的矛盾,以及如何來解釋這些矛盾,這本身其實又有待於解釋。所以我願意在這裡停下來,略作一些討論。1關於《水滸傳》的英雄概念,歷來眾說紛紜。
  • 八犬傳、七龍珠和葛飾北齋「忠義水滸傳」
    裡見處死小妾,卻令女兒伏姬受到了惡靈的詛咒...當愛犬八房同伏姬進入山中時,仙童告知她已懷有身孕並且為異類,為證清白,伏姬在深入山中的父親面前剖腹自殺。不久,關八州各地陸續有姓氏中帶犬字的人出生,他們是八顆玉珠轉生的武士,八犬士。受命運的召喚,後來八名武士援助裡見家擺脫困境,在亂世中施展才幹為主家盡忠後,返回山中成為了仙人。
  • 在忠義市場,觸摸麗江的溫度
    凌晨5點,天剛微微亮,阿芳姐的三輪車已經進入了忠義市場。迷霧中,早起的攤主們熟練地布置著攤位,大家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開著無關痛癢的玩笑。阿芳姐把三輪車上的菜分門別類地擺在攤位上,今年是她在忠義市場賣菜的第十八個年頭,她在這裡一邊賣菜一邊帶大了兩個孩子,苦下一棟房子,也把自己的青春消磨在了這裡。阿芳姐曾開玩笑地說,自己閉著眼睛都能在市場逛一圈。
  • 蒲劇中流淌的「忠義仁勇」
    △新聞視頻  蒲劇,一直以來都是深受運城群眾喜愛的地方傳統戲劇,戲劇演出作為紀念關公誕辰186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鹽湖區蒲劇團為來自各地的遊客帶來3天5場的精彩演出,向他們展示出關公「忠義仁勇  在紀念關公誕辰1860周年的系列活動中,鹽湖區蒲劇團圍繞關公的「忠義仁勇」的核心精神,精心挑選出幾部經典作品呈現給各地遊客。
  • 揭秘洪門忠義會
    在六十四年前,這裡曾經是當時廣州一個很出名的幫會組織的總部所在地,這個幫會在廣州即將解放前夕,轉輾去到香港,並在香港重振旗鼓,這個幫會的掌門老大還用回寶華路14號門牌中的14這個號碼,將原幫會改名為14K,這個14K就是後來在香港乃至全球華人中都赫赫有名的14K黨。那麼,14K在廣州的前身是叫什麼名稱,而其中又有些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讓我們還是回到1949年的廣州。
  • 忠義尚武,國人的神聖使命
    中華民族是從硝煙戰火中走出來的英雄民族。在愛國情懷中提煉出的忠義精神,是中華民族最具活力的精神基因,是尚武精神最高境界的文化表達。忠義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之根,中華文明之魂。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中華兒女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 宋江忠義還是不忠不義,如何解讀《水滸傳》中「呼保義」之綽號?
    小說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及時雨」宋江是107好漢中的領頭羊,他身世平平無奇,卻能招賢納將,他不是武功蓋世,卻能駕馭群雄,他後來居上,成功坐上梁山泊第一把「英雄椅」。這個好漢集團軍中的一哥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人設1:宋江是一個演技精湛的影帝。
  • 忠義傳家,兩千多年夠久嗎
    位於東南沿海半島的塘東村東連大陸,西鄰大海       在福建省晉江市塘東村,有一片忠義的山,有一片忠義的水,還有一群忠義的人!這是一個將「忠義」融入血脈的村落。忠義兩全的叔度深受百姓愛戴,「忠義」後來也就寫進了塘東村的族譜及祖訓。
  • 為何陳獨秀稱古時中國所謂「忠義」乃食人之舉?
    他原先算是梁山泊的打魚人,但應該也像《水滸傳》中阮家兄弟般兼幹些黑市買賣。據說他聚集舟師數百,不時出擊金軍,所以與斜卯阿里或赤盞暉交戰的有可能正是此人。南宋的外駐機構授予他「武功大夫、忠州刺史」的頭銜,人稱「張敵萬」。【閱讀連載】
  • 關公忠義文化與山陝商人探析(一)
    他的忠義形象及其典型特徵隨著歷史的不斷建構,逐漸成為關公的主要特徵,進而發展成為關公忠義文化,在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獨具特色。山陝商人崛起於明清時期,關公忠義文化對山陝商人的倫理觀也產生了重要影響,關公忠義精神甚至成為山陝商人的倫理道德追求。
  • 長樂忠義林氏家訓
    鹹通十年,林慎思中得進士,次年再試又中「宏詞拔萃魁」而譽滿京都,並得到懿宗皇帝的賞識,歷任秘書省校書郎、興平縣尉。執法甚嚴,豪強都懼其威令。後升為尚書水部郎中。唐僖宗日與宦官嬉樂,不理朝政。慎思屢次上書切諫,均不被採納,旋外放任長安萬年縣令,林慎思仍「舉案如法」。時各地官吏多敲詐百姓,嚴刑峻法,惟萬年縣吏治清明,百姓皆感其恩惠。
  • 忻州春秋三義士的忠義文化
    ,歷史上三義士救孤的故事源遠流長,三義士的忠義誠信精神在忻州代代傳揚,影響著世世代代的忻州人。在《隋書地理志》和《山海經》中都有金山的記載。從春秋時期晉國發生「下宮之難」,程嬰、公孫杵白、韓厥「三義士」智救趙氏孤兒,到晉國的「三家分晉」出現趙國,再到程侯山的出現所處正是先秦時期。因金山是程嬰救孤過程中藏匿趙孤的地方,所以後人把此山改為程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