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熟悉的剛強,一直是主播臺前的嚴肅樣子。7月25日國家大劇院「聲如夏花」系列線上音樂會演前導賞中,央視《新聞聯播》主播剛強開啟「說音樂」模式,與指揮家楊洋、鋼琴演奏家張昊辰、鋼琴調律師於快就音樂展開對話,還小露一手彈鋼琴的本事。
自彈一曲後,剛強的導賞從大劇院後臺7號化妝間開始,這裡通常是郎朗、王羽佳、捷傑耶夫等著名藝術家到訪大劇院的第一站,也是登臺前的小憩「據點」。化妝間安裝演出熱身用的鋼琴、又大又舒服的躺椅。剛強透露,經常飛行演出的郎朗在這裡能瞬間進入睡眠狀態,安得拉斯·席夫也在7號化妝間休息,並創造返場7次加演紀錄。
剛強小時學手風琴,後來學鋼琴,這讓他談起音樂如數家珍。演出前,三架有故事的九尺演奏鋼琴首次聚齊,亮相大劇院公共空間。剛強與於快交流鋼琴調律的基本原理。於快透露,波裡尼一直有從家帶鋼琴到演出地的習慣,但在國家大劇院演出前兩個小時,他臨時起意要換琴,幸好大劇院自有鋼琴完全滿足大師需求。
26日音樂會以「生命之舞」為主題,楊洋攜手張昊辰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聯袂演繹拉赫瑪尼諾夫《C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及《交響舞曲》。作為學琴多年的人,剛強對細節了解遠超旁人。他向張昊辰提及鋼琴家需要手奇大無比,手指跨度能到10度就很了不起,拉赫瑪尼諾夫達到13度,張昊辰謙虛地說自己最多12度。剛強笑言,「很讓人羨慕,我的手小,和老拉拜拜了。」
導賞談及學琴技巧,張昊辰強調,耐心非常重要,簡單的莫扎特入門鋼琴曲,要慢慢練到可以將一個個單獨的音化成連貫氣息。剛強形容張昊辰的示範,「手往鋼琴上一放,感覺他離我越來越遠。」導賞尾聲,在剛強提議下,他與張昊辰聯袂演奏舒曼《夢幻曲》,這也是大師霍洛維茨給剛強留下深刻印象的演奏曲目,引起網友刷屏。
拉赫瑪尼諾夫《C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具有極高知名度。1897年《第一號交響曲》首演失敗,令拉赫瑪尼諾夫陷入了長久的痛苦中,心理治療師尼古拉·達爾用催眠術、暗示治療等方法治癒了他。1900年,走出陰霾的拉赫瑪尼諾夫著手創作《C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1901年11月由他本人擔任鋼琴獨奏進行首演,獲得極大成功。
「好聽,找不到地方可以改動,樂思一個接一個湧出來。」張昊辰表示,演奏該曲的挑戰是被彈得太多了,「要找到新鮮的感覺,找到自己和鋼琴曲之間最真實的感受。」
8月7日、8日,張昊辰將在上海大劇院演繹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貝多芬龐大的作品集脈絡中,傑作層出不窮。鋼琴協奏曲是不同體裁中創作數量最少,同時也是最特殊的一種音樂體裁。已出版的5部鋼琴協奏曲均集中誕生於貝多芬創作早中時期,時間跨度近20年,鋼琴獨奏的個性被前所未有地放大,獨奏部分規定的技術難度與演奏的炫技性也同步提升,這也是奠定其協奏曲發展歷史上重要轉折點的原因所在。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