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裁決》:透過電影細節,巧學催眠技能

2021-03-04 鑑片工場

由張家輝主演的《催眠·裁決》講述了一位催眠師通過催眠技術改變人的認知,並控制陪審團和犯罪團伙頭目的過程。影片中展示了大量的催眠技術,用誇張的手段進行了精彩的演繹,使觀眾代入式的感受催眠。鑑片工場已發布兩篇關於解析相關催眠細節的專業型影評文章,我在下文中就不再對具體細節作更多闡述。只分析劇情裡各種情節中所展現的催眠技術應用,希望本篇分享對「催眠技能」感興趣者,有點意義。兩篇關於細節的專業解析文章,附在文末。

首先,催眠的本質是關心,不是操縱。電影開幕就特別說明了催眠的本心,催眠是為了幫助人,而不是操控人達到私慾,就像臺詞所說:「拒絕被欲望催眠」

那麼,在不配合對方的情況下可以被對方催眠嗎?這可能是許多人最關心的一個問題。電影中的這麼一個場景:庭審上,記者對催眠師提問,催眠師的回答是,「你剛才喝了一杯水,你怎麼知道這不是我在催眠你,讓你口渴而使你喝的」。在生活中催眠無處不在,與某人溝通交流時感到憤怒,你怎麼知道這個憤怒不是對方催眠你,想讓你憤怒的。心理諮詢師接待來訪者時,諮詢師常常會感受到來訪者的情緒,這種情緒的感受叫做反移情。感受到的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是來訪者想讓治療師所感到的,這便稱之為「催眠」。當下,催眠已被廣泛應用於心理治療、醫學、犯罪偵破和運動等方面。在心理治療方面,催眠用於治療酗酒、夢遊症、自殺傾向、過量飲食、吸菸等較為頻繁。但除非病人的動機很強,催眠一般不會立即獲得明顯的效果。通常是配合其他的心理治療,催眠的效果很好。因此,治療師都能敏銳的察覺到來訪者的這種催眠方式,並清醒的對待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在被催眠的狀態下去回應來訪者。比如:電影中講述的一個催眠的典型案例。「催眠師讓在場的聽眾不要去想一頭綠色的大象,結果大部分聽眾腦子裡出現了綠色的大象,其中一個聽眾說腦子裡沒有出現綠色大象,出現的是粉紅色大象,因為旁邊有個美女穿了一件粉紅色的毛衣。」可見,我們腦中出現的場景是由於外部信息的刺激所導致,如果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方所說的話中,就會被對方所催眠,假如分出一部分精力在其他的場景中,腦中出現的畫像則是多個場景的綜合狀態。
劇情場景中,催眠師給黑警播放歌曲《徘徊在日暮街角》,這種舞曲表演式的音樂類催眠,往往表演色彩太濃鬱,一般挑選的對象必須是易受催眠人群,真正的催眠治療中不一定有這麼的神奇,在電影中的這種設計多是為了起到觀眾笑點作用。
要說音樂對人的影響,睡前聽非常激烈的音樂,會讓人難以入眠,聽一些輕柔音樂能促使人容易放鬆助眠。特定的音樂旋律加上歌詞會改變人的認知,並引導人產生幻覺,這個在催眠應用裡確也存在。在影片最後,黑警被擊垮就是催眠師利用歌詞與音樂配合的特點,使黑警進入到幻想、幻聽狀態,從而失去戰鬥力。在催眠應用中,最可怕的是這種攻擊性催眠是無法喚醒的。劇情場景中,另一個細節應用:「味覺感官療法」,催眠師給女兒吃酸辣粉。心情壓抑和焦慮時吃酸辣粉有治癒作用?不是所有人心情壓抑的時候,吃酸辣粉都有效,但通過飲食來調節我們的情緒,如吃甜食可以緩解焦慮、吃巧克力能令人歡愉,這個是有相關充足論證論據的。

再有,被害人之前所做的口供,因沒有被提前告知錄口供的原則,以致法庭不予採納。在當事人或證人錄口供時,被有意識的引導或暗示到某個方向,如果接受暗示,此人的記憶可能會被重塑,說出自己並沒有看到,聽到或所做的事情,這個在國外很常見。這是暗示心理學,在國內的應用中常見於很多的經典廣告語。許許多多廣告語中,大量的使用暗示方法,來促使消費者非理性購物。下面我們來看看電影劇情中的細節應用案例,首先分析「被催眠的5位陪審團成員」所使用的應用手法。要催眠一個人,先要了解他的基本狀況,例如,此人所關心的人或事或弱點。電影中,黑警將每個陪審團成員的基本情況提前告知了催眠師,便是如此。第1人。通過觀看微波爐上的倒計時電子表,引導對方用嗅覺感受餅乾的香味,使之進入潛意識催眠狀態。當微波爐門打開的瞬間,問詢對方腿部殘疾是什麼時候?暗示對方自己腿部的殘疾與辯護方律師有關,導致產生憎恨,引導其作出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向判斷。
第2人。用鐘錶擺動法,修改對方對雜誌內容的記憶,暗示對方,如果判被告無罪,將會引起其巨大損失。
第3人。引導對方想像成自己就是那個被害人,被人拿刀捅到身上,促使其引發癲癇。分析犯罪動機的大小時,暗示死者的死亡帶給被告最大的直接利益,由此推斷被告的犯罪動機最大,這是以偏概全的暗示手法。在工作學習中這種一概而論的引導模式是常用的手法。
第4人。通過燈光閃爍,多層次場景催眠,引發對方共情,讓對方體驗到如果自己女兒被綁架,也會作出同樣判斷。第5人。此人是犯罪團夥黑警同謀,因貪婪而幫助犯罪者,這種貪婪促使自己催眠了自己,以為勝券在握沉浸在幻想之中。

這裡重點要講一下,被催眠的前四人被喚醒的方法。催眠師是用敲打桌面所發出的聲音來解除催眠,在現實的催眠技術中,首先得植入對方大腦中這種解除催眠的方式,否則無法通過這種方式來解除催眠。電影中為了演繹更加玄幻,沒有將此植入環節加入進來,犯罪團夥黑警及黑警同謀最終都沒有被解除催眠,應該是創作者想要表達,因欲望貪婪而形成的自我催眠是難以被解除 .
日常生活中常有「催眠作用」的形式應用,我通過梳理相關科普資料,大致可以用三個字來到達,即:「詩」「樂」「舞」。
詩:就是歌詞,詞語,話語。有暗示性的提問是最常用的催眠方式。樂:音樂是最容易引發情感的,說話的音調,語氣等都屬於這個範圍。音樂可以促使我們產生某種共鳴和情緒,控制了情感就控制了認知方向。舞:舞蹈,動作或行為。大量重複的比劃某個手勢是典型的催眠技巧。在各種活動賽事場景中都會被大量應用,傳銷集團也會常用某種動作來洗腦。通過分析可知,催眠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正確的認知「催眠」可以讓我們更加有獨立的判斷思維,不輕易被歹人所控制,從而做到最大能力的自我保護。

作者|劉超

一個催眠興趣的求知者

一部好電影,一定是刨去娛樂後,還能具備教育意義和社會責任。——@張鴻潤Schemer

萬物皆有時,時來不可失

相關焦點

  • 《催眠·裁決》電影!《催眠·裁決》電影!
    文章摘要:《催眠·裁決》電影
  • 《催眠裁決》再現極致催眠,小心被催眠!
    這回總算有電影人開始聚焦陪審團了,而且還用了一種少數人才會了解其深奧的技能——你需要get催眠術的全新技能啦!說到催眠,大多是醫師與病患之間的對話。但你可能不會想到,有人竟企圖藉助催眠術來引人入局……在片中負責催眠的陪審團成員是金馬金像雙料影帝張家輝,這回他變身催眠大師施展催眠術;他還有個神助攻張翰,這回他將帥氣硬漢人設強勁升級,兩人一靜一動雙劍合璧,進行一場緊張的限時營救行動。張家輝想催眠你,張翰只想硬碰硬《催眠·裁決》雖然片長只有90分鐘,但故事緊湊、節奏緊張,分分鐘無尿點,不但打破了以往同類影片套路,更以催眠+審判+動作三大獵奇元素吸睛。
  • 《催眠·裁決》催眠.裁決 被錯過的一部好片
    渣渣輝2019年的大作,記得上映時在新聞裡看到的是:影帝張家輝單扛票房能力有限,新上映的《沉默證人》《催眠.裁決》都票房很不理想。當時沉默證人還是去看了的,至於後一部則由於題裁是關於催眠的,讓人誤以為和當年莫文蔚的《催眠大師》類似。然而不得不說,在時隔半年後的今天,偶然看到這部電影,我很開心能看到這樣一部好片。
  • 《催眠·裁決》影評
    影片《催眠·裁決》今年10月25日上映,香港犯罪動作片,張家輝主演一位精通催眠的心理學博士許立生。一次林氏家族發生兇殺案,他作為其中一名陪審團成員參與案件審理。罪犯綁架了許立生的女兒要挾他在90分鐘內催眠其他人,作出有罪判決。他既要拯救自己的女兒,也要維持公平正義,但在狹小的空間內,還有犯罪分子的內應監視,實在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電影《催眠·裁決》再現極致催眠術,刺激感與腎上腺素齊飈!!!
    《催眠·裁決》將於9月12日全國公映。▲電影《催眠·裁決》法庭審判此版預告的發布,讓人不禁聯想到,許立生是所有事件的幕後黑手。但享譽國際的催眠專家為何鋌而走險,是否心有苦衷?▲電影《催眠·裁決》主演張家輝《催眠·裁決》主要講述了蜚聲國際的催眠專家、陪審團成員之一許立生被匪徒以女兒性命作威脅,要求其在90分鐘內完成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催眠·裁決》:催眠之下難逃套路
    文/夢裡詩書香港律政題材為引的展開,《催眠·裁決》的焦點卻並不在破案的過程上,一位催眠師被脅迫催眠所有陪審 團成員做出影響案件公正的裁決,催眠與審判成為了這部電影在伊始頗具新穎的所在,然而隨著劇情的推進 ,反轉之後,電影並沒有給人帶來一個能讓人倍感驚豔的結局。
  • 透過《催眠·裁決》,3點分析張家輝飾演的許立生,高效的時間管理
    在張家輝、張翰主演的電影《催眠·裁決》中,透過電影表象,看到了張家輝飾演的許立生這個人物形象,他對於時間管理的高效和精妙運用,令人印象深刻,難以忘懷。下面,從3個方面詳細分析下:對於時間和精力的合理分配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合理分配這個有限的時間,是一個人能否運用好時間管理的關鍵因素。
  • 《催眠·裁決》催眠的本質,是關心
    昨晚看了張家輝的《催眠裁決》,2小時劇終後,繼續燒腦2小時回顧,發現全劇邏輯嚴密,幾乎沒有一句廢話,所有臺詞都是鋪墊,甚至,劇中都沒有點破的隱含謎題還有好幾個,張翰飾演的舅舅也極有可能是被催眠的「假舅舅」。張家輝演活了幽默、親和、溫柔,又極堅韌、充滿控制力的國際催眠師。催眠的暗黑,讓人細思極恐的臺詞,在劇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 《催眠 裁決》:催眠大師,有點嚇人
    以下藍雨星城將簡要總結徐教授在影片中的催眠:1、對殘疾女孩進行催眠,利用女孩對律師的仇恨,通過巧克力蛋糕來喚起女孩的注意力,是微波爐轉動和時間流逝過程中的催眠過程。2、催眠專業女性,利用女性對庫存的關注,用項鍊的擺動完成催眠吊墜。
  • 《催眠·裁決》再現極致催眠術! 小心被催眠!
    《催眠·裁決》將於10月25日全國公映。硬核老爸展現另類父愛網友:期待2019最後一波渣渣輝電影《催眠·裁決》講述了由張家輝飾演的催眠專家許立生被匪徒以女兒性命作威脅,要求其在90分鐘內催眠至少四位陪審團成員逆轉審判結果,許立生絕地反擊暗中聯手張翰飾演的前特種兵楊凱展開限時營救的故事。
  • 從《催眠·裁決》現場到《催眠現場》催眠師解讀催眠本質
    11月10日,《催眠·裁決》觀影分享會暨《催眠現場2:人設之惑》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量子催眠師、《催眠現場2:人設之惑》作者流靜,量子催眠師、嘉賓子源,和讀者一起觀看了電影《催眠·裁決》,並從專業角度解讀了電影中的催眠手法。本次活動由團結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辦。
  • 《催眠.裁決》
    .裁決》貢獻了兩張電影票。3.他曾用催眠術協助警方抓捕嫌疑犯,這為他為何會捲入其中做了說明解釋。許教授,接收到女兒被綁架的消息異常鎮定、沉著、冷靜。在短時間立馬作出決定與判斷,這為女兒解救爭取了時間與機會。這部催眠,運用了好多心理學的知識。比如,輪椅女孩咬手指、may打電話、梁sir曬女兒照片、陳學生掉下來的藥片。這些細微的動作,成為心理催眠師利用的場景。
  • 催眠陪審團顛倒黑白,2019最大膽電影非《催眠裁決》莫屬吧?
    而即將在10月25號上映的這部電影,90分鐘內,無專業工具催眠4位陪審團成員,眾目睽睽下於法庭之上顛倒黑白栽贓陷害,如此膽大緊張刺激的題材也只有《催眠 裁決》了。
  • 《催眠裁決》
    m想利用許立生作為陪審團的機遇,運用催眠術控制裁決,片名之所以叫《催眠。裁決》。許立生人比較正義,又不缺錢,能力出眾,想要他做事唯有用他最疼的女兒做要挾。整個劇是圍繞許在壓力之下跟m鬥智鬥勇,既爭取時間拯救女兒又維護法律的公平正義中展開的。m說不能報警,那就不報警了,但有什麼關係,他有個退役打鬥很厲害的舅仔,劇中張翰所飾,還有個雖然不是很熟,但很聰明又很勇敢的陪審團朋友。
  • 《催眠裁決》:遺憾,張家輝這次沒能將我催眠
    今年以來,張家輝和古天樂的電影上映有好幾部,質量良莠不齊,但內地的觀眾還是挺喜歡這兩位影帝的,畢竟從小看到大的嘛,只要有他們的電影還是願意到影院去支持一番的。吸引我前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不單是因為張家輝,還有催眠審判方面的題材聽起來比較有意思,個人平時也偏愛看一些略燒腦懸疑的片子。
  • 《催眠·裁決》催眠裁決:是欲望的操控,也是正義的審判
    下午看了一部電影叫催眠裁決,劇如其名,講述黑警想利用催眠大師的專業能力操控陪審團投票,以達到被告罪名成立的目的。好在這部劇沒有把催眠或者心理學搞得神乎其神,一切劇情都在能接受的範圍內,使得這部劇保持住了水準。
  • 《催眠·裁決》不可思議的心理學控制電影
    電影的主題明確,前後呼應,幾處伏筆都埋得很好,真實感很強沒有採用太誇張的手法,節奏掌控恰到好處情節發展扣人心弦引人深思,燒腦程度適中在觀影的同時可以有效練習邏輯思維能力。整體來說是一部值得觀看的影片。影片的開始由受賄警察敘述15年前的一起案件現場,罪犯挾持了臨床心理學家許立生,結果被催眠反抓捕。許立生博士是一名國際催眠學家,多次通過「催眠」協助警方屢破奇案,在警隊是知名人物。
  • 19.9元購票|《催眠·裁決》破解催眠迷霧,揭露真相
    ·裁決》由黎兆鈞、施柏林、劉永泰共同編劇及執導,爾冬陞監製,郭瀟擔任總製片人,張家輝、張翰領銜主演,鄭則士、金燕玲、張兆輝、谷祖琳、蔡瀚億、蘇麗珊、李尚正、王浩信、郭政鴻、董暢、艾米主演,秦沛特別出演的犯罪懸疑電影《催眠•裁決》將於10月25日全國公映。
  • 電影《催眠·裁決》9月上映 前期劇本獲獎多次
    由黎兆鈞、施柏林、劉永泰共同執導及編劇,爾冬陞監製,張家輝、張翰領銜主演,秦沛特別出演的犯罪動作片《催眠·裁決》將於9月12日上映。  在電影《催眠·裁決》中,陪審團成員之一許立生(張家輝飾)被匪徒以女兒茵茵(艾米飾)性命作威脅,要求他在90分鐘內催眠至少4個陪審團成員來操控審判結果、摧毀真相。為了解救被綁架的女兒,許立生只能暗中聯手小舅楊凱(張翰飾)展開限時營救。  《催眠·裁決》打破以往同類型影片的套路,張家輝在片中以催眠術挑戰香港司法最大漏洞,題材相當新鮮。
  • 張家輝張翰領銜 《催眠·裁決》曝「幻象」預告
    張家輝張翰領銜 《催眠·裁決》曝「幻象」預告 《催眠·裁決》「幻象」預告片 時長:01:21 來源:電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