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視頻號更新啦
今日主題:
「2020年,我們都經歷了什麼」
點擊下方圖片進入視頻↓↓↓
記得點讚+關注
每天都會有驚喜哦
整理編輯:小璇,內容參考自黃啟團先生新書:《會賺錢的人想的不一樣》
你有過在職場上受了委屈,但不敢辭職的經歷嗎?
我的朋友Y,最近因為這事,無數次的自我懷疑。
最近他的上司,總是針對他,有意無意的挑他毛病給他加活幹,還讓他背鍋。
但是Y不敢發脾氣,也不敢一走了之。
因為——
「年底了不好找工作」;
「家裡母親正生著病,我要好好存醫藥費」;
……
聽到他說完這事,我們一行人對於這種委屈、無助都感同身受。
最近也一直聽到身邊很多朋友自嘲「打工人」。
不得不說的是,玩笑的背後都是心酸。
他們之中很多人都是很努力的在工作賺錢,為此掏空身體、頭髮掉光、肚腩漸大。
但是,哪怕忍受了再多職場上的委屈,也過不上一個「體面」的生活:
租房時,為了能省下幾百塊錢,不得不擠在城中村,跑到需要通勤兩個小時的地方;
點外賣,忘記點下幾塊錢的滿減劵,就會懊悔大半天;
生了病,也不敢輕易請假,生怕扣了錢,這個月就過得比較拮据。
……
各種壓榨、打壓、焦慮,無休止的加班後還要被指責是你能力不足;
但是,更讓人著急的是——
朋友曬滿的車鑰匙、旅行照、名牌鞋、和房產證。
焦慮感尤其在夜裡來得更加猛烈,同齡的朋友已經有房有車,事業有成。
還能抽空去度假,過上經濟自由,詩與遠方的日子。
而自己,卻加班熬夜,外賣快餐,還一事無成。
你是否也曾想過,為什麼會這樣?
在知名心理學導師黃啟團先生(團長)的財富心理課上,也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位學員林先生——
自己開了家小公司,因為很努力,經營得還不錯,但卻賺不到什麼錢。
因為有很多的客戶,都沒有及時的還款。有的時間久了,乾脆不還。
林先生也不是沒想去討要過,但話到嘴邊他就咽下去了,遲遲不知道如何開口。
為此,太太對他很不滿。
於是,他來到團長的課程上求助。
做了個案才發現一件事情:原來,林先生小時候家裡窮,有一次家裡的錢被偷了,父親就懷疑到他身上,為此還不到15歲的他,遭了父親一頓打。那是冬天,屁股上的傷不容易好,一坐下來就疼,那大半個月的傷痛真是讓他刻骨銘心。
那麼這兩件事情有什麼聯繫嗎?
團長認為:人在遇到創傷事件的時候,潛意識為了保護我們,可能會出現「經驗性迴避」的反應。
當年因為錢被打被冤枉,給這位學員帶來了內在創傷。為了忘記這份痛苦,他的潛意識會選擇經驗性迴避——迴避金錢,迴避和金錢有關的事情。
而這樣長久下去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呢?
團長提出一個重要的心理影響:概念化的自我。
在心理學上,指的是通過概念將自我定義為某種僵化的評價。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長期賺不到錢,也聽到身邊的人評價他不懂得賺錢,沒有錢。
那麼他很有可能會自動啟動自我防禦機制,講「賺不到錢」合理化。
他會在內心進行這樣的自我建設——
「像我這樣的人,可能這輩子就這樣了」。
「我這輩子就註定是個窮人」
……
要知道,一個人如果給自己貼上標籤,他就會忘記自己想要什麼。
這就是為什麼林先生一直說自己想賺錢,人也看著很努力,但實際上因為內心價值不清,導致他一直以來賺不到錢。
如果一個人長久的處在這種「思維陷阱」之中,那麼他很難跳出來看到外面更多的財富機會。
慶幸的是,林先生在和團長學習了《財富心理課》後,調整了自己的金錢信念。現在他的收入,已經翻了4倍。
那麼黃啟團先生(團長)用的是什麼方法呢?
在行為認知心理學中,有一個ACT理論(接納承諾療法),可以幫助我們走出內在的創傷。
團長深化了這個理論,創新性的加入一些NLP心理學上的「時間線療法」。
「時間線療法」可以利用心理學技巧,把當事人帶回「過去」,去覺察隱藏在內心深處被忽略卻隱隱作痛的創傷,以便更好的活出往後的精彩人生。
為我們提供了以下這套個案方法——
第一步:接納。將當事人的潛意識引導回童年,用現在的人生經驗去看待從前的事情。
第二步:認知解離。帶領當事人從原有的認知視角中抽離,用理性的視覺重新看待事件。讓他看到「錢把我害慘了」只是當年的想法,而不是客觀事實。讓他明白,並不是錢把他害慘了,而是因為父親不希望孩子有「偷」的行為,才會這麼嚴厲。
第三步,升維自我。引導當事人產生新的想法:要成為一個有錢人,不再受到「錢」的困擾。
第四步,當思維升級之後,當事人就會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進而清楚自己的「選擇價值」。如此他會產生更大的行萬裡,去做「承諾行動」,他的人生就會『活在當下』,不會沉陷在原來的觀念中。
以上便是黃啟團先生介紹的消除限制性信念,提升財商的一套方法。
很多時候,一個人賺不到錢。
並不是因為他不夠努力,也不是因為他沒有能力。
而是他的「金錢觀」出現了偏差。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說:「我們的煩惱和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而是因為我們加在這些事情上的觀念。」
所以,想要讓自己變得「有錢」,首先要做的是「調整正確的心態」,其次才是學習「賺錢的技能」。
心理學認為,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童年和早期經歷形成的潛意識所創造的。意識上,誰都喜歡財神,潛意識卻未必——如何破解?
原價9800元的財商心理課,精華課僅需 99 元,23年心理學導師、壹心理聯合創始人黃啟團先生將從心理學的視野,幫助你——
1、學習脫「貧」的底層心理代碼
2、覺察你的財富潛意識
3、修正早年經歷對你事業的影響
4、轉化內心的匱乏感,讓錢愛上你
5、掌握三種通向財富自由之路的新思維
6、誰設框誰掌控,用好這兩種溝通工具
24節系列課
每一堂都藏著財富的心法和秘密
價值9800元,上新特惠僅 99 元
立即搶↓↓
作者:小璇。知性撰稿人,不寫雞湯不毒舌,寫文只說事。來源:本文系智慧行學院(wisdom-bank)原創,這裡每天分享實用心理學知識和技巧好文好課(婚姻、親子、職場)。轉載請後臺回復聯繫。迴避型依戀 |薩提亞「三度出生」| 焦點效應
平衡輪圈 | 強姦謬論 | 感知位置平衡法
內在攻擊性 | 倖存者偏差 | 薩提亞自我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