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志敏中國女子桌球運動員,1963年生於黑龍江伊春,是國乒當之無愧的一姐,她左手橫拍兩面攻打法,擅長快攻,扣殺兇狠,步法靈活。1983年五運會上掀起狂飆迅速崛起,接連擊敗耿麗娟、曹燕華、戴麗麗三位世界冠軍,一時間名燥全國。隨後叱吒海內外乒壇,戰績輝煌。五年後,26歲的當打之年,卻急流勇退,遠嫁韓國,留下了很多迷團。
桌球作為國球,實力獨步天下,無人能及,人才輩出,可以說隨便拿出一人都能在世界大賽上奪冠,正如劉國梁所言,國乒最不缺的就是世界冠軍。這在焦志敏那個年代也是如此,所以冠軍讓誰拿是領導們說了算,由此產生了"讓球"事件。
1988年漢城奧運會是桌球項目首次進入奧運大家庭,金牌之重自然是不言而喻,每個人都想奪得,以青史留名,而中國女隊人才濟濟,奪冠當是必須的,而比賽進程也全程掌握在中國隊手中,女單前四中國隊佔據3席,半決賽焦志敏對陣李惠芬,且首先進行,另一場半決賽在捷克斯洛伐克的赫拉霍娃和中國隊陳靜之間進行,教練組認為焦志敏曾經在國際比賽中輸給過赫拉霍娃,陳靜打赫拉霍娃的結果還不知道怎樣,而此前李惠芬曾經贏過赫拉霍娃,因此做出李上焦下的決定,讓焦志敏讓球給李惠芬,以當時焦志敏的實力,是中國隊當之無愧的大姐大,可以說奪冠易如反掌,這樣的安排發生在白天,這一晚焦志敏整夜未眠,此外,當年焦志敏與安宰亨的戀情也是導致教練組安排她讓球的原因之一。
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她不得不讓球,結果陳靜贏了赫拉霍娃,讓焦志敏的"讓球「失去了意義,決賽中陳靜又擊敗了李惠芬獲得了金牌,成就了自己的冠軍夢。頒獎臺上,焦志敏望著披金戴銀的隊友望著三面國旗同時升起,自然是別有一股滋味在心頭,眼淚一直不停地流淌。
近日焦志敏接受採訪時表示:"不讓球也許會失去更多。從來沒有後悔激流勇退,如果不讓球就沒有現在的幸福。」
現在功成名就的焦志敏擔任韓國一家電訊公司的CE0,她已經看淡了這一切,用一個奧運會冠軍換來後半生的幸福生活,她覺得很值得,很划得來。她也回憶說,當她嫁到韓國之時,韓國乒協也多次力邀她再度出山,替韓國隊打奧運會,但被她一口回絕了。她認為既然掛拍了就要堅持到底,其次她表示當時在中國生長,大環境及受教育都是為中國爭光,她也沒有替外協會徵戰的想法。由此看來,焦志敏比何智麗強了很多,也落下了一個好名聲,只是確實委屈了自己。大家怎樣看焦志敏被迫"讓球事件",歡迎發表評論,也希望讓球不再發生,給球員們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並關注體育發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