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日|滄海變遷,蔚藍覺醒,我與地球有個藍色約定

2021-02-20 騰訊紀錄片

說到海洋,要大家脫口而出幾個知識點,應該不困難,畢竟地理課和生物課不是白上的。

水循環還記得吧,洋流分布還記得吧。

不記得的請自動忽略。

但這覆蓋地球表面積70%的區域可不是那麼簡單。

有一部豆瓣9.9的記錄片,看過以後才知道,海洋的力量,你還一無所知。


《藍色星球2》

Blue Planet II

海洋,這個變換莫測的狩獵場,上一秒你還是王者,下一秒可能只是戰五渣。

例如,冠海膽以為可以把海藻田吃個精光,但漂浮在他們上方的海獺正是吃海膽的專家。

所以,要想在這裡混得如魚得水,沒那麼簡單。

海洋裡,從高級捕食者到低級「獵物」都有一套自己的生存秘笈。

秘笈一:力量型選手就是任性


虎鯨的龜波氣功

面對體型是自己幾十倍的虎鯨,鯡魚瑟瑟發抖。

虎鯨捕食的時候會結伴,它們通過聲音協調行動,從鯡魚群下方,像牧羊人一樣驅趕,讓鯡魚緊密聚集,逼著魚群靠近海面。

時機成熟,再使出秘密武器——氣功。

虎鯨用力拍打尾巴,產生的衝擊波震暈鯡魚。輕輕鬆鬆,暈過去的鯡魚就成了虎鯨的食物。

座頭鯨嘴大吃四方

山外有山,魚外有魚。

比虎鯨大一個級別的座頭鯨,捕獵方式顯得簡單粗暴。

先從下方靠近魚群,再猛地向上衝,大嘴一張,就能吞下100公斤鯡魚。

秘笈二:朋友一生一起走


很多動物深知自己沒有足夠的力量單打獨鬥,於是一段段跨種族的友誼就起到了1+1>2的化學作用。

紐西蘭的夏日,偽虎鯨和寬吻海豚,兩個種群通過聲音交流成為好朋友。

章魚和鰓棘鱸合作無間

澳大利亞大堡礁,章魚和鰓棘鱸的合作也能說非常完美了。

鰓棘鱸觀察到珊瑚裡藏著魚,首先變換身體的顏色,向章魚打暗號。

章魚把觸手伸到珊瑚礁裡面抓,魚要是往出口逃,就會撞進鰓棘鱸早早張大的嘴裡。

王者帽貝請了個私人保鏢

退潮的時候,一些海岸會形成一片綠洲,那就是潮水潭,這是一個神奇的戰場啊。

在漲潮前的兩到三個小時之內,各種戲劇性的覓食就在這個封閉的空間裡上演。

赭色海星會捕食它最喜歡的帽貝。

青銅級別的帽貝被派大星包裹起來基本上就涼涼了,但王者帽貝就不一樣。

王者帽貝有滑溜護盾,伸出貝殼周圍的軟體能滑溜溜地幫助逃走。

不僅如此,王者帽貝還有私人保鏢,私人供養在貝殼裡的海鱗蟲會死命地咬派大星,保護主人。

派大星也是很容易就放棄,碰見咬人的食物就會乖乖走開,不糾纏,不回頭,不猶豫。

秘笈三:智商在線真的很重要


千萬不要小看海洋動物的智商,它們比你想的要聰明多。

豬齒魚的私人廚房

每天,豬齒魚Percy會在大堡礁的珊瑚屍體中找它最喜歡的小蛤蜊。

找到只是第一步,砸開蛤蜊吃到裡面的肉才算成功。

於是,Percy來到了自己的專用廚房——一個碗狀的珊瑚。

珊瑚上有一處凸起,看得出來被長時間磨蝕。

那是它經常使用的凸起,Percy會咬著蛤蜊一次又一次地砸向凸起,直到砸開貝殼,吃到蛤蜊肉。

海獅的套路有多深

海獅在開闊的海域無法捕抓到黃鰭金槍魚,於是在自家海灣設了個套。

海獅召集同伴,聚攏了一群金槍魚,把它們趕進小海灣。

金槍魚都被逼到小海灣後,海獅們分頭行動,再把它們趕到海灣中的狹窄水道,讓其進入死胡同。

以為這樣就能大開殺戒了嗎?並不是。

這時候,其中一隻海獅掉頭往回遊泳,封堵金槍魚的逃生路線,這樣,在胡同裡逃跑的魚就會被它再次逼入胡同。

最後就能甕中捉鱉,逐個擊破。

秘笈四:逃避雖可恥但很有用


在海洋的生存法則中,主動出擊固然重要,但掌握逃跑的技能也是非常重要的。

蜘蛛蟹的人海戰術

冬季的一個月圓夜前後,數十萬隻蜘蛛蟹來到海草平原上,脫殼。

一些蜘蛛蟹脫去外殼,新的外殼要在幾天後才會變硬,在這之前,它們都是「軟腳蟹」,連爬的力氣都沒有。

短尾刺魟來到海草平原,剛脫殼的軟蟹正是它的心頭好,大概是因為入口即化。

逃走是不可能逃走的了,這輩子都逃不掉的了。

於是剛脫殼的蜘蛛蟹死命往蟹群中心爬,未脫殼的同伴會給到它保護,就這樣,十萬隻蜘蛛蟹相互保護,最終集體脫殼成功。

十萬蜘蛛蟹脫下的舊殼

普通章魚不普通

在南非,有一種章魚,被睡袍鯊魚抓到,它會用觸手伸到鯊魚的腮裡,使得它無法呼吸,並趁機逃走。

曝露在外又沒有珊瑚可以鑽的時候,章魚會把貝殼蓋在身上,把自己藏起來。

而這種章魚竟然叫普通章魚

what?

秘笈五:專屬特殊技能,你們學不來


女裝大佬烏賊哥

相比起蜘蛛蟹和普通章魚,澳大利亞傘膜烏賊的手段可能比逃跑還更可恥一丟丟。

大個子烏賊霸佔著雌性烏賊,可是雌性烏賊發出信號明確表示對它不感興趣。

小個子烏賊能怎麼辦?打不過就跑?

不,它把自己的顏色變暗,收起了觸腕,裝成一隻雌性烏賊,在背上顯示出白色條紋,示意不想跟這傻大個交配了。

不知道是這變裝高超還是大個子眼神不好,總之最後它就信了,默默地離開了這片傷心之地。

小個子最終抱得美人歸。

性別就像心情,說變就變

海洋裡,每個種群的領導者能得到最多的權利,生存空間、食物和配偶,而這些領導者大都是雄性。

這個位置待遇豐厚,自然會有很多競爭者。領導者要時時刻刻提防其他雄性同類把自己扳倒。

可是,在金黃突額隆頭魚裡,領導者要提防的不只是它的「兄弟們」,還有「姐妹們」。

一隻大個頭的雌性金黃突額隆頭魚,拒絕了雄性的追求,躲起來閉關幾個月。

在這幾個月裡,雌性體裡的某幾種酶就不再起作用,雄性激素開始在體力循環,最後雌性變成雄性。

霸主一定不會想到自己曾經追求的女孩成為了男孩,更沒想到這個男孩搶了自己的江山,嚶嚶嚶。

魚生啊,真是變幻莫測。

《藍色星球2》拍攝了5個年頭,攝製組共經歷了125次探險,訪問了39個國家,足跡踏遍世界各地的大陸和海洋。

相比17年前的《藍色星球》,當時拍攝要乘坐直升機,用的是16mm膠片。

現在,超高清無人機帶來了各種俯瞰視角的視覺享受。

還有各種最新設備為我們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導演James在紀錄片的幕後故事裡給我們分享這些新技術——

攜帶超高清和極度低光攝像機的潛水器,帶我們去到了一千米下的深海世界,記錄了從未見過的奇怪生物。

拖拽攝像機讓攝製組捕捉到了魚類在海裡發動高速攻擊的畫面。

吸盤攝像機為觀眾提供了鯨鯊和虎鯨的主觀視角。

在超高清探測攝像機下,水母的觸鬚、海膽的進食、海綿的結構,再小的細節都被展示得一清二楚。

攝製組還研發了一種的探測攝像頭,讓鏡頭可以深入到珊瑚的各個角落和縫隙。

《藍色星球2》並不只是向我們展示了海洋的美麗,幾乎在每一集的最後,都會提及到美麗背後的憂傷——我們的海洋正處於危機之中。

第七集《我們的藍色星球》更是以環保為主題,引發了更深的思考。

塑料汙染

人類生產的塑料製品漂浮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漂泊信天翁幼鳥因為誤食塑料而死亡。

塑料產生的毒素積聚在海洋生物體內,通過食物鏈積聚在大型生物體內,有毒母乳導致它們的幼崽死亡。

蠵龜被海洋中的塑料纏繞溺水而亡。

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冰川融化,大西洋海象要找到讓幼崽休息的冰塊變得更加艱難了。

澳大利亞的大堡礁,因為海水升溫,珊瑚礁白石化。拍攝期間,受觀察的大約90%的分支珊瑚出現白化並且死亡,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珊瑚礁死亡事件。

礦物燃料的燃燒,使得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高,海水酸度隨之增強,珊瑚貝殼除了面臨白石化,還面臨著被腐蝕的危機。

過渡捕撈和獵殺

漁民過渡捕撈曾經使得鯡魚幾乎消失,同樣以鯡魚為食的虎鯨和座頭鯨成為了人類的敵人,遭到大量獵殺。

不少鯨魚被漁民誤捕,在漁網中掙扎耗盡力氣累死。

特立尼達島上,人們曾大肆獵殺稜皮龜,使它一度瀕臨滅絕。

在這一集中我們還看到了導演團隊正在和世界各地的海洋科學家、環保組織合作,探尋上面提到的問題的出口。

海洋這一個巨大的環流系統,我們隨手扔進小河的一個塑料瓶就是這樣到達大江大河,進入海洋,停留在海裡幾十年,甚至到達動物的體內。

相信大家還記這段視頻,在哥斯大黎加,科學團隊花了將近十分鐘從一隻太平洋麗龜的鼻孔裡拔出了一根塑料吸管。

圖片來自國家地理中文網

我們隨手扔掉的一根塑料管給海龜帶來了巨大的痛苦。

2009年,聯合國設定每年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呼籲人類保護海洋環境。

今年,世界海洋日迎來第10個年頭,不如我們就從減少使用塑料產品、保護河流清潔開始,給海洋「減負」。

滄海變遷,蔚藍覺醒。

「守護這片蔚藍,最好的時機是此刻!」

Lamer海藍之謎和你約定,一起成為海洋衛士,守護我們美麗的藍色星球。

    點擊閱讀原文,跟隨LAMER一起潛入深海,探索不一樣的蔚藍奇蹟,還有機會領取上海電視節#藍色星球2#線下觀影邀請函!

      #關注海洋健康,守護蔚藍星球#,我們一直同行❤

相關焦點

  • 守護蔚藍海洋,擁抱藍色星球
    地球上超過70%的表面被海洋覆蓋,因此我們把地球稱作「藍色的搖籃」。說起海洋,我們腦中都會閃現美好的畫面碧海、藍天、陽光、沙灘、海浪……然而如今的大海,表面上依舊蔚藍,海底卻丟滿了垃圾。  Goalblue為藍呼籲大家: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
  • 這是你喜歡的蔚藍海洋嗎?
    海洋為天空創造了藍色,宇宙為時空靜默如藍,而我們深愛著這片蔚藍……他們體驗的藍色,會是你喜歡的嗎?
  • 北京海洋館「持續蔚藍,有你有我」環保活動成功舉辦
    金秋九月,喜迎國慶中秋之際北京海洋館在9月19-20日開展"持續蔚藍,有你有我"海洋生態保護主題活動,與數百親子家庭一道在這個丹桂飄香的周末,通過寓教於樂的互動活動呼籲公眾自覺做好垃圾分類,保護海洋生態,讓五彩斑斕的海洋生物可以自由徜徉在廣闊蔚藍的大洋中貢獻一份力量。
  •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關於世界地球日的知識
    地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家園。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世界地球日的起源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
  • 守護蔚藍海洋 哈囉出行有「騎」招
    在海洋王國,珊瑚礁是生物多樣性和海岸線的那片「森林」。而現在有一個機會,能夠讓人們像螞蟻森林那樣,通過低碳生活去爭取當珊瑚的守護者。  12月21日,首批抓住「哈囉珊瑚」項目機會的哈囉出行用戶來到深圳大鵬灣,親自將珊瑚苗遞給專業蛙人下水種植。眼前小小的珊瑚苗,一年之後可長大30至50倍,成為海洋衛士。
  • 世界地球日是幾月幾日 今年是第幾個世界地球日 宣傳主題是什麼
    地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家園。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世界地球日的起源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
  • 地球日:藍色海洋的傳說
    只見得,漆黑中,一抹微光照亮了那迄今為止,唯一的生命家園藍色的星球緩緩轉動,似乎在訴說著不一樣的孤獨。地球,我們唯一的生存家園,晝夜交替,四季更迭,更替一個又一個紀元,生命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的手上,我們承擔了守護它的重擔。
  • 世界海洋日 | 我用「蔚藍色的表白」來定義大海
    每當這樣的時候,就覺得被提醒,其實每個人心底都有一個碧藍無際的海洋:那裡隔絕了塵世的一切喧擾,複雜,顛倒,糾纏,只有無邊無際的藍色,寧靜,包容。可能有朋友會關注到,為了對海洋做出補償,2009年,聯合國於第63屆聯合國大會上,將每年的6月8日確定為「世界海洋日」,提醒我們時刻保持對海洋的敬畏之心。
  • TF 蔚藍海岸 藍色海洋裡夏日清泉
    TF 絕慕盛華‖水生木香前調:海藻 浮木 沉香(烏木) 黃葵 芹菜籽 小豆蔻中調:杜松 桃金孃 薰衣草 檸檬 橘子 艾蒿後調:乳香脂 乳香 焚香 香草 香根草①這款香的前調有很多過濃的氣息,導致很難分辨出各個的味道
  • GoalBlue 為藍出品《每個人的海洋》音樂紀錄片,致敬世界海洋日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s Day),2020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是「為可持續海洋創新」(Innovation for a Sustainable Ocean)。
  • 被遺忘的藍色星球 | 2020 世界海洋日
    我們賴以生存的海洋正遭受著嚴重的威脅。為慶祝2020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Springer 推出了「世界海洋日專輯」,邀請了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與我們一起分享他們對海洋的研究和觀點。我們還開放海洋學研究相關文章和圖書章節。無論你是海洋學專業人士還是對大海充滿好奇和熱愛的普通讀者,您都能從我們這期專輯中找到您所感興趣的內容!
  • 首位 PADI 全球海洋大使:黃渤和10億火炬手一起守護蔚藍
    十分榮幸邀請到黃渤先生,與 PADI 共同關注海洋健康,守護蔚藍海洋! PADI 將攜手黃渤,尋找保護海洋的十億火炬手,一起探索奇遇,守護蔚藍!他對水下和海底世界尤為鍾愛。這好像是所有潛水員的特點,有水、有海洋的城市,黃渤都格外青睞,三亞、大堡礁、帛琉、紅海、地中海這些熱門潛點當然已經全部打卡完成。和所有潛水員一樣,分享美照的同時,不忘叮囑一句:保護大自然,保護海底世界!
  • 福建廣電網絡集團首次聯合主辦 「美麗福建 美麗海洋」6·8世界海洋日大型音詩畫文藝晚會
    2018年6月8日是第十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一個「全國海洋宣傳日」,福建廣電網絡集團首次聯合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福建省文化廳主辦
  • 相比《異星覺醒》,這才是探索世界的正確姿勢
    總之作為觀眾的你會覺得,在全片中他們有無數的機會,用無數種方法去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然而由於上述原因,事情最後竟不可挽回的走到了最壞的地步。事實上,哪怕這六個人任何努力都不嘗試,就靜靜的坐在地板上打撲克,結局都會光明的多。地球就被這幾個「智商超群」的人葬送了。這不是我想看到的科幻!也不是我期待的人類探索萬物的方式。
  • 地球是一個海洋的世界,跟其它星球相比,水資源如何?
    從太空中看地球,我們會發現,這真的是一個非常美麗的世界。地球的外表呈現一種美麗的藍色光輝,所以我們稱地球為藍色星球。為什麼地球會是藍色的?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表面有著大量的液態水資源。地球表面有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而陸地的面積則只有29%,站在地球上你可能感覺不到陸地和海洋面積的巨大差距,可如果站在太空中,你就會看得非常明顯。人類生存的陸地被海洋隔開,形成了五大板塊,如此廣闊的海洋,讓地球看上去就是一個水的世界,很多人稱地球也為水球。那麼地球的水資源放在宇宙之中,還能夠稱得上是富水星球嗎?
  • 藍色海洋盛會來了 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即將啟幕
    一年一度的藍色海洋盛會來了,2020年廈門國際海洋周將於11月20日至26日在廈門舉辦,主題為「海洋、健康與可持續:開啟藍色發展新航程」。記者從廈門市海洋局獲悉,23日,自然資源部和廈門市政府將籤署合作共建廈門市海洋國際合作中心的框架協議,共同拉開本屆海洋周序幕。
  • 世界環境日 | 國產寶藏紀錄片《蔚藍之境》帶你領略深藍海洋的秘密~
    今天,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為「關愛自然,刻不容緩」聚焦自然和生物多樣性
  • 《藍色星球2》推薦理由:首部全面探索海洋世界的紀錄片
    》是史上第一部全方位揭露海洋世界的自然紀錄片。海洋,這個覆蓋地球表面積70%的世界,一直以來卻難以為人所知。但通過這部紀錄片,你卻可以看到珊瑚打架、小丑蝦拖著海星走路……畢竟,藏在深海之中的自然,有多神秘,就有多壯麗,也有多可愛。第一集的開頭,就是這樣——剔透的海水波瀾壯闊,怎一個美字了得?
  • 黃渤成為首位 PADI 全球海洋大使 身體力行打擊海洋垃圾
    2020年,黃渤先生正式成為 PADI 全球海洋大使。2020年8月31日,黃渤先生身體力行,在海裡進行了 PADI 打擊海洋垃圾專長課程(Dive Against Debris)訓練和水下實踐活動。作為一位 PADI 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黃渤的家鄉青島,是一座被大海包圍的海濱城市,正是這樣的成長環境,讓黃渤對海洋和水下的世界尤其鍾愛。
  • 豆瓣9.9分,《藍色星球2》上演的海洋「大戲」,看後我卻如此心痛!
    紀錄片開播之初導演詹姆斯·霍尼伯內發布了一封名為「16年之後,再赴藍色星球的約定」的公開信信中提及為拍攝《藍色星球2》攝製組走訪了39個國家《藍色星球2》無疑是一部藝術與科教相結合的影片讓我們看到無數與生命相關的海洋故事爭奪、生存、繁育、犧牲和逝去這當然不能涵蓋海洋世界的全部卻在不斷提醒我們在平時所不能到達的海底有著這樣一群鮮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