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海洋,要大家脫口而出幾個知識點,應該不困難,畢竟地理課和生物課不是白上的。
水循環還記得吧,洋流分布還記得吧。
不記得的請自動忽略。
但這覆蓋地球表面積70%的區域可不是那麼簡單。
有一部豆瓣9.9的記錄片,看過以後才知道,海洋的力量,你還一無所知。
《藍色星球2》
Blue Planet II
海洋,這個變換莫測的狩獵場,上一秒你還是王者,下一秒可能只是戰五渣。
例如,冠海膽以為可以把海藻田吃個精光,但漂浮在他們上方的海獺正是吃海膽的專家。
所以,要想在這裡混得如魚得水,沒那麼簡單。
海洋裡,從高級捕食者到低級「獵物」都有一套自己的生存秘笈。
秘笈一:力量型選手就是任性
虎鯨的龜波氣功
面對體型是自己幾十倍的虎鯨,鯡魚瑟瑟發抖。
虎鯨捕食的時候會結伴,它們通過聲音協調行動,從鯡魚群下方,像牧羊人一樣驅趕,讓鯡魚緊密聚集,逼著魚群靠近海面。
時機成熟,再使出秘密武器——氣功。
虎鯨用力拍打尾巴,產生的衝擊波震暈鯡魚。輕輕鬆鬆,暈過去的鯡魚就成了虎鯨的食物。
座頭鯨嘴大吃四方
山外有山,魚外有魚。
比虎鯨大一個級別的座頭鯨,捕獵方式顯得簡單粗暴。
先從下方靠近魚群,再猛地向上衝,大嘴一張,就能吞下100公斤鯡魚。
秘笈二:朋友一生一起走
很多動物深知自己沒有足夠的力量單打獨鬥,於是一段段跨種族的友誼就起到了1+1>2的化學作用。
紐西蘭的夏日,偽虎鯨和寬吻海豚,兩個種群通過聲音交流成為好朋友。
章魚和鰓棘鱸合作無間
澳大利亞大堡礁,章魚和鰓棘鱸的合作也能說非常完美了。
鰓棘鱸觀察到珊瑚裡藏著魚,首先變換身體的顏色,向章魚打暗號。
章魚把觸手伸到珊瑚礁裡面抓,魚要是往出口逃,就會撞進鰓棘鱸早早張大的嘴裡。
王者帽貝請了個私人保鏢
退潮的時候,一些海岸會形成一片綠洲,那就是潮水潭,這是一個神奇的戰場啊。
在漲潮前的兩到三個小時之內,各種戲劇性的覓食就在這個封閉的空間裡上演。
赭色海星會捕食它最喜歡的帽貝。
青銅級別的帽貝被派大星包裹起來基本上就涼涼了,但王者帽貝就不一樣。
王者帽貝有滑溜護盾,伸出貝殼周圍的軟體能滑溜溜地幫助逃走。
不僅如此,王者帽貝還有私人保鏢,私人供養在貝殼裡的海鱗蟲會死命地咬派大星,保護主人。
派大星也是很容易就放棄,碰見咬人的食物就會乖乖走開,不糾纏,不回頭,不猶豫。
秘笈三:智商在線真的很重要
千萬不要小看海洋動物的智商,它們比你想的要聰明多。
豬齒魚的私人廚房
每天,豬齒魚Percy會在大堡礁的珊瑚屍體中找它最喜歡的小蛤蜊。
找到只是第一步,砸開蛤蜊吃到裡面的肉才算成功。
於是,Percy來到了自己的專用廚房——一個碗狀的珊瑚。
珊瑚上有一處凸起,看得出來被長時間磨蝕。
那是它經常使用的凸起,Percy會咬著蛤蜊一次又一次地砸向凸起,直到砸開貝殼,吃到蛤蜊肉。
海獅的套路有多深
海獅在開闊的海域無法捕抓到黃鰭金槍魚,於是在自家海灣設了個套。
海獅召集同伴,聚攏了一群金槍魚,把它們趕進小海灣。
金槍魚都被逼到小海灣後,海獅們分頭行動,再把它們趕到海灣中的狹窄水道,讓其進入死胡同。
以為這樣就能大開殺戒了嗎?並不是。
這時候,其中一隻海獅掉頭往回遊泳,封堵金槍魚的逃生路線,這樣,在胡同裡逃跑的魚就會被它再次逼入胡同。
最後就能甕中捉鱉,逐個擊破。
秘笈四:逃避雖可恥但很有用
在海洋的生存法則中,主動出擊固然重要,但掌握逃跑的技能也是非常重要的。
蜘蛛蟹的人海戰術
冬季的一個月圓夜前後,數十萬隻蜘蛛蟹來到海草平原上,脫殼。
一些蜘蛛蟹脫去外殼,新的外殼要在幾天後才會變硬,在這之前,它們都是「軟腳蟹」,連爬的力氣都沒有。
短尾刺魟來到海草平原,剛脫殼的軟蟹正是它的心頭好,大概是因為入口即化。
逃走是不可能逃走的了,這輩子都逃不掉的了。
於是剛脫殼的蜘蛛蟹死命往蟹群中心爬,未脫殼的同伴會給到它保護,就這樣,十萬隻蜘蛛蟹相互保護,最終集體脫殼成功。
十萬蜘蛛蟹脫下的舊殼
普通章魚不普通
在南非,有一種章魚,被睡袍鯊魚抓到,它會用觸手伸到鯊魚的腮裡,使得它無法呼吸,並趁機逃走。
曝露在外又沒有珊瑚可以鑽的時候,章魚會把貝殼蓋在身上,把自己藏起來。
而這種章魚竟然叫普通章魚。
what?
秘笈五:專屬特殊技能,你們學不來
女裝大佬烏賊哥
相比起蜘蛛蟹和普通章魚,澳大利亞傘膜烏賊的手段可能比逃跑還更可恥一丟丟。
大個子烏賊霸佔著雌性烏賊,可是雌性烏賊發出信號明確表示對它不感興趣。
小個子烏賊能怎麼辦?打不過就跑?
不,它把自己的顏色變暗,收起了觸腕,裝成一隻雌性烏賊,在背上顯示出白色條紋,示意不想跟這傻大個交配了。
不知道是這變裝高超還是大個子眼神不好,總之最後它就信了,默默地離開了這片傷心之地。
小個子最終抱得美人歸。
性別就像心情,說變就變
海洋裡,每個種群的領導者能得到最多的權利,生存空間、食物和配偶,而這些領導者大都是雄性。
這個位置待遇豐厚,自然會有很多競爭者。領導者要時時刻刻提防其他雄性同類把自己扳倒。
可是,在金黃突額隆頭魚裡,領導者要提防的不只是它的「兄弟們」,還有「姐妹們」。
一隻大個頭的雌性金黃突額隆頭魚,拒絕了雄性的追求,躲起來閉關幾個月。
在這幾個月裡,雌性體裡的某幾種酶就不再起作用,雄性激素開始在體力循環,最後雌性變成雄性。
霸主一定不會想到自己曾經追求的女孩成為了男孩,更沒想到這個男孩搶了自己的江山,嚶嚶嚶。
魚生啊,真是變幻莫測。
《藍色星球2》拍攝了5個年頭,攝製組共經歷了125次探險,訪問了39個國家,足跡踏遍世界各地的大陸和海洋。
相比17年前的《藍色星球》,當時拍攝要乘坐直升機,用的是16mm膠片。
現在,超高清無人機帶來了各種俯瞰視角的視覺享受。
還有各種最新設備為我們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導演James在紀錄片的幕後故事裡給我們分享這些新技術——
攜帶超高清和極度低光攝像機的潛水器,帶我們去到了一千米下的深海世界,記錄了從未見過的奇怪生物。
拖拽攝像機讓攝製組捕捉到了魚類在海裡發動高速攻擊的畫面。
吸盤攝像機為觀眾提供了鯨鯊和虎鯨的主觀視角。
在超高清探測攝像機下,水母的觸鬚、海膽的進食、海綿的結構,再小的細節都被展示得一清二楚。
攝製組還研發了一種的探測攝像頭,讓鏡頭可以深入到珊瑚的各個角落和縫隙。
《藍色星球2》並不只是向我們展示了海洋的美麗,幾乎在每一集的最後,都會提及到美麗背後的憂傷——我們的海洋正處於危機之中。
第七集《我們的藍色星球》更是以環保為主題,引發了更深的思考。
塑料汙染
人類生產的塑料製品漂浮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漂泊信天翁幼鳥因為誤食塑料而死亡。
塑料產生的毒素積聚在海洋生物體內,通過食物鏈積聚在大型生物體內,有毒母乳導致它們的幼崽死亡。
蠵龜被海洋中的塑料纏繞溺水而亡。
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冰川融化,大西洋海象要找到讓幼崽休息的冰塊變得更加艱難了。
澳大利亞的大堡礁,因為海水升溫,珊瑚礁白石化。拍攝期間,受觀察的大約90%的分支珊瑚出現白化並且死亡,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珊瑚礁死亡事件。
礦物燃料的燃燒,使得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高,海水酸度隨之增強,珊瑚貝殼除了面臨白石化,還面臨著被腐蝕的危機。
過渡捕撈和獵殺
漁民過渡捕撈曾經使得鯡魚幾乎消失,同樣以鯡魚為食的虎鯨和座頭鯨成為了人類的敵人,遭到大量獵殺。
不少鯨魚被漁民誤捕,在漁網中掙扎耗盡力氣累死。
特立尼達島上,人們曾大肆獵殺稜皮龜,使它一度瀕臨滅絕。
在這一集中我們還看到了導演團隊正在和世界各地的海洋科學家、環保組織合作,探尋上面提到的問題的出口。
海洋這一個巨大的環流系統,我們隨手扔進小河的一個塑料瓶就是這樣到達大江大河,進入海洋,停留在海裡幾十年,甚至到達動物的體內。
相信大家還記這段視頻,在哥斯大黎加,科學團隊花了將近十分鐘從一隻太平洋麗龜的鼻孔裡拔出了一根塑料吸管。
圖片來自國家地理中文網
我們隨手扔掉的一根塑料管給海龜帶來了巨大的痛苦。
2009年,聯合國設定每年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呼籲人類保護海洋環境。
今年,世界海洋日迎來第10個年頭,不如我們就從減少使用塑料產品、保護河流清潔開始,給海洋「減負」。
滄海變遷,蔚藍覺醒。
「守護這片蔚藍,最好的時機是此刻!」
Lamer海藍之謎和你約定,一起成為海洋衛士,守護我們美麗的藍色星球。
點擊閱讀原文,跟隨LAMER一起潛入深海,探索不一樣的蔚藍奇蹟,還有機會領取上海電視節#藍色星球2#線下觀影邀請函!
#關注海洋健康,守護蔚藍星球#,我們一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