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分音符合唱團」國際合唱節奪金

2021-03-02 中國國際合唱節

「十六分音符合唱團」國際合唱界奪金:一群理工科博士的別樣精彩

2014年8月4日,歷時一周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合唱節在北京落下帷幕,來自全球43個國家和地區的188支合唱團參與藝術角逐。

在這次國際合唱大聚會中,一支年輕的合唱團——「十六分音符合唱團」憑藉一首原創作品《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兩首新作品《風》《小河淌水》贏得了評委的喜愛,摘得小合唱組金獎。

這是一支高學歷的非職業藝術團體。一半以上的團員具有博士學位,其餘都是碩士研究生。七年成長之路,他們是如何走過的?對合唱、對生活又有著怎樣的體悟和追求?

唱出國際金獎

2007年7月,為了參加當年的北京合唱節,16位在京的中國科學院博士生自發組成了一個合唱團。他們並不是毫無合唱基礎的門外漢,當時作為中科院研究生院博士合唱團的成員,他們更想在每年的迎新匯報演出、慰問演出之外,找到一個能夠承載合唱藝術追求夢想的新舞臺。

在報名之前,他們先要為合唱團取一個容易識記的名字。「就叫十六分音符吧。」大家點了點人數,想出了這個今後要一直伴隨他們的名字。

「十六分音符」,這一個音樂記譜中表示音符時值的符號,在那一刻與這16位成員有著某種註定的契合。

大家一致通過。

2007年10月,經過2個多月的編曲和排練,這群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憑藉無伴奏合唱《摘菜調》和一首曲風熱烈的爵士合唱《Joyful,Joyful》拿回小合唱組三等獎。評委和觀眾誰也不知道他們還是一群在讀的學生,一群在外人的想像中還是書呆子形象的理工科博士。那時的團員們,誰也沒想過,他們有一天會走進央視,甚至登上國際舞臺。

比賽結束後,團員們忙於各自學業和工作而停止了訓練,合唱團活動進入低潮。

時隔近一年,忙完了畢業和留京工作這兩件大事,他們內心的合唱夢想在一些老團員心中再次萌發了出來。

2008年9月24日晚,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在中科院力學所家屬樓一間公寓裡,幾位許久未見的團員們聚在一起。「十六分要合了」,當時已經從中科院高能所博士畢業參加工作的白雲翔提議重組合唱團。大家紛紛響應,想到日後共同排練演出的美好時光,各個激動不已。

「大家按捺不住重組的激動心情,不顧當時已是深夜會有擾民之嫌,用極弱的聲音唱起了一首又一首曾經一起唱過的歌。」這天晚上,白雲翔被大家推舉為十六分音符合唱團團長。而這間公寓正是他租住的地方。這裡後來很長一段時間作為合唱團的排練臨時場地使用,被大家笑稱為「白公館」,後來乾脆簡稱「白宮」。

合唱團成立了臨時團務會,建設和發展步入正軌。團員們開始恢復排練,每周日下午排練一次。遇到演出等特殊情況,還要加排。

困難很快顯露出來,首先是他們沒有穩定的排練場所。「白宮」雖好,卻經不起居委會三番四次登門勸說和警告——無伴奏合唱儘管沒有樂器的伴奏,但嗓音的分貝數也不容小覷。團員們離開「白宮」,常規排練進入了漂泊不定的「打遊擊」階段,飯店包間、單位會議室,他們甚至想過在路邊的地下過道。他們沒有活動經費,此時的薪水尚不豐厚,每年還要自掏腰包交團費,以維持日常排練、演出、服裝等費用。

克服困難的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

沒有指揮就趕鴨子上架自我操練,直到請來了青年指揮家李厚樸擔任常任指揮。

聲樂基礎不好,就拜師訪學,從基礎的樂理,到發聲方法,從作品的基本節奏、音準要求,到細緻的藝術處理,這群在做學問時不懈鑽研的博士們,把音樂也當成了學問一點點鑽研,碰到的問題一個個攻克。

經過六年不間斷的積累磨練,十六分音符合唱團的藝術表現能力逐漸增強,並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在一次次的比賽中屢次獲獎。

白雲翔說:「不管多難,我們對合唱藝術的熱愛和追求一直沒有改變過,是堅持讓我們成長。」。

2014年8月,當作為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合唱節中原創比重最大的獨特團隊,獲得小合唱組金獎的時候,合唱團經歷過的所有困難,仿佛都成了奠定今日成功的基石。

看著合唱團一路成長起來的北京音樂家協會駐會副主席王瑞璞先生聽聞團員們獲得金獎的消息後,欣然寫下 「七年之養捧金來,面朝大海花正開」的詩句。

唱出中國風格

七年前,十六分音符合唱團初次登上承載新夢想的舞臺。幾年來,舞臺上的夢想不斷延伸出新的內涵——他們發展原創合唱,唱內心最想表達的音樂,走出一條獨一無二的藝術之路。

十六分音符合唱團通過吸收國內、國際優秀合唱的精華,形成了自由、多元和民族的藝術風格。他們演唱的曲目風格多樣,清新活潑,飽含對祖國家園的深深眷戀和對繽紛世界的熱情追求。許多歌曲不僅展示了青年人奮發向上的朝氣,同時還抒發了自由尚美的時代情懷。

「十六分音符合唱團是一個獨特團隊,團員們都擁有良好的文化素養,這是藝術生命能夠旺盛生長的土壤。」北京合唱協會秘書長鄭淑傑說。

常任指揮李厚樸是合唱團最有專業素養的人。他師從吳靈芬教授、尼克·史密斯先生和楊右青教授,是中國音樂學院合唱指揮系的碩士研究生。

2012年9月,十六分音符合唱團受到中央電視臺的邀請,參加了音樂頻道的《歌聲與微笑》欄目,一首由指揮李厚樸創作的《天路》引起了評委席中的著名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馬秋華教授的關注,她興奮地走到團員中間和大家一起再次唱起了這首老歌。

在這次活動中,他們人手一個iPad,創造性的把iPad作為樂器,合奏了《匈牙利舞曲第五號》,完成了一次「勃拉姆斯與賈伯斯的對話」。

2013年6月,李厚樸為合唱團量身定製的原創合唱作品《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和改編作品《自由探戈》奪得2013北京合唱節金獎。

回憶起2007年第一次接觸這群與自己同齡並對合唱有執著興趣的發燒友,李厚樸說,「根據專業的標準,他們離登上合唱舞臺還有一定差距,但是他們對合唱單純的喜愛感染了我。」這一感染就是七年。

參賽歌曲《風》由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周娟創作而成,《小河淌水》由作曲家劉曄根據云南民歌改編而成。他二人都為合唱團的發展感到高興。

兩首新作既有西洋合唱的豐富和聲色彩,又有中國民族特色,用李厚樸的話說,「採用西方的作曲技法同時注入中國的情感」。

說起未來創作的發展,他認為,關鍵是要找到符合時代的詩歌,繼續創新改編,而不是局限於民歌改編。

從16人發展到現如今的50多人,十六分音符合唱團不斷吸收進新鮮的創作血液,創作出更有時代氣息的原創合唱曲目。

在今年獲得小合唱金獎後,十六分音符合唱團對自己的夢想更有信心了,希望能夠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原創中文合唱歌曲,並作為對外交流的文化使者推廣傳唱,擴大中文合唱的世界影響力,向世界展現民族合唱的獨特魅力。

唱出新的生活方式

合唱最早起源於歐洲,後被引進中國。中國合唱結合了中國的民族文化基因,在世界合唱之林獨樹一幟。

近年來,中國合唱事業發展迅猛,各地究竟有多少支合唱隊,各有什麼特色,恐怕連中國合唱協會都未必能說清。

毋庸置疑,每個參與合唱的人,只要真心投入,都能從合唱中獲益良多。

通過合唱,喚醒人們對社會良知的回歸、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審美能力獲得提高,由內而外生發出一種正能量。唱歌還使人心情舒暢,視野開闊,生活、工作激發出新的熱情。

「合唱能激發人心底真誠的愛,我們團由好多夫妻就是從合唱中結緣並走到一起的。」十六分音符合唱團男高音部主力楊焱博士與愛人蔡世淳博士就是在合唱中相識、相知、最終相愛,並有了愛的結晶。

「在歐洲,童聲合唱團非常普遍,合唱對提升個人審美能力、培育團隊合作精神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應該讓更多的中國年輕人,甚至是小孩子參與合唱,感受合唱。」團長白雲翔現在是中科院高能所副研究員,合唱早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

雖然他平日工作忙,還要張羅排練、演出,「很累很辛苦,但內心還是會感到快樂」。

柏拉圖曾說:「最好的音樂是這種音樂,它能夠使最優秀、最有教養的人快樂,特別是使那個在品德和修養上最為卓越的一個人快樂」。

「這個團裡,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朋友般的親切,每次排練都讓人開心。」黃明靜是團裡年紀最小的團員,來自知識產權局的她雖然入團時間短,但感受很深。

十六分音符合唱團副團長張軼群博士用一句經典的話概括出了全體團員的心聲:「合唱是快樂的——我們願意把這種快樂傳播開來。」

為了讓年輕人了解合唱,十六分音符合唱團計劃發起一場「合唱普及行動」,邀請合唱界有影響力的名家走進高校院所,走進高新區,甚至走進中學校園,走向社會,開辦合唱沙龍,舉行高水平的合唱講座,普及合唱知識。

「通過名家的講解,』十六分』的現場演示,讓更多的人認識合唱,喜歡合唱。」白雲翔說。「我特別想讓九零後、零零後年輕人知道,有一種生活方式,叫做『合唱』」。

生活方式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古人吹簫撫琴、吟詩作畫、登高遠遊、對酒當歌,這些清雅之事,仿佛早已遠離身在繁忙都市的現代人。人們在匆忙追逐中找尋成就感,高效忙碌中獲得存在感。能為生活帶來充實和快樂的人文體驗,被遺忘了,被忽略了。正處在事業發軔期的「十六分「們,在工作之餘,在合唱中找回了這種感受,開啟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朱芙蓉)

相關焦點

  • 芝加哥華人藝術團國際合唱比賽振奮奪金!
    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在義大利維羅納國際合唱節中獲得金獎第一名!這是芝加哥華人藝術團與多位密西根華人合唱團團員共同努力的成果。一年一度的維羅納國際合唱節是維羅納最重要的文化藝術節之一。四月2日中午十一點,義大利維羅納最著名的歌劇院(The Teatro Filarmonico)燈火輝煌歌聲嘹亮!第27屆國際合唱節閉幕式頒獎儀式就在這裡舉行。
  • 志願者招募 | 一封來自劇院新年合唱音樂會的邀請函~
    經過多年專業訓練,結合劇院優勢舞臺教育資源,合唱團的演唱水平得到較大的提升,並在多項國內國際賽事中斬獲大獎。在去年閉幕的中國國際合唱節,山東省會大劇院童聲合唱團以驚豔的舞臺表現力,奪得了所在組別的一等大獎。
  • 中國國際合唱節組委會受邀參加第十屆國際合唱聯盟(首爾)大會
    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合唱節 剛剛結束,合唱節組委會秘書組一行四人又於8月6日至10日赴韓國首爾,受邀參加第十屆國際合唱聯盟(首爾)大會,並在國際合唱聯盟董事會上作為代表介紹了中國國際合唱節的有關情況。這是中國國際合唱節組委會首次旁聽國際合唱聯盟三年一度的大會,說明中國國際合唱節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世界合唱大會是世界合唱指揮和合唱團體的一次特殊而盛大的集會,由國際合唱聯盟主辦,每三年在世界不同的城市召開。此次大會在韓國首爾舉辦,全程九天的活動為向所有與會人員展示了當今世界最新的合唱理念,帶來了世界頂尖合唱團的優秀表演。
  •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合唱節開幕在即,海棠花開聚力合唱公益讓歌聲飛揚
    2018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合唱節暨國際合唱聯盟合唱教育大會發布會本屆中國國際合唱節恰逢文化與旅遊部新近組建。出席新聞發布會的文化和旅遊部對外文化聯絡局相關人士指出,文化旅遊的融合發展是雙向多環節互動發展,而不是任何一種單向融合。以中國國際合唱節為代表的品牌性藝術活動的舉辦,由於參與性廣、互動性強等特點,對豐富提升城市文化旅遊內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中國國際合唱節與臺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兩岸2015系列合唱交流音樂會
  • 美國金門國際青少年合唱節落幕 中國合唱團獲獎
    美國金門國際青少年合唱節落幕 中國合唱團獲獎
  • 小領結 | JCA•KODOMO國際兒童合唱節,我們準備好了!
    小領結們認真細緻地備戰JCA·KODOMO國際兒童合唱節,為了能夠獲得更好的練習效果,經過一段時間的系統訓練,小領結們在歌唱技巧和默契度上都有了極大的提高。 臨行倒數,小領結們進行了做出發前的最後集訓,激活「備戰」狀態,以最飽滿的熱情出發前往日本東京。
  • 《油桐花》·2018臺北國際合唱音樂節經典音樂會
    視頻信息2018臺北國際合唱音樂節經典音樂會呂金守/詞曲,艾爾柏汀/編,指揮
  • 【教師風採】錫林浩特市蒙古族教師合唱團積極備戰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合唱節
    連日來,錫林浩特市蒙古族教師合唱團抓緊排練,積極備戰7月19至25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合唱節。合唱團的成員們以集體排練、聲部排練等形式,認真地進行演唱訓練。張博士對此次合唱團出徵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合唱節將要合唱的歌曲《駝鈴》和《KRUHAY》進行了指導。同時對由16名團員組成的即將參加民謠組比賽的小團演唱曲目《八駿贊》、《牧歌》和《步調》進行了專業指導。
  • 第55期 | 「天籟依舊——2019迎新合唱音樂會」回顧
    2019年1月18日,北京天籟藝術團在建團三周年之際,奉獻了一臺「天籟依舊——2019迎新合唱音樂會」。
  • 唱「享」臺北 | 臺北國際合唱節賽事遊學之旅
    在浩瀚的知識海洋裡,我只能獨自前行在優美的合唱天空中,我們卻能並肩翱翔在2018年的這個暑假
  • 【喜報】成立僅半年,初啼展鋒芒——廣州兒童合唱團榮獲第十七屆臺北國際合唱節金獎
    7月31日,由臺北愛樂文教基金會、臺北愛樂合唱團聯合主辦的第17屆臺北國際合唱節在臺北音樂廳舉行。成立僅半年的廣州兒童合唱團在廣州市兒童活動中心古方主任、廣州市婦女聯合會宣傳部鄺鳳蘭部長的帶領下,順利出徵臺灣,驚豔亮相!
  • 群眾歌詠不代表合唱
    文字/《北京青年報》倫兵圖片/甘源昨晚(8月24日),奧地利威爾頓童聲合唱團在國家大劇院為八月合唱節收官,本屆合唱節從8月4日以法國小宇宙合唱團音樂會開幕,合唱和諧的天籟之聲就一直縈繞在國家大劇院,9個中外優秀的合唱團的高水準演唱在觀眾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不少樂評人和觀眾都驚嘆:這屆合唱節讓觀眾真正聽到了合唱最好的歌聲。
  • 【國際合唱大賽】2017中歐(義大利)國際藝術節國際合唱大賽
    義大利盧卡百合花劇院義大利華人音樂家協會支持單位:中國駐佛羅倫斯領事館義大利駐中國大使館義大利盧卡市路易吉博凱裡尼音樂學院承辦單位:義大利維託索&柏坎圖國際音樂節Blooma Arts Promotion Co., Ltd中國國際合唱藝術研究會2017中歐(義大利)國際藝術節中國(北京)組委會媒體單位: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網、搜狐網、新浪網、騰訊網、網易、鳳凰網、千龍網、北京晨報、北京晚報、中國青年報、北京青年報、音樂周報、中國文化報
  • 喜報| 山東省會大劇院童聲合唱團榮獲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合唱節一等獎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合唱節的比賽成績正式公布,山東省會大劇院童聲合唱團一路過關斬將,憑藉精湛的演唱水平,徵服了評委,取得了一級合唱團童聲組金獎的好成績。  中國國際合唱節是目前我國唯一的國際性合唱類藝術活動,也是我國舉辦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國際合唱藝術盛會。
  • 第十屆海峽兩岸合唱節落幕,兩岸6支合唱團獲得金獎!
    愛讓我們走過來,風雨兼程你我並肩同在……」 9月30日下午,臺灣新竹縣文化局演藝廳內,全場響起歡快的歌聲,以「為了藝術為了愛」為主題的第十屆海峽兩岸合唱節隨之圓滿落幕。本屆合唱節參與人數逾1200人,23支團隊參與,其中大陸合唱團隊15支,臺灣合唱團隊8支,互動交流規模創歷屆新高。
  • 第三屆海峽兩岸新春合唱音樂節(資訊)
    合唱音樂節宗旨 由財團法人臺北愛樂文教基金會、臺北愛樂合唱團及臺北市中山堂聯袂主辦,恆泰嘉盟國際文化支持協辦的第三屆海峽兩岸新春合唱音樂節於2016年1月2日在臺北市中山堂音樂廳舉行。
  • 合唱團參賽日記:不光是比賽,更是學習,合唱節讓我們開拓視野!
    感謝中國合唱協會舉辦的2017 海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唱節這場合唱盛事。合唱節讓我們開拓視野,領略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藝術特色,藝術無國界,我們喜歡用歌聲來交流,用心在藝術的殿堂中始終努力,不斷提升!
  • 唱響青春夢想 第二十七屆「一二•九」合唱音樂節落幕
    12月8日,第二十七屆「一二·九」合唱音樂節在明德堂落幕。來自全校23個學院的21支代表隊參加了本屆合唱音樂節。校黨委書記靳諾、黨委副書記馬俊傑等參加活動,各學院、部處負責人與現場近1000名同學觀看了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