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告別》——雷蒙德·錢德勒和他筆下的硬漢菲利普·馬洛

2021-01-09 極致研習社

說到偵探小說,誰都無法繞過「犯罪小說的桂冠詩人」雷蒙德·錢德勒;說到「硬漢」形象,誰也不會忘記雷蒙德·錢德勒筆下的菲利普·馬洛。

01,雷蒙德·錢德勒,開啟硬漢派偵探小說的新時代

雷蒙德·錢德勒應該屬於一個大器晚成的作家。因為他在50歲的時候才出版了第一本長篇小說《長眠不醒》。沒想到的是,這本小說大獲成功,並受到加繆、奧登和奧尼爾等多位大師的讚賞。這部作品讓雷蒙德·錢德勒一炮而紅,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其後,雷蒙德·錢德勒又陸陸續續地創作了《再見,吾愛》,《高窗》,《湖底女人》,《小妹妹》,《漫長的告別》,《重播》。這七部長篇小說的主人公都是菲利普·馬洛,可以被稱作是「菲利普·馬洛」系列長篇小說。自此,美國硬漢派私人偵探小說風靡一時。

錢德勒也因他的作品備受尊崇。他是世界上唯一被寫入經典文學史冊的偵探小說作家,他的作品被選入《美國文庫》。

1995年,雷蒙德·錢德勒和他筆下的菲利普·馬洛獲得美國推理作家協會組織頂尖評論家票選150年偵探小說創作史上的最佳作家和最佳偵探。他被認為開啟了硬漢派偵探小說的新時代,「給偵探小說以靈魂」的人,而馬洛成為硬漢派的代名詞。所以,硬漢偵探小說的集大成者就是錢德勒,他流行於世的作品雖然不太多,卻改變了當時整個偵探小說和電影類型的走向。可見,他和他的作品影響之大。

02,《漫長的告別》,為朋友的清白衝鋒陷陣

有魅力的文字不會因為時間上的漫長和空間上的距離而湮滅,而是會歷久彌新,每個時代讀都有其價值和意義存在。就像酒,愈老愈醇,細細品味,更加滋味悠長。比如,前段時間,我偶然間遇到《漫長的告別》,看完之後,心中喜愛不已,亦心悅誠服於眾人對它的讚譽和推崇。

這本書講了什麼故事?簡單地說,私人偵探菲利普·馬洛無意間認識了優雅有禮的醉鬼特裡·萊諾克斯,並成為朋友。後來,一條人命,一個謀殺案讓馬洛送萊諾克斯遠走他鄉;不曾想,不久之後馬洛聽到了萊諾克斯自殺身亡的消息,同時還收到了他的絕筆信。但是馬洛並不認為萊諾克斯就是兇手,所以他為了朋友的清白選擇衝鋒陷陣,直到最後真相大白。

細細回味,這本書之所以廣受好評,不僅僅在於作者出眾的文採,縝密的思維,反轉的情節,還因為作者塑造的主角偵探馬洛形象鮮明特別,深受讀者喜愛。

03,菲利普·馬洛,普通的硬漢偵探

說到偵探,不得不提歇洛克·福爾摩斯,他不但頭腦冷靜、觀察力敏銳、推理能力極強;而且,他的劍術、拳術和小提琴演奏水平也相當高超。他太過完美,他是一個「萬能偵探」,實在讓人望塵莫及。

相比之下,雷蒙德·錢德勒筆下的菲利普·馬洛身份尋常,個性執拗,言談舉止也沒什麼稀奇的,他不過是借著私人偵探的職業餬口而已,談不上神機妙算,掙得也不多,朋友也很少,平時還愛喝酒,愛管閒事,怎麼看都是很稀鬆平常的一個人,但是贏得了所有人的關注和喜愛,為何呢?

首先,他是一個硬漢偵探。在《漫長的告別》中,因為涉嫌幫助萊諾克斯逃跑,馬洛被帶去了警察局。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位暴虐的警長格裡厄斯,這位警長總是對犯人嫌疑人進行刑訊逼供,比如疲勞審訊、強光照人、踢人腰子、出拳打太陽穴、用警棍打人尾椎等等。馬洛也慘遭其凌辱,但他始終沒有透露一句話,他做到了一個硬漢偵探該做的事,他有著硬漢偵探該有的性格,承受住了常人做不能承受的。

除了強硬的作風,馬洛還是一個重視感情的忠實友人。《漫長的告別》這本書講述的就是馬洛對朋友堅守承諾的故事,一個馬洛真心付出的友誼被辜負的故事。

萊諾克斯與馬洛在酒吧相識,在酒醉後被馬洛送回,後來萊諾克斯寄給馬洛一張巨額鈔票作為感謝。此後的兩人經常一起喝著「螺絲起子」,聊著天,他們似乎成為了朋友。然而,當萊諾克斯陷入殺害妻子的漩渦之中,馬洛幫助他避開這是非之地。其後,萊諾克斯自殺的消息傳來。馬洛深信萊諾克斯不可能殺人,於是他頂住各種壓力和阻力,堅持追查真相。直到最後意外發現萊諾克斯依然還活著,雖然得知真相的馬洛失望於自己的善意和友誼被利用,但是他還是灑脫地與朋友告別,並說這是最後一次。

除此之外,馬洛亦會被美色吸引,就像個普通人一樣。在《漫長的告別》裡,艾琳初次出場之時,光芒四射,眾人目不轉睛地看著她,都為她著迷不已,就連馬洛也為她的美屏息。然而馬洛是個內心堅定的人,不會因此忘記自己的原則和職業操守。當馬洛發現艾琳是殺害萊諾克斯妻子的真正兇手時,他還是選擇讓真相暴露出來。

04,一個普通人,也可以不平凡

當馬洛作為一個偵探時,他對自己的職業操守嚴格執行,只接受合適的委託金;他不拿一分不屬於自己的不義之財;他遭受暴打從不喊疼,被美女引誘也不為所動,辦案時從不妥協,對客戶的承諾是一言九鼎,是一個即使滿身傷痕也會勇往直前的硬漢。

而同時,他也是一個普通人,有感情、有思想、有情緒。他雖然冷靜自持,但他也會為朋友兩肋插刀、肝膽相照,比如願意冒著生命危險送萊諾克斯離開洛杉磯,寧願遭受侮辱和暴力也絕不透露一個字。如果朋友碰觸到自己的底線和原則,他也會失望和難過,但會毫不猶豫地和對方絕交。

馬洛是個普通人,但絕不平凡。他是個勇敢無畏的硬漢偵探,但同時他也有諸多缺點,頹喪、固執、冷硬等等;但是在他落魄的外表下有一顆堅持原則的心和一個理性的頭腦,貧窮卻不貪婪,重視朋友卻不忘初心,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就是這樣一個有些痞氣又很講義氣的硬漢偵探俘獲廣大讀者的心。

馬洛是個虛構人物,但他一直活躍在人群之中。同樣的,他的創作者雷蒙德·錢德勒雖不是高產作家,但也因他的寥寥數本小說而長存於人們心中。

相關焦點

  • 雷蒙德·錢德勒4《漫長的告別》
    《漫長的告別》The Long Goodbye雷蒙德·錢德勒
  • 什麼是硬漢派偵探:《與狼同行》與《漫長的告別》
    化身沃爾夫警長,與他同行在童話鎮,一次次置身險境。讓我無數次地回憶起,閱讀雷蒙德·錢德勒的故事、與他筆下的私人偵探菲利普·馬洛同行的往日時光。以《漫長的告別》曾經打動我的方式,《與狼同行》再一次叩響了我的心扉。《漫長的告別》是美國作家雷蒙德·錢德勒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53年。
  • 史上最早的「硬漢偵探」系列了解一下
    他就是美國推理小說作家雷蒙德·錢德勒在1953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漫長的告別》。其中的主角——私家偵探菲利普·馬洛,稱得上是推理小說史上最早的「硬漢偵探」形象。此後所有硬漢身上,幾乎都有馬洛的影子。借雷蒙德·錢德勒的《漫長的告別》,我們來聊一聊,究竟是什麼樣的機緣巧合,催生了首個「美國硬漢偵探」形象馬洛的誕生?「家族史」:100多年來偵探家族發生了什麼變化?
  • 罪惡之城的騎士:雷蒙德·錢德勒為何被作家們如此尊崇?
    除去作為偵探小說家的錢德勒外,他還是好萊塢電影史上的金牌編劇,與希區柯克、比利·懷爾德等導演合作,締造了好萊塢式黑色電影,兩度提名奧斯卡金像獎。他的小說《長眠不醒》,不僅奠基了「硬漢派」偵探文學的經典招牌,還為隨後的城市犯罪小說和當代好萊塢驚悚片提供了不朽的典範。《漫長的告別》一出版便斬獲愛倫·坡獎,成為20世紀美國文學黃金時代四大傑作之一,與《了不起的蓋茨比》《太陽照常升起》《在路上》齊名。
  • 雷蒙德·錢德勒:騎士、酒鬼和黑色小說家
    可他的文學生涯充其量只有二十六年。在這有限的時間裡,他留給世界七部長篇小說和一部短篇小說集。這七部以洛杉磯私家偵探菲利普·馬洛為主人公的長篇,徹底改變了犯罪小說的面貌,當中的第六部《漫長的告別》,尤其被視為美國文學的瑰寶。馬洛誕生之前的犯罪文學世界由一位女王統治著,那就是阿加莎·克裡斯蒂。在她全盛的時代,英國古典偵探小說發展到了頂峰。
  • 錢德勒:我不是硬漢,我是個浪漫主義者
    於是,當他開始下筆,洛杉磯的一切源源不斷流淌出來,陽光明媚的花園,躲在窗簾後的兇狠眼睛,高度資本化的城市,光鮮和落魄的人,上流社會、警察、流氓、女人……《漫長的告別》(讀客文化·海南出版社,2018年版)中的插圖他就像個精準的外科醫生,用偵探小說這把刀,切開了洛杉磯的毛細血管和美國城市的細胞。
  • 《漫長的告別》活出心中的世界
    《漫長的告別》是20世紀美國著名作家雷蒙德·錢德勒的作品,他被譽為20世紀美國文學的代言人之一,每本著作都質量上乘。他塑造了「硬漢偵探」馬洛的經典形象,也為當時的文壇開創了雅俗共賞的文學風格。而本書作為他的代表作斬獲了各種獎項,更是引來後世無數作家爭相模仿。故事是以第一視角敘述。開頭描述了主人公「馬洛」如何捲入了一場「兇殺案」中。
  • 連姆·尼森:《馬洛》改編雷蒙德·錢德勒小說,《硬粉》繼續復仇
    連姆·尼森,一個結合了實力派和硬漢派的著名演員,影迷對於他的關注度也一直居高不下。這一期,我們來聊聊連姆·尼森即將上映的新作。連姆·尼森主演的《颶風營救》系列讓他進入到了好萊塢硬漢的行列,也讓他飾演的父親角色深入人心,他的新作《硬粉》同樣講述了一個父親復仇的故事,連姆·尼森飾演的掃雪機駕駛員的兒子被當地的大毒梟殺害,愛子心切的他開始了一場復仇行動,有影迷這樣調侃:「誰當了連姆·尼森的兒子女兒真是倒黴了。」
  • 《漫長的告別》:漫長的告別是青春的盛宴
    馬洛也因協助其逃走而身陷囹圄還好馬洛並沒有因警察的恐嚇毆打而屈服,他始終保持沉默後來事情以特裡留下自白書後畏罪自殺而結束,馬洛也被釋放出獄後馬洛收到來自特裡生前的一封信和一張巨鈔馬洛並不相信特裡真的殺了他的妻子但事已自此人已離世無法挽回日子剛剛恢復平靜馬洛又捲入了一位作家夫婦的自殺案裡
  • 《漫長的告別》:這部不燒腦的偵探小說為什麼成為世界經典?
    《漫長的告別》是美國推理小說作家雷蒙德·錢德勒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53年。在該小說中,主人公馬洛遇到了一個優雅神秘的酒鬼特裡,和他在酒吧相識後便開啟了一段男人間的友誼。隨後一場謀殺接著另一場謀殺而來,馬洛用自己倔強的方式一步步靠近真相。最終案件水落石出,他放棄了這段友誼。
  • 《漫長的告別》:說一聲再見,就是死去一點點
    無獨有偶,文人同悲,美國著名作家雷蒙德·錢德勒,也曾有過一場漫長的告別。他與妻子伉儷情深,他深愛著自己的妻子。那時他的妻子病重,他也是在床旁不眠不休地照顧。與三少的斷更不同,錢德勒在照顧妻子的時候,寫下一本書,名叫《漫長的告別》,這本書裡注入他無盡的傷感與迷夢般的離別。
  • 雷蒙德·錢德勒:「我的父親是個酒鬼」
    【編者按】3月26日,是美國「硬漢派」偵探小說家雷蒙德·錢德勒逝世61周年的紀念日。雖然已經去世60多年,但雷蒙德·錢德勒的七部長篇小說依舊被讀者閱讀和喜歡,《漫長的告別》、《長眠不醒》……而他在小說中塑造的偵探菲利普·馬洛這一硬漢形象,也依舊矍鑠,無法超越。
  • 他是罕見的歐洲三大電影節的全滿貫得主,這是他的代表作
    很多人覺得《漫長的告別》這部影片拋棄了雷蒙德·錢德勒(譯者註:美國偵探小說大師,與達希爾·哈米特一起開創了「硬漢派」偵探小說,兩人各自的小說主角菲利浦·馬洛和山姆·史培達被視為私家偵探的同義詞)——對他的小說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事實是,錢德勒必須要被拋之腦後,因為他已經於1959年離我們而去了。電影是我的詮釋,對於他本可能會表達的意見的推測——如果他還在世。
  • 揭開美國推理小說家錢德勒內心獨白,創造的人物馬洛仿佛就是另一個他
    「說一聲告別就是邁入死亡一小步。」在《漫長的告別》裡,私家偵探菲利普·馬洛如此想到。或許,這也是馬洛這個文學史上經典人物的創造者,美國推理小說家雷蒙德·錢德勒(1888-1959)的內心獨白。《漫長的告別》(1953)是馬洛系列倒數第二部,是雷的巔峰作品。1954年12月,雷深愛的妻子,茜茜病逝。雷陷入悲痛,無法自拔,終日酗酒,意圖輕生。在寫給友人的信中,雷說:「她是我的生命之光,是我的全部奢望。」茜茜病了好幾年了,對於雷來說,《漫長的告別》是他預演的一次人生告別。
  • 雷蒙德·錢德勒的傳記,他如何將犯罪小說變成一門藝術?
    《罪惡之城的騎士:雷蒙德·錢德勒傳》內容簡介我們對雷蒙德·錢德勒的了解總是摻雜著各類秘聞和真真假假的逸事,他的一生同他的代表作《漫長的告別》一樣撲朔迷離。如今,「文學偵探」湯姆·威廉斯跨越大西洋兩岸,吸納大量新的採訪、此前未曾公開的信件和檔案,幫助我們了解這位神秘作家。
  • 《漫長的告別》——說一聲再見,就死去一點點
    ·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雷蒙德·錢德勒(1888—1959)20世紀美國文學的代言人之一,用教科書級別的洗鍊文筆塑造了「硬漢偵探」馬洛的經典形象,開創性地將「硬漢派」風格植入文學傳統,革新了美國小說的面貌。
  • 雷蒙德·錢德勒:人生只是一場漫長的告別
    長篇小說1939 《長眠不醒》1940 《再見,吾愛》1942 《高窗》1943 《湖底女人》1949 《小妹妹》1950 《簡單的謀殺藝術》(短篇集)1950 《找麻煩是我的職業》(短篇集)1953 《漫長的告別》1958
  • 《漫長的告別》cr
    書的內容簡介《漫長的告別》是真正意義上的靈魂交流的故事,是人與人之間自發地相互理解的故事,是人類抱有的美好幻想和它不可避免地引發的深深幻滅的故事。——村上春樹 一個神秘優雅的迷人酒鬼,一個孤獨不羈的硬漢偵探。 一杯酒,一個承諾,一場男人之間的友誼。 一張巨額鈔票,一個美夢,一連串謀殺, 一個謎,一次漫長的告別。 說一聲再見,就是死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