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共築公益夢——第29屆國際殘疾人日系列活動」在湖南圖書館舉行。
《光明的活著》廖建明主題分享會現場。
紅網時刻12月13日訊(記者 袁思蕾 通訊員 陳昊)12月13日,湖南圖書館文化志願者服務隊在館內組織開展了「共築公益夢——第29屆國際殘疾人日系列活動」,來自社區、學校、醫院等150餘名殘障人士及愛心志願者參加了活動。
每年的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國際殘疾人日」的設立旨在促進人們對殘疾問題的理解和動員人們支持維護殘疾人的尊嚴、權利和幸福。今年,湖南圖書館通過開展一系列助殘活動,幫助殘障人士樹立自強自立、奮發向上的精神,動員社會各界關心幫助殘疾人,為他們提供一個「溫暖、和諧、有為、愉悅」的社會環境。
「共築公益夢——第29屆國際殘疾人日系列活動」包括視障觸覺藝術家廖建明《看不見的雕塑》觸覺雕塑藝術展、《光明的活著》廖建明主題分享會以及第三屆共築公益夢視障文化交流會。
「觸覺寫意是另一種看見,也是另一種人生姿態。」在《光明的活著》廖建明主題分享會現場,視障觸覺藝術家廖建明現場分享了自己執著追求藝術的故事。廖建明於199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美術設計專業,然而命運給這位剛畢業的年輕人出了一道難題——一場眼疾導致他雙目失明,讓他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與掙扎。雖然失去了視力,廖建明卻沒有失去對藝術的嚮往和追求,他將二十多年來從手中積累的「觸覺經驗」轉化為心中的「視覺經驗」, 創造出了獨一無二的陶藝作品,並定義為「觸覺寫意」。
第三屆共築公益夢視障文化交流會現場。
《看不見的雕塑》觸覺雕塑藝術展在湖南圖書館一樓展廳展出。
活動現場,湖南圖書館文化志願者服務隊與湖南省特教中專精益推拿會還聯合舉辦了第三屆共築公益夢視障文化交流會,省內多所高校社團參加活動,對社會殘障群體投身社會服務,實現自身價值和增強全社會扶殘助殘意識等議題進行了交流。
分享會當天,《看不見的雕塑》觸覺雕塑藝術展也在湖南圖書館一樓展廳開展,展出了廖建明創作的近百件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