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中午12:00,以推理為題材的全國首檔古風實景密室逃脫真人秀芒果TV《密室逃脫·暗夜古宅》迎來了收官之作——《梨園情熾》,觀眾在再一次享受到極致燒腦密室逃脫體驗的同時,也產生了深深的不舍。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觀眾對這部綜藝如此喜愛,居然發出了「它收官了,接下來我靠什麼奶智商?」的感嘆?
專門道具組加持,全實景搭建帶來沉浸式體驗
在《密室逃脫·暗夜古宅》之前,幾乎沒有看見過哪個綜藝節目會在節目末尾打上道具組的名字,且道具組的成員如此龐大。這也恰恰說明,節目組把搭建實景密室、讓參與成員擁有最真實反應、使得觀眾身臨其境當成了最主要任務。
也正是因為節目組在這方面花費的大功夫,最後節目呈現的效果給人一種電影質感,無論是崑崙墓中的星羅棋盤、瑤池聖水,謊言村中精緻的燈籠布景、演技爆炸的真人NPC,紅鈴鐺線陣「天羅地網」、老宅中的花轎等等,甚至還有活物作為道具,種種布置真實細緻,給人身臨其境之感。
當玩家面對突如其來的機關「驚嚇」時,很難有哪個嘉賓還能保持一個「明星」的完美姿態,這種突破以往綜藝的大膽設置,也是觀眾獲得前所未有體驗的一個方面。
尤其是,《暗夜古宅》十分注重恐怖氣氛的渲染,恐怖元素密集且合理,比如祠堂、祭壇、古墓、白帆、人彘等等,當玩家看見這樣的畫面時,立馬會感覺毛骨悚然,燒腦之餘還得克服內心的恐懼,無疑加大了遊戲的刺激程度。
明星玩家們不是在錄節目,而是在親身經歷一場具有挑戰性的密室逃脫,在遊戲過程中,他們的緊張、猜疑、恐懼都是最真實的反應。這種將嘉賓完全置於場景之中的玩法在國內綜藝中是第一次,「去秀存真」在《暗夜古宅》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此外 ,一旦遊戲失敗,玩家們還將面臨「暗夜極道」的恐怖懲罰,在130的極道中,受罰者將背著大大的書包與獵犬進行生死時速地賽跑,這種實打實的懲罰也使得玩家在遊戲中更加上心。
逼真的道具,緊張的背景音樂,以及玩家自然的情感流露,觀眾在看節目時很容易就將自己帶入其中,這種極盡真實的「爽感」,是《密室逃脫·暗夜古宅》讓許多觀眾上癮的重要原因之一。
遊戲情節複雜,機關設置嚴謹,開啟全民燒腦之旅
密室逃脫遊戲的難度一方面在於場景的仿真化布置,另一方面則在於遊戲難度的設置。喜好密室逃脫遊戲的受眾群體多為年輕人,其追求的就是燒腦刺激的體驗,倘若遊戲機關設置不夠嚴謹或是難度較低,則很難引起他們的興趣。
顯然,《暗夜古宅》在這方面也是重點把控。
第一期節目《崑崙慕》中,節目組採用了非對稱性追逐對抗模式設定,設置重重關卡讓守墓者和盜墓者展開了一場緊張複雜的「貓鼠追擊」。
盜墓者一方面要逃生,另一方面又要在時間極其緊迫的情況下破解關卡。比如在「十六子連珠」環節,玩家需要同時點亮16子方能激活墓室大門,既考驗嘉賓的記憶力又考驗活動力。
同時節目組打破了普通綜藝遊戲的套路,嘉賓一旦置身密室中,就意味著徹底「脫離」了節目組,置身於真正的「暗夜古宅」中,沒有任何主持人的提示,每一關的推進都靠嘉賓們自己推理尋找線索。
許多時候,玩家對於機關一無所知,只能通過觀察周圍的環境去猜測、推理,來找尋破解每個機關的方法,比如面對牆上的羅盤時,其他玩家都是一頭霧水、無從下手,唯有唐禹哲敏銳地發現了密碼學的明文與羅盤之間的聯繫,這才尋得破解方式。
在手術室尋找逃離出路時,玩家們也是無從獲得絲毫提示,只能從」盲目摸索「開始。牆上掛滿的神情詭異的人臉照片以及幾個錶盤,這其中的聯繫究竟從何得知?這一切的一切全都只能靠嘉賓自行破解。
還有的關卡要求玩家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唯有利用」巧力「方可破解難關。這也對玩家的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時間一點點流失,玩家陷入緊張狀態中,然而越緊張越難操作,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從容不迫地進行遊戲也是一個大難題。
有的時候,即使知道遊戲該怎麼玩,也會被擺在面前的難題所難倒,比如星羅棋陣要求在一個6X6的網格中,用6枚棋子去填充,做到每一枚棋子的橫豎斜線上都沒有其他棋子,這個看似簡單,許多觀眾在看到這裡時自己在紙上進行模擬操作,親身試驗過才發現實際操作比看起來難得多。這種益智類關卡的設置也會加強觀眾的參與感,觀眾跟著玩家一起破題解題,親身體驗燒腦之感。
真人密室逃脫,逃得出密室,逃不出人心
密室逃脫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燒腦的刺激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玩家們在面對「絕境」時的一種反應。在這個遊戲中,考驗的不僅是一個人的智商、判斷力、邏輯推理能力以及觀察力等,同時還考驗了玩家之間的相互配合和團隊協作能力。遊戲過程中人性的展現,才是這個節目最有趣的地方。
當真人NPC告訴大家團隊裡面有臥底時,玩家對此深信不疑,原本穩定的團隊開啟了漫長的互相懷疑。
在一次次的猜忌和找內鬼的過程中,玩家們逐步進入了謊言村的圈套,最終黃侑明和唐禹哲被鎖在鐵箱中,危在旦夕,倘若找不出內鬼,水沒過頭頂,兩個人都得死。
兩人為了求生互相猜忌質問,最後黃侑明為了保住一個人的命自認內鬼,這一刻才讓唐禹哲想明白,其實一開始就沒有內鬼。所謂的內鬼,不過是真人NPC迷霧彈,也是深藏於隊員心中的猜忌和懷疑。
還有一期節目中也是,節目的設定是「四人中只有一人能逃出生天」,每個玩家為了保命都是各懷鬼胎,但玩到最後大家才發現,儘管只有一個人可以活命,但是任何一個人憑藉一己之力都無法破局成功。
這是個「死結」,玩家們面臨著「要不一起死,要不幫一個人活」的艱難抉擇,誰都想活命,但是大家都想活就意味著都不能活。
這也就體現了遊戲的精妙之處,布局者像上帝一般設置重重關卡,這種關卡不單是生理上、物理上的機關設置,更是心理上的幹擾。一旦玩家自亂陣腳陷入無盡的互相懷疑中,遊戲就不可能成功;一旦玩家將自身利益視為高於一切的東西,遊戲也不可能成功。
原來,在這場遊戲中,勇氣、智慧和團隊協作才是制勝關鍵,原來有的時候,犧牲可能是一種必需品。
推理類綜藝垂直細分,國內首創真人密室逃脫
近兩年來,隨著觀眾對綜藝審美水準的提升,簡單的遊戲模式構成的合家歡綜藝開始受到觀眾的質疑,越來越多的觀眾靠對懸疑、推理等類型的綜藝產生興趣,相較於輕鬆的體驗,他們更希望感受到燒腦、破解過程的暢快,《明星大偵探》的成功即可為證。
然而,懸疑推理類的綜藝不僅對綜藝節目的遊戲設置、劇情安排以及場景布置等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也對參與節目的明星本身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可以說,這類綜藝雖然是市場上的香餑餑,但是卻不是誰都能「啃」得動。
《密室逃脫·暗夜古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大了難度,在承襲《明星大偵探》的燒腦推理的同時進行細分,實景搭建逼真古風場景,開闢了「明星真人密室逃脫遊戲」這塊「處女地」,其原創模式的打磨、密室機關的設置、遊戲情節的玩法和螢屏視覺的呈現都是國內頭一回。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不單單是體現了節目組的勇氣,也體現了節目組勢要打破當下綜藝同質化的一種決心。在如今綜藝難有創新的大環境下,《密室逃脫·暗夜古宅》的出現給了觀眾前所未有的信心。
毋庸置疑的是,在一季《密室逃脫·暗夜古宅》的高能燒腦「滋養」後,觀眾對此類節目的心理預期進一步拔高,口味也相應變得越來越挑剔,觀眾期待著《密室逃脫·暗夜古宅》能夠進一步打破常規,給大家帶來更加驚喜的創新綜藝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