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3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6月16日刊登一篇題為《新冠病毒疫苗廠商正在搜羅關鍵器材——玻璃小藥瓶》的報導稱,推動新冠病毒疫苗問世的努力正在面臨一個令人抓狂的瓶頸:用來存放疫苗針劑的玻璃小藥瓶。
▲資料圖片:工作人員在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疫苗生產基地展示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樣品。(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報導指出,美國、歐洲、中國及其他地方的製藥公司正在急速推進新冠病毒疫苗的試驗和製造,希望一旦這些疫苗被證明能安全發揮作用便能對外發售數十億劑疫苗。不過業界官員們說,將對這項大規模量產行動構成阻礙的是玻璃小藥瓶以及作為其製造原料的特種玻璃的短缺。
報導稱,醫用玻璃已經短缺好幾個月了。現在,對諸如康寧公司等主要製造商來說,製藥公司和政府正在大張旗鼓地排隊等候購買用於存放新冠病毒疫苗的玻璃瓶。僅強生公司一家就購買了2.5億個小藥瓶。全球最大醫用玻璃製造商之一肖特公司稱,該公司收到的10億個小藥瓶的訂貨需求是其今年生產能力的兩倍。為了確保自己的疫苗儲備,某全球非營利性組織正在購買玻璃生產線。
為阿斯利康公司和其他藥企生產疫苗的合同製造商康泰倫特公司的執行長約翰·奇明斯基說:「即將生產疫苗的每一家企業都希望能弄到這種玻璃小藥瓶。哪裡來這麼多的玻璃?」
▲工作人員正在從事新冠疫苗研發工作。(法新社)
報導稱,這種供應挑戰反映出正在威脅全球醫療行業從未嘗試開展過的一項免疫接種行動的障礙。公眾關注的焦點多半集中在開發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人員所取得的進展上。而業界官員們說,同樣重要和具有挑戰性的是更為初級但卻必不可少的工作——即確保有足夠的瓶塞、注射器和其他包裝器件。
默克公司的一種候選疫苗需要存放在超低溫的冷藏室中,這對於缺乏此類設備或經常遭遇停電的國家來說是個嚴峻的挑戰。默克公司發言人說,該公司將先把其候選疫苗存放在實驗室內的極低溫度環境下,然後將致力於對這些疫苗進行優化,以便可以把它們存儲在普通的冰箱環境中。
據報導,導致小藥瓶短缺的原因是用於製造這些小容器的專用材料的有限儲備。醫用玻璃不同於用於製造家用器皿或杯子的普通等級玻璃。用於保存醫藥品的玻璃中包含使其能夠抵抗極端溫度變化以及保持疫苗穩定的化學物質。利用這種特殊玻璃製作玻璃小藥瓶可能耗時數天甚至數周,其過程包括融化原料,把它們弄成細長的管子,然後再把這些小管子變成小玻璃瓶。
總部設在奧斯陸的「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正在為研製冠狀病毒疫苗的計劃提供資金。為該聯盟提供幫助的顧問詹姆斯·羅賓遜說:「出現了全球性的玻璃短缺。」
//
中國疫苗行業協會回應疫苗瓶短缺:
我國可年產80億支,能滿足需求
//
近日,
有外媒報導稱全球玻璃瓶短缺,
即使新冠疫苗研製成功,
數十億人仍可能難以獲得。
對此,
中國疫苗行業協會發文回應,
我國優質疫苗瓶年產量至少可達80億支以上,
能夠滿足新冠疫苗生產需求。
你覺得疫苗瓶的全球性短缺會持續多久?
來留言區討論一下吧~
原標題:《繼口罩、酒精後,這個小東西全球排隊買……》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