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餘鶯兒的橋段不禁讓我感嘆,導演真是太會選人了!這個餘鶯兒真是一副尖酸刻薄的樣子,當然結局也是非常慘的!她錯就錯在不應該一開始冒名頂替甄嬛,更錯在得寵後不安分!在御花園衝撞甄嬛,被皇上撞個正著,一下子罰到九霄雲外去了!那她一開始為什麼膽子那麼大呢?欺君之罪是要滅九族的。
甄嬛除夕夜在倚梅園許願,其中就有「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願還沒許完,就碰到了來倚梅園散心的皇上,慌亂之下甄嬛只能謊稱自己是倚梅園的宮女,弄溼了鞋襪不宜出來見人,這一切都落在一旁的餘鶯兒的眼中。隨後皇上讓蘇培盛尋找知道「逆風如解意」下一句的宮女,餘鶯兒四下觀望發現沒有人知道,於是上前答出來了,這個時候的她還不知道,自己馬上就要留在皇上身邊了!看過劇的人都知道,純元皇后就喜歡梅花,也喜歡這句詩。皇上表面上只是尋找會這句詩的宮女,實則是尋找「知己」。餘鶯兒答完詩以後就跟著蘇培盛來到了養心殿,給皇上端了一杯茶以後就被留用了,一向在倚梅園吃苦的她被眼前的好處迷惑住了,當然欣然接受了,況且她挺笨的,壓根不知道這其中的緣由。在倚梅園的時候,她不過是一位新來的宮女,在寒冷的除夕夜的時候還在修剪梅花,現如今一下子成為小主,自然不想放棄。果郡王清楚餘鶯兒不是皇上要找的人,打算提醒蘇培盛的時候,發現餘鶯兒會唱崑曲,把皇上哄的非常高興,便選擇沉默。一個人從低賤的身份變成要人伺候的小主,有點飄飄然。
後宮的女人要麼一技之長,要麼就是有家世背景,餘鶯兒會唱崑曲,一開始見面的時候,她就唱崑曲引皇上開心,還獲得了「妙音娘子」的封號,後來她得意忘形,在宮中夜半高歌被太后懲罰,連皇上都不想見她。她就使出渾身解數,跪在養心殿門口唱崑曲,唱的嗓子都啞了,皇上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了。她肯定認為皇上真的喜歡自己,但是她不知道那句詩的重要性,不是說能答上這句詩就能讓皇上喜歡的!餘鶯兒得寵以後經常出入華妃的宮殿,華妃也願意提攜她。同事餘鶯兒也只是她的棋子而已!餘鶯兒被罰到冷宮以後,華妃便指使她給甄嬛下毒。事情敗露以後,華妃承諾照顧餘鶯兒的家人,餘鶯兒便扛下了所有的罪行。
如果餘鶯兒獲寵以後安分守己,不那麼高調可能她會有另外一種結局了,只是她小人得志,又不懂得人情世故,最後也害了自己。
猜你還喜歡:
甄嬛傳:甄嬛起床梳洗,為何看到侍女佩兒那樣噁心,難怪被杖斃
甄嬛傳:難怪浣碧失寵後要躲到甄嬛那裡,你看孟靜嫻手裡拿了啥
甄嬛傳:難怪雍正喜歡芳貴人,你看他把芳貴人當作誰的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