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紅遍大江南北、至今仍被頻頻提起的《快樂星球》,有一部同時代的兒童劇,鮮少有人知道,如今甚至找不到高清畫質,卻成為廣大90後心目中一個模模糊糊、似夢非夢的童年之「謎」。
《蜜裡逃生》,1999年拍攝完成,2000年開始在中央電視臺與全國各地電視臺播出,全18集。當時代唯一一部沒有日本、臺灣元素的中國大陸兒童特攝劇。該劇從原作者到主創團隊都是湖南人,甚至連拍攝地點,都是在湖南長沙。著名配音演員、藍貓的原聲,葛平老師客串,出演主人公旦旦的爸爸。
該劇改編自何署坤的同名長篇童話,講述了六年級小學生旦旦,偷偷帶走了被昆蟲學家的爸爸關在實驗室的藍眼睛蜜蜂並將其放生。厭惡學習和考試的他,吃下了藍眼睛蜜蜂吐的一口蜜,如願變成了一隻小蜜蜂,前往蜜蜂王國,展開一段驚險刺激、有笑有淚的奇幻之旅的故事。
今天我們一起來簡單盤點一下這部被眾網友稱之為「童年陰影」的兒童劇,究竟」詭異「在什麼地方?
在知乎上有一個提問:為什麼好多人小時候看過《蜜裡逃生》這部劇,都會覺得是幻覺或自己想出來的?在微博上,該劇相關的評論,也大多數是同一種意見。
來自網友的評論
由於該類型的電視劇很少,並且電視臺也就播過1、2次,因此很多人沒看過,也有很多人只看過其中幾集。尤其是還處於少兒時期的90後,即便看過,記憶也十分短暫模糊。
明明記得小時候看過這樣一部劇,卻記不清具體情節,也想不起劇名,問身邊的人,也無人知曉。仿佛就像是自己做了一個夢,幻想出一部電視劇一樣。這種「不真實」感,成為一個放不下的念想,偶爾想起來的時候,便抓耳搔撓地糾結。
長大後,竟發現這樣的經歷不僅僅只發生在自己身上,這種真相大白後的「釋然」,以及油然而生的「共鳴感」,可謂是讓人又「驚」又「喜」又覺「詭異」。
畫風奇特:
因為是一部神話題材的電視劇,劇中運用了很多特效。但是由於當時的技術還比較欠缺,才特效的製作和畫面的銜接上,存在很多不足。很多畫面具有突兀感和違和感。也許是為了彌補動畫製作上的缺陷,劇中的道具十分充分。並且為了以蜜蜂的視角展現自然界,特意將各種道具都做了放大處理。
從畫風上來看,與其說是一部電視劇,不如說更像是一部製作精良的舞臺話劇。
人物形象誇張:
主人公旦旦,一個淘氣欠揍的典型小學生形象,有一顆大門牙塗黑(也許是為了看起來像掉了一顆牙),笑起來完全感覺不到小孩子的天真爛漫,反而令人脊背發涼。這大概真的是唯一一部讓我對主人公產生反感的兒童劇了。
反派花金龜、黑螞蟻等角色的妝發造型也十分誇張,加上人物誇張猙獰的面部表情,出其不意的一個特寫鏡頭,就讓人忍不住要捂住眼睛。
配色豔麗:
整部劇就畫面色彩,就像是打翻了的五彩顏料,無論是紅、黃、綠還是其他顏色,似乎都帶有一些螢光色,每一種色彩都對視網膜產生著強烈的衝擊。
被欺騙、被利用、被誣陷、被追殺、被綁架……幾乎每一集,小男孩旦旦都在絕望和死亡邊緣掙扎。仿佛每一個角色的出現,都是為了讓他懷疑人生。
劇中的女神——蜜蜂王國的女王,代表著善與美,卻被反派綁架逼迫,險些被凌辱。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卻柔弱毫無反抗之力。
反派一次又一次成功,正義的一方卻經歷中毒、戰鬥、犧牲……每一個善良的角色都被折磨過。討人喜歡的角色幾乎都死了。而結局更是來了一個大團滅。
即便是大人也忍不住眼紅的劇情,對於小孩來說簡直又殘酷又毀滅,真真正正的黑暗系童話沒錯了。
因為偶然一次起念,在百度上搜了一下腦海裡僅剩的幾個碎片詞,沒想到就串聯起了該劇的全貌,甚至找到了視頻資源。
以一個大孩子的角度看,真的是一部很老、很稚嫩、很模糊的電視劇,但是那種幼時的著迷和熱情仿佛依然能隱隱感知到。
「黑暗系童話」這個詞曾經一度很熱,也很有爭議。但是我想,如果是我,一定還是會選擇給孩子看一看的。
畢竟世界不僅僅只有美好的一面,就像童話故事,也不都全會是幸福大結局。
感謝閱讀。
文|喜歡櫻花喜歡你
圖:來源網絡與視頻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