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十九世紀後期梅特林克以對人類前途和命運的悲觀主義和神秘主義為象徵主調而創作的《詩集》充滿夢幻中支離破碎的感受、獨幕劇《闖入者》充滿對死神破門而入的悲情體驗等,表現出一種憂傷的象徵主義,那麼進入二十世紀的頭一年開始,他即以童話劇《阿里亞娜和藍鬍子》為標誌開始顯現出明朗、樂觀、進取、探索的象徵基調。尤其代表劇作《青鳥》一反早期的神秘和虛無,寓意深刻地展示了精神追求和理想的現代文化主題。
一、立意構架:渴求感·使命感·理性意識——「尋找」意象
批評極愛勞倫斯·曼德勒評價梅特林克說,你幾乎總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或者至少找到兩層意思,一層人人都看得到的表面意思,在這層意思底下,又有著更深的、只有少數人才能發掘到的意義。
這是一出典型的象徵主義戲劇,從全劇立意架構看,作品含有雙重結構。
一是總體框架結構,渴望、受命、追求、啟示、呼喚,這是作品敘事大結構的簡約框架。它具有很強的寓意性。
首先是第一二幕兩場戲,它在全劇起到總領作用。劇一開始就竭力渲染孩子對幸福的渴望,這象徵著抽象的「人」的處境和渴求,它正是梅特林克所認為的人的內在需求和美的形象描述,也構成積極追求的自由意志的基礎。仙女則代表某種抽象力量和神秘理念,或可視作內在自由意志的外化。而「光」作為照亮、引導、理性的象徵,是追求、尋找的自由意志的探路燈。三個形象的獨特關係,構成了作品的基本結構方式:欲望渴求、理念和理性指引、促而完成追求過程。這體現了作者積極向上,實現自我的哲學觀。而尋找的意象正是作品的著意點,蘊含並提示人們:只有探索追求,才可能克服無知、實現自我,了解並掌握自然的某種奧秘,探索生活的真諦。
其次尋找的足跡與每一場戲劇情境相扣。作品突出渲染自然的神秘和與人類的對抗力量,並賦予自然存在以靈性、智慧等品質。梅特林克曾認為戲劇的根本主題是人和宇宙的對抗及其悲劇性,人的悲劇主要在於對某些自然奧秘的無知。而《青鳥》則在這種對抗關係中架設橋梁:尋找本身正是人對自然奧秘和生命真諦的探索。因此,不論自然和宇宙何等神秘、對抗甚至可怕,不論人如何地「在這世界上是單獨對付一切」的,人總要不息奮鬥,理性追求,走向未來,走向光明,這才是克服悲劇的必由之路。
二是尋找過程所構成的線形結構。尋找青鳥的旅程,由一場場充滿情趣的戲劇衝突串聯。每個情景相互對立,但串起來看,由於主體的使命感和目標意識,又意味著一次次的超越,使其精神和意志遂顯優越。
《青鳥》一劇在立意架構上,以「尋找」作為基本情節線索,以旅程中的一次超越作為主體的自由意志,以神奇幻想的童話故事作為抽象主題的寓意基礎,以「尋找聖杯」的模式作為與觀眾共鳴的文化心理通感,比較成功地構建了尋找意象的象徵意義——人類由於其渴求改變自身處境的自由意志,帶著強烈的使命感,在理性的指引下,自強不息,勇於探索,方可實現自我,有所作為,這也正是現代人類精神的必由之路。
二、主導意象:生命意志·堅毅精神·智慧品質——「青鳥」寓意
象徵主義戲劇的主題意義往往通過象徵性意象來表現。象徵性意象在於暗示一定的哲理、觀念,並寄託作家的某種情感、意緒,傳達他們的生活評價、命運思索和人生理想,在感情的具象中顯現出一般的普遍意義。而在全部象徵性意象中,總有一個主導性意象,即處於作品中心的意象,它對全篇起統攝作用,透射作品的基本意旨。
梅特林克認為,自然既是某種神秘,同時又充滿堅毅和智慧。他認為詩人的任務就是引導讀者進入某種神秘的遐想,從中悟出生命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