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TK-RYUGA 龍牙之刃這把拍子,其實我一開始並不是很感興趣,因為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低揮重愛好者,喜歡輕快風格的拍子。這一次做TK-RYUGA 龍牙之刃的試打評測要託我們一個隊員的福,他是VICTOR籤約的隊員,恰好前幾天他拿這把新款TK-RYUGA 龍牙之刃過來叫我幫他拉線,作為器材愛好者,我當然禁不住這新拍子的誘惑了,果斷攔路打劫,跟小隊員借來打幾天,順便也就把這個TK-RYUGA 龍牙之刃的評測給做了。
靜態參數
隊員這把龍牙之刃是4U G5的規格,外觀方面不多說,龍牙之刃採用76孔設計,空拍含熱縮膜的平衡點是305mm,重量85.5g,手柄含拍錐前套是202mm,之前有人測試5U的揮重是83.5,4U按照正常比例揮重應該是88左右。
按照自己的習慣去掉底膠,首先看到的是,這一次龍牙之刃並沒有採用之前DX-9X和JS-12 Ⅱ的懸浮核心科技人造手柄,轉而回歸木製手柄。上幾層緩震膜+GR233手膠,空拍上機親自上線VBS-66N,27磅。上線過程中拍框幾乎沒有產生形變,護線管也是採用加厚設計,所以這種拍框強度加上厚護線管基本不用擔心上高榜問題,拉完拿拍子在空中簡單揮幾下,他的配重感或者說揮重感很像同樣4U的鬼斬——都是屬於那種頭雖然明顯挺沉,但揮起來並不會很吃力或者說並不算特別笨重。趕緊叫個15歲的小隊員陪我打一局。這次對抗的小隊員球風較穩,同樣也是拉吊打法,比較考驗球拍的多拍能力和穩定性。
動態體驗
來到場上簡單的拉拉高遠,首先感受到的是雖然前面實測拍子空拍重量是85.5g,已經是3U的範疇了,但上完線和手膠,在揮重上的感覺和同4U鬼斬差不多,揮速比隼和拳擊手要慢一點。雖說在配重上龍牙之刃和鬼斬非常接近,但在擊球感上龍牙之刃和鬼斬卻完全不同,鬼斬屬於擊球感比較飽滿,蓄力感較強那種,但網前球和吊球這種需要摩擦和滑板的技術會不穩定;而龍牙之刃就相反,它的擊球感屬於清脆類型,定位雖然是進攻拍,但出球的感覺並不能像鬼斬那樣能壓出很重很衝的效果,反而在網前和劈吊劈殺這些方面的表現更出色,後面我會一一列舉。在中杆硬度方面實際體驗並不算太硬,感覺和鬼斬,隼都差不多,對我來說實際算中等硬度吧。
四方球
打四方球時,先感受了一下拍子的穩定性,剛開始打的時候,會感覺到龍牙之刃在四方球的表現有一點奇怪:我發現在正手區的時候不管是重複落點壓直線底線還是過渡網前,多拍穩定性都很高,且質量也很不錯。而到了我的頭頂區的時候,同樣壓直線和吊網前就明顯感覺質量不穩定,好幾次被對方突擊得分,這也可能是因為我習慣了頭輕的拍子,導致的我習慣用短促的發力去使用這把龍牙之刃。調整了之後,在頭頂區反壓直線後場時,發力上要多壓一會身體要多送一點,不要提前收力,穩定性一下子就上去了,所以大家到時可以留意一下會不會跟我出現類似的情況。
進攻殺球
當我開始增加進攻頻率,根據正手區穩定性更高的特點,我主要把球控在我的正手區直線上,等待機會進攻。由於對方是左手持拍,一般我們正手都會高頻率回直線,所以我後面經穿提前側身抓對手回直線後場突然加速起跳劈殺斜線得分,這是我的習慣套路,這也就是我對一把拍子的劈殺性能要求更高的原因,所以在劈殺這方面的表現,縱觀整場球來說除了開局一個失誤,後面的正手突擊劈殺斜線基本沒有失手。
龍牙之刃的重殺表現在我看來屬於在拳擊手和隼之上。但劈殺的表現卻明顯優於隼和鬼斬,既然龍牙之刃屬於TK系列,TK是突擊系列,強調的是突擊而不是一味的無腦強攻,雖說它的進攻跟現在的主流進攻拍還有點差距,反而在劈殺的表現更加突出,但是只要你有能力,我相信3U的的龍牙之刃能讓你殺爆全場。
4U龍牙之刃整體雖然平衡點偏高,實際打起來的感覺要比其他同樣重量和平衡點的拍子要更輕快,也就是說在4U的進攻拍裡面,龍牙之刃算是比較靈活的,而且是更省體力的,以至於在後面的對抗中我基本不會選擇重殺,更多的是殺點打連貫,追求重殺的朋友可以考慮3U規格,追求平衡可以考慮4U,追求靈活可以考慮5U。
網前表現
談完進攻,說說網前球的表現,龍牙之刃的放網搓球都挺好,在對抗中放網搓球幾乎沒有什麼失誤,反而是幾個勾對角都出界了,這點其實還是我之前習慣用頭輕的拍子,用龍牙之刃勾對角因為它的頭偏重勾對角時同樣的發力,出去的勢能會更大一點,容易收不住,當然我用其他頭重拍也會這樣,都需要多打幾場調整一下發力就好。推球的表現還是因為頭重的影響,同樣的發力會比頭輕的拍子推出去的落點更長一點。
防守接殺
最後我想談談防守接殺方面的表現,龍牙之刃在防守端的表現屬於超出我期望值的一項性能,整場球下來的接殺質量和穩定性都很高,除了幾個預判失誤空擋被殺死,其他接殺都很穩定,這也是進攻型球拍少有的特點,所以龍牙之刃其實不適合那種暴力型打法,反而適合我這種防守反擊打法,先控再防,再反擊。
縱觀這場球的表現,龍牙之刃在拉吊方面的表現良好,正手區表現明顯優於頭頂區,防守端表現優異,網前良好,進攻端劈殺點殺優於重殺,上手難度中等,駕馭難度中等,一般人選擇4U的話跟鬼斬的上手難度差不多,但是根據這把拍目前體會到的特點,我個人應該會更喜歡5U的龍牙之刃,因為83.5的揮重和4U的DX-9X、JS-12二代接近,會更適合我的發力習慣,如果大家不知道選擇幾U的話,可以參照自己用過的拍子查詢一下它的揮重,買揮重接近的就對了。
總結
作為TK系列的一款新成員,龍牙之刃主打進攻的旗號,但在我的體驗之下,我對它的評價是龍牙之刃依舊流淌著突擊的血液,又好像不經意間注入了防守的靈活,就像它的外觀一樣紅與白的交融,如同水火交融,水與火本不能相容,就像一把球拍的進攻和防守無法同時突出,但龍牙之刃就是一把攻守兩端表現都較為不錯的拍子,我個人更願意把它定義為平衡偏進攻型的拍子。
本文轉載自中羽在線Sometimes《[評測體驗] 水火交融的產物—勝利「TK-RYUGA龍牙之刃」實戰評測》,以上均為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