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2 05: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魅力電臺
Radio
六一,我們永遠是孩子
朗讀者:王曉宇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我去上學校天天不遲到,愛學習愛勞動,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動聽的旋律在耳畔響起,翩然思緒帶我飛回到了曾經的童年,又是一年「六一」!兒童的節日,歡樂的氣氛,還有一段難忘的回憶。
鄉村的童年是闊達的,每到「六一」這一天,雖然沒有精美豐富的禮物,哪怕老師帶來一句祝福,就讓同齡的孩子們激動不已,如果再有一個糖塊做獎勵,那滋味比過年還要幸福,興奮的腳步是跳著回家的,雖然腳底板在夜晚有些疼痛,但比起味蕾享受,這點傷痛算什麼。
沒有五顏六色的彩紙,就用彩色粉筆在後黑板上畫大大的「六一」兩個字,粗壯筆線的外延還被精心描紅,如果再添幾道波浪狀的白雲或點綴幾束花朵就更顯精彩,全班同學都盯著那個在上面忙碌的「畫匠」,內心充滿敬仰和羨慕,當最後一抹痕跡被塗抹完畢,大家歡呼雀躍,班長會衝出教室邀請老師來欣賞,甚或會在其他班的同學面前炫耀本班的傑作。
童年之時,鄉村孩子內心充盈著單調的滿足感,是那麼飄逸、蓬鬆,沒有重負。算不上藝術字的「六一」就讓我們的喜悅之情保持許久,也許,這就是節日賦予孩子們的力量。
回眸,鄉村質樸純粹的生活滋養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長,頭頂潔淨的藍天白雲,腳下是遼闊的沃野和田地,行走在廣闊天地,童稚的心靈會刻畫下寬廣與豁達,留下兒童節或淺淡或深刻的烙印!
鄉村的「六一」是容易被淡忘的,特別對於父母來說。田地勞作絕非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而是頭頂灰濛濛的蒼穹就耕耘在田裡,閃爍的星星常常是照亮道路最忠實的一抹兒光亮。
對於兒童節,父母往往忘到九霄雲外。在我懷著愉快心情奔回家時,依舊是「鐵將軍」把門,擱隱在角落的鑰匙是我最好的夥伴。鍋灶是涼的,爬到饃筐邊摸出一塊硬邦邦的餅,使勁地啃著,捎帶來一根大蔥入味,加速了咀嚼的進度。彼時的冰箱在農村是個稀罕物,時斷時續的不穩電壓也讓冰箱望而卻步。家家戶戶的餅子都在高懸的饃筐之中,對孩童來說是一件難事,然而父母考慮到這一層,就稍稍把饃筐掛得低一些,能夠讓我踩著凳子爬上去夠得著,雖然有時摔得鼻青臉腫,但是無人聽你的嚎啕,只得自己爬起來抹去眼淚啃著邦邦硬的餅來安慰自己的心靈。
「六一」的節日就這麼單調地流逝而過,校園內帶回來的喜悅之情慢慢沉澱於光陰之中,漸淡、忘卻是必然,第二天又開始了新的朝氣勃發,也許這是孩童的一種自我調適,也許這是鄉村土地上的一種磁吸,還有更多更有趣的點來吸引我們的關注,心中從來沒有抱怨父母的健忘,更沒有向他們索要過節日的禮物,日子就在這種沒心沒肺的匆忙中度過,稍許失落的心情很快就被豐富多彩的生活填平。直到今天,找尋屬於自己的童年,才發覺歲月已把我拋到了不惑的季節,童年「六一」,成了一抹兒甜蜜的記憶裡。
七彩陽光下,牽著兒子的手徜徉在「六一」兒童節歡樂的海洋,孩子們一張張燦爛的笑臉暈染著我,思緒不由穿越到了自己兒童節的「大花園」:無垠的田野綠浪滾滾,頭頂上白雲飄蕩、藍天映襯,鄉間田埂道上,一群孩童在追逐著蝶兒奔跑,歡愉的心情,雀躍的呼聲成了一道愜意真實的寫照,將會永遠定格在我心中,讓人醉憶,讓人感念,讓人難忘!
作者:小石頭
掃碼關注我們
魅力霍林河微信公眾號
郵箱:meilihuolinhe@126.com
電話:0475—7966565
原標題:《六一,我們永遠是孩子》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