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偉博士:和中國同仁分享華柏恩視覺研究中心的全球近視防控和管理經驗

2021-02-07 眼視光觀察


陳家偉 博士

亞洲眼視光協會理事長,華柏恩視覺研究中心(中國)執行長,新加坡視光協會副理事長


論壇:2016橘洲視光國際論壇(11月21日~23日)

演講主題:近視防控的臨床指南

錄音整理/排版:慕歌;編輯:視光菌(眼視光觀察)

本文已經演講者審閱並授權發布




過去30多年裡,由華柏恩教授(Professor Brien Holden)創辦的華柏恩視覺研究中心在近視防控領域開展了很多工作,下面我們與大家分享一些管理方法和體會。


去年,《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近視的文章。該文章稱,全球近視的患病率將持續增加,預計會從2010年的10億多人,增加到2020年的25億人,到2050年近視人口會佔到全球總人口的52%,這個比例非常驚人。



這張照片來自Nature網站《The myopia boom》一文

http://www.nature.com/,18 March 2015


過去,很多人對近視都不太重視,把它當作一種常見問題簡單處理,認為你有近視,我幫你驗光配鏡,就是這麼簡單。


但是,隨著科技和社會發展,近視的患病率持續增加,如果不加以有效預防和控制,許多人會發展成高度近視。近年來各國高度近視的比例大幅度攀升,以新加坡為例,如果不加控制,到2050年時新加坡高度近視患病率將達到驚人的49%。


視光菌備註:根據FDA2016年9月最新數據,美國近視患病率已經達到了33%,點這裡查看FDA近視防控專題全文)。


近視還可能致盲。我們有一個數據:高度近視患者患青光眼的風險是正常眼的14.4倍;對於近視大於800度的患者,視網膜脫離的風險是普通人的7.8倍,同時白內障的患病風險也會增加。

 

由此我們知道,近視所帶來的不僅僅是視力問題,更密切關係到人們的眼健康。

 

近視的防控和管理涉及到生活方式、習慣、年齡、溝通、經濟和文化等各個方面。我們從4個階段入手來進行近視防控的管理。


1 |  病史詢問和常規檢查


第一是病史和檢查。


每一個病人進來做眼睛檢查的時候,我們都要先了解他的病史,包括他的視力情況、年齡、家族史等。


首先應該關注的是年齡。年齡越小,近視的加深速度越快。如果在兒童12歲時開始進行近視幹預,和他在7歲的時候進行幹預,結果會有很大差別。


如果父母雙方都是近視,那麼小孩患近視的風險比普通兒童高出6倍;如果父母一方是近視,那麼患近視的風險是3倍。了解這些家族史,能對我們在選擇治療、幹預方法的時候起到參考作用。


當然,生活方式也是需要了解的因素。因為研究已經證實戶外活動對近視的發生有很大的影響。


視力檢查和評估都是常規的檢查,包括視力檢查、雙眼視檢查等。


需要注意:第一,對低齡兒童進行驗光,睫狀肌的麻痺非常重要,否則容易過矯;第二,要進行雙眼視檢查,包括遮蓋檢查等。如果配角膜塑形鏡,還需要查看角膜地形圖。


2 |  進行風險評估


第二是進行風險評估。


如下圖分析,紅線是7歲的兒童,藍線是9歲,綠線是11歲。



這張照片由視光菌在2016橘洲視光國際論壇現場拍攝


假設,7歲兒童已經有100度近視,如果不進行幹預,到16~17歲時,近視將可能高達500度;

9歲兒童100度近視,如果不進行幹預,到16~17歲時,可能達到400度;

11歲兒童100度近視,如果不進行幹預,到16~17歲時,可能是200度。


所以,儘早幹預兒童近視,意義非常重大。


另外,調節滯後、高AC/A以及視近內隱斜都可能與近視發展密切相關。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這些常規檢查,得到相關數據指標,進行風險評估,並確定最佳治療方法。


3 |  確定治療方案


第三,是確定治療方案。

 

近視的幹預方法,包括光學矯正、低濃度阿託品和生活方式的改善。

 

光學矯正包括多焦點軟鏡、角膜塑形鏡、雙光鏡、漸進鏡和周邊離焦框架眼鏡,這些治療方法的有效率各不相同。


一項新加坡的研究證明,0.01%低濃度阿託品能夠使近視的進展速度降低59%。 


低濃度阿託品的使用方法是每天1滴,然後可以把效果分為3大類:好、一般、差或者無效。

 

好的標準是指:可以把近視的年增長控制在50度以下,這一類的病人1~2年後就可以不使用阿託品了;

效果一般是指:每年增長50~100度,還需要持續用藥1~2年,以及配合其他的治療方式;

差或者無效是指:每年度數增加超過100度,要考慮停止使用阿託品轉而採用其他的治療方式。

 

在實踐中,我們還會遇到一些問題,如:


關於生活方式的改善,多項研究證明,每天增加80分鐘的戶外活動時間,1年後近視增加的速度將減緩15%。


此外,欠矯是不提倡的,可能會起反效果,使近視進展的速度加快。


對於不同的屈光狀態,要採取不同的應對策略。


第一,如果兒童是正視眼,屈光度在-0.50D~+0.50D的範圍內,建議不需要提供任何治療,只給予生活習慣的建議和用眼習慣的規範就可以。


因為目前還沒有任何研究證明,對沒有近視的兒童,進行治療可以預防近視。所以我們建議通過觀察的方式來處理。


第二,對於剛剛近視或是近視發展比較緩慢、年增長速度在50度或更少的患者,不需要進行藥物治療,主要是選擇最佳的屈光治療方案,並配合生活方式的改進。比如,多參加戶外活動、合理安排用眼時間等。


這類患者每6個月或1年都需要進行複查,跟蹤近視的發展到底情況如何。

 

第三,對每年近視發展超過50度的患者,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方式處理:1.屈光治療方案;2.進行藥物治療,主要是使用低濃度阿託品,每晚睡前1滴;3.配合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每半年進行複查,以便醫生根據近視的發展程度,隨時調整治療的方案。


我相信這種患者的情況在國內最為常見。

 

第四,對於長期穩定的成年人近視,基本上不需要作特別治療,最多只進行觀察。


如果他已經在使用單光鏡或隱形眼鏡,也暫時無需改用其他的矯正方式,只要堅持常規的回訪檢查就好。

 

4 |  治療後要進行隨訪跟蹤


第四,患者接受治療後,還要對他們進行隨訪跟蹤。


我們在做近視防控的時候,也會遇到一些半年回來的複查病人治療效果不佳,為什麼呢?


第一,可能是病人的依從性不高。比如醫生要求多花一點時間在戶外,但病人很快就開始玩手機、玩電腦,根本沒有改變用眼的方式;或是這個鏡片需要佩戴7小時,病人只佩戴3小時。所以這也是比較難控制的部分。


第二,考慮是否要增加近附加度數。


第三,改變治療的手段,以便找到最有效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有10%的兒童患者阿託品治療無效,目前確切原因未知。


隨訪也是很重要的環節。複查的階段需要醫生去追蹤,每半年或1年就要進行持續複查,以保證治療的有效和鞏固。


最後,藥物、光學和戶外活動這3種手段中,後兩者可以長期使用,因為基本沒有副作用。藥物治療(主要是阿託品)可以階段性進行,一般是用2年,如果需要就延長,不需要就停用。


5 |  總結及展望


總結一下,近視防控和管理的4個階段是:1.病史收集;2.眼健康檢查和風險評估;3.光學、藥物、戶外活動3大治療方案的制定,根據不同的近視情況和程度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4.複查時,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需要多久進行跟蹤。

近視的病例管理不僅僅只是配鏡和檢查那麼簡單,我們需要作詳細的評估,包括病史、雙眼視的檢查、風險評估,然後正確、及時地進行管理。還有最重要的是,要用循證醫學的方式來思考和處理,不能道聽途說,要以嚴謹的態度對待日常問診。


2015年3月,華柏恩視覺研究中心創辦人華柏恩教授(Professor Brien Holden)主持召開了近視研究論壇。他邀請了世界衛生組織的代表一起來交流、探討近視的話題。世界衛生組織過去對眼保健和致盲性眼病的問題很關注,但卻從來都沒有探討過近視問題。


論壇討論了近視對整個社會和對每個人的影響,把過去近視相關的課題整合起來,通過世界衛生組織發表了文章,這個報告已經在官網上刊登,大家可以前往查看。


所以下一步,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如果你已經是註冊視光師,配備了所需的設備,了解了近視管理的技能,那就可以開始行動了。你現在行動,就可以讓更多的兒童得到更好的近視防控管理,為他們的視力健康保駕護航!


所以,現在,就開始行動吧!


相關新聞:OCV項目啟動,愛爾將承擔1000萬名中國兒童視覺健康篩查任務

11月21日在長沙舉行的2016橘洲視光國際論壇上,主辦方愛爾眼科和華柏恩視覺研究中心共同宣布國際兒童視覺健康防控項目「Our Children's Vision」(「我們孩子的視覺」,英文縮寫為OCV)在中國正式落地,將由愛爾眼科醫院集團承擔該項目,為1000萬名中國兒童開展視覺健康篩查,並為這些孩子提供高質量的視覺保健服務。



▲OCV項目啟動(左起:陳家偉博士、楊智寬教授)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視光學組組長瞿佳教授表示,之所以孩子們的視覺健康越來越嚴重,這與用眼的大環境因素有關,「這種大環境因素主要是近距離用眼,繁重的學業使孩子們用眼負擔過重,從而引起戶外活動時間的大量減少,引起近視的高發。現在全球公認有效預防近視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們多參加戶外活動,至少每天2小時接受戶外光照。」


OCV項目正是針對這一現狀而發起。據介紹,OCV項目由全球頂尖的視光學研究機構、全球知名防盲機構、公共眼衛生教育專家澳大利亞華柏恩視光研究中心發起,計劃在5年內為全球共計5000萬兒童進行視覺保健服務。


這個項目會將眼保健項目融入到學校的衛生保健工作中去,增進學校、家長和全社會對於兒童近視患病風險及其視覺影響的認識。


近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視力不良率高發。對此,國家高度重視。前不久,國家衛計委、教育部和體育總局三部委不久前聯合發布《關於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要求全國各地衛生、教育、體育部門重視兒童近視防控,增強健康用眼意識,並積極採取有效的幹預措施。


OCV項目在中國的落地執行與《意見》文件精神不謀而合。一方面,OCV項目將為1000萬中國兒童進行視覺健康篩查,並對有視覺問題的孩子提供高質量的視力矯正、眼病治療等服務;另一方面,這一項目的實施對我國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乃至整個視光學的發展也將起到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


延伸閱讀:華柏恩視覺研究中心(BHVI)



澳洲華柏恩視覺研究中心(BHVI)由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教授、全球視覺科學研究權威華柏恩教授 (Professor Brien Holden)於1985年創辦。


華柏恩教授的研究領域涉及對角膜基本氧量的測量、角膜植入物和調節性凝膠人工晶體的研發,他還和隱形眼鏡行業夥伴合作開發了劃時代的新型隱形眼鏡材料。


他曾被任命為世界衛生組織屈光不正委員會主席、國際防盲協會理事會成員、視覺2020澳大利亞行動組的聯合創始主席,以及視光學界「資助視覺行動」的執行主席,曾被英國、美國、南非等多個國家的大學先後授予了6個榮譽博士學位,並獲得過多項澳大利亞本國及國際獎項。


自創立以來,BHVI一直致力於眼部衛生保健工作,立志於「把一流的視力,帶給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在很多欠發達和發展中國家培養了眾多的視光學專業人才。


同時,BHVI也是全球規模最大、最卓有成效的應用視覺(矯正)研究中心,其產品為行業創造了超過30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在過去的40年,從上世紀70年代第一批軟式散光角膜接觸鏡的開發,到高透氧角膜接觸鏡的尖端技術研究,創新技術可謂碩果纍纍。


1973年是中心開始全球合作以及視覺矯正技術創新的標誌性的一年,這些技術的出現與發展,改變了眼保健的未來。在繁忙的上世紀70年代,華柏恩教授和他的同伴們投身於以下產品的開發和創新研究:


◆1972——推出舒適、優質的日拋水凝膠球面角膜接觸鏡和散光角膜接觸鏡(Zero 6 Hydron);

◆1973——研究由配戴角膜接觸鏡而引起的角膜內皮反應;

◆1975——聯合設計了可長期配戴的Permalens和Permaflex角膜接觸鏡。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中心又相續推出眾多科研成果:

◆1983——首次運用同心雙焦角膜接觸鏡技術為老視患者設計了多焦點角膜接觸鏡(運用於庫博光學);

◆1985至1994——發現可以運用眼睛所需氧氣的數據,並通過篩查長戴型角膜鏡的方法來製造高透氧率的矽水凝膠角膜接觸鏡;

◆1998——發明矽水凝膠,率先運用於視康公司(CIBA VISION)Focus® Night and DayTM角膜接觸鏡產品上;

◆2002——研發用於矯正散光的軟性散光角膜接觸鏡,並通過Biomedics、Biofinity和Aviara散光角膜接觸鏡系列面世;

◆2009——與視康公司(CIBA VISION)合作開發AIR OPTIXTM AQUA MULTIFOCAL系列角膜接觸鏡,用於矯正老視。如今這種角膜接觸鏡成為美國市場最暢銷的多焦點角膜接觸鏡;

◆2010——MyoVisionTM鏡片由中心合作夥伴卡爾蔡司公司(Carl Zeiss)發布,這種鏡片有助於延緩(父母其中一方患有近視的)兒童近視進程達30%。


本演講乾貨PPT版權歸演講者所有

文字版權歸眼視光觀察和華柏恩視覺研究中心所有

歡迎轉發,未經書面許可不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


也許你還想看

瞿佳:眼視光學的歷史和在中國發展的思考

李捷:視光中心和傳統驗配店有哪些不同?分享13個差異

呂帆:控制近視的角膜塑形鏡,如何科學驗配並降低風險?

陳邦:未來十年,眼視光行業發展沒有瓶頸

楊智寬:探尋持續成長核動力,分享愛爾打造視光生態圈體會

陳浩:網際網路時代,如何構建規範、有特色的視光中心?

畢宏生:視覺科學與大腦科學新進展(值得視光人收藏學習)

李麗華:從雙眼視的角度理解患者,給他們個性化矯正方案

何向東:未來的中國眼視光行業,眼視光師的職責

謝廣偉:從布局和環境的改變,談實體眼鏡店轉型視光中心

倪海龍:眼視光業務如何與眼科臨床合作共贏,浙二醫經驗

張威:天津市眼科醫院視光中心裝配車間的精細化管理

楊曉:經常停下來問問自己,我從事這項工作的初心是什麼?

毛欣傑:「醫學驗光」,更是一種診療思維

姜珺:為什麼醫生會推薦孩子戴OK鏡?聊聊OK鏡的那些秘密

楊積文:角膜塑形鏡驗配管理,愛爾視光的13個制度

藍衛忠:近視眼環境因素作用機制研究要重視時間作用模式

沈理:視光中心是傳統零售店打開2016的正確姿勢嗎?

馮恬楓:國內首份非醫學類視光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調查

梅穎:4個關鍵點,教你成功驗配漸進鏡片(一線實戰總結)

Alber Chun:如何成功進行視覺訓練,紐約的經驗

段昌敏:關注近視防控,FDA重要專題會議內容國內首發


從這裡開始是眼視光觀察特別訂製的廣告


美格金頓旗下眼鏡品牌

花雨傘/Arnold Palmer光學鏡架系列

視光中心合作請洽: 任女士(微信:q953149050)


相關焦點

  • ​陳家偉博士:從國際視光實踐和隱形眼鏡發展,談中國及亞洲視光業的機會和挑戰
    據華柏恩視覺研究中心的綜合數據,不僅中國,全球的近視發病率都在急劇增長,照這樣的趨勢下去,到2050年,全球一半的人口都會近視。這表明近視的發展和加深在全球的發病率都會有很大的增長。 眼視光觀察:在中國市場,華柏恩已經開展了哪些合作?未來在中國內地還會重點開展哪些合作? 陳家偉博士:華柏恩視覺研究中心是70年代華柏恩教授在澳大利亞雪梨成立的。初衷就是希望通過研究所,促進眼健康和隱形眼鏡科研方面有進一步的突破。
  • 【眼健康管理】近視度數增長快慢的「計算器」,近視兒童家庭必備!
    針對這一問題,澳大利亞Brien Holden視覺研究所開發了一款近視進展和防控效果預測「神器」——近視計算器(Myopia Calculator)。只需輸入小朋友的年齡、近視度數和現在使用的防控方法,就可以預測小朋友到17歲時的近視度數。還可以模擬使用不同種類的近視防控手段,預測不同防治手段帶來的控制效果。是近視兒童家庭必備「神器」。重點是:有中文版,免費!
  • 吳佩昌教授:中國臺灣地區兒童近視防控取得初步成效,分享我們的2點經驗
    1 |  中國臺灣地區,2010年前的近視防控歷程臺灣地區從1980年開始加強視力保健工作,陸續開展了以下工作:臺灣地區「行政院」1980年指示相關單位召集專家、學者擬定《加強學生的視力保健重要措施》,認為近視跟國家安全問題同等重要;1986年衛生單位成立視力保健中心;1995年開始學齡前兒童的斜弱視篩檢
  • 深化研究推動教育,多家企業聯手助力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
    2020年,中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超過了53%,大學生則超過90%,近視防控形勢嚴峻,落實推動近視防控工作刻不容緩。記者從第三屆進博會上獲悉,一些知名視光學企業加強合作,與院校、連鎖品牌、科技公司等籤訂合約,助力青少年視力防控。
  • 近視防控的又一可靠選擇,蝶適DISC亮相COOC2020
    2020年9月18-20號,為期三天的「第二十屆國際眼科學學術會議」和「第二十屆國際視光學學術會議」(COOC 2020)在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順利舉行。蝶適DISC攜香港理工18年專利研發技術——蝶適DISC多焦軟鏡精彩亮相本次展會,向人們展現青少年近視防控領域的又一可靠選擇。
  • 2020視覺健康與近視防控西湖論壇勝利閉幕
    繼2015年6月起,連續成功舉辦五屆眼視光西湖論壇後,在同樣的地點,1000多平米的大會場,2020年12月10-11日,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學眼科醫院、浙江省重要致盲眼病防治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主辦的「2020視覺健康與近視防控西湖論壇暨第六屆眼視光西湖論壇」在杭州蕭山開元名都大酒店盛大舉行。
  • 魏文斌教授:防控近視應強調20-20-20口訣
    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眼科主任魏文斌表示,這種眼保健操對一部分需要訓練雙眼視功能的、斜弱視的小朋友有一定幫助,但不能夠減緩近視發展和視疲勞。防控近視還是應該強調「20-20-20」口訣。 魏文斌解釋道,眼球其實就像一架照相機,要拍清楚照片,需要聚焦在底片上。對焦的過程就叫調節,是依賴眼內肌肉的運動完成的。
  • 愛爾遠程視覺謝培英教授提醒:孩子近視如何配好角膜塑形鏡
    近視的影響因素主要是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而環境因素中的近距離工作、電子產品、讀寫習慣、採光照明等與近視的發生發展都有密切關聯。科學研究表明,增加戶外活動,減少電子產品近距離工作,可以預防近視的發生。建議青少年每天陽光下的活動不少於2小時,應該增多戶外活動,儘量少接觸電子產品。近視的醫學幹預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學防控體系。
  • 吳佩昌教授:中國臺灣地區兒童近視防控的2點經驗
    ,予以再次發布,供此前沒有看過的同仁參考。我今天分享的內容是目前臺灣地區兒童近視防控的成果,主要分為兩大部分:戶外活動預防近視和阿託品對近視的控制。1 |  中國臺灣地區,2010年前的近視防控歷程臺灣地區從1980年開始加強視力保健工作,陸續開展了以下工作:臺灣地區「行政院」1980年指示相關單位召集專家、學者擬定《加強學生的視力保健重要措施》,認為近視跟國家安全問題同等重要;1986年衛生單位成立視力保健中心;1995年開始學齡前兒童的斜弱視篩檢
  • 2020視覺健康與近視防控西湖論壇勝利閉幕|近視眼|斜視|弱視|高度...
    本屆論壇邀請了全國的一線眼科、眼視光學專家作為出席嘉賓,7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眼科、眼視光、視覺健康、眼鏡行業等領域的業界精英們參加,其中來自浙江省外20個省、市、自治區的代表300多人,共同探討近視研究與綜合防控、視覺健康與多元化視光臨床、近視科普與眼健康公益社會責任等方方面面領域內容。
  • 青少年近視眼鏡哪個牌子好?青少年近視防控蔡司在行動!
    據統計,目前我國近視患者達6億,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近視若不及時防控幹預,往往會造成不可逆的後果。而儘早配近視眼鏡,是防治近視最基本也是最必要的方法。那麼,青少年近視眼鏡哪個牌子好?擁有優質光學性能和領先科學技術的蔡司,無疑是青少年近視眼鏡品牌中的佼佼者。
  • 依視路呼籲共建近視防控生態圈
    依視路呼籲共建近視防控生態圈 全國首部3D愛眼科普讀物亮相進博會依視路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及全球儀器部總裁杜馬諾先生表示:「在本屆進博會上,我們非常高興能夠協助政府和專家出版中國首部3D愛眼科普讀物,進一步推動與騰訊的合作
  •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舉行「關愛近視 微笑論壇」—新聞...
    論壇主席,全國雷射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國家衛健委準分子雷射培訓專家委員,上海市眼視光學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副院長周行濤教授介紹了本次會議亮點。近5年來,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相關學術論文80餘篇,9篇SCI論文被國際屈光手術權威期刊《Journal of refractive surgery》列為封面文章,起到了國際引領作用。 質量控制是手術的生命線,本次大會發布了SMILE 「6+6」質量控制主題,目標通過6分鐘的手術,達到6小時術後恢復有效視力。
  • 目目瞳學青少年近視防控機構「視光中心」成立
    2020年7月18日,福建國御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目目瞳學青少年近視防控機構「視光中心」成立儀式,在福建福州倉山區萬達廣場店成功舉辦。福建省機關事務處原處長陸成燦、倉山區麗景社區領導等嘉賓,公司領導羅國平、陳言祖、唐凌燕、孫彤等出席了本次活動。
  • 全球工商管理博士聯合會首個交流中心在北京落戶!
    8月25日,在這情人節的特殊日子裡,全球工商管理博士聯合會北京交流中心在北京梅地亞中心11層中央新影國際傳媒有限公司總部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工商管理博士參加了座談交流和揭牌儀式。理事長蔣悅煒博士、全球工商管理博士聯合會秘書長李斌博士、法國蒙彼利埃大學博士校友會會長杜樹良博士、全球工商管理博士聯合會杭州分會會長馬國軍
  • 首批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公布
    就此,安徽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院長陶芳標,上海眼病防治中心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中心主任醫師許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主任醫師王凱與記者進行了在線交流。青少年近視防控進入政績考核試點工作是於今年9月啟動的,國家衛健委印發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 攜手海澱區醫院管理中心 國同人合助力居民「眼清目明」
    中國財富網訊 日前,海澱區醫院管理中心與北京國同人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同人合」)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京舉行。海澱區醫院管理中心主任王洪波與國同人合董事長劉芳作為雙方代表籤署協議。據悉,早在2018年,國同人合就以甘家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雙榆樹衛生服務中心為試點,開展眼科建設服務工作。時至今日,國同人合已服務患者過萬名,還多次開展了社區講座和義診,得到了社區群眾及院領導的高度認可,並被患者給予了「眼科VIP服務」的稱號。有患者評價稱,「無論是就診環境,還是服務質量方面,國同人合都不輸同仁醫院、北大醫院等一些三甲醫院的眼科。」
  • 臺灣爆火的【臺灣防控近視鏡片】真的有用嗎?
    如果你根本就不關心這個話題,恭喜你,你家肯定沒有近視的娃!不過也別高興得太早,2016年北京大學發布《國民視覺健康》報告顯示,中國5歲以上近視人口已經達到4.5億,並且將在2020年突破7億。而實際上,今年8月,人民網說,中國近視人口已經達到6億,比之前預測的增長速度還快,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看不清大國。
  • 為什麼說近視防控要「光合作用」?6900萬條數據揭秘中國青少年用眼...
    8月29日召開的「第二屆國民視覺健康高峰論壇」上,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與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聯合發布《2020中國青少年近視防控大數據報告》,對2020年青少年用眼行為、視覺環境及近視認知情況等首度做了翔實發布。
  • 省人大代表吳建榮:應推動全省綜合防控青少年兒童近視
    目前,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聯席會議指出:近視防控仍面臨亟待規範市場行為、亟待分層推進落實、亟待借鑑國際經驗、亟待精準宣傳教育等突出矛盾和問題,需要久久為功,打「持久戰」,「攻堅戰」。一是打好「組合拳」,二是抓好「主陣地」,三是建好「宣傳隊」,四是用好「指揮棒」,切實推動黨中央和國務院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決策部署落地落實。吳建榮說,但近視防控的現狀令人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