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手作5000件旗袍,他是上海名媛背後的男人,連鞏俐張曼玉都是粉絲!

2021-02-17 掘美記

作者:四月本月

來源:芍藥姑娘(ID:shaoyaoxiaojie)

寒風侵襲的日子,窩在家裡重溫老電影,發現女演員的高光時刻,都離不開旗袍的襯託。每個女孩都幻想過自己穿旗袍的樣子,卻礙於種種原因,只是想想罷了。
有這樣一位手藝人,用一生時間做旗袍,只希望旗袍和漢服一樣,慢慢被發現,重新走向大街小巷。
閱盡世間尤物,唯旗袍者最美。提起旗袍美人,便想起電影裡的嫋娜倩影。

《色戒》裡假扮麥太太的特務,

清冷薄紗暗藏欲望,

一如張愛玲筆下的主人公,

危險而迷人。

最經典的莫過於《花樣年華》,

張曼玉換了23套旗袍,

件件都美得心尖顫動,

步履搖曳,欲說還休。

據說,《花樣年華》的服裝設計靈感,來自旗袍工匠大師褚宏生

從稚嫩少年到白髮蒼蒼,他用一生時間製作了5000多件旗袍,被稱為「上海灘最後一位裁縫」「名媛背後的男人」

民國時,他為胡蝶、宋慶齡、杜月笙量體裁衣,靠手藝風靡十裡洋場;如今,張曼玉、鞏俐、孟庭葦都是他的忠實粉絲,身著高定旗袍登上時尚雜誌。

風雲變幻,美人流轉,唯有這旗袍的手藝,久久流傳下來。

/ 1 /

1933年,褚宏生剛滿16歲,前去上海裁縫店拜師學藝。苦練三年,同門師兄弟都成為店裡幫手,只有他還在磨鍊基本功。

「基本功就是直角扣,簡單當中也透著不簡單,因為它是有一邊鑲嵌在裡面,做扣子你最少學半年吧,這個不是一兩個月的功夫。

有一天,影星胡蝶抱著一塊法國進口的白色蕾絲,來店裡定做旗袍。當時這種布料極為稀有,更別說鏤空旗袍。

店裡無人敢接,褚宏生便大膽應下了。傳統的手工縫製,結合西方的剪裁,讓柔軟的蕾絲貼合身體,散發著朦朧的美感。

身穿獨一無二的蕾絲旗袍,胡蝶美豔了整個上海灘,無數名媛、影星、政商界人士慕名而來,小學徒一夜成名。

那時,褚宏生明白了海派旗袍的精髓——可身

當時男女平權的思潮下,興起「與子同袍」的衣著,女式旗袍和男性一樣,寬大直筒,無甚美感,正如張愛玲所說,「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

而海派旗袍打破了束縛,主張量體裁衣,融合了西方的制式,勾勒出身體的曲線美,猶如女人的第二層皮膚,溫潤妥帖

想要做到這一點,要付出無數日夜辛勞。

/ 2 /

海派旗袍的工序分為量體、製版、裁剪、制扣四個步驟,這不是刻板的工藝流程,而是女人身上流動的氣韻,是含蓄和性感之間微妙而隱秘的平衡。

首先是量體,要測量人體26個部位,不能完全按照客人的尺寸,要懂得鬆弛有度,掩飾身材的缺點。

褚宏生從師父那裡繼承一把量衣尺,掛在脖間數十載,身邊的朋友說「他是一個神,很多客人不用量皮尺,就能夠說出三圍。」

鞏俐請他定做旗袍,本人因故沒來,就安排助理帶著照片去商議。褚老先生看了照片,又問了喜好,竟然憑目測做出完全合身的旗袍,鞏俐穿著它走紅毯、拍雜誌,驚豔了全世界。

然後是製版和剪裁,褚宏生堅持手工,他說「機器踩出來的衣服硬梆梆的,體現不出女性柔美的氣質,人手才能縫出圓潤的感覺。」

這樣製成的手工旗袍,線條流暢,貼合身體,在靜立和行走時,時刻能體現出氣韻。

最後是盤扣,根據衣服的面料、滾條、色樣來決定,不同的氣質和場合,搭配不同的盤扣

性格沉靜的,就盤仿自然的菊花扣、蘭花扣;活潑年輕的,就盤燕子扣、蝴蝶扣;老人過壽要用壽字扣,春節要配如意扣,講究的客人,一件旗袍一年可以換12種盤扣。

因為製作工藝極其繁複,一件普通的手工旗袍,至少半個月才能完成,若是帶繡花的,則要三個月到半年不等。

/ 3 /

什麼樣的人適合穿旗袍?褚老先生的標準,也許和你想像的大相逕庭。

「上半身一定不能比下半身短,最重要的是三圍一定要很清楚,千萬別太瘦,旗袍是體現女性曲線和豐腴的,不是以瘦為美的東西。」

再想想當下流行的審美:筷子腿、紙片人、A4腰,女孩們拼命減肥,只為把自己塞進XS號的衣服。

褚老先生和張愛玲都說過:旗袍,最要緊的是人。身體姿態各異,旗袍也量體裁衣,是人穿衣服,而不是衣服穿人。

2017年春節,99歲的褚老先生離開了,他生前有一個願望,等到某一天,旗袍能回到中國女性的日常。

「衣服是一種語言,

隨身帶著的是袖珍戲劇,

我們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裡。」

旗袍,便是一出精彩的戲劇,

不必多言,自成風景。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芍藥姑娘(ID:shaoyaoxiaojie),和你分享植物生活美學、插花日誌、花草空間、園藝達人故事,以及像美麗花草一樣的美麗人生。

相關焦點

  • 上海旗袍大師褚宏生:86年做了5000多件旗袍,曾用旗袍扮靚鞏俐
    是專注,是聚焦,是用心,是一輩子只做一件事,並把這件事做到極致。就像上海手工旗袍大師褚宏生,從17歲入行起至今,整整86年的時間都在做旗袍。現在機器這麼方便、快捷,為什麼不放棄耗時耗力耗心血的手工製作呢?褚大師說:「機器踩出來的衣服硬邦邦的,體現不出女性柔美的氣質, 人手才能縫出圓潤的感覺。」我想這就是大師共有的「執念」。
  • 他是上海名媛最愛的男人,做旗袍80年,一眼就能看穿客人三圍
    ▲80年後蕾絲旗袍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出褚宏生不是女人,卻比女人更加懂得如何更美。從業80餘年,他這一輩子為女人縫製的旗袍,足足有5000多件。大家稱褚宏生為「旗袍大師」,但他卻並不喜歡,他說自己只是個做旗袍的,這一輩子都在為別人打工,甚至連自己的一家店都沒開。
  • 做了82年旗袍,鞏俐,張曼玉,胡蝶,是他的忠粉,如今已成絕唱
    本文,將帶讀者走近一位百歲裁縫,他一生縫製旗袍5000多件,因始終堅持用手工製作旗袍,被稱為「最後的上海裁縫」。 就連當時的滬上皇杜月笙,都邀請他做過旗袍。據褚宏生後來回憶:杜先生的宅院很大,在走廊裡七拐八繞才見到了本人。 他身形瘦削,穿著一件黑色開衫,雖然表情看起來很嚴肅,但講起話來卻十分溫和。量完尺寸後,杜先生還專門讓僕人給我安排了飯食。 民國時期,旗袍的風頭一時無兩,褚宏生一直是社會各界名流爭相邀請製作旗袍的對象。
  • 馬伊琍新劇旗袍吸睛,卻無法媲美張曼玉鞏俐,還不如客串的張雨綺
    雖然馬伊琍是上海女人,個子不矮,也不胖,但是從長相風格到身材曲線和氣質,始終無法飽滿地撐起旗袍應有的風韻,整體感覺還是太平淡單薄了。,是很多女人和女星的夢想,很多人嘗試,各有千秋,但頂級旗袍風韻女神必須是張曼玉。
  • 旗袍,屬於上海的美麗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如同「吃在廣州」的說法一樣,「穿在上海」構成了這個都市有別於其他地方的地域象徵。 香港世聯顧問集團的董事長林乃仁,曾擔任新天地的公關顧問。 新天地動遷還沒有結束的時候,林乃仁去那裡的石庫門調查,他問一個老太太住戶願不願意搬走,老太太說願意去住樓,可還是有一些留戀的,畢竟住了一輩子,曾在這裡結婚生子。
  • 《花樣年華》上映二十周年,張曼玉的「旗袍秀」驚豔了時光
    張曼玉的"旗袍秀"每一套都有自己的獨特韻味而讓無數觀眾印象最深的,是片中張曼玉的"旗袍秀"。她所飾演的蘇麗珍,風情萬種,婀娜多姿,柔和的面料和極盡合身的剪裁,完美地呈現出屬於中國女人的獨特之美。造型、氣質至今都是無法超越的巔峰。
  • 張曼玉穿過的旗袍,這家店都有!
    依依在和旗袍迷的交流中,發現很多女子第一次穿旗袍,都是因為張曼玉穿旗袍的模樣,讓人沉醉。張曼玉在這些經典的旗袍,在依依第一眼看到有店完美復刻的時候,忍不住想推薦給我們的旗袍迷們,華胥國服。先聲明,本推薦非廣告,沒有任何利益關係。
  • 電影女王們的經典角色回顧:張曼玉、鞏俐
    · 張曼玉 · 有這樣一位華人女星,在未聞其名之時,大眾就早已通過大熒幕將她的面容牢記於心,她,就是張曼玉。相信每一位鍾愛老港片的影迷對張曼玉都不陌生,她在影史上創造的角色可謂是每一個都足夠經典。《阮玲玉》1991年,張曼玉主演劇情片《阮玲玉》,在片中飾演中國無聲電影時期的影星阮玲玉,並且參與了片中人物形象的設計。張曼玉在影片中有大量的旗袍裝束,她認為,阮玲玉是骨子裡就透露出性感的女人,只要阮玲玉一出現,便有一種風情與嫵媚。
  • 穿越回民國•旗袍名媛會 —— 立春旗袍朗誦沙龍
    裡,旗袍是最具象徵意義的道具,王家衛別出心裁地用張曼玉搖曳生輝的一身身旗袍來演繹故事的發展。在幽暗的燈光場景下,張曼玉不斷更換著旗袍的顏色和款式,塑造出一個東方美人的經典形象。旗袍不僅僅是懷舊,更表達了主人公微妙的心情。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 他被稱「中國老佛爺」,用一生做旗袍,憑照片就能看出鞏俐三圍
    褚宏生就是這樣一位大師,做了八十多年的旗袍,無數風流名人的衣服都出自他手,只看照片就可以推算出三圍,被稱為「中國的老佛爺」。年少學藝磨心性1918年,褚宏生出生在江蘇吳江。如今這件旗袍還被珍藏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中,被當做藝術品流傳百世。為鞏俐製衣,展示"黃金瞳"自從為胡蝶製作白蕾絲旗袍以後,褚宏生就聲名遠播,越來越多的大人物慕名而來找他做衣裳。
  • 百歲大師做旗袍82年!只看一眼鞏俐照片,就能算出她身材三圍尺寸
    而在那時的上海,中國婦女率先得到了解放,上海的上流社會名媛們追趕時髦,是時尚的先鋒;上海的女學生們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支持女權運動,是文明的引領。海派旗袍就這樣應運而生,它在旗袍原有的基礎上加入了西式的裁剪和設計,變得更修身,更能凸顯女性的曲線美。
  • 油畫中的經典旗袍造型,別有一番風情萬種的韻味
    張曼玉在《花樣年華》中的造型,其經典程度讓人但凡提起旗袍,必然想起她。,到現在為止,鞏俐在的紅毯待遇,應該是華語明星中最高的。),時尚先驅Roberto Cavalli私人定製的「收山之作」,與鞏俐所獨有的東方魅力融成了這件「絕世之作」。
  • 馬伊琍民國時尚新劇《旗袍美探》背後的摩登上海
    如果拋開喜劇的誇張和探案劇的懸疑,這部劇集背後體現了哪些「民國時尚」? 那時的上海,上流社會名媛享受奢靡、追逐時尚可謂是空前絕後。 但是彈簧地板也不是每個舞廳都可以擁有的,是百樂門獨一份的,這與百樂門強大的號召力有關,增加名流貴族的奢靡生活的樂趣就是舞廳最大的意義。 04 上海時尚 這部劇原名是《愛絲小姐探案集》,最終以《旗袍美探》定檔播出。
  • 電影女王們的經典角色回顧:張曼玉、鞏俐、章子怡、周迅…
    相信每一位鍾愛老港片的影迷對張曼玉都不陌生,她在影史上創造的角色可謂是每一個都足夠經典。旗袍也是《花樣年華》中最具象徵意義的道具,在影片中張曼玉一共更換了23套旗袍造型。雖然在一開始的張曼玉演技並沒有十分被大眾認可,但是隨著時間的磨練,她的演技越發純熟,之後的每一部出演的電影至今都仍然被奉為經典,這也是來自封神之路背後她所付出的努力。
  • 上海名媛作精,除了她,就問還有誰
    那一年一部我的前半生,馬伊琍將一個上海本地的有點作的家庭太太刻畫的淋漓盡致;尤其是這段蹭車還一堆事明知下雨為了好看而穿不能沾水鞋子出門現在馬伊琍新劇旗袍美探更是將一個上海名媛與作精表演的完美;馬伊琍身材也是真的好,穿旗袍美死了,有時候一口地道上海話更存託出上海的韻味熱舞
  • 《旗袍美探》不愧是名媛,連睡衣都這麼有腔調
    最近的熱播劇《旗袍美探》因其馬伊琍在劇中扮演的蘇雯麗人美又會破案層層懸念下,吸引了一大批粉絲圍觀。劇中的大背景是二、三十年代的老上海,當時中西文化交融,中國本土服飾以旗袍為主呈現出高開叉重裝飾的特點,劇中大部分女人以旗袍出境。
  • 電影《愛神》:鞏俐大膽的旗袍魅惑
    男人離開後,小張進入華小姐的房間,面對眼前身著黑色蕾絲睡袍的女人,小張久久沒能從刺激中抽離。華小姐察覺到了小張身體出現的反應,命令他把褲子脫掉,用手不斷地撫摸他.也正是因為這處鏡頭,該片當年僅被批准在香港上映,大多數時候都秘密地躺在一些人的硬碟裡。熟悉王家衛風格的都知道,他是一個很會「折騰」演員的導演。
  • 上海拼多多名媛是什麼梗? 上海名媛頻道事件暴露網紅名媛背後產業鏈
    上海名媛頻道事件暴露網紅名媛背後產業鏈最近上海「名媛門」事件引爆全網,讓大家知道了很多「精緻女孩」光鮮背後的醜惡,歲月靜好的背後是一幫人在自欺欺人!方法雖然被我們不齒,但真的只是為了炫耀嗎?我看未必,今天就來和大家深扒一下「名媛群」背後的灰色產業鏈!
  • 《旗袍美探》上海名媛馬伊琍化身嬌豔女偵探
    近日熱播劇《旗袍美探》上映已經一段時間了,該劇翻拍自《費雪小姐探案集》,是2012年上映的澳大利亞電視劇。搬到國內上映後,網友們對《旗袍美探》的評價也是眾說紛紜。與其說這是一部偵探劇,不如說這是一部民國時裝探案愛情輕喜劇。
  • 最美不過旗袍 你看她們都在穿
    這件衣服,不僅是我們的國粹,它也走向國際,令世界驚鴻一瞥。從Grace Kelly到Nicole Kidman,還有Kate Moss,她們都曾穿上旗袍、在這件「中國時裝」中風情萬種。而西方大牌設計師們,也從不掩飾自己對旗袍和東方神韻的嚮往,他們或致敬或「顛覆」,讓「旗袍精神」在T臺上大膽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