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青見要介紹的電影叫做《溫德米爾兒童》豆瓣7.3分。起初看到片名我居然以為是像《月升王國》那樣,輕鬆愉快的童話世界的兒童電影才看的,結果分分鐘鍾要淚崩了,看完整部作品老青見只覺得,拍得不像電影倒像是電視劇,結果一查導演作品還真的以電視劇為主,雖說敘事差了點,但是也絕對值得推薦。這麼好的作品當然不能讓我一個人哭!
故事其實很簡單,二戰結束後被送到英國溫德米爾度過四個月的猶太兒童走出陰影的經歷,像戰後背影的《放牛班的春天》。有苦難造成的群體反應過度,有內部摩擦,也有與英國無創痛記憶的同齡人的矛盾,並以一場友誼賽找到社交的邊界分寸。
電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在排隊檢查身體的時候,孩子們時時刻刻的戒備簡直令人心酸,曾經是這樣的警覺讓他們在集中營裡逃生,他們心驚膽戰的樣子像極了,曾經被捕獵過的動物。
看多了劇情跌宕起伏的電影之後,這樣包含溫情的平淡敘述,總讓人感覺在真實到令人仿若身臨其境,而與《房間》相似的是,此片講述的是,在遭遇重大創傷之後的心理重建。
散步的時候孩子被一隻小小的寵物狗,嚇得落荒而逃,而遛狗的婦女的只是回了一句:「誰不是一樣經歷了戰爭」。再一次讓孩子們此時的尷尬境地展露無遺,英國政府的收留更多是義務性質的,但他們也有自己的戰後重建要經歷,對他們來說猶太人也不見得比希特勒更受歡迎。
同樣的話再次被說出來,是嚴厲卻非常實際的體育老師,對他們而言的苦難,不是他們可以利用來獲取同情的,他們需要依靠自己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依靠別人的同情活著。
這一點關於自尊心的問題,我也是過了很久才明白,這世界並不是每一種善意都是對的,如果對方只是出於同情和可憐,那麼有自尊的人,應該學會靠自己站起來。
而赫爾趕走薩拉的情節,更是令人心碎,在極端情況下產生的情愫,也有可能隨著極端情況的消失而殆盡,也有可能他就是累了,他不想回憶起那些過往,更無法面對一個有著跟他一樣傷痛的人,他們是兩顆碎了的心,無法相互安慰。
後來很多年溫德米爾的他們,依舊一次次的相聚,只是薩拉離開也不再歸來,因為這也正是離別的意義,正如同那些去往天國的人,他們化作繁星點綴夜空,卻再也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