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了62所高校的前十所:
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可自行關注小編帳號:新鮮說一說,點往期作品進行觀看。
今天,小編繼續帶大家了解剩餘的52所高校,希望能對正在進行志願填報的朋友有幫助。
高考志願指導
11.廣州大學:
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綜合性大學,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
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廣東省「衝一流」重點學科建設高校、廣州市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學校是2000年由廣州師範學院、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廣州教育學院、原廣州大學和廣州高等師範專科學校等高校合併組建而成。
校徽
截至2020年7月,學校有大學城、桂花崗兩個校區,校園總面積1880畝,總建築面積88.5萬平方米。
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9788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4990人;
有在崗教職工3206人,其中專職教學科研人員2018人;
設有27個學院,2020年本科招生專業69個;
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7個一級學科博士位授權點和1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類別、
32個一級學科碩士位授權點、
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1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歷史影像
截至2020年7月,學校設有27個學院,涵蓋:
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十大學科門類。
2020年本科招生專業69個,其中理工類專業37個、人文社科類專業24個、藝術類專業8個。
廣州大學風光
截至2020年3月,學校擁有:
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7個一級學科博士位授權點和1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類別、
32個一級學科碩士位授權點、
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1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擁有4個省「衝一流」重點建設學科、14個省級重點學科和16個市級重點學科。
校園美景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數學、土木工程、統計學、教育學
截至2020年2月,學校有:
在編教職工2848人,其中博士1305人,副高以上職稱者1239人;
教學科研人員1949人,其中博士1335人,佔68.5%。
校園風光
截至2019年9月,學校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3190555冊,當年新增紙質圖書65244冊;
電子期刊813000冊,學位論文3990005冊,音視頻294316小時。
學校美景
截至2018年4月,學校檔案館館藏約13餘萬卷(冊),共5個全宗。
分為黨群、教學、科研、產品、基建、設備、外事、出版、財會、聲像、人物、校史以及實物等共15個門類,主要以1953年後形成的各類檔案為主。
12.廣東工業大學:
簡稱&34;,位於廣州市,是廣東省人民政府重點建設的省屬重點大學、廣東省「211工程」、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是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校徽
截至2020年4月,學校由大學城、東風路、龍洞、番禺四個校區組成,總佔地面積204.44萬平方米。
設有20個學院,81個本科專業。
擁有: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6個,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3個;
有全日制學生44647人,
其中本科生36291人,
碩士研究生7414人,
博士研究生572人;
有專任教師2000餘人。
校園風光
截至2020年4月,學校設有:
20個教學學院,
4個公共課教學部(中心),
81個本科專業,涵蓋:
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經濟學、理學、文學、法學七大學科門類。
教學樓
截至2020年4月,廣東工業大學現有專任教師2000多人,擁有職稱自主評審權。
其中正高級職稱400多人,副高級職稱約700人。
學校建築
截至2020年4月,廣東工業大學共有:
省攀峰重點學科一級學科4個、
省優勢重點學科一級學科6個、
省特色重點學科二級學科5個。
機械、信息、材料、化工四個學科為廣東省「211工程」三期重點建設學科。
工程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等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行列,其中工程學已進入1.9%。
校園風光
2020年7月,入選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進步榜排名第90位。
截至2020年4月,廣東工業大學有: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1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3個、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95個,
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13種,同時具有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
學校美景合併
自動化、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等專業擇優選拔。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信息工程、軟體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中選拔組建。
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化工與製藥類、材料類專業學生中擇優開設。
面向機械類、自動化、工業設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類、信息與計算科學等專業選撥。
與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行合作,擇優選拔學生組建「科技金融」創新班。
與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東莞華中科技製造科學研究院、廣州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奧維公司、海信科龍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美的電器有限公司、微軟廣州技術中心等知名企業聯合開設校企聯合培養實踐班。
除畢業證書、學位證書,還獲得中國印製電路協會和廣東工業大學聯合頒發的印製線路板高級技師證書,涉及輕工化工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材料與能源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13.廣東財經大學:
由廣東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司法部共同建設,是一所以法律和商科為教學特色的高等學府。
廣東省重點建設大學之一,為教育部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定點高校之一,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一帶一路」高校戰略聯盟成員。
校徽
截至2020年4月,學校有廣州和佛山三水兩個校區,並與省教育廳、佛山市政府、佛山市三水區政府共建佛山校區,佔地面積2275畝。
有專任教師1613人,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5400多人。
設22個二級學院,開辦57個本科專業。
擁有:
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覆蓋40多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
1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
1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校園風光
1983年5月,學校經國務院批准設立,校名為廣東財經學院。
1985年6月,更名為廣東商學院。
2013年6月,更名為廣東財經大學。
廣東財經大學
截至2018年10月,學校下設22個二級學院,57個本科專業。
截至2018年10月,學校有: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國家級實踐教學基地各1個,
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
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
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2門,
2個廣東省協同育人平臺。
三水校區
市場營銷、法學、金融學、會計學、財政學
市場營銷
企業綜合運作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廣州市地方稅務局經濟學實踐教育基地
《企業仿真綜合運作》
《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物流》
市場營銷、法學、會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學
立法學綜合改革、應用心理學綜合改革、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綜合改革、金融學綜合改革專業
國際化應用型會計人才協同育人平臺、稅收學專業協同育人基地
14.廣州醫科大學:
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是一所以醫學為優勢和特色的廣州市屬重點高校,是具有研究生推免資格的學校。
根據2020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有番禺、越秀兩個校區,佔地面積37.2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8.19萬平方米。
校徽
下設22個學院,7所直屬醫院和11所非直屬附屬醫院。
擁有省級試點學院3個、省級產業學院1個。
有教職工7508人(其中校本部866人)。
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11424人,在校留學生257人。
廣州醫科大學番禺校區校門
擁有:
9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43個省(部)級重點專科,
21個市(廳)級重點學科。
5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
擁有:
1個博士後流動站,
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
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
5個專業學位碩士點,
1個獨立二級學科碩士點。
開設本科招生專業22個。
校園風光
科研項目立項
臨床醫學、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學、護理學
醫學影像學、護理學、預防醫學、藥學、公共事業管理
臨床醫學、藥學
臨床醫學、醫學檢驗
基礎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五年制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
中西醫臨床醫學、醫學檢驗技術
臨床醫學、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學、護理學
預防醫學、藥學、公共事業管理、口腔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臨床醫學
臨床醫學、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學
臨床醫學
學術期刊
根據2017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廣州醫科大學圖書館由番禺校區總館和越秀校區分館組成。
館藏紙質圖書101萬冊,訂有:
專業資料庫23個,電子圖書200餘萬冊,電子期刊3.3萬種,紙質報刊1700餘種,中外文資源對學校學科專業的覆蓋面達到100%。
15.廣州中醫藥大學:
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廣東省「211工程」建設高校。
教育部首批「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和「中醫拔尖創新人才模式改革試點項目」高校。
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校徽
擁有碩士研究生推薦免試資格,兩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結果均為優秀,是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兩所中醫藥高校之一。
截至2020年4月,學校有廣州三元裡、大學城2個校區,佔地1377畝,建築78萬多平方米。
設有二級學院20個,本科專業29個,專任教師1499人。
廣州中醫藥大學創辦地——廣州
擁有:
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
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學科5個,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25個。
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有直屬附屬醫院4所,與政府共建醫院3所,非直屬附屬醫院28所。
截至2019年4月,全日制在校生16684人。
校門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下設:
國際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第三臨床醫學院、深圳臨床醫學院、基礎醫學院、
中藥學院、針灸康復臨床醫學院、護理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人文社科學院、
醫學信息工程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體育健康學院等二級學院15個。
開設本科專業18個,橫跨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教育學7個學科門類。
教學樓
中醫學、中藥學、針灸推拿學、製藥工程、護理學
中醫學
溫病學、傷寒論、中醫婦科學
中醫學基礎
藥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生活區
據2015年12月學校博物館官網信息顯示,廣東中醫藥博物館館藏醫史文物5000餘件,中藥標本2400多種、1萬多瓶(份),室外藥圃栽種中草藥2200多種。
現開闢有:
醫史展區、中藥展區、大型液浸標本展區等室內展區和科普互動區。
室外除「藥王山」、「時珍山」等中草藥種植園區外,還有嶺南名醫壁、醫聖張仲景雕塑等景點。
博物館
截至2013年8月底,學校圖書館累積館藏紙本資源總量達147萬冊,外文書刊41490冊,中文期刊1361種,外文期刊13種,學位論文31168冊,隨書光碟33050片。
藏書主要以生物醫學,特別是中醫藥學文獻為主,涵蓋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
圖書館2011年獲準成為第一批省級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16.廣東警官學院:
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是一所公辦全日制公安本科院校,是廣東省公安機關後備人才培養基地、省級公安民警培訓基地、公安部警務實戰訓練基地和外警培訓基地。
據2020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廣東警官學院有嘉禾、濱江兩個校區,佔地面積共37.38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23.94萬平方米。
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3748.74萬元,館藏圖書92.88萬冊。
設12個本科專業,其中公安專業8個,有專任教師327人。
截至2019年11月,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6718人。
校徽
據2020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廣東警官學院設有:
珠三角公共安全研究所、
法學研究所、
粵港澳警務發展與合作研究所、
應急指揮與談判研究所、
警務心理研究所、
物證科學研究所、
信息偵查研究所、
警察體育科學研究所等8個研究機構。
廣東警官學院
設有4個省級科研平臺:
廣東省公共安全研究中心、
國內安全與社會穩定研究中心、
公共安全研究中心、
廣州市公共安全重點研究基地。
校旗
建有:
廣東天正司法鑑定中心、司法心理測試技術中心、物證鑑定中心。
學校風光
《政法學刊》是由廣東警官學院主管,廣東警官學院、廣東省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主辦的法學、公安學學術期刊。
廣東警官學院
據2020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廣東警官學院圖書館館藏圖書92.88萬冊,鏡像電子專業圖書48萬冊,收集公安志和公安年鑑等特色公安文獻376種630餘冊。
據2014年10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廣東警官學院教學系部包括治安系、刑事技術系、偵查系、法律系、網絡信息安全系、公共管理系、馬克思主義學院、基礎課教研部、警務指揮戰術系、警察研修訓練部、繼續教育部。
據2020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廣東警官學院開設:
偵查學、治安學、刑事科學技術、經濟犯罪偵查、禁毒學、警務指揮與戰術、交通管理工程、網絡安全與執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行政管理、社會工作等12個本科專業,其中公安專業8個,非公安專業4個。
據2020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廣東警官學院設有省級重點學科3個 :
偵查學、治安學、刑事科學技術。
校門
截至2018年12月,廣東警官學院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公安部重點專業建設點1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4個 :
經濟犯罪偵查
經濟犯罪偵查、偵查學、刑事科學技術
偵查學
治安學、禁毒學、法學、行政管理
17.廣東金融學院:
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是廣東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選廣東省首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型試點高校、廣東省「衝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重點學科建設高校。
截至2019年9月,學院有2個校區,分別為廣州校本部和肇慶校區,總佔地面積近2300畝。
有教職工1600多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1萬多人,全日制研究生170多人。
有18個二級學院,開設46個本科專業;有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1個。
校徽
金融
金融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經濟法學
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法學
校門
截至2018年12月,學院圖書館共有紙質圖書187.4萬冊,電子圖書25.5萬冊,開通了中國知網、超星、萬方、維普等資料庫57個。
教學北樓
《金融經濟學研究》是廣東金融學院主辦的經濟與管理科學期刊,主要包括:
特稿、金融理論、商業銀行、國際金融、金融市場、保險研究、會計研究、經濟論叢等欄目。
它是CSSCI、北大中文核心、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文核心的來源期刊。
校訓
校旗
校歌
據2020年4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
《構建以行業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一等獎)、《基於協同創新的廣東金融學院綜合實驗教學平臺建設與實踐》(一等獎)。
18.廣東技術師範學院:
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省屬普通高等學校、全國獨立設置的職業技術師範院校,入選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廣東省「衝一流、補短板、強特色」特色高校提升計劃。
據2020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有東校區、西校區、北校區、白雲校區等4個校區以及正在建設的河源校區。
擁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2.4億元,圖書館藏書約225萬冊。
設有20個二級學院,67個本科專業。
有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有教職工1416人,其中專任教師1005人,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3000餘人。
校徽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學生在「挑戰杯」系列競賽、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飛思卡爾杯智能汽車競賽等中國國內外高水平學科競賽中共獲國家級獎勵617項、省級獎勵1182項。
近5年獲廣東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學校教師參與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
校本部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與中國境外高校「2+2」聯合培養專業有: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體工程、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電子商務、
國際商務、
國際經濟與貿易、
工商管理、
市場營銷、
人力資源管理、
物流管理、
旅遊管理與服務教育、
會計學、
財務管理、
財務會計教育、
金融學、
日語、
英語、
學前教育。
校名
學校與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共建了「廣東技能人才智慧財產權實訓基地」,與陽江市人大共建了「陽江市地方立法研究評估與諮詢服務基地」,與廣物汽貿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廣播電視臺、中興通信等公司共建了157個校企合作人才培育實踐基地。
校旗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先後獲評:
教育部2015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廣東省就業先進工作單位、廣東省創新創業示範校、全國第三屆黃炎培優秀學校獎、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廣東省依法治校示範校等稱號。
廣東技術師範大學
《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創刊於1980年,2017年轉型於「應用技術院校教育教學「和「大職教」(中高職教、本科職教及與職教相關的內容)的探索。
它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
19.汕頭大學醫學院:
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是汕頭大學的二級學院,是粵東地區唯一一所醫學教育高等院校。
校徽
截至2016年1月,汕頭大學醫學院有:
博士點一級學科1個、
二級學科4個、
碩士點一級學科4個、
二級學科4個。
開設:
「5+3」本碩一體化培養模式的臨床醫學專業3個、
五年制本科專業2個、
四年制本科專業1個。
有專任教師206人,各類在校生2627人。
擁有附屬醫院10所、司法鑑定中心1所。
新教學中心
截至2016年1月,汕頭大學醫學院擁有:
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2門,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
臨床技能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臨床醫學
汕頭大學醫學院臨床技能中心
《國際化視野下卓越醫生培養的綜合改革與實踐》
《病理學CPC案例式雙語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以系統整合為基礎構建臨床醫學本科新型課程體系》、《以系統整合為基礎,構建臨床醫學本科新型課程體系》、《創造醫學教學新模式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
汕頭大學醫學院
臨床醫學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免疫學
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生物學、護理學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免疫學
臨床醫學碩士、公共衛生碩士、護理碩士
汕頭大學醫學院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心血管內科
精神科、骨外科
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
校名
截至2016年1月,汕頭大學醫學院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法國、澳大利亞、荷蘭、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及國內著名醫學院校建立協作關係。
1999年起先後與美國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知名院校聯合舉辦了19屆全國遠程醫療教育研討會,通過衛星與網際網路向全球現場直播。
20.廣東第二師範學院:
簡稱「廣東二師」(GDUE),坐落於廣東省廣州市,為廣東省屬普通本科院校,是廣東省小型微型企業創新創業示範基地、廣東省眾創空間試點單位。
截至2019年3月,學校有海珠、花都兩個校區,總佔地面積535畝。
不僅與地方政府共建5所附屬學校和3個教育實驗區,更設有教育學院等17個教學院(系)和教育科學研究所等14個研究機構。
開設35個本科專業,分布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法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和經濟學等9個學科門類。
共有全日制學生10678人(其中本科生10444人)。
校徽
據2019年7月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廣東省重點學科1個: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
廣東第二師範學院花都校區校門
據2019年7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建有13個校級研究中心(實驗室):
教育科學研究所、
德育研究中心、
鄧小平理論與教育研究中心、
心理研究與指導中心、
應用數學研究所、
中華民族凝聚力研究中心、
民辦教育研究中心、
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所、
教師信息技術研究中心、
應用生態學實驗室、
基礎教育研究中心、
學校管理研究中心、
科學教育研究。
廣東第二師範學院海珠校區正門
1981年創刊,是一家出版歷史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省級學術理論刊物。
每年1、3、4期為人文社會科學內容;第2期為自然科學內容。
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
理論聯繫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海珠校區
據2019年7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文獻126.44萬冊,電子圖書65萬冊,紙質期刊1137種、報紙80種。
而數字資源建設方面,以引進權威資源為主、自建特色資源為輔。
本館現購進:
籌建:特色資源庫「中小學教材教參資料資料庫」。
藝術樓
截至2019年3月,學校與澳大利亞西雪梨大學、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奧馬哈分校、英國桑德蘭大學、英國紐曼大學、柬埔寨東南亞大學、臺灣屏東教育大學等10多所國(境)外高校籤訂了合作備忘錄或合作辦學協議。
同時開展了「3+1」和「3+1+1」學分互認模式的聯合辦學項目,拓展了具有國際視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以上就是今天向大家介紹的相關高校訊息,剩餘42所高校將在明天由小編繼續帶大家探索,更多精彩盡在官方帳號:新鮮說一說,帶你走進更多新鮮事。
更多資訊敬請期待!
本文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商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