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綜合利用】林源鎮:秸稈離田工作有序推進

2020-12-27 澎湃新聞

【秸稈綜合利用】林源鎮:秸稈離田工作有序推進

2020-12-21 14: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聚焦 · 大同· 關注 |

大道之行 同享福祉

為優化田間生產條件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林源鎮抓住今冬降雪晚、氣溫高,有利于田間作業契機,積極採取「五動」措施,切實開展作物秸稈離田工作。

宣傳發動

該鎮充分利用廣播喇叭、宣傳車、微信平臺和印發通告、張貼標語、懸掛橫幅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秸稈離田、焚燒的意義和秸稈綜合利用的相關知識,使秸稈離田、秸稈禁燒工作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該鎮共發放通告5500份,張貼標語351條,懸掛橫幅105條,出動宣傳車41次。

政策促動

為提高農戶切實做好秸稈離田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該鎮對有關農戶每畝補貼10元,碎混翻埋每畝補貼25元,以此降低農戶負擔。同時,為便於加工利用和運輸,該鎮協調打包企業現場對秸稈進行揉絲和除塵處理,並設計500斤和50斤兩種打包規格,既輕便又美觀。它們散落在坦蕩的農田裡,好像立體的魔方和模塊,遠遠望去,成為林源大地一道景觀。

幹部帶動

玉米成熟收穫後,長林村支部書記艾緒文馬上動員班子成員和村裡黨員首先啟動秸稈離田工作。長發村支部書記劉先鋒還為困難戶出車出人,把秸稈拉到指定柴草場中。為了給群眾做榜樣,全鎮村屯幹部和黨員率先帶頭示範引領,並發動親朋好友,形成輻射帶動效應,促進秸稈離田工作全覆蓋。目前,長林村和常家圍子村率先完成秸稈離田工作。

企業牽動

該鎮堅持以用促離、以轉促禁,大力推廣 「五化」利用模式,即通過肥料化消化一部分,通過飼料化吸收一部分,通過能源化分解一部分,通過原料化加工一部分,通過基料化利用一部分。為了尋找途徑,鎮主要領導多次外出招商、引進項目,並制定惠民和惠商辦法。目前全鎮已在長林村、新村和對喜村成立3個壓塊廠,年加工能力7500噸。

組織推動

鎮裡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秸稈離田工作,制定切實可行方案。同時,鎮班子成員包村,鎮幹部包屯,村幹部按照「定責任、定人員、定區域、定崗位、定時間、定要求」等六定措施,包戶包片,分解任務,層層推動,形成合力。

楊洪彥 劉超 宋佳妍

原標題:《【秸稈綜合利用】林源鎮:秸稈離田工作有序推進》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河北:到2023年秸稈將基本實現全面綜合利用
    《河北省秸稈綜合利用實施方案(2021-2023年)》。實施方案要求,到2023年,全省秸稈基本實現全面綜合利用,離田利用佔比達到38%,能源化利用產業發展壯大,能源化利用佔比達到11.75%,形成政府推動、市場驅動、主體帶動的秸稈綜合利用長效機制,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規模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 【秸稈禁燒攻堅戰】葦河:「疏堵結合」抓好秸稈禁燒
    進入秋防期以來,葦河林業局有限公司深入貫徹落實集團秋防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兩手抓」,在嚴格秋季森林防火各項責任、制度全方位落實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監管措施,健全服務機制,推進「疏堵結合」,確保全局範圍內秸稈禁燒管理常態化。
  • 齊齊哈爾富裕縣:紮實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確保明年春耕生產順利進行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申震 尹世峰)日前,在富裕縣友誼鄉東明村的農田裡,伴隨著機器轟鳴聲,秸稈打包機不間斷的工作著,大多數地塊秸稈已經打包離田 。為加快秸稈離田出地進度,富裕縣採取有效措施,標本兼治,紮實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確保農民明年春耕生產順利進行。以前一燒了之的秸稈,現在成了「香餑餑」,一些企業將草包處理成飼料,源源不斷地運往河北、山東等地,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
  • 全聯農業產業商會秸稈產業分會會長、秸稈控股集團董事長彭飛:苦練...
    雖然受到上述影響,但是秸稈控股集團對秸稈產業的科技創新、業務推廣並沒有懈怠,首先我們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實策」的總要求,一方面積極安排部署員工健康監測、居家隔離,做好環境消毒等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大力推行網上辦公、網上辦事,阻斷病毒傳播途徑,激發員工工作熱情,並推出具有健康、環保、文化三大優勢的秸稈負氧離子活性炭雕項目,把秸稈活性炭、負離子科技與名家名作相結合
  • 河北昌黎小麥秸稈「變廢為寶」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牛春富、田徵、趙潔娜 )「原來小麥秸稈處理是最讓人頭疼的事,不能亂堆,更不能燒,粉碎還田會影響下茬農作物種植。現在麥收後,方包機直接把秸稈清理乾淨打包回收利用,省時又省心,還保護了環境。」
  • 富錦市創新工作方式 打好秸稈禁燒組合拳
    本網訊(荀文文) 為做好秸稈禁燒工作,有效防治大氣汙染,改善空氣品質,打贏藍天保衛戰。富錦市積極創新工作方式,強化執行力度,打好禁燒組合拳,全力做好秸稈禁燒工作。佳木斯市富錦生態環境局秸稈監控指揮中心負責人于田陽介紹說:「通過秸稈智能化監控系統,利用高清晰的可見光和熱成像兩套成像系統,24小時全天候對富錦市540萬畝耕地的99%進行實時監控。在指揮中心,利用監控系統操控平臺,實現對布設的66個攝像頭進行畫面放大、畫面移動等操作。
  • 和盛鄉加快秸稈離田進度
    寒冬時節,在和盛鄉還可以看到許多大型機械在地裡穿梭作業,目前全鄉11.9萬畝玉米秸稈即將完成打包任務,預計月底將全部離田,徹底解決了禁燒難題。在和盛鄉的玉米地裡,隨著打包機駛過,地上的秸稈被瞬間吸走,通過打捆機的旋轉、壓實、綑紮,一排整齊的方形草捆從機械裡「吐出」,排放在地裡,等待著運輸車輛把他們運到秸稈轉化工廠。
  • 秸稈綜合利用 長春市頻出「新招」
    秸稈作為農作物的副產品,如何處理好、利用好,是農業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作為農業大市,長春市年產秸稈1300萬噸左右。應該如何有效處理併科學利用好秸稈?秋收結束後,長春市各地積極行動起來,在做好秸稈禁燒的同時,頻出「新招」,形成了具有本地特點的秸稈收儲運模式,不斷拓寬秸稈綜合利用渠道。秸稈打包機緊張開展作業。
  • 秸稈「變身」有機肥 廣瀚(尚志)秸稈生物質天然氣項目年底將達產...
    近日,由中國船舶集團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投資建設的廣瀚(尚志)秸稈生物質天然氣項目,已完成投資15247萬元。目前,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建設中,2020年底將達產投運。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約2.8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約2.2億元,主要利用秸稈、禽畜糞便、餐廚垃圾等廢棄物為原料生產天然氣、有機肥。
  • 廣西岑溪市秸稈回收利用出新招:秸稈置換有機肥 環保增收穫好評
    正值晚稻收穫季節,在廣西岑溪市各鄉鎮時常能看到寫有「岑溪市秸稈綜合利用運輸車」字樣的流動車輛在村屯田間地頭行駛,專門收集秸稈。「岑溪市年秸稈產量約22萬噸,其中機械收割直接粉碎還田的量達到90%左右,剩餘的部分主要通過回收用於生產生物有機肥實現還田利用。」岑溪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柯說,今年該市的秸稈回收目標值是1萬噸以上,加上農戶回收自用的部分,基本上可以實現秸稈全域全量利用。
  • 地裡的秸稈有人免費打包,耕地主人卻「急了」:我的羊沒有草料了
    嶽長青說,現在全村的地都在做秸稈離田,地裡秸稈減少,他們就沒法放羊,只能把自己家玉米地裡的秸稈留下。不過,自家秸稈也被人打包拿走的話,他們的羊將面臨飼料短缺的情況。負責長興村秸稈打捆的負責人表示,已經打好捆的秸稈他們是沒法返還給村民的。
  • 多舉措織密秸稈「禁燒網」
    今冬明春,秸稈(甘蔗葉)禁燒進入關鍵時期。興賓區現有甘蔗種植面積113多萬畝,年產甘蔗葉56萬噸左右,為全力實現「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股煙」的目標,該區結合區情實際,對今年秸稈禁燒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綜合施策,多點發力,從嚴從實推進秸稈(甘蔗葉)露天禁燒管控工作。
  • 方城縣趙河鎮召開2020年三夏生產暨秸稈禁燒工作會
    5月27日上午,方城縣趙河鎮組織召開2020年三夏生產暨秸稈禁燒工作會議,進一步強化禁燒措施,落實工作責任。全鎮領導班子成員、全體機關幹部、鎮直部門全體成員、駐村第一書記、各村兩委班子及黨員代表和群眾代表參加了會議,鎮人大主席張懷周主持會議。
  • 藍天保衛戰典型案例 | 嘉興新嘉愛斯秸稈類生物質高效熱電聯產與超...
    嘉興市是浙江省農作物秸稈資源最豐富的地市之一,農作物秸稈利用以粉碎還田肥料化利用為主,秸稈離田利用比例偏低。秸稈能源化利用不但解決了秸稈田間焚燒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而且成為高效節能、減排和增效重要途徑。
  • ...嘉興新嘉愛斯秸稈類生物質高效熱電聯產與超低排放系統關鍵技術...
    嘉興市是浙江省農作物秸稈資源最豐富的地市之一,農作物秸稈利用以粉碎還田肥料化利用為主,秸稈離田利用比例偏低。秸稈能源化利用不但解決了秸稈田間焚燒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而且成為高效節能、減排和增效重要途徑。
  • 景縣王瞳鎮全力做好麥收期間秸稈禁燒工作
    為深入推進2020年夏季麥收期間秸稈禁燒工作,保障全鎮廣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河北省衡水市景縣王瞳鎮本著「早部署,爭主動」原則,做到壓實責任、提前宣傳、強化巡防,確保鎮域內零火點。統籌部署,壓實責任。該鎮召集機關全體幹部及各村支部書記召開秸稈禁燒工作部署會議,要求全鎮把秸稈禁燒工作作為當前頭等大事來抓,並在會上與各村籤訂了秸稈禁燒承諾書。實行鎮、村兩級幹部分片、分區域責任制,嚴格落實網格化監管責任,做到目標明確,責任到人,監管到位。加大宣傳,提高意識。
  • 寶山區七星鎮「四個強化」抓好秸稈禁燒工作
    東北網雙鴨山4月7日訊(唐海燕 張佩婷 記者 楊軍)3月26日,寶山區七星鎮所轄6個村集中開展禁止露天焚燒秸稈宣傳活動,提高農村群眾的環保意識。這是用他們以「四強化」硬核措施抓好秸稈禁燒工作、確保春季防火安全的具體舉措。
  • 望江:秸稈變成「金元寶」
    12月上旬,儘管水稻、棉花秸稈收儲已到尾期,但望江縣長嶺鎮北門坦村的一家秸稈綜合利用公司裡仍然機聲隆隆
  • 安徽禾吉利用「微水解秸稈清潔製漿技術」謀劃建設年產60萬噸秸稈...
    他們依靠自主研發的無化藥「微水解秸稈清潔製漿技術」在近兩年內穩步發展,2020年已完成年產10萬噸新型清潔秸稈纖維綜合利用項目,基本實現造紙原料的自給自足。通過科技創新,安徽禾吉突破技術瓶頸,從而實現廢紙纖維被秸稈纖維大規模替代,從秸稈纖維作為造紙填料華麗轉身為佔比較大的造紙原料。
  • 「秸稈壓塊燃料」供熱啟動,這個村未來還能靠秸稈賺錢
    曾經被農民認為沒用的秸稈,如今對於南崗區紅旗滿族鄉五一村的村民來說,可是在未來能賺錢的寶貝。今年,五一村整村啟動秸稈固化燃料即秸稈壓塊供暖改造試點。更讓村民有盼頭的是,村裡明年建成的秸稈壓塊廠,不僅能為紅旗鄉提供穩定的秸稈壓塊燃料,還能通過秸稈製作飼料等方式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