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某短視頻平臺上看到了《婆婆來了》的一些小片段,引起了我想要去看看這部劇的心,其實不看不知道,看了之後都覺得自己一口氣沒提上來就會被氣死。
這幾年似乎「婆媳矛盾」是個耐人尋味的話題,很多電視劇也會以此為視角,反映不同因素產生的婆媳問題。
《婆婆來了》講述的是一個富家女何琳和窮小子王傳志的婚後生活。王傳志娶了何琳之後徹底成為了「鳳凰男」,三觀和生活差距特別大的兩家人住在一起,生活的每一點都是矛盾的根源。
然而這部劇裡面最根本的來源就是「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裡婆婆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才是矛盾的主要問題。
我們都說結婚要門當戶對,但什麼才是門當戶對,指的是兩個家庭至少在社會的位和經濟情況上,或者生活習慣上面相互匹配,才能成為門當戶對。
但是劇裡王傳志的母親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完全忽略了條件是否和何家的家庭條件相匹配,而是將這兩者直接剝離,只看到自己兒子和何琳的個人條件,覺得自己兒子是完全配得上何琳,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覺得別人高攀了兒子。
因此儘管王傳志和何琳是相愛的,但是王傳志也承擔起了贍養全家人的沉重擔子。隨著婆婆的到來,婆媳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大。
一、自以為是的母親,盲目孝順的兒子,註定婚後悲劇
王傳志來自貧窮的小山村,父親早逝,母親獨自把他和哥哥妹妹拉扯長大,而王傳志是他們村裡唯一一個考到北京的大學生,算起來也是光宗耀祖了。
但是拋開這些外在的光環,王傳志在北京的本科畢業,自己的工作是嶽父的關係換來的,婚房是嶽父家買的,一個月拿著兩千塊的工資根本在北京來說不能算得上什麼。但是在老家人眼裡,王傳志的確是優秀的,可身處人才濟濟的背景,他不過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婆婆在何琳父母面前完全沒有一點自卑的心理,反而相當自信,雖然自己兒子結婚一分錢沒出,但是一提到兒子王傳志,語氣當中都是滿滿的驕傲,一點都沒有貧富差距帶來的窘迫感。
畢竟在婆婆的眼裡,兒子王傳志雖然工資低一點,但是事業單位工作穩定,雖然沒房子,但是前途一片光明。這是婆婆認為的資本,就是自己的兒子,並且她對兒子的婚姻一開始還不滿意。她認為自己兒子那麼優秀的一個人,要娶何琳這種嬌生慣養的女兒,是何家對自己兒子的「高攀。」可是看在何家的陪嫁那麼豐厚的份上也就算了。
其實對於王傳志的媽媽來說,王傳志是自己的兒子,理應兼顧起照顧家庭的責任,所以她不跟兒子商量就把家裡的地給賣了,拖家帶口的住進了兒子的家。婆婆完全沒有考慮自己兒子兒媳是否方便,也沒考慮自己是否可以適應北京的生活,更沒有考慮兒子在何家的立場。她只知道站在一個母親的角度思考,要讓兒子和兒媳伺候自己,她要在大城市享福。
然而我最令我意難平的是,婆婆來了也就算了,還帶著哥哥嫂子過來,也就是他們一家人的全都靠到王傳志身上了,而她始終認為既然兒子在家鄉那麼優秀,就可以帶著一家人在北京立足。
母親投靠兒子這沒有錯,但是錯在不能認清自己的處境和家庭條件,那就是大錯特錯,這就一步一步把王傳志逼成了鳳凰男,不得不依靠何家來養活王家,真的可悲可嘆。
二、富家女的優質資源,來滿足王家人無休止的索取
婆婆帶著全家人來到北京之後,婆媳之間日常的摩擦總是不可避免地,但是最讓人覺得可悲的是,何琳還要操心哥嫂一家和妹妹的生計問題。
婆婆這個時候並沒有說兒子一句不是,而是把責任都推到了何琳身上,因為她覺得這是何琳作為兒媳婦應該對哥嫂和妹妹盡的義務。
可是大哥這個人就是圖個新鮮,完全不能適應北京的環境和人情世故,何琳每次都盡心盡力的幫助他找工作,結果大哥就是沒法適應,經不起一點挫折。在大哥和婆婆的眼裡,何琳就是沒放在心上,故意找一些很差的工作來為難他。
但是工作問題本來就是很主觀的東西,你無法改變一個人多年以來對於工作的認知,甚至於兩個人之間還存在著認知差距以及三觀等等。而大家都覺得來到大城市就是要坐辦公室裡面看看電腦,然後喝喝茶就可以安心的領著一份工資,從此安穩得不行。所以何琳給大哥找的那些工作與他想像中的差距太大,也導致了大哥對其不滿。
劇裡類似於找工作這樣的矛盾還很多,在這個完全沒有辦法溝通的家裡,何琳也沒有想過,即使自己再努力也是徒勞,婆婆也沒想過,如果沒有何琳,大哥甚至連選擇工作的權利都沒有。
何琳的家庭條件給了她底氣和資源,卻在婚姻裡面不得不把這些東西共享,但是一旦給少了,王家人就覺得她小氣,看不起人,也不知道滿足,給得多了,他們也無法消化。這樣拎不清的人,生活難免雞飛狗跳。
就像是何琳和婆婆一家人老是吵架一樣,因為雙方無法相互理解,所以不管怎麼做都是錯的。
三、鳳凰男是王傳志擺脫不了的捷徑
整部劇看下來,我幾乎能夠被氣到吐血。劇中有一個場景:「婆婆拿出賣地的20萬,想要在何琳的房子上加上王傳志的名字。結果何琳的家人說之前買的是40萬,但是北京房價飛漲現在已經能漲到幾百萬了,就覺得加名字的事情要暫緩。」
結果王傳志的媽媽並沒有覺得什麼不妥的,就是要按照買的時候的價格來算,後來何家也沒什麼了。然後就這樣一家人靠到了王傳志身上,可是從頭到尾王傳志都沒說一句反對的話,並且欣然接受了。
王傳志一直活在家人對自己的崇拜和村民的吹捧之中,但是他對自己的實力和能力還算了解,自尊心也很強,生怕這個光環沒有了。於是從結婚、媽媽來投靠、再到整個王家來北京定居,他都一個拒絕的字沒有,繼續過著他的「優越」生活。
何琳和婆婆之間的矛盾如果王傳志能夠及時的解決和化解,很多事情都可以避免的,但是關鍵時候他就是愚忠愚孝,媳婦和媽媽鬧矛盾,他就直接站在媽媽那一邊,給自己老婆的愛越來越少,然後一家人的矛盾也就越來越大了。
近幾年來,關於鳳凰男,婆媳關係的話題有很多,當代年輕人似乎也都開始不在意什麼門當戶對了,覺得應該是愛情至上,愛情可以打敗門當戶對的陳舊觀念。但是愛情的甜蜜不一定就能夠保證婚後幸福。甚至於我們可以不在乎對方的出身和家境,但至少雙方家庭的思想和三觀需要一致。
其實婚姻是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情,更是兩個家庭的事情,並且它是兩個家庭共同幫助一個新的家庭,而不是一個家庭去給另一個家庭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