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Po
想來是很久沒有呼吸到TVB的味道了,當《盲俠大律師》(下略《盲俠》)掛著熟悉的翡翠臺三色標加入了網劇大軍,在愛奇藝平臺播出的時候,TVB使出「慣用伎倆」以熟悉的快節奏先發制人。第一季完結之後,該劇豆瓣評分依舊高達8.1分,很多人覺得TVB這次肯定是想捲土重來收復失地了。
骨朵在不久前向愛奇藝了解這次合作時認為,TVB大概是想在內地這片廣闊的市場裡尋求「自救」,來擺脫現在大不如前的困局(回顧全文)。怎料TVB不以為然,在過往的五十年中,原本起點較高的TVB興許是在速度上無法與內地相比,但若不改變,早被淘汰,無法存活至今。
從第一間「麗的呼聲」,到八九十年代無線與亞視的分庭抗禮,再到二十一世紀TVB一家獨大,而今去年開臺的Viu TV都創造出了《瑪嘉烈與大衛》這種在豆瓣上兩部評分均破8的自製作品,曾想大幹一番事業結果未獲批免費電視牌照的HKTV也拿到了流動電視牌照……香港的電視業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此起彼落、風雲變幻,只有TVB,以我自巋然不動的姿態,仍舊在這裡。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節目及製作副總經理杜之克
在《盲俠》第二季即將上線之際,骨朵帶著多年來的疑問,對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節目及製作副總經理杜之克進行了一次專訪。經過五十年的運轉,TVB這間成熟的影視工廠真的很清楚自己在生產什麼、又應該做什麼嗎?
《盲俠》只是TVB「再創世紀」的序曲
《盲俠》第二季終於定檔8月1日播出了,為什麼一部完整的劇集要分成兩季來播?一來緊跟當下網劇的季播模式,二來也能讓香港地區的觀眾跟上節奏。
眾所周知,海外劇慣用周播模式,一部劇每周選擇一兩天、兩三天來播出,但香港長期以來都是慣於每周一至五、每晚一集的連續播放模式,劇集被放在周六日的周末檔,就會被稱為是「炮灰」。
最後的結果就是,《盲俠》上線一個月,網播量超過2億,在香港本地翡翠臺的周末檔播出,平均收視卻未過20點,TVB慘被炮轟「重視內地輕本土」。杜之克坦言:「的確,《盲俠》沒能達到我們本來期待的更高反響,但它在周末檔播,收視也沒有比同檔其它劇差,所以並不算失敗。同樣在內地,雖然點擊率相比其它內地網劇來說也沒有很突出,但它的口碑出來了,我們已經覺得很滿意,很高興了。」
在杜之克看來,《盲俠》本就是一次「亂來」的大突破。香港人笑言,《盲俠》集齊了李佳芯、蔡思貝、張振朗三大「收視毒藥」,一開始對劇集就未有太多看好。但如今內地觀眾對港劇演員的認知度非常低,反而更注重內容質量,《盲俠》在內地的口碑看來更加客觀。而且,這並非是內地觀眾很久沒有吸到過「港味」,僅憑情懷打分,而是因為TVB這次真的有備而來。
香港人的冒險精神,可以亂來,也會出彩
很多人和骨朵一樣有個疑問,為什麼曾經製造出如此多經典劇集的TVB,在二十一世紀、或者說是近十年來就鮮少有劇集能在內地引起轟動了?因為不思進取嗎?但事實上,瓶頸人人都會有,何苦為難這位五十歲的「老人」,更何況它正在默默改變,試圖突破。
關鍵詞:類電影
TVB製作的劇集在海內外均有影響力,而無論是內地、港臺、日韓、新馬泰等地的觀眾,現在能看到的劇集越來越多,接收到的優質內容也就更多,作為內容供應方,TVB需要迎接更多的競爭挑戰。杜之克透露:「過去一年多來,TVB內部已經把電視劇的總體拍攝規格往上提升,現在就在專注這個工程,希望能做到有類電影的質感。」
何謂「類電影」?就是要改變以往幾十年TVB慣用的三機操作拍攝方式。TVB有自己的電視城,裡面有很多攝影棚和古裝街,定點三機位的拍攝方式,讓拍攝變得快速便捷、工業流水化,但也令劇集能夠實現的畫面和鏡頭語言有限,這也就是為何觀眾會覺得TVB劇越拍越「復古」。杜之克提及,現在TVB就是要把整個製作流程都進行改變,即便無法像電影一樣每個鏡頭都細緻地重拍,至少也要在拍攝上變得更加靈活,攝影器材也要進行全面提升,甚至開始採用4K拍攝方式。
雖然聽上去像是只有拍攝環節的問題,事實上,從前期創作開始,編劇就要儘量配合這種拍攝方式去寫劇本,後期的製作流程也會比先前多花至少1/3的時間。這種拍攝方式是從《盲俠》和《不懂撒嬌的女人》開始的,因此《盲俠》開頭文申俠的出場鏡頭才會看上去節奏更加強烈。
關鍵詞:壓力分攤
TVB在劇集製作上一向給人以「獨立」的印象,這次《盲俠》片尾卻同時出現了翡翠臺標與愛奇藝的標誌。以往TVB雖然也與內地電視臺有過劇集的合作,不過是明顯能看到內地演員等方面的加入。
杜之克告訴骨朵,TVB作為「劇集工廠」,非常明白一部劇在製作時就要有所針對,這個工廠再根據不同情況去調節每部劇所需要花費的資源,以及拍攝的時間長短。現在為求類電影質感,每部劇需要的時間都更長了,攝影棚不夠用,還需要增加外景拍攝。於是,TVB開始與熟悉的外部單位進行合作拍攝,由TVB出資出演員,並有人全程跟進流程。現在正在翡翠臺播出的《賭城群英會》就嘗試了這樣的模式,在保證了足量劇集提供的同時,TVB自身壓力也有所分擔,將來每年都會有一兩部劇以這種操作方式來拍攝。
與內地視頻平臺合作的劇集則類似於在資金上的壓力分擔,以便香港本土與海外收支進行平衡。這樣既能提升劇集本身拍攝質量,也使得合作雙方互惠互利、相得益彰。
關鍵詞:瘋狂時代
改變當然是好事,是在明白自身問題時擺出的進取態度,這一切的改變又源於這裡是獨一無二的香港。
「從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這三十年中,香港融入了大量不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這也導致當時的電視劇成為了這批人訴說故事的渠道。他們在當時的條件下,能說的故事、能拍出的故事味道非常豐富。可是那一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香港是一座非常現代化的城市,我們海納百川,接納各種想法、做事可以很隨性就是我們的社會特色。」杜之克有些感慨,「現在的創作人才與三十年前大不一樣,做出來的故事肯定也不同了。」
當年有《大時代》《笑看風雲》一直到《創世紀》這種富有八九十年代氣息、以及面對千禧變化的豪門商戰故事,而現在,TVB又要和愛奇藝合作《再創世紀》了。愛奇藝副總裁、自製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很看重TVB在類型片上的製作把控能力,希望內地也能做出這樣好的商戰劇。
TVB自然是不會完全複製當年,「九十年代我們拍《創世紀》的時候,故事裡的角色就參考了當時商界翻雲覆雨的人物。這麼多年過去了,在這個世界翻雲覆雨的企業家、金融巨子,在做法手段、行為風貌上與當年前完全不同,規模甚至到達當初的幾千倍不止。」杜之克想把新時代更瘋狂的商界故事從《再創世紀》裡展現出來。
早期很多TVB劇集參考了其他地區的優質劇目,《刑事偵緝檔案》系列在致敬日劇《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同時成就了自我的經典,2004年的大爆款《金枝欲孽》也是受了類似《欲望都市》的美劇的影響,達到了港劇中後宮劇的巔峰。
又是十幾年過去,杜之克也坦言,「要是拍普通的後宮劇套路,我們拍不過你們,現在要拍的話就必須要找出新的賣點。最近殺青的《深宮計》,在拍之前我們就想,後宮經常死人,那一定有很多命案,我們就從命案出發,把後宮查案的情節拍出來,希望拍出很有新意的懸疑感覺,讓觀眾看起來能過癮。」
「很多人說TVB很會拍專業劇,醫生的、警察的、律師的,各種各樣專業都有,我覺得這很有趣。為什麼我們能拍?因為我們受的社會限制非常小,拍的任何職業都是真實的。我們醫療劇裡寫的醫生就是一般市民,每位觀眾都能理解的醫生生活。這和拍攝手術場景、討論看病醫理的醫生故事有很大區別。」杜之克笑道,「所以我們拍專業劇的特色就是非常不專業。應該說,我們可以亂來,我們也可以非常出彩。」
做網劇,起步晚但有決心
TVB在2016年推出了官方網絡平臺「MyTV SUPER」,本以為是像內地視頻平臺一樣的多元化平臺,誰料只是電視臺節目的網絡播出渠道,真正的大招在後面。
今年7月23日,TVB推出了一款免費社交APP「大臺網」,相當於一個社交網絡,並且將來也會主推社交。在這個平臺上,TVB的藝人能夠通過直播和Fans、觀眾互動交流,同時TVB也會為這個網絡平臺專門推出劇集。聽上去似乎很像愛奇藝以及愛奇藝泡泡的功能,看來TVB與愛奇藝的戰略合作,也的確是在互相學習中有了雙方面的受益。
杜之克特別向骨朵劇透:「我們在十月底會播出一部電視劇叫作《降魔的》,講述一個擁有降魔能力的計程車司機的故事。為了這部電視劇,我們特意拍了每集8分鐘、總共13集《降魔的》番外篇,那完全是一個非常搞笑的網絡故事,用了很多網絡語言,故事的敘述方式也有些瘋狂。」
香港因為市場容量非常有限,無法像內地有很多文學網站為影視劇提供大量的IP儲備,但TVB也在努力挖掘新的人才,除了專門針對網絡劇招募分配年輕編劇,也會推出一些項目去招募故事。《降魔的》就是TVB「重重有賞」計劃裡衍生出的首部劇集,這是一個專門向TVB公司內部員工徵集原創故事橋段的計劃。
骨朵記得一首粵語Rap《香港地》裡有一句歌詞唱作「以前有好多工廠/而家有好多銀行/就算點變/都系屬於我哋呢一個香港」,這個城市地覆天翻、滄海桑田,可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是不會變的。香港能養出周星馳這樣的草根天才,也容得下每一個根據時代變遷而自我改變的人。
「TVB不是單靠香港這一塊市場,眼下也不可能去徵服非常大的市場,我們就是希望在港臺、新馬還有內地這些華語地區,能夠憑藉有質感的劇集在廣大的觀眾市場裡佔據一席之地。」
────── 推薦閱讀 ──────
《深夜食堂》 │ 芒果TV │ 明星人設
《明星大偵探》 │《歡樂頌2》│ 飄Home
藝人經紀 │二次元 │《七十二層奇樓》│ 馬伯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