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控球為王"開闢鬥牛士王朝 四年三大冠前無古人書寫兩大歷史
四年時間,西班牙足球從"預選賽之王"脫胎換骨建立起一代王朝,登頂2012年歐洲杯,更是讓鬥牛士軍團創造了一系列前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在歐洲杯52年的歷史上從未有過一支球隊能夠衛冕,1964年,首位歐洲冠軍前蘇聯隊殺入決賽,但正是西班牙人在決賽中一球擊碎對手的衛冕目標;1976年,衛冕冠軍西德隊也殺入決賽,卻在點球大戰中5:7輸給了捷克。不僅是衛冕歐洲杯,四年三奪大賽冠軍,這也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做到過。
讓西班牙人做到這一點的訣竅全世界都知道:控球,控球再控球,自從阿拉貢內斯以巴薩球員為班底,將闊別44年之久的德勞內杯帶回西班牙,鬥牛士們就堅定的走上了"控球為王"的道路。2006年世界盃,西班牙場均傳球541次;2008年歐洲杯,數字變為529次;2010年世界盃,數字變為616次,2012年歐洲杯,數字變為732次。本屆歐洲杯,西班牙人毫不意外的以67.56%的控球率高居榜首,超強的控球率為西班牙帶來的是防線壓力的驟減,例如,在犯規榜上,西班牙僅有阿貝羅阿一人進入前30,卡西利亞斯在5場比賽(含加時賽)只有15次撲救,丟1球;
近4年來,西班牙的這套控球式踢法幾乎打遍天下無敵手。2008年的義大利和2012年的葡萄牙都曾將西班牙人逼入了點球大戰,2010年的瑞士還曾取得過一場勝利。但是這些均沒有對西班牙人的"王位"造成實質性的威脅,如何破解"西式"的控球為王打法?迄今為止,全世界都沒有人能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
!
第二部分 控球王,瀟灑?只是一個表像
搶斷榜前十西班牙隊獨佔其五 "6秒圍搶"配合控球打法提升功效
只要是西班牙的比賽,球迷們總會在場上看到西班牙人永不停息的倒腳傳球,一副氣定神閒、信手拈來的灑脫。但這就像是我們常說的"鴨子現象"一樣,水面上的鴨子挺胸抬頭悠然自得,但是在水下,兩隻鴨掌卻是不住的打手。
同樣在,在看似瀟灑的控球打法背後,瘋狂的全場逼搶是西班牙人能夠不停取得球權的一大保障。在本屆歐洲杯的搶斷榜上,鬥牛士軍團以137次搶斷數排名榜首(決賽前),不要以為這是因為西班牙隊比賽多佔了便宜,同樣進入四強的義大利、德國和葡萄牙,搶斷數分別為103次、90次和79次。而在決賽中,西班牙和義大利兩隊的搶斷數據分別是16:8。在搶斷榜的前十名中,有五名球員是西班牙球員,其中阿韋洛亞以20次搶斷榮登搶斷王,緊隨其後的是搶斷19次的皮克,阿隆索、布茨克斯和拉莫斯分列5、8、9名。"當你在對方半場重新搶回球權,你離對方球門的距離可能只需要30米而不是80米的由後向前的進攻。"這是瓜迪奧拉對巴薩球員的要求,而且巴薩前場隊員多人包夾,在6秒時間內維持對對方的反搶,如果不成功,就退回自己的位置。顯然,這些也適合於以巴薩為班底的西班牙隊。
西班牙淘汰賽跑動距離超對手近三萬米 決賽六人跑動距離過萬
在西班牙隊的這種控球打法中,隊員之間的相互接應和無球跑動至關重要,持球隊員進攻時,至少要有2名隊員在周圍無球跑動,一方面吸引對方球員防守造成混亂拉開進攻空當,另一方面創造傳球路線。在南非世界盃上西班牙人就以767.39公裡的總跑動距離成為最能跑的球隊,而本屆歐洲杯西班牙人風格依舊。要知道,西班牙隊大部分球員都效力於皇馬和巴薩,這兩支球隊本賽季長期處於雙線的狀態,身體的疲勞可想而知。在小組賽階段,西班牙人的表現還不明顯,但到了淘汰賽階段,西班牙明顯提高了自己的跑動積極性,在對陣葡萄牙隊的120分鐘裡,西班牙人跑動距離(除門將)達到了13萬7140米,比葡萄牙隊多出了近三萬米。決賽對陣義大利為例,西班牙隊6人跑動距離過萬,義大利僅有四人,其中無一人突破11公裡,而西班牙人有三人跑動超過11公裡。在兩隊的總跑動距離上,西班牙對以103.218公裡超過了義大利近1萬五千米。三場淘汰賽下來,西班牙隊的跑動距離為33萬6215米,超出了對手近乎三萬米(30萬7622米)。
!
第三部分 西班牙,守王位的幾度辛酸
博斯克重壓下屢變戰術終成霸業 巴薩王朝亦得益瓜帥不斷革新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西班牙08年奪冠之後,其戰術打法已經被研究得毫無秘密可言,博斯克唯有求變方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當其他球隊不約而同地採用龜縮防守應對西班牙的短傳滲透戰術時,博斯克加強了中後場控球倒腳的次數,以此消耗對手體力、並使對方的防線露出空當。2008年歐洲杯,西班牙場均傳球數為529次,而2010年世界盃和2012年歐洲杯,鬥牛士軍團的這一數據上漲到616次和732次。
本屆歐洲杯博斯克不斷在無鋒陣型和單前鋒陣型中進行切換。雖然其460陣型被斥之為保守,半決賽內格雷多的首發也算不上成功;但是在決賽中4-0狂掃義大利,仍然顯示出博斯克在首發排陣和臨場換人方面的神奇。如果說本屆歐洲杯寥寥6場比賽我們看不到博斯克變陣的辛苦,那看看同樣是控球打法的巴薩,瓜迪奧拉為了讓球隊處於不敗之地,主動在433、343甚至370等陣型中進行切換,將小法推上鋒線、改造梅西、打造「後腰中衛」……正是瓜迪奧拉的努力,讓巴薩能在過去6年間長期處於歐洲頂尖地位,並兩奪歐冠冠軍。所以雖說巴薩和西班牙時以不變應萬變,但實際上兩隊時時刻刻在求新求變。
博斯克安撫替補巨星極具耐心 皇馬巴薩幫融為一體共鑄團結之師
其實不光是在球場內,在球場外博斯克付出的努力也值得稱道。本屆歐洲杯西班牙群星雲集,類似於馬塔、略倫特這樣的頂級球星都只能在替補席上坐著,但我們鮮有聽到他們不滿的聲音。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德國,克羅斯、克洛澤和羅伊斯等人均曾發出不滿自己替補的言論。所以在安撫替補方面,博斯克顯然要比勒夫做得好,決賽中託雷斯和馬塔替補建功便是明證。前皇馬球員莫倫特斯就說道:「他能用最合適的語言讓所有球員都充滿自信,他會向你解釋為什麼讓你替補,當他和你握手離開後,你仍會充滿感動,感覺到他對你的信任,相信在這支球隊中仍有自己的機會。」
另外,西班牙隊內巴薩幫和皇馬幫人多勢眾,譬如歐洲杯決賽中共有6名巴薩球員(包括阿爾巴),皇馬球員也多達4名。兩大幫派在國家德比中水火不容,但是在國家隊中卻幾乎沒有任何衝突,這自然離不開博斯克的功勞,這位前皇馬教頭曾說道:「在這裡的球員來自皇馬和巴薩,但在國家隊根本就不會想起自己身上的俱樂部標籤,這裡沒有皇馬和巴薩的衝突。」在博斯克的帶領下,西班牙的團結氛圍有目共睹,這一點實屬不易。
!
第四部分 終結王朝,只能是西班牙自己?
西班牙傲視歐洲已無人能敵 義大利人才凋敝德國喪失傳統
4-0戰勝義大利,西班牙的強勢讓布馮心悅誠服:「當你面對這樣一支強大、無堅不摧的球隊時,你能夠接受失利的結果。」的確,當今歐洲足壇,有誰能顛覆西班牙的統治呢?義大利雖然本屆歐洲杯令人眼前一亮,但是人才凋敝是藍衣軍團無法迴避的話題,很難想像在34歲的布馮和33歲的皮爾洛退役之後,這支球隊能憑什麼再度打入大賽決賽。
青春無敵的德國近年來人才輩出,但是日耳曼戰車反而喪失了他們優秀的傳統。這支球隊缺乏堅毅的鬥志,曾經屢屢逆轉絕殺的他們卻在近年來鮮有上演後來居上的好戲,施魏因施泰格就說道:「技術能力和身體素質是我們的最大砝碼,但我們更需要重鑄德國足球頑強意志的傳統。」另外,中衛不穩也一直困擾著勒夫,馬拉度納就直言:「如果要在德國機器中選出一個弱點,那麼就是他們的防守。」另一支打入歐洲杯四強的葡萄牙險些擊敗西班牙,但是這支球隊的穩定性令人懷疑,小組賽首戰0-1不敵德國、次戰3-2險勝丹麥,都顯示出C羅的球隊要想成為歐洲頂級強隊,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西班牙王朝內部瓦解最具可能 中場三核+博斯克急流勇退成隱患
任何王朝都有覆滅的一天,這支西班牙自然也不例外。不過若有一天西班牙王朝坍塌,那最有可能的情況是西班牙人自己擊敗了自己。就如巴薩上賽季歐冠和聯賽失利,哈維就認為「是我們輸給了自己」。要維持巴薩的完美和強盛,頂級的球員能力、進取心和球隊管理缺一不可,但要維持所有這些要素的頂級水平,談何容易?對西班牙國家隊而言,他們不像巴薩那般有皇馬這麼強悍的挑戰者,但卻同樣有可能因為內部問題而衰落。
首先,作為球隊運轉核心的哈維如今已經32歲,隨著他的老去,西班牙無敵中場的運轉勢必受到影響,而從目前來看,無論是法布雷加斯還是席爾瓦,都無法承擔哈維在國家隊的重任。幾年後隨著哈維-阿隆索、伊涅斯塔等人的退出,西班牙的中場還能如現今這般強大?其次,如今這支西班牙已經兩奪歐洲杯並榮膺南非世界盃冠軍,球員的進取心必定不如從前,如何保持球員對榮譽的饑渴,也是教練的一大難題。再次,61歲的博斯克如今也已經功德圓滿,假若他選擇急流勇退,還有誰能夠成為他的繼任者呢?瓜迪奧拉或許不錯,但是國家隊執教經驗和過於明顯的巴薩烙印是他的硬傷。總的來說,西班牙如今的確無敵,但他最大的敵人無疑是自己。
本文來源:網易體育 作者:途蘇,唐天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