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影貴妃(ID:FilmQueen)
⊙ ⊙ ⊙
有鬼?我才不信
剛在春晚扮完「小白兔」的林心如很快投入到了自己最愛的「鬼片」的角色中。
新片《魔宮魅影》要上映了。
已經看完電影的本主拍著C-cup的胸脯告訴你:別信片方扯,還是沒有鬼。
但《魔宮魅影》的終究還是鬼片,林心如在「鬼後」的進階之路上,已經是越演越上癮了。
所以可能只有春晚導演才會還把人家當個「傻白甜」吧,別人自己早已經恨不得趕緊和只會用誇張表演喊著「我心痛!」的「瑪麗蘇」Say Byebye了。
對於「鬼後」這一稱呼,wuli紫薇格格顯然樂意接受。在電影定檔發布會上,林心如表示很喜歡「鬼後」封號,「這也是另外一條路嘛,總之越來越好就對了」。
這個「並沒有鬼」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講述的是林心如飾演的女明星孟思凡,和青年導演顧維邦在一個靈異影院拍攝驚悚電影,其間發生了一些看起來「鬧鬼」但其實不過是有人在背後瞎作的故事。
《魔宮魅影》:講不好三角戀的復仇故事不是好鬼片。(以下內容劇透)
雜耍團老闆景崗山的大姐(林心如扮演)被任達華看上了,任達華的老婆夏文汐嫉妒,於是一把火燒死了雜耍團。接著景崗山開始復仇了。
奈何景岡山再怎麼裝神弄鬼,一點都不影響長大後的小妹(還是林心如扮演)和任達華的兒子楊佑寧以拍電影為名行談戀愛之實。
他們客氣地說幾聲「我好怕」,但電影還要繼續拍下去,因為他們要談戀愛啊!
然後任達華又看上了小妹林心如,「父子矛盾」最終因為要共同對付景崗山而和解;楊佑寧的女友看到林心如和楊佑寧情比金堅,坦然退出,Happy Ending!
來來來,數學不好的我們一起數數有幾個三角形。
文雋實在是太鍾愛三角戀了,他最適合去當臺灣民視8點檔300集電視連續劇的編劇。
《魔宮魅影》是葉偉民導演+文雋編劇+林心如「華語驚悚片鐵三角」的合作的第三部作品,此前的兩部作品都頗具「黑馬」體質,該組合也算是樹立了自己的品牌。
「鐵三角」第一部作品是2012年《繡花鞋》,上映20天,以4450萬的票房成為該年度驚悚片票房冠軍。
2014年暑期檔的《京城81號》更是耗資近億,最終票房破4億,刷新了國產驚悚電影的最高記錄,是林心如「鬼後」的加冕之作。
大概是前兩部的作品的市場空間讓片方嘗到了甜頭吧,《魔宮魅影》的出現水到渠成。
顯然宣傳不太用心,通稿文不對題也是讓人尷尬。
你倒是說說,可是這樣的眼神?
雖然通稿寫成了屎,但從拍攝上來說,鬼片「鐵三角」也算是摸索出了創作規律——
背景都發生在民國,包含了諸如「繡花鞋」,「怨靈」,「老宅」,「冥婚」等傳統驚悚元素;
林心如的形象都是紅衣長發,眼神無辜的痴情怨婦;
而故事邏輯遵循的套路一般是:在一個封閉空間裡,被陷害的林心如絕地反擊。
此次《魔宮魅影》採用了一個高逼格的「戲中戲」結構,據片方稱是為了突破審查限制,讓國產鬼片第一次「真的有鬼」。
那本主也只能說:以我這樣的智商,反正沒看出來。
曾幾何時,心如姐姐還是本主「看著長大」系列裡的玉女形象。大大的杏仁眼兒,笑起來還有點兒小邪惡,連顏值巔峰時期的林志穎也被她收入囊中。
前輩心如姐姐良心示範:
演「傻白甜」也是需要演技的,別面癱大概已經是最低要求了。
古怪一點也沒問題。她在和周海媚、劉錫明搭戲的《上海探戈》(此處暴露年齡)裡,演的是蠻橫不講理,古怪又仗義的「富二代」大小姐。
人設和嗯.沒錯,和《歡樂頌》裡的王子文一樣。
來來來!這是一道超綱題!
「已知:右邊這位不是林子祥,求問:那麼他是誰?」
那個時候還沒矯正牙齒。戴著誇張的彩色美瞳,畫著前後一般粗的細眉毛,扮相也是港片的復古套路三大件:捲毛、高領蕾絲、白手套。
但擋不住青春洋溢滿臉Q彈爽滑的膠原蛋白。而這些都不是今天滿臉填充物、爹媽都認不出來的玻尿酸殭屍臉能比的。
每年暑假來一輪的《還珠格格》裡,紫薇已經有了整齊的牙齒,所以精靈俏皮的人設不見嚕,wuli「聖母」姐姐上線了。
《情深深雨濛濛》裡的如萍——
天啊!蔡依林附體了!
《半生緣》裡的顧曼楨——
還有在時裝劇裡和帥哥陳坤,陸毅合作的《非你不可》——
《郎才女貌》——
都差不多是一樣的套路吧——單純、善良、對生活抱有熱情和信心,被坑了還給人數錢的那種。
在20世紀初中國大陸初興的娛樂產業大潮中,林心如是具備國民度級別的臺灣藝人——你的爸爸媽媽都認識,絕非現在式微的港臺小藝人在劇集中拼貼頭象可以比擬。
好吧,看起來曾經一切都順風順水的林心如,到底遭遇了什麼,要在「鬼片」的路上越走越遠?
『資源所限,突破演技』
大熒幕和小銀幕可不一樣,一般而言,電影投入更大,風險更高,需要精準的市場評估和項目策劃,而明星卡斯更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換言之,能拍電影的明星可以「屈位」去演電視劇,能演電視劇的明星不一定演得了電影。
國內一線的男女明星,幾乎都是這十年來崛起,從電視劇進攻到電影的內地藝人。可以參照一下八卦新聞中令人撲朔迷離的友誼關係……
▲小時候都看過他們的電視劇吧……
如今內地演藝業處於強勢地位,港臺藝人畢竟不是主場,多少人拼到電視劇頂了,也難以擠進院線。即使人氣旺到爆的wuli尊上和「小太陽」鍾漢良也一樣。
▲鍾漢良只在《捉妖記》裡打個醬油,還得顛覆一下「小太陽」的形象。
可惜了柯震東,不然會是個新興臺灣藝人擔綱內地院線主演的特例
▲本主對華哥有印象的電影大概只有十年前他和美人關之琳合作的《做頭》了
作為臺灣藝人的林心如,電影資源並不樂觀。
貼兩張林心如早期的電影作品,都是港臺藝人的抱團之作,很難在內地主流市場佔據地位。
《我愛天上人間》——
《一石二鳥》——
你可能是第一次聽說,林心如還拍過這種電影吧。
即便進入華誼,也只能給內地明星做陪襯,在電影裡打個醬油。
在《非常完美》的電影海報裡,林心如只能站在最邊上。
關於這部電影,你可能會記得章子怡和範冰冰參加活動時,為了「拿大」,比對方後一步進演播室而費盡心思,也可能只記得章子怡的那句「我演的就是冰冰」,但無論如何,你會記得兩位女演員「撕逼」撕破天就對了,但就是不會記得這裡還有林心如。
毫無存在感。
「鬼片」作為一種小成本的類型片,有自己的觀眾群,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想要進軍大熒幕,對於已經擁有電視劇「國民度」基礎的林心如而言,已經算是不錯的選擇了。
何況林心如的「國民度」,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瑪麗蘇神劇」的基礎之上,由於媽的《美人心計》開篇,直至《傾世皇妃》、《姐姐立正向前走》,到未上映的《秀麗江山》,幾乎都是扮演一個美麗、單純、善良的小白兔,遭受了這個世界諸多莫名其妙的恨意的同時,收割了一眾男神的故事。
離開華誼之後,林心如也做起了老闆。除了《美人心計》,其餘幾部都是林心如工作室參與出品,林心如擔任製片人。
《姐姐立正向前走》中林心如極力「裝嫩」,飾演一個編劇,進可攻過氣偶像,退可守備胎暖弟,加上粗框眼鏡的造型,花痴的表情和浮誇的表演,堪稱wuli紫薇出品、瑪麗蘇系列的登峰造極之作。
在瑪麗蘇女主的光環之下,林心如的演技也愈發遭人垢病——瞪眼,張嘴,皺眉,流淚……這也的套路也不能演一輩子吧,讓40多歲的人還來演「傻白甜」就不光是侮辱搭戲的男主了,簡直是侮辱觀眾智商。
『題材偏愛+愛美和受虐的雙重傾向』
林心如和「鬼片」的結緣,最早要追溯到1999年的《怪談之魔鏡》。
這部拍攝於上世紀末,帶有濃濃港式風味的驚悚神作,集結了謝霆鋒,林心如,黃百鳴,徐帆(沒錯是那個徐帆),還有香港老一代「鬼後」羅蘭,是真正意義上的兩岸三地,星光熠熠。
電影用「魔鏡」的線索,串起了三個相互獨立的故事,橫跨時間(從明朝——民國——現代)和空間(上海——新加坡——香港——臺灣),可以說設計巧妙,製作精良。
而且沒有說教味,更多地探索人性和情感,吊打現在的無數同類作品,被稱為「華語鼻祖級恐怖電影」,當年以1700萬票房紀錄稱冠內地。
當年的徐帆還是不錯的。
林心如在故事的第三節飾演謝霆鋒的女朋友Judy,絕對狠角,為了爭奪奶奶的家產,殺了老鬼後「羅蘭」,還嫁禍於人。
在這部片中可以驚喜地看到當年青澀的林心如的殺馬特造型和濃濃眼妝,還有難得一見的反派角色(相比於後來的瑪麗蘇之路)和粵語臺詞。
當時林心如剛剛拍攝完《還珠格格》,風光無兩,不久就接拍了《魔鏡》,可見心如姐姐對此類驚悚題材,是真愛。
不然,也不會有2013年的豆瓣評分2.8分的《樓》。
在《我們相愛吧》裡第一次見到和自己扮情侶的任重時,林心如一上來就開門見山,直接表達了她對自己在影視劇裡「傻白甜」一貫人設的不屑。
『「鐵三角」加持,鬼後修煉已成』
《魔宮魅影》的編劇文雋對媒體透露,第一次找林心如就和她約定要拍驚悚三部曲,把她打造成「第二個王祖賢」。
「扮相美」會是打動林心如的一個點吧。反正不能接受扮醜就對嚕。她可是在接受採訪時自己說過:「最愛青樓造型」、「能穿各種漂亮的行頭」。
沒錯,很多女演員都願意接民國戲,因為——扮相好看。尤其是新人、演技還算嫩的女演員,更願意接民國戲和古偶戲,運氣好的話,光憑著外形,一部戲就能圈不少粉。
作為較早北上拍片的香港電影人,文雋和葉偉民早期在香港的經典作品是古惑仔系列。
▲文雋擔任系列編劇,而葉偉民導演了幾部《古惑仔》外傳
但香港電影類型裡,鬼片本來也就是香港影人拿手的一塊。在內地同行還沒回過神兒來,進軍這個未被充分開發的富礦時,他們開始對驚悚電影的探索……
《魔宮魅影》呢?作為敘事內核的三角戀,它本身沒有一點驚悚或者恐怖的特質,編劇文雋把「鬼」當作包裝元素,敘事驅動難免疲軟的。
所以在電影中,你不難看到演員誇張的表情和賣力的尖叫,還有動不動「你就不怕真的有鬼」這樣「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故弄玄虛。
據稱《魔宮魅影》的「戲中戲」也是為了「致敬」片中青年導演的人物原型——中國恐怖片的開山之父馬徐維邦,他拍攝出了中國第一部恐怖片《夜半歌聲》。
這部經典的《夜半歌聲》,今天看來,即使沒有PS過度的海報,你仍會被圖片裡詭異神秘的氣氛感染。
更關鍵的是,這部電影裡,也沒有鬼。
鬼是什麼?鬼是懸念,是力量,是敘事張力,承載著觀眾尋求血脈僨張,情緒巔峰的使命。
近年來國產鬼片數十年如一日的音效剪輯和孜孜不倦的科普精神(主角不是吃藥就是做夢),這固然受限於「1949年以後不能有鬼」的審查要求,但過於簡單的故事內核、老套的意象、刻板的人物、粗糙的特效等等槽點,也是常常營造出一種觀眾麻木抑或尷尬,而影片自high的奇特觀影體驗。
《魔宮魅影》由林心如擔任製片人,投資達5000萬,在美術、造型和特效方面加大投入。
特別是片中的音樂可以用驚豔來形容,文雋稱是為了打破鬼片給人「粗製濫造」的印象,並誓言再奪華語驚悚票房最高峰。
據說這部電影原本起名為《魔都18號》,但「魔都」兩個字沒過審,改成了現在的名字。
對,它就是想讓你聯想到兩年前的《京城81號》,宣傳也是打《京城81號》原班人馬的牌子。
事實上,《京城81號》的原出品方確實在籌拍《京城81號》第二部,由陳嘉上監製,錢人豪執導。
而除了《魔宮魅影》,林心如竟然還有一部《魔輪》也要在今年上映……
宣傳稿還故弄玄虛,說得好像真的有鬼作弄似的.
林心如顯然是把瑪麗蘇的修煉經驗複製到「鬼後」之路上。
還好,和「瑪麗蘇」神劇不一樣,這不是一條「越用勁越錯」的路。
最起碼,也是有在努力呢。
沒有勇氣轉型的演員
都不是好演員
no
回復關鍵詞,看你感興趣的其他內容
瘋狂動物城 | 陳奕迅 | 張學友 | 張國榮 | 奇幻森林 | 小李子 | 瑪麗蓮夢露
莎士比亞 | 希特勒 | 青春片 | 大白 | 伊莉莎白泰勒 | 楊冪 | 火鍋英雄 | 範冰冰
電影 | 神劇 | 資本 | 八卦
聊影視圈裡所有能聊的
●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