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冷颼颼,窗外下著大雨。回家路上,順手按下車上收音機鈕, 觀眾點歌,歌名《思念總在分手後》。聽著熟悉的歌詞,「想要瀟灑地揮一揮衣袖,卻拂不去長夜怔忡的影子,遂於風中劃滿了你的名字,思念總在分手後開始。想要將你的身影纏綿入詩,詩句卻成酸苦的酒汁,還由不得你想淺嘗即止,因為思念總在分手後開始 。」
這首歌曲調巧妙,歌詞字字能滲透入失意人心坎。聽完之後,情緒會染上難以排解的憂愁。最後兩字「開始」,展現不同環境、不同境遇,只要努力以赴,就又能重新開始。
回想自己的人生,有多少聚散?
自離開媽媽,獨自坐在課堂上,到轉眼間同學們忙寫留言簿,互道珍重。中學死黨很快被高中好友取代,仍不識愁滋味。
大學聯考一過,新鮮人忙著求學、社團、聯誼,生活更是過得是多彩多姿, 何必強說愁呢?
大學畢業後,總被問兩個問題,一是找到工作了嗎? 二是有論及婚嫁朋友了嗎?這才感受到社會壓力。
結婚算是人生第一回聚散大搬遷。如同離窩成鳥,回窩也只能短暫居住,捨不得父母的心情,顯露無疑。
人生第二回聚散,就是遷移國外,外表裝出一副瀟灑貌,其實內心膽怯、無法開口。來美居住因著換學校、找工作,不斷由一個城市遷往另一個城市。
猶記得剛搬到一個新址,從起初心理及環境的不適,到幾年後結交新友,卻又得再度面臨複雜的別離滋味,但也僅能暗自感嘆。
到達新城市,與新朋友聊天,總覺得還是老朋友交心。懷念與老友的歡樂時光之餘,還要煩惱交通及生活瑣事。儘管調整心態,務求快馬加鞭地學習融入新裡程,談何容易?
每回返鄉入境時,精神抖擻地穿過入關口。但歡樂時光總是有限的, 再次要出關時,強顏歡笑地頻頻揮手,仍揮不去親友不舍眼神。身坐回程飛機艙中,會陷入短暫的哀愁。此時咀嚼「思念總在分手後開始」,竟是如此這般地苦澀。
思念總在分手後,原主唱潘安邦的最後一條微博,發人深省:「常常感嘆上天對我們的眷顧,辛苦奔波的旅程後,一碗清粥,半塊餅,幾個青菜,頓時讓疲倦的身體舒暢,心靈平靜慰藉、感恩,才是外婆的澎湖灣。」
讀後仿佛洞悉過往一些錯誤判斷,然而時光卻無法倒流。人生往後看, 清晰,無盲點;往前看,仍是謎團濃霧。(摘自美國世界新聞網 雙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