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那天,上海已進入寒冬。真冷啊,譚松韻想起小學,在同樣沒有暖氣的老家,睡覺都得靠電熱毯,天亮的時候,鬧鐘鬧了,可被窩暖和得剛剛好,真是人生最不想起床的時刻。「那時候我都把秋衣秋褲塞被子裡,在被窩裡穿好了再起床。」她呵呵呵地笑起來。
能讓她說起來的都是生活裡這樣容易被忽視、忘記的暖調小事,細微卻溫馨,彷佛帶著早餐店蒸屜裡的熱氣。在沒有空調的戶外拍攝結束,譚松韻最感慨的是工作人員遞上的一個暖手寶。
「什麼味道能讓我想到擁抱?」
她想了想,「風。風帶來的寒意,讓你不自覺地想要擁抱。我會去記住生活裡那些治癒我的細節,比如遞過來的暖手寶,真的好暖和。」
那一刻,就會明白為何她演背著雙肩包的女生毫無違和,不僅僅是娃娃臉,還因為她的有著精神膠原蛋白一樣飽滿的元氣。
1、吃一頓辣火鍋
小時候家裡開過火鍋店,譚松韻有個辣椒紅的四川胃,愛吃辣,手邊的辣條、豆乾沒斷過,曾經放言「上輩子是個火娃」。對她來說,生活裡的大多數壓力,一頓火鍋就可以消化得七七八八。她喜歡吃香油和幹辣椒碟,必不可少的是土豆,節目裡還給朋友做過「土豆宴」。「以後等有房子了,要專門拿一間屋子,放各種大小的土豆,隨時都能吃。」
2、回想一幅童年的畫面
11歲離家求學之前,譚松韻的童年是在四川敘永度過的。她說自己跟去年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裡扮演的妹妹李尖尖的共同點,是童年治癒了自己的一生。譚松韻的童年很接地氣,大褲衩肥背心,很少抱洋娃娃,喧鬧熱的縣城路邊總飄蕩著炸土豆片的誘人香氣,人與人之間關係很親近,總樂於施援手,而她只要跟小夥伴在一起,簡單的樓梯都能玩得不亦樂乎。回想起這些細節,她的心頭總是充滿暖意。
3、聽聽父母的嘮叨
「爸爸媽媽,親朋好友,叔叔阿姨,大家一直都把我放在一個很有愛的環境裡。」從小,父母對譚松韻管教很嚴格,以諄諄教導為主。要懂謙讓,得有禮貌……這些關於傳統美德的教育,父母總會反覆強調。譚松韻會很有耐心地傾聽長輩。 「但是我覺得一切僅供參考。每個人的路都不同。他說這條路有個石頭,你必須搬開,不能跳過去,因為他曾經在這裡摔過。但那是他一個人的經歷。萬一我能跨過去呢?或者,我就不走這條路了呢?」說這話的譚松韻沒有任何我們在角色裡熟悉的乖巧和溫柔,而是一副恬然又堅定的表情,「他們說的都對,但人生也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
4、一個人聽歌
心情不好的時候,譚松韻喜歡自己待著,聽會兒歌,慢慢主動地給自己找回能量,擺脫沮喪悲觀的狀態。有效地找到能量是一個緩慢的自我堅持的過程。「靠意識。提不起勁的時候,一般不會跟人交流,不想動,也不會說話。就意識層面上,讓情緒發洩掉,不憋著。發洩的方式就是一個人待著,緩緩,就過去了。」
5、和愛犬「繆繆」聊天
她收養了一隻叫繆繆的中華田園犬,快10歲了,乖巧、懂事又黏人,譚松韻經常跟它聊天解壓。「啥都聊,當人聊。它除了不會說話,其實什麼都懂,睜著水汪汪的眼睛聽你說,眼神都會給到你。」養了繆繆後,譚松韻的狗緣就相當好,用她的話說,「跟狗比較熟」。她開始隨身備著寵物零食,尤其是劇組生活比較規律,找機會就給附近的流浪狗改善夥食:「狗真的是百分百回應你,無怨無悔。」
6、走進大自然
參加真人秀《奇妙小森林》時,譚松韻去森林散步,一邊聽自然的知識,一邊想了很多。她喜歡靜靜地看樹、看星星、看千變萬化的雲。小時候家鄉沒有海,長大了看到海就會「特別特別開心」。大自然總是無聲無息地治癒她。「很神奇,你從小到大都知道這些詞語,也知道它們存在於周圍,但並一定真的看見,或者了解。可能我們離開了人世,它們依舊還在。仔細而認真地看著它們,就覺得自己好渺小。」
7、換一個角度思考
最近譚松韻在山上拍農村戲,每天早上去化妝的路途不算近,每天她都開心地跑著去,因為正好開工時迎著太陽,她覺得自己像一名小學生,迎著朝陽。「感覺好自在,生機勃勃,不覺得自己在拍戲,而是在那兒生活。」外部世界變幻莫測,急亂匆忙,但最終能決定步伐的還是一個人的內心,要把自己的身心安頓好,才能擁有閒適和希望。「工作很趕,但我會把它想得很悠閒,一切都是看你怎麼想。」
文章轉自微博@ELLE雜誌專題組
攝影:李賀
監製:金鶯
造型:金絲
化妝、髮型:楊單
採訪、撰文:dadamu
編輯:Jiaqi、Jiawei
服裝助理:李曉倩
拍攝助理:朱江明
花藝鳴謝:BEAST野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