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春天的花、夏天的樹、秋天的黃昏、冬天的陽光,還有每一天的你。
早安宜興!早安明媚的你!
時間:7:00——8:30
頻率:FM96.1宜興交通臺
節目:《早安宜興》
主播:舒暢 江海
特別策劃:《我愛宜興》——每周一位朋友,談工作,聊生活!
他叫任昕煒,今年38歲,是宜興市消防救援大隊的一名火災事故調查員,從事這項工作已經有13年了。
一場火災中,往往人們記住的是衝鋒陷陣的「滅火英雄」。其實,在他們身後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群體——火災事故調查員。雖說不及一線救火的危險性,但工作裡也充滿了辛勞和挑戰。他們就像火場中的福爾摩斯,在廢墟中尋找蛛絲馬跡,還原火災原因,讓灰燼「開口」說話。
一把刷子、數個物證牌、再帶上測距儀、量尺、手電等工具,這就是任昕煒的勘驗箱,一個勘驗箱重達30多斤。當滅火的消防隊員前腳離開火災現場,任昕煒就要進場了。此時的火災現場依舊危險重重,他要穿著高筒厚底水靴,戴上防護頭盔和口罩,小心翼翼地在灰燼中抓著、刨著。
火災事故調查員在調查中最信任的是什麼?答案無疑就是「痕跡」。但是,要想在偌大的火場廢墟裡,發現起火的線索,就好比大海撈針。從燻黑的牆面、脫落的牆體到被燒毀的家具,在別人眼裡這就是一片廢墟,在任昕煒眼中那是隱藏無數線索的寶庫,一條條線索都指向起火的真相。
任昕煒說,進入火場,他們會觀察並記錄每一個細節,查看燃燒情況和蔓延情況,推斷起火部位。每次火災調查結束後,消防部門都要出具火災事故認定書,這份認定書將會明確火災的起因,所以搜尋證物、人員走訪、製作筆錄,任何一個微小的細節都不能馬虎。
任昕煒說,火災事故調查員不僅僅是調查出火災的原因,而是通過這些結果,發現現有的技術規範、材料設備的缺陷、民眾生活習慣的缺陷,提出整改的措施,儘量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推動社會的進步,這些才是火災事故調查員的真正職責。
儘可能接近火災發生的原因,還原事實真相,讓事故現場來說話。任昕煒說,火災調查工作必須堅持嚴謹的取證、縝密的推理,必須經過一遍又一遍的核查、實驗、分析,因為他們找到的答案,不僅關係到一次事故原因與責任,更可能決定著法律的裁決,關係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