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過犯罪的念頭,但人與畜生的區別在於有沒有付出行動。
「戀童癖」一個讓人聽到就反感噁心的詞,我們也經常看到一些猥褻兒童的事件發生,對這樣的人我們是深惡痛絕。
但有人在看了電影後,這樣評價馬庫斯,這個戀童癖是人,不是畜生。
原因為何?
那是因為在這部以戀童癖視角的電影《頭痛欲裂》中,戀童癖馬庫斯一直在欲望和約束間做掙扎。
當欲望戰勝了理智,人就淪為畜生,就是犯罪,必須受到嚴懲。
那當理智戰勝了欲望,他守住了自己的良知,社會該給他多一些寬容,還是依舊把他當壞人防範?
我們無法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因為我們怕萬一,萬一他守不住自己的理智,就會有人受到傷害。
《頭痛欲裂》並不是為戀童癖洗白,而是讓我們去探究為什麼,要怎樣做?
馬庫斯是一位事業有成的建築師,收入穩定,樣貌英俊,是大家眼中的好同事,姐姐眼中的好弟弟。
按理說這樣的人會有很多人喜歡,確實馬庫斯也能輕易獲得別人的喜歡。
但就這樣的他卻有一個不能說的秘密,那就是戀童癖。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對孩子有著強烈的欲望,而其他人勾不起他的欲望。
他努力壓制自己的欲望,但又不受控制的去拍攝小男孩的照片,在公用洗澡間洗澡時,視線也是不受控制地盯著小男孩看。
這樣的畫面帶給觀眾的觀感並不好,你能明確知道對方就像變態一樣在偷拍,在觀看,這種感覺很讓人不適。
作為旁觀者我們不適,電影中不知情的人沒感覺,但對於一切都明白的馬庫斯而言,這種感覺也並不好受。
甚至有一次,他控制不住的尾隨一個小男孩走了很久,男孩在前面毫無知覺的走,他盯著男孩在後面走。
幸好,男孩的朋友出現,讓馬庫斯理智回歸,沒被欲望控制。
對於馬庫斯而言,每次與孩子相處都是一個考驗,他控制不住去接近,又必須控制住欲望,不要去做壞事。
隔壁新搬來一個單親媽媽,帶著一個男孩,於是馬庫斯控制不住的關心對方,經常在日常生活關心對方母子。
當傑西卡邀請馬庫斯去她家裡做客時,他就像是見自己的情人一般,好好收拾打理了一通。
傑西卡以為他是為了自己,實際上,馬庫斯是為了能接近他的孩子,甚至是為了能夠更好與亞瑟相處,馬庫斯與他的母親在一起。
亞瑟依賴馬庫斯,而他也陪伴亞瑟出遊,彌補亞瑟缺失的父親,但在這樣的表象下,他需要極力控制自己的欲望。
他經常處在欲望與理智的考驗中。最明顯的一次就是,外甥到他家來玩,給了他一個擁抱,馬庫斯特別不自然的抱了下外甥,然後下一秒就進入衛生間咒罵自己。
這樣欲望與理智的考驗場景,我們經常能看到,這也就是讓我們不舒服的原因。
觀看時,我們會因為男主控制住了欲望,認為他是一個好人。但看到他拿著相機拍攝孩子遊泳的照片,像個偷窺狂一樣躲在暗裡,而玩的歡樂的孩子毫不知情,我們又是一陣心理不適。
《頭痛欲裂》這部片子不僅是讓馬庫斯頭疼,也讓我們觀看的人感到頭痛。
好與壞,全看馬庫斯能否控制住自己。
每個人得了病都會尋求治療,但有些病能治,有些治不了。
馬庫斯在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時,也曾去醫院向醫生求助。
他告訴醫生的自己的感受,他說,他愛小孩,看到他們會感覺性感、迷人。
但醫生聽後直接轉過身,排斥與他繼續對話,直接對馬庫斯下逐客令:請馬上離開我的辦公室。
在馬庫斯身上,我們除了可以看到他的痛苦與掙扎,也看到他的困惑,他渴望治好自己的病。
但馬庫斯去看的另一個醫生卻告訴他,它將會伴隨馬庫斯一生,而他能做的就是,不要一個人與孩子相處,也不要去孩子們玩耍的地方。
這是馬庫斯能保護孩子,並且不讓自己傷害他們的唯一辦法。
對於一個深受此痛苦折磨的人來說,這樣的建議,作用不大,他依舊是痛苦,無法過正常人的生活。
他內心住著一個魔鬼,必須要時時刻刻抑制它的甦醒,這是一個很讓人頭痛的事情。
一個人知道自己得了病,卻沒辦法治療,只能靠自己解決,其實是一件讓人很無望的事情。
馬庫斯也與其他戀童癖的人網上交流過,但他們已經被魔鬼引誘,墮落了。
這樣一看,馬庫斯確實挺讓人同情,這個同情不涉及其他,只單就得病卻無法治療這一方面討論。
在我們的觀念中,戀童癖基本上是和性犯罪掛鈎的,但這一部電影卻讓我們看到了,戀童癖並不等同於犯罪。
戀童癖分為付出行為和從未行動兩類,前者人人討打,後者雖讓人為他們的自制力鼓掌,但也會心生防範。
畢竟,外人無法掌控萬一出現的意外,而身處其中的人也不能保證不會有意外發生。
那麼該怎樣處理這樣的事情呢?
沒有答案。
馬庫斯的秘密被發現後,傑西卡罵他噁心,並且告誡自己的孩子不要再見他。
馬庫斯自殺未果住進醫院後,姐姐進來的第一件事不是關心他,而是為他感到丟臉。
緊接著就追問,他有沒有對自己兒子下過手。
得到否定答案後,她鬆了口氣,但也不願意與馬庫斯來往,家人也要與他斷絕關係。
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說,馬庫斯確實慘,而且可憐。
但他的病,便讓我們無法以正常的態度面對他。
電影的最後,導演也沒有說馬庫斯會怎樣,他以後會怎樣,會發生什麼,留給觀眾去想。
但在電影最後卻有這樣一個片段,亞瑟再次找到馬庫斯,要他陪自己玩,開始馬庫斯選擇了拒絕說,你媽媽不讓你與我一起,但耐不住亞瑟說,這就是我們倆之間的一個秘密,最終馬庫斯答應了亞瑟。
亞瑟始終不知道他喜歡的這個叔叔是個什麼樣的人,傑西卡只告訴兒子不要再和馬庫斯來往,卻沒說為什麼,孩子不知道,便不能好好保護自己。
在這一點上,大人對孩子的隱瞞,讓他們不知道人的好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但在馬庫斯身上,有個問題很值得我們思考,那就是我們要怎樣對待患有戀童癖的人,社會要給予他們怎樣的幫助。
忽視這樣的問題並不能解決問題,患病者需直視自己的欲望,社會是否該給予他們幫助,而面對前來尋求救助的人,我們又要如何幫他們?
電影的最後,導演沒有給出答案,馬庫斯也沒有找到治療辦法,而現實中的我們也無法給出答案。
知道同情他遭受的痛苦是一件事,但能不帶異樣眼光與對方正常交友,又是另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