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欲裂》:救戀童癖還是救孩子,我們又該怎麼做?

2020-09-20 左鬱

每個人都有過犯罪的念頭,但人與畜生的區別在於有沒有付出行動。

「戀童癖」一個讓人聽到就反感噁心的詞,我們也經常看到一些猥褻兒童的事件發生,對這樣的人我們是深惡痛絕。

但有人在看了電影後,這樣評價馬庫斯,這個戀童癖是人,不是畜生。

原因為何?

那是因為在這部以戀童癖視角的電影《頭痛欲裂》中,戀童癖馬庫斯一直在欲望和約束間做掙扎。

當欲望戰勝了理智,人就淪為畜生,就是犯罪,必須受到嚴懲。

那當理智戰勝了欲望,他守住了自己的良知,社會該給他多一些寬容,還是依舊把他當壞人防範?

我們無法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因為我們怕萬一,萬一他守不住自己的理智,就會有人受到傷害。

《頭痛欲裂》並不是為戀童癖洗白,而是讓我們去探究為什麼,要怎樣做?

痛與誘惑

馬庫斯是一位事業有成的建築師,收入穩定,樣貌英俊,是大家眼中的好同事,姐姐眼中的好弟弟。

按理說這樣的人會有很多人喜歡,確實馬庫斯也能輕易獲得別人的喜歡。

但就這樣的他卻有一個不能說的秘密,那就是戀童癖。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對孩子有著強烈的欲望,而其他人勾不起他的欲望。

他努力壓制自己的欲望,但又不受控制的去拍攝小男孩的照片,在公用洗澡間洗澡時,視線也是不受控制地盯著小男孩看。

這樣的畫面帶給觀眾的觀感並不好,你能明確知道對方就像變態一樣在偷拍,在觀看,這種感覺很讓人不適。

作為旁觀者我們不適,電影中不知情的人沒感覺,但對於一切都明白的馬庫斯而言,這種感覺也並不好受。

甚至有一次,他控制不住的尾隨一個小男孩走了很久,男孩在前面毫無知覺的走,他盯著男孩在後面走。

幸好,男孩的朋友出現,讓馬庫斯理智回歸,沒被欲望控制。

對於馬庫斯而言,每次與孩子相處都是一個考驗,他控制不住去接近,又必須控制住欲望,不要去做壞事。

隔壁新搬來一個單親媽媽,帶著一個男孩,於是馬庫斯控制不住的關心對方,經常在日常生活關心對方母子。

當傑西卡邀請馬庫斯去她家裡做客時,他就像是見自己的情人一般,好好收拾打理了一通。

傑西卡以為他是為了自己,實際上,馬庫斯是為了能接近他的孩子,甚至是為了能夠更好與亞瑟相處,馬庫斯與他的母親在一起。

亞瑟依賴馬庫斯,而他也陪伴亞瑟出遊,彌補亞瑟缺失的父親,但在這樣的表象下,他需要極力控制自己的欲望。

他經常處在欲望與理智的考驗中。最明顯的一次就是,外甥到他家來玩,給了他一個擁抱,馬庫斯特別不自然的抱了下外甥,然後下一秒就進入衛生間咒罵自己。

這樣欲望與理智的考驗場景,我們經常能看到,這也就是讓我們不舒服的原因。

觀看時,我們會因為男主控制住了欲望,認為他是一個好人。但看到他拿著相機拍攝孩子遊泳的照片,像個偷窺狂一樣躲在暗裡,而玩的歡樂的孩子毫不知情,我們又是一陣心理不適。

《頭痛欲裂》這部片子不僅是讓馬庫斯頭疼,也讓我們觀看的人感到頭痛。

好與壞,全看馬庫斯能否控制住自己。

求助無果,那又該怎麼辦

每個人得了病都會尋求治療,但有些病能治,有些治不了。

馬庫斯在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時,也曾去醫院向醫生求助。

他告訴醫生的自己的感受,他說,他愛小孩,看到他們會感覺性感、迷人。

但醫生聽後直接轉過身,排斥與他繼續對話,直接對馬庫斯下逐客令:請馬上離開我的辦公室。

在馬庫斯身上,我們除了可以看到他的痛苦與掙扎,也看到他的困惑,他渴望治好自己的病。

但馬庫斯去看的另一個醫生卻告訴他,它將會伴隨馬庫斯一生,而他能做的就是,不要一個人與孩子相處,也不要去孩子們玩耍的地方。

這是馬庫斯能保護孩子,並且不讓自己傷害他們的唯一辦法。

對於一個深受此痛苦折磨的人來說,這樣的建議,作用不大,他依舊是痛苦,無法過正常人的生活。

他內心住著一個魔鬼,必須要時時刻刻抑制它的甦醒,這是一個很讓人頭痛的事情。

一個人知道自己得了病,卻沒辦法治療,只能靠自己解決,其實是一件讓人很無望的事情。

馬庫斯也與其他戀童癖的人網上交流過,但他們已經被魔鬼引誘,墮落了。

這樣一看,馬庫斯確實挺讓人同情,這個同情不涉及其他,只單就得病卻無法治療這一方面討論。

在我們的觀念中,戀童癖基本上是和性犯罪掛鈎的,但這一部電影卻讓我們看到了,戀童癖並不等同於犯罪。

戀童癖分為付出行為和從未行動兩類,前者人人討打,後者雖讓人為他們的自制力鼓掌,但也會心生防範。

畢竟,外人無法掌控萬一出現的意外,而身處其中的人也不能保證不會有意外發生。

那麼該怎樣處理這樣的事情呢?

沒有答案。

旁觀的我們,又該如何對待?

馬庫斯的秘密被發現後,傑西卡罵他噁心,並且告誡自己的孩子不要再見他。

馬庫斯自殺未果住進醫院後,姐姐進來的第一件事不是關心他,而是為他感到丟臉。

緊接著就追問,他有沒有對自己兒子下過手。

得到否定答案後,她鬆了口氣,但也不願意與馬庫斯來往,家人也要與他斷絕關係。

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說,馬庫斯確實慘,而且可憐。

但他的病,便讓我們無法以正常的態度面對他。

電影的最後,導演也沒有說馬庫斯會怎樣,他以後會怎樣,會發生什麼,留給觀眾去想。

但在電影最後卻有這樣一個片段,亞瑟再次找到馬庫斯,要他陪自己玩,開始馬庫斯選擇了拒絕說,你媽媽不讓你與我一起,但耐不住亞瑟說,這就是我們倆之間的一個秘密,最終馬庫斯答應了亞瑟。

亞瑟始終不知道他喜歡的這個叔叔是個什麼樣的人,傑西卡只告訴兒子不要再和馬庫斯來往,卻沒說為什麼,孩子不知道,便不能好好保護自己。

在這一點上,大人對孩子的隱瞞,讓他們不知道人的好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但在馬庫斯身上,有個問題很值得我們思考,那就是我們要怎樣對待患有戀童癖的人,社會要給予他們怎樣的幫助。

忽視這樣的問題並不能解決問題,患病者需直視自己的欲望,社會是否該給予他們幫助,而面對前來尋求救助的人,我們又要如何幫他們?

電影的最後,導演沒有給出答案,馬庫斯也沒有找到治療辦法,而現實中的我們也無法給出答案。

知道同情他遭受的痛苦是一件事,但能不帶異樣眼光與對方正常交友,又是另一件事。

相關焦點

  • 《頭痛欲裂》戀童癖的自我閹割
    我想,我們是時候來探討一下「戀童癖」這個群體本身。頭痛欲裂《頭痛欲裂》是一部從戀童癖視角出發,描述戀童癖心理狀態的德國電影。但心理醫生接下來的話,還是讓小馬再次鎮定下來,這句話,我想每個想傷害孩子們的人渣都該聽聽。「你必須把自己和所有犯罪行為分開,如果有孩子受到傷害,這就是你的責任。
  • 《頭痛欲裂》:我們究竟該用什麼目光看待戀童癖
    《頭痛欲裂》首次上映於聖保羅國際電影節,由薩瓦斯·澤維斯編導,作為一部名不見經傳的處女作品,這部影片卻相當大膽地直接站在我們最厭惡的事情,從一個&34;的視角出發,揭露一個戀童癖者的掙扎和矛盾。故事由介紹一個優質單身男人馬庫斯的日常開始。他愛好鍛鍊,即便手頭很忙也願意幫同事的忙,工作出色,年輕有為,不抽菸不喝酒,生活自律,擅長拳擊。
  • 《頭痛欲裂》救救孩子還是救救戀童癖
    這部電影填補了我的知識盲區,我沒想到世上人人痛恨的戀童癖,其實不是心理疾病。當醫生說他會伴著你到死去,戀童癖和同性戀異性戀一樣,是一種性傾向時候,我震驚了。我沒有想到我們是一類人,一類不被社會接納理解,嘗嘗處於自我懷疑,苦苦掙扎,無處釋放內心壓抑的情緒。我能感受到男主的當時的絕望和悲憤,為什麼多千千萬萬人群裡,偏偏是我,我為什麼與別人不一樣。
  • 《頭痛欲裂》頭痛欲裂,孤獨救贖
    看完了這部德國劇情電影:《頭痛欲裂》,還可以,影片的主人公是最善良最讓人同情的戀童癖患者,他沒有做出任何傷害小孩子的事情,卻一直為自己的戀童癖而懊悔痛苦,不被社會接受,不被他人理解,不被自己認同,極力控制自己的衝動和欲望,不去傷害無辜的孩子,獨自承受著痛苦和自責,影片的基調甚是壓抑燥鬱,馬克思·雷邁特的演技非常不錯!
  • 《頭痛欲裂》馬庫斯是個戀童癖,他家的隔壁搬來了一個萌娃和他的單身母親
    《頭痛欲裂》是一部戀童癖題材的德國電影,在內地看過的人不多,豆瓣標註還不到三千人。電影的切入視角比較獨特,情感表達也非常客觀冷靜,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一部。IMDB評分:7.0鯉魚評分:8.0頭痛欲裂馬庫斯漸漸在亞瑟的生活中充當起了父親兼朋友的角色,同時也因為竭力壓制浴火而頭痛欲裂
  • 《頭痛欲裂》狼還是回歸了叢林
    窗、牆與鐵絲網男、同與戀童癖是追求理解還是企圖洗白?戀童癖或許是性取向的一種,從心理學和生物學的角度,與同性戀、異性戀沒有本質的區別」;「戀童癖是一種個體無法選擇的性慾倒錯」。性向是非自主可控的,那戀童癖是否也有這種可能?邊緣性向者往往被妖魔化,變成道德所不容許的另一物種。
  • 電影《頭痛欲裂》透析戀童癖本質:從人性的撕扯到教育的反思
    讓我們看到,對於孩子來說,這個世界竟然潛藏了如此多的危險。一些看似美好事物的背後,可能是給孩子設下的陷阱。德國電影《頭痛欲裂》,罕見的從一個戀童癖角度,給我們揭示了戀童癖患者的心理變化。讓我們更加全面的了解"戀童癖"與"兒童性侵"之間的關係。
  • 《頭痛欲裂》——你的傾向不是你的罪過
    頭痛欲裂以往,我不會站在戀童人的角度去思考這一現象,而《頭痛欲裂》讓我思考很多。即使你生不如死,頭痛欲裂,嘗試自殺,到頭來卻可以問心無愧地向所有人宣告「我從未傷害過任何孩子。」你我都不是聖人,卻偏偏讓這種常人以為不光彩的病症降臨於你。如今臨床上對戀童癖的不知病因,無法治癒和陪伴終身,足以讓你承擔遠勝於旁人百倍的悲傷與痛苦。 在我看來,所謂「戀童癖」一詞,不如將它拆開來看,分為「戀童」和「癖」。「戀童」二字中的戀字就無法否認戀愛在實際意義上的美好。
  • 《頭痛欲裂》喜歡
    窗、牆與鐵絲網男、同與戀童癖是追求理解還是企圖洗白?戀童癖或許是性取向的一種,從心理學和生物學的角度,與同性戀、異性戀沒有本質的區別」;「戀童癖是一種個體無法選擇的性慾倒錯」。性向是非自主可控的,那戀童癖是否也有這種可能?邊緣性向者往往被妖魔化,變成道德所不容許的另一物種。我們親手將他們從「正常人類」的行列剔除,就不要怪他們以半報復半豁出去的心態跨過道德底線。
  • 《頭痛欲裂》讓人頭痛欲裂的戀童癖
    早些年有想過寫一個關於戀童癖人群這方面的小說,旨在通過幾個不同的極端事件來討論這一行為到底在道德和人道上如何合理存在。不過種種原因把這個題材耽擱了,剛巧今天發現了此片,那我想隨便聊一下。首先,我們到底為什麼會排斥這種情感?我想先不太恰當和嚴謹地列舉一些「非主流」的情感。比如說,同性戀、戀物癖,甚至我認為也包括戀足癖什麼的等等。
  • 《頭痛欲裂》請勿成為「他者」
    「戀童癖」就如原罪一般禁錮在馬庫斯身上,很悲觀地來說,我認為除了克制與死亡,沒有別的更好的解決方法。「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後勁很大,試著不去成為他者而去理解他人似乎會更好。當然看完後勁真的大,媽的,真的頭痛欲裂。
  • 《頭痛欲裂》​ ── 生而為人,我們無法控制感覺,卻能控制我們的行為.性侵養女大律師「鮑毓明」之流,看看這部電影吧(資源)
    頭痛欲裂 Kopfplatzen (2019)頭痛欲裂的劇情簡介 · · · · · ·  29歲的建築師 Markus(馬克思·雷邁特飾)具有戀童癖傾向,他盡力抑制自己隱秘的欲望。侵犯兒童是我們社會的道德底線無法容忍的,它們都應該去死。最近一部名叫《頭痛欲裂》的德國電影,創造了可以嚴肅討論的契機。
  • 《頭痛欲裂》戀童癖也需要治療和幫助
    第一次從戀童癖自身的角度來呈現的電影,之前看的所有有關戀童的電影基本上都是把戀童的人刻畫成道德感喪失,完全沒有良知的變態,然而這一部片子卻是講了一個和以往影視作品中完全不一樣的戀童癖,男主對兒童的欲望顯然已經比正常人產生的性慾要強烈得多,甚至達到了不可控的地步,每一天幾乎都在與他不想接受的天性作鬥爭,這麼嚴重的情況下,他向醫生尋求幫助,但慘遭唾棄,另一位醫生表面上似乎了解戀童癖,實則還是沒有辦法又不負責任
  • 《頭痛欲裂》大膽的嘗試!
    當我們所處的社會製作電影時仍然談性色變,談同色變,談艾色變的時候,世界上其他地方正在一次又一次進行大膽的嘗試,當觀眾們還在為《我不是藥神》、《少年的你》的社會意義歡呼雀躍的時候,無法想像有些國家對電影內容題材的探索到了什麼地步。近期的觀影中,除了DAU系列,德國電影《頭痛欲裂》在題材上是最大膽的一次嘗試。
  • 《頭痛欲裂》戀童癖和異性戀有本質區別嗎?
    所以戀童癖和異性戀的根本區別不在於它們的本質,而在於如何合法地實施。從法律界定的角度看一個可以合法實施,另一個則不能實施!異性戀只要你情我願,不存在利益關係,完全合法,只要不妨礙別人,沒人管你。但戀童癖不行,因為孩子的心智不成熟,他們也無法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所以需要我們成年人去監護他們,幫他們遠離各種危險,哪怕即使是潛在的危險!
  • 《頭痛欲裂》Informative
    一直以來,我看待戀童癖,都是很負面的,無法理解這類人的癖好是一方面,覺得這類人都是壞人是另一方面。這部電影算是矯正了我對這類群體的看法。電影中的心理醫生認為「戀童癖作為一種性取向,和homosexual、heterosexual一樣,不是一種疾病,更無法被治癒。」
  • 《頭痛欲裂》動物園中的狼
    從與狼的初次對視,到餵肉,最後狼的意象消失在男主深邃的疑惑之中……狼是他心中的欲望,但是這個欲的東西被囚禁了在文明社會中,在男主道德的自律中他選擇了讓自己頭痛欲裂,讓自己成為分析師中的命運受挫之人他守住了最後一點餵食狼的良心小男孩成了他的好朋友,他也答應他會經常來公園裡見他那一刻,其實他超越了自己他頭痛欲裂的開始,交代了一個最後走向開闊世界的新自己。
  • 10.24德國【頭痛欲裂】與新鄰居結交朋友之後傾心的誘惑變得越來越大
    類型: 劇情官方網站: kurhausproduction.de/film/kopfplatzen/製片國家/地區: 德國語言: 德語上映日期: 2019-10-18(巴西聖保羅國際電影節) / 2019-10-24(德國)片長: 99分鐘IMDb連結: tt8603122頭痛欲裂的劇情簡介
  • 戀童癖到底該不該死?這部新片說明白了
    看到這裡,估計很多人都對網站的運營者欲除之而後快,更對戀童癖這個群體感到無法理解。恰好,最近剛出了一部關於戀童癖的德國電影。影片不僅角度大膽,而且對戀童犯罪的探討也非常深入——《頭痛欲裂》。 而今天聊到的這部《頭痛欲裂》,卻鋌而走險地選擇了以戀童癖為主角展開敘事。通過男主糾結痛苦、尋醫求診、做出抉擇的一連串過程,將戀童傾向與犯罪行為的區別,講得更加清晰直白。
  • 《頭痛欲裂》「欲望」
    但是,這幾天又看到了代孕的討論逐漸變成了攻擊gay,又看到了一篇公眾號在寫警察釣魚戀童癖,我就在想錯誤的發洩,難道就只有我們少數群體應該被批判嗎?電影裡,主角經常去看一匹狼,它被鎖在籠子裡。前兩次,他盯著那匹狼看,狼也並不在意。後來,他去看的時候,狼剛好被餵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