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13年6月,我剛剛從大學畢業,那時懷揣著對未來工作美好的嚮往(似乎每一位剛剛踏入社會的學子都會說這句話~~),我踏入了社會,在畢業之前,我也拿著簡歷遊走在各大招聘會場,也許剛畢業踏入社會的應屆生期望都比較高吧,我當時只選擇那些有知名度的企業,結果最好的就是進行了初試,然後就杳無音信了,然後繼續遊走在各大招聘會場,最後發展為一有招聘會我就去,但是不會再像逛集市一樣遊走,而是收集一大堆招聘信息回家慢慢研究。
受到了一次次打擊,我並沒有放棄進入大企業的期望,我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情況,把原因歸到自己沒有工作經驗(確實有點盲目自信了),最後抱著先工作後就業的想法,我進去了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是做網絡銷售的,但是剛進去沒多久我就感覺有點不對勁(當時對傳銷還不了解,很怕進了傳銷組織,後來發現不是~~),當時和我一同進入公司的新員工就有幾十個,目測大部分都是剛畢業的應屆生,那時我們這些人每天活動就是做培訓,說白了就是我們這些新來的分成幾個組,每個組都有一名老員工帶著,然後通過做遊戲、辯論等形式各組之間進行競爭,說是培訓,我想現在叫團建活動應該更合適吧,持續了有幾天,最後公司給每個組表現最好的成員頒了獎(當然沒有我,說實話當時很不屑,表現也不積極)。
從那之後我才開始慢慢了解公司的主要業務,說是銷售,其實並沒有實際產品(這也是當時為什麼懷疑是傳銷的原因),就是推銷服務,搞競價排名,說白了就是企業花錢我們讓企業在搜尋引擎裡面的排名靠前一些,當時就覺得這種工作沒有技術含量,所以一直抱著騎驢找馬的心態工作著,這期間有兩個人給我的印象特別深,一個是名男同事,看著像是做這行沒多久,我們吃過幾頓飯,了解到他做這行快一年了,業績不是太好,近半年都是拿的基本工資(記得也就1000多塊錢吧),感覺他壓力還是蠻大的;另一個是一名女同事,由於性別關係我對她不是太了解,大多都是從男同事那聽說的,她入行應該很久了,已經擁有了固定的客戶,每個月輕輕鬆鬆到手工資大幾千。
後來沒多久我就辭職了,辭職後那個男同事還問過我為什麼辭職,第一我覺得這行業沒有前途,純靠金錢或人脈;第二通過我那兩個同事的對比,我感覺推銷服務還是女的比較有優勢,男的更適合做實物銷售;第三就是一些離家有點遠什麼的無關緊要的原因。
最主要的是當時通過家裡的關係吧,在家附近找了一份工作,是一家比較有名的企業工廠(絕對不是富士康),那時候也畢業了,拿到了畢業證、學位證,還有三方協議,就和工廠籤了三方協議,現在那個後悔啊,這個以後再說,從此開始了水深火熱的工廠工作經歷。
歡迎繼續關注我的下一篇文章《我在工廠工作那幾年》~~
寫在最後:
1.學校很重要,重點大學就是比較容易進入知名企業,有些名企只在名校招聘,尤其是應屆生;
2.專業很重要,沒有名校的頭銜,一定要學習一個好就業的專業;
3.以上都沒有的(像我這樣的),一定要做好職業規劃,明確自己今後要幹哪一行,不要在乎企業大小,重要的是積累相關工作經驗,以後跳槽有底氣。
4.推銷服務還是女的比較有優勢,男的做銷售還是選擇實體吧。
5.三方協議不要輕易籤,除非能解決你重要問題(比如落戶),籤了三方你就失去了應屆生的身份,這個身份在許多地方還是很有優勢的,比如考公務員。
6.一開始找工作不要在乎離家遠近,有機會到大城市就去大城市。
7.有能力的不要託關係找工作,被安排到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會很糾結。
8.不要騎驢找馬,會讓自己很累,或者繼續容忍,或者果斷辭職。
9.工作中的負面情緒不要帶到家中,如果做不到果斷辭職。
10.如果除了工作、吃飯、睡覺就沒有其它時間的話,果斷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