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洛麗塔在某些平臺上得到傳播,越來越多的小萌新成為了lo圈中的一員,而大多數女生對洛麗塔的印象大多都是比較甜美可愛的款式,畢竟這樣的裙子更容易滿足女孩的少女心。但很多商家為了滿足這一特點,於是便開始通過改變對裙子的設計來博取lo娘們的喜愛,逐漸的lo裙開始變了味道。
說起洛麗塔我們就不得不提起洛麗塔的演變歷史了,洛麗塔是從歐洲中世界的宮廷風演變而來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初代的洛麗塔大多是極盡華麗和精緻的禮服款式,這種風格的服飾雖然不夠日常,但是無一例外的代表了洛麗塔文華中精緻至上的態度,後來洛麗塔在日本開始興起,除了宮廷風,歐洲兒童的服飾特點也被融入進了洛麗塔中,而我們從日本的原宿風中也能看出日本人對於童真的嚮往,所以融合了兒童衣服元素的甜lo為代表的款式也就出現在了洛麗塔的行列中,只不過初期即使是甜lo精緻優雅為主旋律,到了後期為了迎合市場,才會出現了大碼童裝。
很多lo娘對於大碼童裝嗤之以鼻的原因,其實也是因為對比太過慘烈,洛麗塔的很多元素源於洛可可時期的宮廷裝,即使從某些描述當時宮廷生活的電影我們都能看出,那時候的服飾每一件都是極盡華麗的代表,從細微之處都可以見到設計的巧妙構思,每一件衣服的精緻程度簡直媲美藝術品,但是現在的大碼童裝款是真的像大碼童裝,不但細節粗糙並且元素混亂,從模特圖就可以見到的廉價感即使開了十層濾鏡都拯救不了。
不過這樣發展也是和社會需要有關,一件華麗款的小裙子確實不夠日常,畢竟宮廷的人並不需要幹活,但是對於現我們現在的日常生活中來說,在原有的華麗上進行簡化,也確實是為了滿足需要,而簡化的過分時候,洛麗塔原有的特點被削弱,看起來就像是加大碼兒童裙子的洛麗塔,一度引起了大家的爭議。
而我們在對比之下,也確實能看出來這些,比如下面這件洛麗塔,和童裝相同的圍兜領元素的設計,看起來雖然奶但是實際上十分幼稚,同樣鬆緊帶的設計本來就是為了方便兒童穿著,但是在洛麗塔上面除了暴露身材缺點之外,還很容易顯得過於俗氣,這樣帶著強烈兒童裙既視感的洛麗塔,說她就是一件大碼童裝,那也不為過,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才算大碼童裝呢,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吧。
1.設計不夠精緻的成品布款式
成品布甜lo大部分也很像大碼童裝,柄圖設計流水幼稚化,沒有自己的風格,棉布料拖沓不塑形,即使上面加上鎖邊的設計也不會淡化這種幼稚感,甜lo中蝴蝶結的運用經常能起到畫龍點睛的運用,所以蝴蝶結可以說是一個整體,但是成品布的蝴蝶結像是一個簡單的裝飾品,這幾樣加在一起無疑是加大的童裝罷了。
2.大量裝飾風的濫用
日系中有個風格叫原宿風,很多時候原宿風中的某些風格經常會被運用到decora元素,少量運用這種元素可以起到甜美爛漫的作用,但是大量毫無節制的童趣裝飾容易顯得幼稚,雖然有時候模特圖看起來像棒棒糖一般甜美,但是實際上真實穿著時候會覺得過於螢光的蝴蝶結小發卡的過於俗氣,失去了洛麗塔本來的含義。
3.娃娃領的睡衣風
除了鬆緊帶,歐洲童裝乃至現代童裝的一大版型就是不收腰,這種版型最忌諱的就是款式簡單,單層的設計加上幼稚的柄圖,蕾絲花邊的娃娃領,這幾個元素混合在一起,你問lo娘估計都不知道這是洛麗塔,可能更像是大碼的兩歲童裝或者三歲睡衣。
4.和兒童外套相同版型的洛麗塔
中國八十年代伊始到現在有個兒童外套的版型很流行,不收腰的蓬蓬裙,上面多是荷葉領娃娃領,下方蓬鬆的小裙子,硬說是洛麗塔也可以,但是換個毛呢材料或者不加洛麗塔的經典裝飾,看起來就是普通的兒童外套,這種簡單粗暴的大碼童裝洛麗塔也難怪會受到很多lo娘的不理解。
洛麗塔是有本身的含義在裡面的,除了只是一件衣服之外,更多的時候代表一種生活態度、性格特點,而那些款式奇怪的衣服本身已經失去了這種含義,所以洛麗塔童裝化,很容易遭到不理解。
聲明:內容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