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供應鏈金融發展中亟待突破的難題及創新實踐建議(收藏)

2020-11-19 中科e票通

供應鏈金融發展中多重製約亟待突破

銀行保險機構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實踐中,面臨一些制約因素,亟待推動解決。部分銀行對供應鏈金融業務缺乏專項激勵及容錯機制。當前,各商業銀行對推進供應鏈金融的戰略布局不同,重視程度也各不同。多數銀行的供應鏈金融業務管理機構層級較低,無法運用全行資源推進業務發展;在風險管理上專業性表現不足,容錯率低,缺乏明確的盡職免責條款,推進業務發展的動力不足;缺乏專項激勵措施,導致業務推進乏力。部分核心企業對供應鏈金融的深遠意義缺乏認識。核心企業是供應鏈金融中最重要的參與方,同時也是供應鏈金融風險防控的關鍵因素。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核心企業的經營發展狀況決定了上下遊企業的生存狀況和交易質量,並為整條供應鏈融資提供了擔保。如果核心企業信用出現問題,風險易傳染擴散至鏈條上下遊企業,並使得供應鏈合作夥伴之間出現整體兌付危機。當核心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時,可能會隱瞞信息,利用其強勢地位,通過虛構交易要求上下遊企業為其向銀行騙取授信。因此,有效管控核心企業風險是做好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的關鍵。目前,核心企業對供應鏈金融的態度存在兩極分化的情況。一方面,不少核心企業缺乏供應鏈管理意識,偏安一隅,不關注鏈條企業發展,配合推動供應鏈金融的主觀積極性不足,對金融機構的信息開放普遍持警惕和戒備心理,在關鍵節點承責動力不足,抑制了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另一方面,部分核心企業依仗優勢市場地位,過度從供應鏈上下遊企業攫取利益,肆意延長帳期,不利於鏈條企業發展。供應鏈金融創新的實踐建議

區塊鏈技術應用於供應鏈金融,屬於產業區塊鏈應用範疇,產融結合為實體經濟創造金融價值,將具有深遠的影響。但創新實踐遠比理論模型更為複雜,特別是當金融科技與商業模式結合時的顛覆式創新。數字票據與現有票據模式、相關法律法規存在較大衝突,使得供應鏈金融的數字票據實踐將面臨風險。但創新從來就是要推動現有法律法規進步的,而法律作為人類文明的結晶,需要與時俱進,我國政府對網際網路領域的創新一直抱著包容的態度,為新事物的成長創造了較好的環境。理論已經闡明,模式創新本身也是顛覆式創新的一種。而商業模式創新是基於內在的動力機制,供應鏈金融傳統模式發展受阻,正是由於內在動力機制的不足――具有關鍵作用的核心企業需要戰略與利潤上的驅動力,自金融模式正是以核心企業的動力機制為基礎,依託供應鏈結構與金融科技來構建技術與模式相結合的創新。基於數字票據的全鏈信用打通、多種金融服務形成規模效應,以及產業銀行的發展遠景,指明了我國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方向。但企業引進創新戰略、向新業務模式轉型,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特別是傳統的老牌大型企業,主因在於這類企業的創新基因已經流失,移動創新基因的成功概率會非常低。所以,傳統企業的創新戰略與轉型升級,一個可行的策略是單獨創造一個子公司,再引入創新基因,成功的機會要高很多。傳統行業發展自金融,傳統企業的簡便易行的方式是與行業科技公司,共同出資組織技術公司,來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業務創新。可以預見,人工智慧由目前的輔助決策功能,將快速成長為風險管理與控制方面的關鍵角色,機器計算的邏輯將很快超過人的經驗邏輯,成為虛擬模式下風險控制的主要方法,對此,行業應以全新和期待的目光來迎接人工智慧技術。更多乾貨,關注e票通!

相關焦點

  • 現金流盡調:供應鏈金融創新實踐
    來源:貿易金融作者 | 王曉青來源 | 第四屆中國供應鏈金融年會在近日舉行的第四屆中國供應鏈金融年會上,見知數據聯合創始人兼CFO王曉青分享了有關「現金流盡調:供應鏈金融創新實踐」的主題演講。01供應鏈金融要看現金流王曉青表示,通常企業的財務報表可能記錯一筆帳,但是不會打錯一筆錢。所以,企業的經營行為都會在資金進出中體現,現金流也決定了企業的還款能力。現在行業熱議的ABS,無論是基於應收帳款或是其他依據,最終還是由底層資產未來的現金流決定。
  • 【透視】票據在供應鏈金融中功能作用
    供應鏈金融能夠降低供應鏈企業的運行成本,提高經營效率,實現高質量發展。 發展供應鏈金融的意義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可以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二是可以助力普惠金融政策的實施、三是可以創新金融服務平臺。
  • 日照銀行:數位化賦能供應鏈金融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可以預見,數位技術在供應鏈金融的應用中,將逐步從外圍支撐演化為核心引領,引發供應鏈金融質變,推動數字供應鏈金融成為金融創新發展的新增長極。  日照銀行數字供應鏈金融創新實踐:  應用金融科技,服務實體經濟  今年是日照銀行成立二十周年。
  • 企匯安供應鏈金融新商業模式論壇圓滿落幕-FX168財經網
    12月6日,由北京中晟供應鏈有限公司主辦的企匯安供應鏈金融新商業模式論壇,在北京千禧大酒店圓滿落幕。  本次會議邀請到來自全國各地,供應鏈金融行業精英、頂尖專家學者、供應鏈金融主管單位、大型央企、國企等八十多位行業翹楚,以對話推動共識,以共識推動合作,深入探討供應鏈金融市場的發展趨勢及商票在供應鏈金融中的作用,力爭變局中開新局,幫助企業更好地抓住數位化轉型機遇。
  • 城投公司供應鏈金融保理模式探討
    最後對供應鏈金融保理在城投公司的應用前景進行了展望,以期為當前實踐和未來研究探索提供參考。在實際業務中,多以依託城投公司信用,對接資金多採用銀行授信及ABS 的模式。城投企業的供應鏈金融保理將突破依託銀行授信的傳統融資渠道,發展潛力巨大。二、供應鏈金融保理領域的監管法規和政策供應鏈金融保理是一個基於供應鏈金融和保理的交互區域[3],我國對供應鏈金融和保理都持鼓勵和規範發展的態度。
  • 金融理論與實踐
    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 期刊榮譽: Caj-cd規範獲獎期刊; 優秀稿件; 目錄 農業數字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分析
  • 對話普洛斯金融總裁竇彥紅:供應鏈金融突圍,從產融結合、深耕垂直...
    數字供應鏈金融進一步發展還存在哪些難題?《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了供應鏈金融頭部企業、供應鏈金融行業機構、中小銀行,試圖探尋供應鏈金融發展軌跡,深入了解供應鏈金融如何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小微企業融資。政策口徑從「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到「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明確供應鏈金融場景化、生態化、線上化和數位化的發展方向。經過多年的探索,供應鏈金融已然成為供應鏈應用的主要場景,而數字供應鏈成為供應鏈金融創新發展的主要方向。數位化時代,要如何發展數字供應鏈金融?數字供應鏈浪潮下,供應鏈企業該採取怎樣的發展策略?
  • 雷數科技閆安出席2020(第七屆)創新中國物流與供應鏈發展峰會
    6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指出要研究制定現代供應鏈發展戰略,加快發展數位化、智能化、全球化的現代供應鏈。會議現場盛況為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第七屆創新中國物流與供應鏈發展峰會於8月28日在濟南拉開帷幕。
  • 銀行業首份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白皮書 助力實體經濟大有可為
    據悉,這是銀行業內首份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白皮書,聚焦於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創新應用,梳理銀行業利用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應用場景中的創新實踐案例,並進一步提出了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中的業務標準以及應用標準
  • 睿智合創:數字經濟時代如何做好金融創新與監管
    數字經濟時代,金融科技的普遍採用促進了金融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金融科技的野蠻生長也帶來了一些風險和監管難題。近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究部署金融系統貫徹落實工作。
  • 衛多多CEO黃莎莎解碼衛多多智慧供應鏈實踐創新
    衛多多通過深度供應鏈策略,強化供應鏈服務,深度服務衛多多平臺核心合作夥伴,以提升自身綜合實力來適應當前市場」。衛多多緊扣行業需求,主動賦能產業鏈選品低效、採購周期冗長、採購成本和存貨成本昂貴、倉儲物流不便等諸多因素都直接影響到工業製造企業的發展。
  • 產業供應鏈金融江湖之天龍八部
    技術驅動和安全提升是供應鏈金融的發展趨勢,在保證核心企業的利益與訴求的前提下,整體提升供應鏈的效率,優化供應鏈生態模式,通過有效的工具和創新的模式,達成核心企業與供應商間的良性協同。票據作為一種金融工具由來已久,伴隨著商品經濟和金融市場不斷發展,票據自身功能不斷豐富。2016年開始進入票交所時代,票據的多項功能進一步發展。票據的法律文本,各類機構籤發的行政規定、相關的管理辦法,在我國市場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票據從籤發到流轉再到融資,市場基礎、商業邏輯、業務流程和監管環境都有了長期的積累和積澱,並具備了做更多創新的可能性。
  • 商票圈榮獲「2020年度供應鏈金融行業領軍企業」
    12月18日,由融易學金融學院主辦,前海金融管理學院協辦的「2020中國供應鏈金融與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深圳召開。本次論壇齊聚經濟學家、產業核心機構、頭部金融機構、領先金融科技公司等400+行業翹楚,共同探討供應鏈金融行業最新發展、分享創新成果,互學互鑑,為供應鏈金融行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深圳市商票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票圈』)董事長林俊浩受邀參會。
  • 《關於加快推進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發展的若干措施...
    對接兩種資源文化與金融合作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站在「十四五」的全新起點,一邊是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迫切發展的需要,一邊是重創意、輕資產的文化產業融資難的現狀,發展難題亟待破解實施三重創新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創新機制、拓寬渠道、匯聚資源,三重創新思路、24條創新舉措,圍繞文化與金融合作作出新部署。創新文化與金融合作機制,激發文化市場活力——邁向新的發展階段,需要構建與之適應合作機制。
  • 《關於加快推進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發展的若干措施》重磅發布
    而今,東城區加快推進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發展亦有了行動指南。2020年11月18日,北京市重磅發布《關於加快推進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建立文化企業貸款「白名單」管理制度、開展「監管沙盒」文化金融試點項目、實施「文菁人才」計劃、增加文化金融專營機構……這份包含24條措施,向文化和旅遊部、中國人民銀行相關部委司局徵求建議,充分吸收了20餘家市級部門意見形成的措施文稿,是加快推進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打造在全國具有領先優勢地位的文化金融發展高地的規劃畫卷。
  • 深圳文交所2020深圳文化金融創新獎項目推介(一)
    羅湖區一平安證券一高新投版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的推出,是推動版權金融服務、加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創新實踐,也是智慧財產權證券化先行示範"深圳模式"的又一次"開花結果"。是羅湖區助力輕資產文化企業拓寬融資渠道,緩解資金壓力,是盤活版權資產,推動版權金融服務、加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創新實踐,對破解文化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 創新發展!「長三角產業鏈供應鏈大數據平臺」項目建設正式啟動
    據介紹,「長三角產業鏈供應鏈大數據平臺」依託長三區角位優勢、政策優勢、產業鏈優勢,基於「產業鏈+供應鏈+大數據」創新組織運營模式,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政策為導向,以服務產業鏈供應鏈經濟實體為目標,線上線下相結合,將有力推動長三角一體化深度融合發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數位化水平、引領實體經濟生態綠色發展。
  • 供應鏈模式創新: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江志斌教授與劉兆斌會長認為,作者在專著中梳理了線上線下融合之前供應鏈運作面臨的困境,概括了線上線下融合創新的驅動因素,並對現代供應鏈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全書主線鮮明,層次清晰,理論性強,應用性好,是近年來在供應鏈模式創新研究上的一部佳作。
  • 金融科技加速發展,中騰信以技術創新展望未來
    展望2021年,服務好國家戰略,履行好社會責任,是金融科技創新的機遇和方向。重磅新規的出臺和實行,讓金融科技的行業預期更加明確,也有利於金融科技行業的加速發展。認清形勢,才有可能在變局中找準方向,把握機遇。
  • 【實踐新論】補短板、鍛長板:構造安全可靠的全球供應鏈
    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把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中央網信辦與光明日報社共同組織「實踐新論」網上理論傳播專欄,陸續在光明網推出系列理論稿件和新媒體作品,解析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內在邏輯,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