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美國華裔,用非洲的斯瓦西裡語寫了一首歌,歌詞是基督教祈禱詞。
上周,美國達人秀第十三季的舞臺上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嘉賓。這支由145位,年齡在18-88歲的成員組成的天使之城合唱團一齊上臺,用來自非洲的斯瓦希裡語演唱了《文明4》的主題曲:《Baba Yetu》,贏得了嘉賓和全場觀眾的歡呼。
在我社微博上,很多粉絲留言說聽不懂幾位嘉賓的點評和歌詞大意,我們特意把這段視頻翻譯了出來。
對於玩過文明系列的粉絲來講,這首朗朗上口的主題曲早就已經隨著遊戲深入人心。但是對於不玩這個遊戲的人來說,這首歌同樣也有意義,因為這首歌本身就是「文明」這個詞的真實寫照:
《Baba Yetu》(我們的父)這首歌曲的來源是非洲東岸的斯瓦西裡人的祈禱歌,演唱歌詞使用的也是斯瓦希裡語,歌詞內容取自基督耶穌的《馬太福音》中的《主禱文》,編曲則是美籍華裔作曲家田志仁。
在2011年的第53屆格萊美頒獎禮上,這首歌兩次登上領獎臺,拿下「最佳伴唱器樂編曲」獎和「最佳古典混合音樂專輯」獎(專輯《呼喚黎明》的主打歌即《Baba Yetu》),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由遊戲原聲音樂拿下這個象徵全球音樂節最高榮譽的獎項。
正是這種多民族,多文化之間的融合和跨界合作,讓這首歌本身的意義得到了極大的拓展,這也正是「文明」這個詞背後的真正含義。當然,想要被廣大聽眾、玩家和藝術家認可,光有這層文化背景也是不夠的,單純從曲調的編排和演唱上來講,這首歌也是非常好聽的。這其中當然少不了華裔作曲家田志仁的功勞。
田志仁的老家在中國香港,但他本人出生在美國加州,長大後曾在史丹福大學求學,之後一直接受音樂方面的科班教育。像這樣傳統的音樂人,似乎很難跟電子遊戲打上交道,但就是這段在斯坦福求學的經歷,讓他結識了室友Soren Johnson(瑟倫·詹森)。
詹森在學校學習的是計算機編程,畢業後他受聘於Firaxis Games工作室,開始負責製作文明系列遊戲。到了《文明4》的時候,詹森已經是這個項目的首席設計師了。田志仁回憶起這段經歷時說:
「當時詹森找了一些我以前創作的舊歌曲——一些非洲風的和聲音樂——放到了遊戲Demo中作為菜單的背景音樂,他的團隊聽過之後都非常喜歡,於是他便來找我,問能不能給遊戲創作一些新的東西,於是便有了後來這首《Baba Yetu》。」
這也是田志仁第一次為遊戲創作主題曲。可能有不少人會好奇,學音樂的為什麼會和學編程的人成為室友?田志仁說這可能就是「緣分」,似乎「文明交匯」的概念從那一刻起就開始在他的經歷上顯現出來。
《Baba Yetu》和《文明4》一經公布,很快就在遊戲圈裡引起關注,當時有超過20多位遊戲評論家在IGN和Gamespy上對這首歌展開討論。
在遊戲圈外,《Baba Yetu》也非常受歡迎,這首歌隨著眾多合唱團和藝術家的腳步,走上了世界舞臺。在這次登上美國達人秀的舞臺前,它還在世界知名的卡內基音樂廳,甘迺迪中心,杜拜音樂噴泉,甚至是在E3和VGL的舞臺上被人奏響。2012年第76屆聯合國大會的開幕式上,《Baba Yetu》作為其新年音樂會的一部分也在現場進行了表演。
《Baba Yetu》被收錄在一張名為《呼喚黎明》的專輯中,這張專輯收錄了12首歌,涵蓋了漢語、希伯來語、斯瓦希裡語、日語等12種語言,各自代表了它們背後的文化含義。田志仁認為「這張音樂專輯和『文明』系列遊戲一樣,試圖將不同文化與歷史串聯在一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音樂形式的文明(指遊戲)。」
到了2016年,田志仁又受製作組邀請,開始為《文明6》創作主題曲。為了尋找靈感,他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用鋼琴進行即興編排,最後創作出了有16個小節的主旋律。他給這段旋律起了個義大利語的名字《Songo Di Volare》(飛行之夢),歌詞改編自達文西在創作人類第一架飛行器時候的說明。這就是後來我們在《文明6》的片頭動畫和主菜單裡聽到的音樂。
相比於上一次的創作,這兩首主題歌都是比較歡快的節奏,同時不乏氣勢磅礴的和聲和高潮。田志仁把這種表現形式看作是文明進程的一種表現,自古以來,能在天空中翱翔就是人類的夢想,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文明的進化,這個夢想最終得以實現,並進化到飛向更遙遠,更高層次的空間,這在「文明」系列遊戲中一直都有所體現。
「探索的本質,即是開拓新疆域,這是一種物質上的探索,同時也是自然科學和哲學上的進步,這是一種精神上的探索。」田志仁即是這樣解釋這首歌的主題的。
2016年底,田志仁作為指揮,攜手皇家愛樂樂團和天使之城合唱團在倫敦卡多根音樂廳舉行了全球首演。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當時的視頻錄像感受一下,不知道聽到這首歌會不會讓你聯想到玩《文明6》時候的畫面:
視頻地址>>>> https://v.qq.com/x/page/y0741td19hx.html
在談到自己的音樂創作時,田志仁說:「創作音樂,可以保守,也可以很大膽。這種說法一點都不為過,而我從來不打安全牌……有人喜歡我的音樂,另一方面,也有許多人愛上我的音樂,成為我的支持者。當別人不請自來主動給你提出建議時,你就會知道自己弄對方向了。」
至於能否在有生之年再拿一次格萊美,電影配樂,遊戲主題曲,或者是什麼其他形式的創作並不重要,「當機會出現時,我一定會抓住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