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綜合劇場委員會、演出製作人委員會以及部分票務平臺數據,全國範圍內專業劇場一月演出已取消或延期近1000場。
作者 | 橘子
2020 年突襲的新冠疫情使全球音樂產業被迫按下暫停鍵。
全球的音樂人和演出主辦方都度過了一段至暗時光。
現場演出行業作為一個完全依靠社交聚集的行業,在疫情大爆發席捲全球後完全停擺。
巡演、節目演出、音樂會、體育賽事、音樂節、大型會議、劇院製作……一切包含觀眾的表演模式,就此中斷。
線下停擺,巨大的生存壓力倒逼不少演藝機構嘗試並探索「雲復工」、「雲演出」,也迫使音樂人嘗試線上直播、短視頻等新方式獲取收益,因而,在線音樂演出市場需求得到激化。
據艾媒諮詢《2020年中國在線音樂演出市場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在線音樂演出市場的用戶規模已經超過8000萬。不少行業人士接受媒體採訪:「公司癱起了,保守估計損失至少在600萬元」、「有的劇場僅場地租金就會減少800萬元」、「劉德華演唱會取消,票房損失過億」、「今年演藝市場光票房收入就會銳減35億」……演唱會、音樂節、Livehouse——延遲、取消、關停。
撞上疫情,劉德華在1月26日,就率先將香港紅館的演唱會取消;2月3日宣布取消武漢站演唱會;2月12日,上海站、廣州站、北京站的演唱會也被悉數取消。至此,從2月到5月,劉德華共計取消了24場演唱會。
2020年5月,DDC山老胡同店、ARKHAM上海店、TU凸空間三家Livehouse先後宣布關停,它們分別位於北京、上海、廣州三座一線城市。
2020 年 7 月,據中國演出業協會不完全統計, 截至7月,取消演出場次已達兩萬餘場,造成直接票房損 失約 24 億元,估算其他損失近百億。
再把目光轉向國外。
2020年5月,現場演出行業巨頭Live Nation(LYV)公開了自從冠狀病毒大流行以來的第一份收益報告。報告數據顯示,該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虧損1.848億美元。
8月,第二季度,Live Nation公布了在演唱會、贊助和票務方面的大幅虧損,其中票務收入由於大量觀眾退票,甚至出現負增長。第二季度的收入為741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銳減98%。其中演唱會收入下降了95%,贊助和廣告收入下降了88%。
2019年第二季度,Live Nation大約舉辦了10252場演出;而在2020年第二季度,這個數字是131。2019年該季度舉辦的現場娛樂活動吸引了超過260萬名粉絲參與,而在2020年這一數字為4.9萬。
2020年7月,根據音樂數據分析公司Viberate發布的一份新報告顯示,由於新冠疫情的全球流行,世界各地的音樂節主辦方將集體損失近170億美元。其中51億美元(約30%)來自門票銷售的損失,其餘的經濟損失來自其他音樂節現場業務,如食品和飲料供應商、周邊商品供應商和其他付費的現場設施。
2020年12月,根據現場娛樂行業貿易出版物Pollstar的年終報告,受全球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現場音樂行業損失超過300億美元,其中包括97億美元的票房。2020年8月初,線下活動逐漸解禁,首批官宣定檔的音樂節為樂迷們點亮了回到現場的曙光。東海音樂節打出的南京市民復出的首場音樂節演出吊足樂迷胃口,但先是不正常競爭下的舉報,後是惡劣天氣下的颱風,東海音樂節不得不宣布延期。
此外,於8月舉辦的迷笛音樂季也出現了大堵車、樂迷手機被盜等意外,主辦方公開道歉。
疫情後的音樂節在磕磕絆絆中艱難重啟,最終在十一黃金周迎來了「井噴式爆發」,但也並非完全順利,原定10月1日的東營草莓音樂節和10月2日的天津麥田音樂節都因疫情防控被延期。
但大多數音樂節都如期舉辦,從票房數據來看,也振奮了行業前半年消減的信心。十一期間,全國總計演出票房收入一度突破8.6億元(數據來自中國演出行業協會)。
此外,音樂節遍地開花的同時,票價也普遍上浮,突破千元的票價雖然引起不少爭議,但對於草莓、麥田、迷笛這類頭部音樂節來說仍是一票難求。
大麥數據顯示,國慶長假期間,全國音樂節共計30餘場,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30%,票房預計同比去年提升113%,其中二線及以下城市的票房貢獻佔比超六成。
根據疫情防控情況,文旅部逐漸放寬演出政策,上座率由30%放寬到50%,再放寬到75%。其他現場演出、音樂會、Livehouse、電影院、劇院都在平穩的形勢下暫時緩過一口氣。
然而,去年12月以來,全國疫情反覆正變得愈加頻繁,隨著年關將近,人員流動日益增加,而全國的防疫形勢也日益嚴峻。2021年1月2日,河北省報告了新年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該省爆發了第二輪疫情,確診數逐日攀升。隨後全國都出現了新增病例,距河北較近的北京、東北三省都出現新增病例,多個地區被列為中、高風險區域。
此前,北京、海口、大連等地相繼下發通知暫停審批兩節(元旦、春節)期間大型演出活動。演出場所觀眾人數原則上不得超過座位數的50%。新年伊始的第二輪疫情,使得線下演出行業尚未完全復甦,便又再遭打擊。不論是大型劇院還是小型Livehouse,一大批一月份,包括很多2月份的演出計劃都陸續被迫取消或延期。
江蘇大劇院、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南京保利大劇院也取消了1月份的部分演出。原定於2021年2月16日至3月28日從上海大劇院啟航的原版音樂劇《劇院魅影》2021/2022中國巡演在1月11日正式宣布延期。南京紫金大戲院演出部門的負責人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劇場的相關演出時間估計要推遲到2021年5月,具體日期還未確定。
此外部分原定於1、2月舉辦的演唱會和巡演也相繼取消。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發微博稱,根據防控工作要求,不得不取消原定於1月30日、31日晚舉辦的演出。1月15日,杭州大麥·66Livehouse宣布近期演出全部取消,原計劃在此巡演的康姆士樂隊表示,他們也是剛下飛機才得知演出取消的消息。
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綜合劇場委員會、演出製作人委員會以及部分票務平臺數據,全國範圍內專業劇場一月演出已取消或延期近千場。國內規模最大專業劇場院線保利院線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18日,院線40餘家劇院約270場演出活動取消或推遲,佔院線整體計劃近35%。國外的演出也在一場場地取消或延期。
受疫情再度影響,邁阿密ULTRA音樂節組織者已準備取消今年的演出,擬定於2022年3月份舉辦。這樣來看已經是ULTRA連續第二年被取消。
原定於2021年6月23日至27日舉辦的Glastonbury音樂節宣布取消,這是其首次連續兩年取消音樂節活動。
2020年年末,Tomorrowland官方就取消了於2021年年初法國阿爾卑斯山舉辦的Tomorrowland冬季版音樂節。
1月31日,美國衛生官員下令取消原定於4月舉行的科切拉音樂節。這是疫情第三次迫使這個一年一度的戶外節日被推遲或取消。除此之外,該命令還取消了同樣定於4月舉行的Stagecoach鄉村音樂節。2020 年新冠疫情使演出市場遭受損失,直接導致音樂人演出機會大幅下降。根據《2020中國音樂人生存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六成音樂人今年無演出收益。在酒吧、餐廳駐唱這類小型現場演出方面,有 47%的音樂人在最近一年內沒有演出,24%的音樂人最近一年只有 1-3 場小型演出。
音樂人最近一年酒吧、餐廳駐唱等小型現場演出場次情況
數據來源:《2020中國音樂人生存報告》
LiveHouse 演出和大型演出中也存在演出場次減少的情況。有過 LiveHouse 演出經歷的音樂人中,有 49%的音樂人最近一年沒有LiveHouse 演出,31%的音樂人最近一年只有 1-3 場 LiveHouse 演出。
大型演出(音樂節、演唱會等)方面,有過大型演出經歷的音樂人中,有 52%的音樂人在最近一年沒有過相關演出,31%的音樂人最近一年只有 1-3 場大型演出。
音樂人最近一年大型演出(音樂節、演唱會等)場次情況
數據來源:《2020中國音樂人生存報告》
疫情突襲迫使音樂人重新思考收入結構的問題。「雲劇場」、「雲演出」、「雲藝術」等在線演藝,成了眾多演藝機構的應對之策,因此,線上直播、短視頻等音樂消費的新媒體場景真正走入了主流視野。
QQ 音樂、酷狗音樂、網易雲音樂等在線音樂平臺紛紛加緊布局,與獨立廠牌、經紀公司等合作,脫胎於以往的音樂直播,形成了有組織、有規模的線上演出和宣傳模式,例如抖音的 DOULive、網易雲音樂推出了雲上LIVE、騰訊音樂推出了TME live,直播平臺也紛紛推出各自的音樂直播項目。
不少音樂人及樂隊轉向線上,包括林俊傑、五月天、張惠妹、陳奕迅、孫燕姿、TFBOYS等大眾熟知的主流藝人,也有惘聞、九連真人、秘密行動等搖滾樂隊。
除了頭部音樂人,短視頻、直播憑藉其在傳播方面的獨特優勢也迅速在腰尾部音樂人當中普及,成為部分音樂人在疫情期間維持曝光、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
調查數據顯示,有 37%的音樂人有直播行為,在這一群體中,62%的音樂人獲得過直播收入,有28%的音樂人年收益在 1 萬元以上,8%的音樂人通過直播的獲得的年收益在1萬元-10 萬元,3%的音樂人進行直播獲得的年收益在 11萬元以上。
2020年的直播熱固然是疫情所迫,但至今仍未明朗的市場前景,讓音樂場景全面上線的趨勢無疑將會在2021年延續下去。結語
當前疫情在全國範圍內的傳播尚未有減緩之勢,根據人民網2月1日消息,全國有11個高風險地區,58個中風險地區。臨近春節,人員的流動也使得防疫壓力驟增,國家衛健委20日發布聲明,要求春節返鄉人員需持7日內核酸陰性證明,並加強各地監測力度。
1月3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活動上解答了春節期間防疫的相關問題。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破億,對於疫情發展趨勢,鍾南山表示,在各國積極增加疫苗接種以及積極管控的情況下,可能3月份左右疫情會開始下降。
大多數延期的演出都安排在了春運過後的3、4月甚至是5月份,所有演出行業的從業者們積極配合當下各地的防疫工作,才能阻止疫情的進一步擴散。▼
《2020中國音樂人報告》,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教授張豐豔發布
《2020年中國在線音樂演出市場專題研究報告》,艾瑞諮詢*本文部分內容(圖文)轉自網絡,僅用於學習交流,並不用於商業用途。文中觀點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道略音樂產業立場,文章和圖片內容僅供參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權益,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道略音樂產業ID:miresearch專注音樂產業研究,監測音樂市場動態
微信/手機:185 1323 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