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賀的超級阿嬤》作者是島田洋七,作者將童年與外婆相依為命的故事寫成《佐賀的超級阿嬤》一書,樸實真摯的內容引起極大反響,此後,作者陸續推出《佐賀阿嬤:幸福旅行箱》等系列作品,其感人肺腑的故事和積極樂觀的價值觀,深受家長、老師和孩子的喜愛。
作者小時候寄養在外婆家,外婆生於一九OO年,與二十世紀同時誕生,稱得上屬於上個時代的人,作者到外婆家住的時候是一九五八年,那時外婆已經五十八歲了,還在做清潔工。生活當然不寬裕,但她總是那麼開朗樂觀、精神抖擻。而作者在和外婆相依為命的日子裡,懂得了幸福的真正含義。下面聽一聽佐賀阿嬤說的話吧!
八歲的昭廣(作者名字)到佐賀鄉下的阿嬤家,迎接他的是一間破草屋,生活十分艱苦,但樂觀的阿嬤總會有神奇的法子。那時還是個孩子的他,不覺得太辛苦,有一天卻心血來潮對外婆說:「阿嬤,雖然我們家現在窮,以後有錢就好了。」
阿嬤說:「什麼話?窮有兩種:窮的消沉和窮的開朗。我們家是窮的開朗。不用擔心,要有自信,因為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是窮人。做有錢人很辛苦,要吃好東西,要去旅行,忙死了。而且穿著好衣服走在路上,還要擔心會摔一跤。光從這一點來看,窮人習慣穿著髒衣服,淋了雨、坐在地上、摔跤都無所謂。啊,貧窮真好!」
運動全能,功課卻有點差。成績到底是好是壞,每個人的看法可真是大不相同。我對外婆說:「對不起,都是一分或兩分。」
阿嬤笑著說:「不要緊,不要緊,一分兩分的,加起來,就有五分啦,人生就是總和力!」
「人生就是總和力」:我覺得不單單是成績方面,任何能力都是需要疊加的,每次總是差一點差一點,除了懊悔、遺憾之外,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吸取經驗,不要長久的持續在已經發生了的情緒當中,認真對待接下來的事,抓住每次機會,疊加疊加,希望我們回頭看到的不是一顆顆孤零零的樹,而是整片森林。
「何必為了面子而死?做自己就好」
「不要難過,不然走不了」
「要一直有夢想!沒實現也沒關係,畢竟只是夢想嘛」
「不要總說錢啊錢啊,就是有一億元也造不出一條金魚來」
「別老是藉口夏天熱、冬天冷,多到外面看看。人能四處走走,遇見形形色色的人、事情和東西,總比悶在家裡要好。」
「晚上別提傷心事,難過的事留到白天再說,也就不算什麼了」
「即使被兩三個人討厭也沒關係,因為轉過身來還有十四億人」
「讓人察覺不到的體貼,才是真正的體貼、真正的關切」
「人啊,最不了解自己,人都只看到自己的好,所以不要討厭別人。如果有人說你不好,就當是合不來罷了」
佐賀地處南方,很多人以為這裡天氣溫暖,其實九州島的冬天出乎意料的寒冷。外婆家是老式的房子,更是寒冷徹骨。尤其是真正飢腸轆轆的時候,會感覺更冷。那是一個比平日更冷的寒夜,外婆卻喜滋滋的。
「有什麼好東西嗎?」我問。「今天有這個熱水袋,很暖和呢」阿嬤說,從那天晚上開始,我就成了熱水袋的忠實信徒,一到晚上,外婆把熱水灌進熱水袋拿給我,我就高興不已。
快樂的出遊時間到了,那天早上,我問阿嬤:「家裡有沒有水壺?」,阿嬤很快就說:「把茶裝進熱水袋裡帶上就行了。」
「啊?熱水袋?」
可是有總比沒有好,我真的把茶裝進熱水袋裡帶出了門,但那畢竟是熱水袋。
身上綁著熱水袋走在路上,不僅是同學,連路上的行人也頻頻側目。我一整天都覺得丟臉死了,但在出遊快結束的回程路上,事態突然發生了轉變。
到處跑著玩耍,又走了一天路,同學們都很渴,但他們那些小小的水壺都已經空了,只有我的熱水袋還剩下一大半水。
「你還有茶嗎」
「給我喝一口」
我大方的把茶分給他們,居然有人拿點心給我,說:「這個給你,謝謝。」
用熱水袋裡的茶換來點心糖果,感覺好像「稻草富翁」(日本童話中,以一棵稻草不斷換到許多東西,最後變成富翁的人。)一樣奇妙,這也多虧了外婆不受「熱水袋只是暖腳工具」的傳統觀念束縛。
《佐賀的超級阿嬤》一書中都是以小故事的形式呈現,敘述了作者自己在佐賀的一整個童年生活,從一個「皮鞋鋥亮」的轉學生到最喜歡也最討厭的運動會,作者循序漸進的敘述了自己融入佐賀,了解佐賀並且愛上它,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有趣的事也會有難忘的事也會有無奈又幸福的事,《佐賀的超級》真的是一本非常有哲理而且由有趣的故事書。
喜歡一本書除了被書裡的內容吸引之外,更多的可能是共情,我們每個人也有自己的超級外婆或者別的長輩,在我們小的時候留下了深刻的回憶,或許是她們的的聊天,也可能是她們的教育和管束,有人說:「感覺童年是上輩子的事」,確實我們在快速的長大,離那個無憂無慮的孩童時刻越來越遠,但是無論多大都可以保持一顆純粹的心。執著於理想,純粹與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