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中的音頻問題似乎比畫面更難解決,關於直播中的音頻相關問題及解決,我們之前有過教程,可以供主播們配合本期內容參考。
直播教程 | 麥克風聲音小如何調整
直播教程 | 直播間有滋滋聲、電流聲,聲音疑難雜症怎麼解決?
一套完整的音頻設備應該包含麥克風+音效卡+監聽耳機+配件(線材支架防噴罩等)。這一套下來,想要有較能接受的品質也需要兩千左右的預算。
但是根據實際出發,並不是每一個主播都需要這一整套的音頻設備,網絡直播具有高度的包容性,一臺手機就能完成畫面和聲音的錄製播出。
所以,本期的內容關於直播麥克風的選擇僅供參考,並不強求主播們必須套用在自己身上。不過如果要長期直播,還是十分建議將直播設備提升至主播圈專業水平。
視頻教程奉上!不方便看視頻的主播可以看接下來的圖文教程。
更多其他的教程可以在虎牙PC客戶端和虎牙助手APP上的【主播學院】小程序觀看哦~
【主播學院】的使用方法——虎牙小程序-主播學院 | 【重磅!】論主播的自我成長
麥克風的種類
主播常見的麥克風主要分為兩大種類,電容麥和動圈麥。
我們平臺大部分主播都是用電容麥,有一些喊麥主播可能比較傾向於動圈麥,電容麥和動圈麥都是專業麥克風,少部分遊戲主播或者戶外主播會使用普通麥。
普通麥主要是聽個響,音質單調,容易有電流聲。其實沒有普通麥這個分類,普通麥一般也是電容和動圈兩個大類,比如常規的耳機麥、攝像頭麥、手機麥等,但是並不是專業的獨立麥克風,因此本文在此歸類為普通麥。
電容麥靈敏度高、頻響寬(20Hz~20kHz)、瞬時響應快、聲音還原度高等,能夠從容的處理高升壓,音色展現清晰亮麗。電容麥分為駐極體和振膜麥,振膜電容麥比較適合網絡主播使用,主要分為大振膜和小振膜,一般常見的人聲電容麥多為大振膜電容麥。
動圈麥的靈敏度比較低,聲音不夠細膩,細節不夠豐富。但是對於周圍環境噪音有著不錯的抑制效果,而且自帶人聲效果,更適合用在比較嘈雜的場合比如KTV、露天環境,所以這些演唱者演唱時嘴巴離麥特別近。演唱會一般都是使用動圈麥,特別是搖滾或說唱、喊麥這類發聲比較強烈的非常適合。
以上聽不懂都不重要,下面是經驗總結:
遊戲主播、戶外主播,普通麥即可,也就是耳機麥、手機麥聽個響足矣,不過我們平臺上的遊戲大主播一般也都是大振膜電容麥+USB獨立音效卡的配置;
安靜室內直播環境首推電容麥,無論是USB電容麥還是卡農頭電容麥,都是平臺主播常見的麥克風,音質清晰飽滿亮麗;
嘈雜環境下直播,或者是喊麥、說唱等發聲強烈的主播,推薦動圈麥,拾聲範圍窄,有效避免環境聲影響直播。
對於常規新手主播的推薦:大振膜電容麥+USB獨立音效卡。
麥克風的選擇
麥克風推薦原則:性價比買國產,高端產品買國外大牌。
事實上,千把塊錢以內的國產麥克風比同價位的外國牌子更適合主播,因為堆硬體、功能多、上手快一直是國產的強項,所以千把塊錢的預算更推薦國貨優質品牌型號。
麥克風的技術參數比較複雜,有指向性、最大聲壓級、響應頻率(曲線圖)、阻抗、靈敏度、電壓、信噪比等指標。
大部分技術參數不需要看懂,簡單總結就是:
一般心型指向性的電容麥克風比較適合主播;Equivalent Noise level (自身底噪)越低越好,一般來說低於20dB比較好;信噪比數值越大越好,建議大於75dB,其他參數無須關注,有想法也可以自己慢慢研究。
國貨裡可選擇的很多,各個價位都有,做的比較好的品牌有ISK、得勝這些,還有一些很娛樂的品牌型號比如唱吧、聯想全民K歌定製版之類的,普遍是3.5mm音頻接口或者藍牙,沒有專業性可言,但是因為自帶集成音效卡和適配性的原因,也受到一些小主播特別是手機主播追捧。
國外品牌基本沒有千元以內的產品,供參考的品牌有舒爾、鐵三角、Blue、森海塞爾、紐曼等,這些都是專業音頻領域的佼佼者,自然價格也十分昂貴。如果是土豪,可以直接選擇國外大牌,專業音頻領域上基本沒有國貨的事。
麥克風的推薦
那到底怎麼挑呢?
簡單粗暴就是看同品類下(娛樂麥克風或者專業麥克風)的銷量排行榜,選擇一個符合你的預算的產品就可以了,群眾都是用腳投票的。
根據主播人群劃分,大概分為以下4個檔位。
第一檔:普通麥克風
比如耳機麥、手機麥、攝像頭麥、3.5mm接口領夾麥等。
主要是聽個響,音質確實不太好,但只要不影響直播內容呈現,不會因為雜音太多把觀眾逼走那就沒問題,一般是遊戲主播和戶外主播,娛樂主播、唱歌主播不適合使用這種麥克風。
第二檔:娛樂型麥克風
唱吧——Bach、AQUA
聯想——UM10C pro、UM20S
以上品牌和型號提供了一個伴奏輸入的3.5mm音頻接口,沒有這個接口就不適合用於直播了。價位在200-500左右,成本低且無需另外配置獨立音效卡,所以音質模板化無法精調,這類產品為手機K歌設計而不是直播,自娛自樂還行,並不建議長期使用這種麥克風直播。
大部分豎屏開播的主播其實還是用電腦音效卡比較多,因為手機音效卡的麥克風一般都是要用卡農轉成3.5mm音頻口輸入到手機音效卡,這種麥克風自然沒有專業性可言。
第三檔:USB電容麥克風
最常見的是Blue品牌的,千元檔的有Yeti系列,百元檔的有Snowball系列,另外得勝、鐵三角、山遜這些品牌也有USB電容麥克風產品,可以參考。
一般都內置音效卡,不能對聲音進行精細調整,所以USB電容麥克風一般用於人聲,不用於唱歌。比較推薦遊戲主播使用,其他非唱歌類的主播也可以使用這種類型的麥克風,可以有效避免噴麥,而且人聲也會更圓潤飽滿,說不定還能吸引一波聲控粉~
第四檔:專業麥克風
專業麥克風一般不能獨立工作,必須配合音效卡(一般常用的是外置音效卡)才能使用,麥克風的作用是拾聲,越好的麥克風拾聲效果越好,而真正對聲音做處理的是音效卡。
音效卡相關內容也挺複雜的,我們之後會出專門的講解,本期暫不涉及。
國產:
得勝:PC-K系列(200——1000元)、TAK系列(1500-3000元)
ISK:BM800、S500 (500元左右)以及旗下高端型號(1000-3000元)
國外品牌:
RODE、萊維特算是比較便宜的,主要產品價格也在2000元以上,而更高級的品牌如舒爾、森海塞爾、AKG、Sony、紐曼等,基礎型號就動輒四五千,歌手演唱會使用的都是這些品牌的高端型號或者定製型號。
因為專業知識缺乏,這些就不太好推薦了,而且它們在網絡直播領域比較少見,主要用於專業錄音棚和專業歌手。
不過也有一些大主播不差錢,比如馮提莫和虎牙人氣主播丸子呦近期使用的都是價值2萬多人民幣的紐曼 U87,這只是單只麥克風的價格,不包含音效卡和其他配件。翻看馮提莫以前的直播記錄,可以發現,ISK、萊維特、Blue、SONY、紐曼等品牌都出現過,價值從幾百到幾萬的設備都用過。所以麥克風追求是無上限的,一步一步來,在合適預算下總能選到適合自己的麥克風!
感謝主播大大們關注、收藏、分享三連讓更多的人看到哦,這裡有開播技術教程以及新奇有趣的直播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