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契約真定檔了!獻上獨家影評一篇,你敢不敢看?

2021-02-21 Mtime時光網


是的,你們猜來猜去的《異形:契約》,終於,不負眾望地擠上了內地院線!定檔6月16日上映。不信你聽老雷自己說——

得知此消息的網友們也是炸開了鍋。其中不少老爺子的鐵桿粉更是直言「刪剩花絮也要去電影院看.……」 也是有點感動。

當然,關於剪刀手的問題自始至終是國內影迷們最關心的點

《異形:契約》日前在倫敦舉行了全球首映,各路影評人看完後褒貶不一。而爛番茄新鮮度目前拿下中規中矩的76%,上面有人這麼評價它——

「就警告你們一下,《異形:契約》是40%的異形、50%的普羅米修斯、再加10%的神經病」

所以那10%的神經病是怎麼回事,是指血腥鏡頭呢、劇情呢、法鯊呢……還是別的方面?

時光網記者搶先去感受了一發,為您帶來獨家影評。

以下內容含部分劇透!請謹慎食用

當代電影中最著名也致命的怪物,出自於血脈相傳已久的《異形》系列,在「雷導」雷德利·斯科特《普羅米修斯》的續集《異形:契約》一片中,異形得到了更加色彩豐富的描繪,也給了觀眾們《異形》這一系列讓人驚恐的背景故事。落足於熟悉的風格,《契約》讓人覺得既有趣又沮喪,既回答了一些引人入勝的問題,也嚴格遵循了值得信賴(卻俗不可耐)的電影公式。

《異形:契約》中的事件設置在2012年《普羅米修斯》和1979年的原版《異形》時間線之間,影片開始時是2104年12月。一艘殖民飛船正向銀河深處的遙遠星球飛去。合成生化人Walter(「法鯊」麥可·法斯賓德飾)是唯一一位飛船上醒著掌舵的人,突然有個能量彈把他們撞出了軌,在緊急情況之下,船員們紛紛從深度休眠中被喚醒。船長Jacob Branson(詹姆斯·弗蘭科飾)瞬間被殺死,留下Christopher Oram(比利·克魯德普飾)來管事。

活下來的船員還有Branson的妻子,土地形成方面的專家Daniels(凱薩琳·沃特森飾);Oram的妻子Karine(卡門·艾喬戈飾),衛生員Faris(艾米·塞梅茲飾),以及她的飛行員丈夫Tennessee(丹尼·麥克布耐德飾);安保隊長Lope(德米安·比齊爾飾),和他的丈夫Hallett(Nathaniel Dean飾)。「契約」號飛船上還有2000名乘客在繼續休眠,醒著的這一小分隊船員試圖讓飛船穩定下來,回到深睡狀態,不過一則奇怪的無線電把他們引到了一個居住條件與地球相似的星球上去。

船員大合影

Oram需要抉擇他到底要不要調查此事,他最終決定放棄在原有星球上的殖民計劃,選擇新的這個星球。這個選擇可不怎麼樣,因為「契約」號上幾位負責勘探的船員漸漸生了病,還被襲擊了。這組人被Walter的初級版本David(也是法鯊演的)救了下來,當然他就是《普羅米修斯》中Weyland公司的那同一位生化人。他的出現引發了更多問題,不過很明顯的是,這位人工智慧的David具有創造性的衝動,可能會使他黑化。

法鯊一人分飾兩角,表現依然強健

在開頭鮮有吸引力的45分鐘之後,《異形:契約》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節奏,可格調還是很不規律地在掙扎,又想走懸疑風,又想正面體現外星生物的恐怖。《異形:契約》片長將近兩個小時,本片體現了很多這種長久又成功的系列電影中的挑戰與問題,無論好壞。比如說,如何跨越致敬與創新之間的界線,在讓觀眾們基於過去幾部的觀影基礎上,給到他們所期待的內容以滿足他們的同時,還能保持新鮮,富有創造性。片中宏大又沉重的哲學問題,和需要提供讓人熟悉的動作場景和血腥場面的「責任」,產生了方向不同的張力。

本片的編劇是約翰·洛根與丹特·哈珀,故事則是由傑克·帕格倫和麥可·格林創作的。不過影片中沒有任何東西是沒經過雷導允許就被放進去的,正是他一手執掌了開創性的原版影片,還為《普羅米修斯》充滿野心的復活負了主要責任。

這就是為什麼《契約》未能成功地深入挖掘一些本質上更顯著的對比和很大的衝突,會更讓人失望。

Oram被描繪成一個充滿宗教信仰的人,和他手下的船員形成了鮮明對比。可是在表面的角色刻畫之後,本片並沒有真正探討在《異形》的世界中,作為一個相信命運和神靈的人,到底意味著什麼——或者說,作為一個生命被這種信仰毀掉的人是什麼感受。在主題方面的角度來說,《契約》探索了人類的不可靠,與之相對的是人工智慧更危險的缺陷,之後又回到了我們以前都見過的異形進攻場景中去。

Oram在片中的宗教信仰並未深挖

相似的是,Lope和Hallett間的同性關係讓人尊敬(畢竟是這個系列中首次出現同性伴侶),他們卻和影片中的異性戀們沒什麼區別。讓人迷惑的是,不僅他們的關係著墨很少,在「契約」號飛船上擁有一對兒一對兒的情侶船員這個情節設定本身也沒怎麼提到。

除了讓某些角色有理由在痛失愛人時表現地比別人更悲痛些,飛船上情侶的存在只對整個故事有一個重要之處——就是當Tennessee的妻子掉在星球表面上時,他要為自己把船開到低得很危險的高度找出充足的理由。

這些遺漏和錯失的機會,以及一堆沒太開發到位的角色,暗示了也許會有加長版的《異形:契約》,不見得多出來的東西有多麼根本上的大區別,但至少能讓影片更加有血有肉、豐滿一些。

《契約》的優勢在於它的美工設計、怪物設計和特效。整體效果讓人毛骨悚然、感到不祥,還恐怖,這當然也不讓人驚訝。如果你是晚上看的電影,離開影院之後所聽所見的風吹草動和陰影中的沙沙作響都會讓你浮想聯翩。達瑞茲·沃斯基的攝影有效地將黃褐色和翠綠色與更深的顏色相混合,而修改版的「新異形」(Neomorph,這個名字有不同方面的含義)讓人的情感充滿顛覆。

《契約》的美工設計保持了系列一致的高水準

至於表演方面,法鯊作為Walter和David,一人分飾兩角,表現強大,又微妙地稍作調整。凱薩琳的表現讓人信服,但不可避免會被人拿來和「異形之母」西格妮·韋弗相比較,這對凱薩琳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其他演員則由於角色本身不夠豐富,效果不佳。

凱薩琳難免要被拿來與西格妮·韋弗作比較 

《異形:契約》開始得比較緩慢,片中角色對和異形的首次接觸看上去也有些誇張過度。自相矛盾的是,在船員們真正與充滿威脅的外星生物相遇之前,在他們身上花的時間越久,才會讓之後的遭遇更加真實,而偏偏影片這一點上沒做到更好。

雖然雷導的這部新片並不完美,《契約》確實講述了創造異形的故事,它們才是這個系列恐怖的中心角色。在這方面來說的話,影片中的故事還是有趣而重要的,也為下一篇章做好了鋪墊,將雷導的「前傳三部曲」(《普羅米修斯》和《異形:契約》)與原版影片做好了連接。

6月16日 異形襲擊內地銀幕!你們怎麼看呢?告訴時光君吧。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時光網↑↑

《銀河護衛隊2》內地首周3.4億奪冠

"速激8"破26億 《摔跤吧!爸爸》首周近9000萬

相關焦點

  • 《異形:契約》票房能否飄紅?《今日影評》解答
    日前,電影頻道《今日影評》節目特邀影評人「電子騎士」嚴蓬做客節目,獨家點評:《異形:契約》復活經典元素,重啟「異形王國」。嚴蓬在《今日影評》中表示,導演在新作《異形:契約》中將恐怖氣氛和哲學思辨兩者看似難以融合的元素很好地呈現了出來。
  • 【福利】免費電影《異形:契約》你敢來看,我就敢送!
    ,我送票 具體參與方式:轉發本內容分享至朋友圈,「我要去中影樂佳影城看《異形:契約》」,並截圖,回復影城公眾號即有機會獲得免費電影票。不同於《異形:契約》在中國的姍姍來遲,很多國家早在5月份,就已經提早上映了。作為異形前傳系列中的第二部,《異形:契約》在故事上承接了2012年的《普羅米修斯》。
  • 《異形:契約》票房能否飄紅? 看影評人如何點評
    日前,電影頻道《今日影評》節目特邀影評人「電子騎士」嚴蓬做客節目,獨家點評:《異形:契約》復活經典元素,重啟「異形王國」。嚴蓬在《今日影評》中表示,導演在新作《異形:契約》中將恐怖氣氛和哲學思辨兩者看似難以融合的元素很好地呈現了出來。
  • 分析影評| 想要喜歡《異形:契約》,你必須先愛《普羅米修斯》
    《異形:契約》,但在發之前又看了油管大神「誰不重要」對《普羅米修斯》將近4個小時(你沒看錯,是「將近4個小時」)的深度解析視頻,頓感此前雖然大愛《普羅米修斯》,但這種愛還比較朦朧,對於影片的許多認知還是顯得過於模糊和膚淺了,許多疑問這回都在這個解析視頻中得到了較為清晰的解答,也領悟到了此前未曾注意過的細節妙處,因而對於《普羅米修斯》這部影片和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的偉大之處有了更深的認識。
  • 《異形:契約》影評:6個優點&4個缺陷
    《異形:契約》目前已在全球公映,國外影評人們很大程度上稱讚雷德利·斯科特的這部最新作品進一步擴展了他於1979 年創建的科幻宇宙,不過那些積極的評論往往也指出了相當多的問題。事實上,資深的異形影迷很可能不能夠適應這部電影暴露出來的諸多明顯問題,因為《異形:契約》既有趣又有些笨拙地企圖既創作成《普羅米修斯》的續集,又能成為一部新的異形電影。
  • 關於《異形:契約》,這篇影評我是服的
    無論是看之前還是之後,讀一下今天這片,都應該對你深入了解這個系列,有相當大的幫助。「父親,你創造了我,但又是誰創造了你?」雷德利·斯科特回來了。 這位鬼才導演攜《異形:契約》,以異形的創生為主軸,借仿生人之口,重提古往今來人類形而上卻又無法避免的終極一問:誰是我的造物主?
  • 邪主丨這個女神級的恐怖片粉絲為了《異形:契約》的宣傳也是拼了
    這兩天票房還不錯,大概看了第一天分帳票房有6400萬,第二天票房基本持平,應該還算是個OK的成績,當然和《神奇女俠》或者《加勒比海盜》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我上次寫那篇無劇透影評的時候就有朋友問我說能不能寫一篇帶劇透的文章。其實當時我是非常想寫,因為寫東西其實也是個幫自己梳理的過程,我也有內容要捋捋清楚。不過既然當時大部分人都沒看到所以想還是留到公映吧。
  • 《異形:契約》提前看 | 血腥、暴力、十九禁?但它卻是我的科幻啟蒙老師.
    如果說哪部電影開創了恐怖電影新紀元,那必須是——異形小編還記得第一次看79版《異形
  • 了解這些,你才能看懂《異形:契約》
    你婊在後臺也收到了不少小婊貝的要求,紛紛表示想看《異形:契約》的影評。 婊姐今天就來說說這個在曾經嚇尿好萊塢卻在內地遭遇水土不服的銀幕怪物—— 異形:契約Alien: Covenant在爛番茄網上,《異形:契約》的爛番茄保持在71%,與上一部《普羅米修斯》不相上下。
  • 膽小的別來|觀影團第六期帶你免費看—《異形:契約》
    作為法鯊的死忠粉每一次法鯊有新的電影小優都是第一個去看的
  • 《異形:契約》:上得了天,嚇得了人,法鯊帶隊的異形團體,豈有不看之理?
    五年前推出的《普羅米修斯》,開啟了《異形》的前傳系列,而今年的續集《異形:契約》,同樣是發生在《異形》之前的故事。不僅如此,《異形:契約》之後的故事還會有續集進行延展,而它與《普羅米修斯》之間空缺的十年故事線,也可能會有新作品來填充。
  • 誰再說《異形:契約》把異形都剪掉了一點兒也不好看,你就把抱臉體摔在 ta 臉上
    《異形:契約》點映後,小白免就聽到一個廣為流傳的謠言:國內版本異形鏡頭全部被減掉了,完全沒有去電影院看的必要。不能聽信傳言啊朋友們!國內上映版固然是被剪掉了 7 分鐘,少了一些血腥和同性戀鏡頭(不懂),但首先你要知道,雷德利·斯科特的異形前傳系列,異形已經不是主角了。
  • 免費看《異形:契約》!
    超級奶爸們領到父親節禮物後帶上自己曾經的奶爸一起來看一場電影吧也許兩位父親能夠單獨在一塊那才是最難忘的父親節祝天下所有父親節日快樂 到了《異形3》、《異形4》,分別轉手於大衛·芬奇和讓-皮埃爾·熱內執導。 雖然《異形》系列的口碑一直不降,但已經無法達到《異形1》的高度。
  • 異形:契約 | 你真的看懂了麼?
    相比較《普羅米修斯》來說,《異形:契約》更加驚悚和血腥,開膛破肚斷肢等兇殘犀利的血腥場面一個不少,因為《普羅米修斯》基本上已經將前序背景都說清楚了,所以《異形:契約》反而更能夠直接把重點集中在「契約號」飛船在外星球所遭遇的險境上,深入淺出地把《普羅米修斯》中關於生命起源的普世寓言給徹底說明白。
  • 「影評」異形為何副標題叫做契約?
    一開始看影片標題,其實也有點詫異,異形怎麼就契約了呢?也許你也比較好奇這個?容小編最後再來解答,可好?(先坦白,小編沒有看過異形前幾部,亦未看過普羅米修斯,此外本文角度兼具推理和細節,希望帶著自己的思考觀看的影片的小夥伴們可以晚些再來光顧哦~)在看『異形:契約』之前,有這樣的認知:異形系列的續篇,既然也是定位成恐怖,想來是紅警之類人族和蟲族的大戰普羅米修斯的續篇,有外星文明,有人造人(或仿生人)元素的參與
  •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普羅米修斯》在獲得了毀譽參半的反響之後,《異形:契約》嘗試重拾異形系列中那些更具傳統的元素,不過就像影評人 Jack 說的那樣,「這部電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異形》德裡克·雅克布斯寫了一篇不錯的文章《〈異形〉中的異形和對性的曲解》,文中解釋了這種對我們來說如此親密、私人事物的腐化,正是異形作為恐怖電影會如此成功的原因。
  • 《異形:契約》將至,這個系列為啥這麼牛?
    這讓觀眾產生出一種強烈的代入感,你看不見它,但它又好像無處不在,你不知道它何時下手,而這種等待的恐懼感遠遠大於被殺的恐懼。 如果你看過1975年上映的《大白鯊》(Jaws)和1978年的《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一定會發現,大白鯊、麥可·麥爾斯和異形都有著相似的驚悚橋段——從黑暗中突襲,明知它將襲擊你脆弱的神經,但又不知道何時出現。
  • 《異形:契約》:關於人類的終極問題
    很多年前看《異形》這類的電影,一直不太明白,美國人為啥喜歡搞這些黏嗒嗒看著怪噁心的東西。現在接受了,喜歡上了,也想明白了一些,但還是不敢說已經完全想透。畢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下面說的只是個人觀感,和一點個人思考。先說這類電影帶給觀眾的本能層面的刺激。從1979年的第一部《異形》,到今年的《異形:契約》,《異形》宇宙首先是一個在本能層面做足了文章的電影系列。
  • 《異形:契約》
    異形:契約 Alien: Covenant更新描述或海報導演: 雷德利·斯科特編劇: 麥可·格林 / 約翰
  • 怪物不死,恐懼不滅--我們從異形·契約來聊聊怪物電影與周邊
    引言6月6日,我參加了《異形契約》的超前點映活動,對於這部電影的影評和看法在看完《異形契約》走出影廳之後,我腦子裡一直在迴蕩著一個聲音:怪物不死,恐懼不滅為什麼?我們現在追逐著標籤化的「好電影」。這些標籤包括:燒腦、情懷、我看了十遍才看懂、看XX之前必知的十件事、這些彩蛋你們發現了嗎、等等等等。所以,但凡不在這個範疇內的電影,我們輕則評價為平庸,重則評價為爛片。自然而然,怪物電影這個分類便被許多人嗤之以鼻。